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效率的强大动力。19世纪中叶,出现了热力学、电磁学两门学科,到了19世纪末,造出了发电机和内燃机。进入20世纪,兴起了以电力和内燃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但却不能推动公平,甚而出现了反公平的势力,导致世界更不公平,最后...  相似文献   

2.
从工业控制的角度,分析了物联网的特点。针对分布式风力发电,设计了风电物联网平台,并进行了实际的工程实践。在平台设计中,采用了网际组态软件的设计方式,以后台配置式方式进行工程实施,提高了实施效率;提供了统一数据服务接口,为其他应用软件服务商的使用提供了便捷的应用途径;采用了Silverlight技术进行平台开发,实现了跨平台的应用,并具备优秀的视觉效果;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使平台的应用更注重解决以往的“应用孤岛”问题。经过现场工程实践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电炉炼钢是一个耗电较大工序之一。江西新余钢铁公司现有25t电炉2座,5t电炉4座,主要冶炼优质钢。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电耗,公司能源处对st电炉进行了监测诊断,分析了影响电耗的主要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节电效果。l原料对电耗的影响由于废钢质量差,轻薄料多,夹杂严重,见荷尺寸超长,单块超重,造成装料不密实,每炉钢进料次数平均达4.2次,多的达到5次甚至6次。根据监测,每多进一次料,需要延长冶炼时间20分钟,增加单耗45kwlrlxt。由于个别废钢太长,造成炉盖盖不严,大量热气、火焰冒出,损失了热能。导电不…  相似文献   

4.
汽轮机危急超速最高飞升转速的试验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急超速最高飞升转速的验收,考核方法,在国外的行业标准中都有具体的规定,我国在现有的规程中尚未见有明确的要求,所以该项工作未能得到广泛地开展。为此,本文提出了工程中较为实用的计算,试验方法,列举了应用实例,并进行了讨论,为估算危急超速最高飞升转速提供了方法,为制定适用于我国的行业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维镜 《柴油机》2000,(1):52-53
内燃机排放这个技术热点,经过一个漫长的冷清,终于成为社会热点。虽然“来迟了”,但总比不来好。人们虽然更多地从汽车尾气排放认识它,但总比不认识好。在“运动”惯了的中国,它又象“运动”起来了.在“浮躁”流行的今天,又似乎看到了“浮躁”.“有关部门齐出动”,“高标准”, “严要求”,“砸车毁机”,好不热闹,一夜间一批车辆和动力突然变“绿”,绿得让人难以理解. 我们曾千呼万唤,我们曾千期万盼,希望“有关方面”,把这项工作提到日程上,放到议程中,并及早付诸行动。唤来了,盼来了,然而,面对今天的现实,想想还是…  相似文献   

6.
医疗废弃物用焚烧炉——《工业加热》,1995,V。132,N。3,68~73(日)概述了医疗废弃物的发生形态与组成,提出了焚烧处理急待开发的课题。针对目前医疗废弃物的发生形态进行了焚烧实验与研究,给出了实验炉的结构示意图与实验结果。图5幅,表3个,参...  相似文献   

7.
卷烟厂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调系统巨大的节能空间,进行节能控制策略的研究和应用,并对应用效果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节能控制策略的应用,满足了工艺的温湿度要求,减少了能源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YC6108ZQ柴油机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性要求,确立了4气门柴油机气门和气道的布置方案,气门尺寸和位置,选定了气道参数,设计了4气门柴油机气缸盖和摇臂机构,重新匹配了燃烧系统与供油系统,开发成功了YC6108ZQ4气门柴油机。发动机台试验结果表明,该4气门柴油机的功率提高了9%,最大转矩提高了12.7%,柴油机的经济性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燃油经济区域的工况范围扩大,最低燃油消耗率降低。开发的4气门柴油机能够满足亚洲I号排放标准的要求,尤其是CO和NOx排放降低效果明显。所开发成功的YC6108ZQ4气门柴油机进气系统,供油系统和燃烧系统等匹配较好,达到了良好的燃烧效果,其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屯发电厂35/1IOKV的升压站采用了GIS设计,无论是发变组出口开关还是TA处都无法拆开,也就无法安装短路铜排,常规的电气开机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本文提出了改进的短路点设置新方法,此方法既录制了发变组短路特性,又检验了差动保护的方向。并且调整了电气启动试验的顺序,以节约机组启动试验时间,既节约了机组的燃油时间,又减少了电网的受进电量,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热电厂制粉系统排粉机及其出口风箱振动原因分析,实施了排粉机改造的治理措施,消除了制粉系统振动,保证了温风送粉系统正常投入运行,降低了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效率,节约了能源,为该厂锅炉长周期的安全经济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厚壁持环铸钢件,经过工艺研究,改进了补贴和冷铁的设置,采用了保温冒口,从而消除了铸件产生疏松的隐患,保证了铸件质量,提高了工艺出品率。并经计算机凝固模拟确证了新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国家制定了标准化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标准化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对各行各业、对企业和个人明确了其法律责任,对违法者必予以追究。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标准,从而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了环境。使国家资源能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得到了推广,提高了经济效益,使许多产品能通用互换,做到了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相似文献   

