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电信业的过去和现在及转型的势在必行,讲述了转型与"去电信化"改造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去电信化"的主要缘由,并重点阐述了"去电信化"的主要趋势与难点。最后,对量收剪刀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和主要应对思路,IP化和互联网的挑战与思考,以及电信业可能的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思考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3,(16):40-40
"结合光网络技术自身的发展趋势和能力,传送平面可编程、管理控制软定义是未来OTN发展趋势。"伴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的兴起,全球100G OTN进入发展黄金期,近期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加大100G OTN部署力度和范围。与此同时,采用IT化、软件化思路和架构的SDN(软件自定义网络)正极大地影响着未来光传送网络的发展,或将给电信业带来新的价值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两化融合"给电信业提出了空前挑战,但也带来了下一轮发展的契机,站到经济规律运行的高度看"两化",才能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业务驱动模式下的电信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云 《电信科学》2005,21(5):5-8
近年来,电信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出现了向业务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于未来电信业务的研究成为驱动电信网络建设及电信运营发展的动力源泉,其对国际范围内电信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对当前电信业中业务驱动模式的重要特征连行了分析,并就业务驱动模式下电信业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推动下,电信业已成为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如今,它仅次于医疗保健和金融,成为全球第三大产业,并且还在迅猛发展,可能成长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结合,传统电信业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结合,电信产业和媒体、金融产业的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发展带来强劲的推动力,专家预测:光纤通信、Internet技术、软件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将是未来10年的关键技术、决定了电信业的未来。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电信竞争日益加剧的新时期,中国电信网的建设面临着网络…  相似文献   

6.
黎洪松 《电信科学》2003,19(11):6-10
下一代网络(NGN)关系到电信业的发展和未来,本文就下一代网络的若干方向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目前全球电信业落入低谷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提供电信界所期待的、适合人们需要的、能刺激电信业发展的新业务与应用;下一代网络应该担负起视频通信(视频流媒体传输)的历史使命;下一代网络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建立万能综合业务网络的想法违背了最基本的哲学原理;下一代视频流媒体网络采用什么样的交换技术,需要创新;采用Internet QoS构建的下一代网络是很难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流媒体业务;电信界有必要从未来电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事求是地研究NGN的业务定位问题,避免产生方向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技术创新的推进,全球电信业逐渐复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当前,各国纷纷把电信业列为国家战略部署的先导领域,物联网、云计算、通信融合的新业务、新产品不断出现,泛在化、宽带化、融合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发展的热点,发达国家不断地抢占新技术进行开发,新一轮的发展竞争即将展开。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网络泡沫的破灭使电信业进入了空前的低谷.电信运营企业开始降低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投资商开始撤走曾经投入的过剩资金,设备制造商也陷入了困境.尽管人们对于电信业的未来充满了疑虑,但是电信业特别是国际互联网还将大规模发展以及电信运营向下一代网络战略转型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9.
在OTT表现得凶猛之前,全球电信运营商"去电信化"的浪潮已然出现。此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业务渗透,跨界融合使电信业边界日趋模糊,产业竞争不断加剧。而固守多年的电信业围墙也被打破,产业价值开始从运营、制造向应用、服务转移。对于电信业未来的出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日前明确表示,电信业正在告别"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时代,电信业开始磨  相似文献   

10.
无线数字城市的浪潮已经滚滚而来,这既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用户需求提升的必然。可以预见,无线数字城市与网络融合的有效互动,将成为中国电信业新一轮大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1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电信业在全IP的未来网络环境下实现业务的接入及管理控制的主流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在透明的全IP网络环境下,增加由运营商所控制的业务控制平面,从而保证运营商在未来电信业务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吴达光 《通信世界》2008,(18):I0027-I0027
从2007年到2008年,国内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宽带化、IP化上的速度不断加快,使得更丰富的多媒体业务成为了可能。 今年是摩托罗拉中国区宽带及移动网络事业部服务部总经理吴达光在摩托罗拉服务的第十五年,与摩托罗拉一起,他亲身体验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连续数年快速发展。对如何“服务”电信业以及帮助电信业“服务”用户,他有着最为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光纤到户·奋起自卫 【背景】工信部发布105号文(《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国电信计划今年新增FTTH用户50~100万户。 在"三网融合"过程中,电信业要"奋起自卫",加速光纤到户、布局宽带市场……中国老百姓对连接性业务付费是很认可的,对分发性业务付费不积极,宽带接入属于连接性业务,是电信业在"三网融合"过程中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
1 IP网络是未来电信技术的大势所趋 电信业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电路交换通信模式后,目前其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化,IP网络将是未来通信网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政光 《通讯世界》2008,(10):104-105
全业务运营的业务网络随着电信业重组公告,中国电信业第三次重组拉开序幕。这次电信重组赋予三家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资格,并计划在重组完成后发放三张3G牌照。未来全业务运营与3G牌照很可能将成为下一阶段通信市场发展的主要推进力,尤其将推动融合业务迈向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新世纪以来全球电信业和我国电信业的战略转型,以及金融危机对电信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指出了未来10年电信业发展转型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7.
4月3~4日,"2007全球NGN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娄勤俭副部长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娄勤俭指出,下一代网络代表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是全球通信网络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当前,中国电信业正处于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的战略机遇期,推进下一代网络的研发和建设,对于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通信网的安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电信业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新世纪以来全球电信业和我国电信业的战略转型,以及金融危机对电信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指出了未来10年电信业发展转型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9.
刘涛 《通信世界》2008,(14):I0016-17
目前,电信业正在向IP化、移动化、宽带化和融合化四个趋势变化。IP化主要体现在网络上,过去的网络是纵向的网络,横向之间没有什么联系。随着整个网络的IP化,网络的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了一个分层的网络架构。 IP化是通信网络发展的大势所趋,用户对网络IP化有很大的需求。首先,用户需要更高的带宽,未来5年内不管固定用户还是移动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将是现在的10倍甚至更多。其次,用户需要在不同终端上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包括手机和手提电脑。第三,用户越来越希望参与通信服务的定制。目前用户已经不满足于运营商推给他的服务,希望参与定制服务,这就需要运营商提供固定、移动融合的服务,IP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固定与移动通信的融合(FMC)。 IP化给网络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业务,也能够令运营商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但同时也给运营商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在进行网络IP化的同时,运营商该如何满足未来分组业务需求的网络架构的选择?如何提高网络的效率、扩展性和可管理性?如何协调传统业务和新业务的发展?在网络演进的同时如何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这值得运营商探讨和研究。为了探究运营商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与策略以及电信设备商将为运营商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本刊特推出“网络IP化”专题。  相似文献   

20.
在广播电影电视数字化迅猛发展和多媒体融合的今天,互联网的存在和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和电信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在"三网融合"的进程当中,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都面临着日益被互联网化的趋势,电信业越来越有"被管道化"的倾向,究竟是技术还是理念层面使互联网具有如此巨大的颠覆力量?站在电信业如何看待互联网?如何看待"三网融合"的未来发展?针对这些疑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何宝宏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