13.
由于钢铁企业的迅速发展,各厂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为满足生产能力的需要,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利用了新技术,把旧的设备进行改造。改造后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大同市焦煤矿矿长、工程师高占明同志由于从小勤奋好学,在校期间,一直享有高才生的美誉。一九七○年参加煤矿工作,几十年如一日,战斗在煤炭生产第一线。他热爱矿山,热爱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本人的技术特长,为焦煤矿的生存和发展出了力,流了汗,倾注了全部心血。由于...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加入WTO。与全国各行各业一样,我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事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贴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内涵,扩展期刊报道的技术层面,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我刊将从今年第3期更名为《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既包括了农村能源的主要内容,也涵盖了更加丰富的新能源领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既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的需要,也代表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本刊的更名是与时共进,不断创新的举措。更名后,本刊将继续坚持指导性,突出实用性,兼顾学术性,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6.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动态特性仿真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莉  王美霞  王新光 《节能》2001,(3):10-21
设计并完成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动态特性的测量试验,通过试验,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求出了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建立了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动态特性的仿真系统。并对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进行整定,得到了最佳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新型的活塞环减磨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大缸径柴油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已达12MPa,平均有效压力接近1.7MPa。当时,负荷最大的第一道活塞环采用了镀铬,气缸套则以铸铁合金为原材料,但是当发动机在低于平均负荷的条件下运作时,镀铬环便容易产生拉伤和烧伤。 80年代初,最高燃烧压力提高到了14.5~15MPa,此时,MAN B&W便采用了等离子喷射焊接技术,为四冲程机的活塞环镀了一层坚固的等离子涂层,取代了原来的镀铬涂层。此外,尚对气缸套的工作面进行了激光硬化,这样,当烧劣质重油时,活塞环和缸套均具有很高固有磨损强度的这种标准组合便显示出了极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复杂公用工程系统最优综合的MINLP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复杂非线性公用工程系统参数优化进一步扩展到流程结构与蒸汽参数的同步联合优化,并结合典型实例给出了建模方法。根据该模型特点,采用混合连续进化算法,对算例进行了解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算例表明,该方法虽增加了模型的非线性,但减少了问题的规模,并有利于实际全局最优解的获得,更加真实的反映了系统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朝阳市以沼气为纽带的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迅速推广,大大地提高了温室内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经过不断探索,创造了番茄的二次座果技术,从而充分利用了温室两茬作物之间的闲地时间,弥补了蔬菜的断档缺口,提高了蔬菜的产量,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蓝子,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深受农民的欢迎。一、技术要点1.番茄的二次整枝技术10月初番茄开始育苗,11月下旬晴天定植,每株留4穗果。在第3穗果开始采收时,在植株中部选留2~3个健壮侧枝,其余例枝全部剪掉,每个侧枝留两穗果。到4月中旬,主枝果采收结束后,剪掉老枝。此时,侧枝果进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综合自动化保护已在变电所中广泛应用,继电保护的运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综合自动化保护的设计中,存在一些缺陷,阻碍了供电的可靠性。为此,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经过大量试验的检验,改进了原设计及接线,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