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测井信息的韩城地区煤体结构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跃  汤达祯  许浩  吕玉民  陈同刚 《煤炭学报》2013,38(8):1435-1442
韩城地区煤层受多期构造破坏,煤体结构复杂,煤层气井出粉较为严重,目前对区内煤体结构分布规律研究尚且不足,制约了区内煤层气产能提高。通过对韩城地区测井资料与钻井取芯样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了不同煤体结构的深侧向电阻率测井、双井径测井及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并利用测井曲线组合特征识别煤体结构及分层定厚,进一步通过对研究区24口煤层气井测井资料的分析,揭示3号、5号和11号煤层煤体结构平面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研究表明:① I类煤(块煤)扩径轻微,电阻率偏高;II类煤(块粉煤)扩径严重且差异扩径现象明显,电阻率偏低;III类煤(粉煤)扩径严重且部分出现轻微差异扩径现象,电阻率偏低。② 边缘浅部隆起构造带、龙亭构造带、东泽村构造带和龙骨岭构造带控制了区内3号、5号和11号煤层煤体结构分布,II类煤和III类煤基本沿着构造带走向展布,同一构造带对不同煤层的破坏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采用直流电阻率法监测煤层底板破碎带的演化规律,分析总结了底板破碎带的一般演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地电模型,并采用共轭梯度算法,对煤层底板破碎带的地电响应特征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电阻率法监测煤层底板破碎带的演化规律效果明显,尤其对横向电性结构的变化反映灵敏,能清晰地显示出破碎带在回采过程的演化情况,有利于煤矿底板突水实时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寺河矿区 " 号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划分精度"开展了基于波阻抗和自然伽马拟声 波阻抗双模式反演方法识别煤系地层顶底板岩性的研究"对 " 号煤层顶底板岩性进行了测井曲 线响应特征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定性找出划分顶底板岩性的两种参数!!!波阻抗和自然伽马# 结合寺河矿区 " 号煤层数据作波阻抗 *自然伽马交会图"定量找出波阻抗与自然伽马的取值范 围# 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利用波阻抗和自然伽马拟声波阻抗双模式反演方法 能够更准确地划分煤层顶底板岩性#  相似文献   

4.
边利恒  熊先钺  王伟  任勇  刘琦 《煤炭学报》2017,42(Z1):209-215
韩城区块煤层受多期构造破坏影响,煤体结构复杂,目前对煤体结构分布规律认识不足。为此,利用岩芯资料、测井信息等对煤体结构进行了测井评价识别,并研究了煤体结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煤体结构的压裂效果。结果表明: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的敏感因子主要是井径和自然伽马;山西组5号煤层煤体结构以碎粒煤和碎裂煤为主;压裂射孔时,减少碎粒煤射开厚度,能提高煤层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5.
A87区块S油层储层物性差异大、含泥含钙较重,油水层识别难度大。利用岩心分析和测井及试油数据,研究泥质含量、钙质含量和孔渗参数与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典型的低阻油层、高阻水层以及不同孔渗油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岩性物性特征,得出泥质、钙质、物性是影响研究区电阻率测井响应的主要因素。依据电阻率幅值特征与侵入特征的响应机理以及典型油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得出区分水层与油层或油水同层最佳参数为RILD/RLLD、(RILM-RILD)/RILD,区分油层与油水同层的最佳参数是CNLRLLD×Φ2/1 000,建立了油水层识别图版。对深侧向电阻率进行泥质和钙质影响校正,建立了泥钙校正后的油水层识别图版。利用泥钙校正的敏感测井响应与参数,建立了油水层识别决策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与校正前的敏感参数建立的油水层识别图版相比,泥钙校正后的敏感参数建立的油水层识别图版、决策树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精度和解释符合率均有一定提高。应用研究区12口投产井进行验证,表明3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判别研究区油水层,且决策树模型识别研究区油水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煤系地层富含有机岩石,导致测井响应特征复杂。以实测TOC含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煤系烃源岩中煤岩、炭质泥岩和泥岩有机碳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发现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密度和中子孔隙度等测井参数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较高,并基于此建立了针对不同岩性煤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计算模型,即多元回归模型和Δlog R模型。结合研究层段,分别建立了一元、二元、五元线性回归模型及重叠法模型,进行TOC含量计算并做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五元回归模型的计算误差最小,但在没有实测TOC含量数据层段计算误差较大;重叠法计算误差最大,但其整个层段的TOC含量预测值更符合岩性特征。煤系地层有机碳预测研究旨在为后续煤系烃源岩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煤田测井工作中,技术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电阻率法、自然伽玛法、人工伽玛(密度)法、自然电位法及声波法。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发现许多资料对参数单位的使用很不规范,且对已取得的参数仅用来定性、定量煤层深度及厚度,对二级参数基本未作研究,加以应用则更少。文章旨在提示规范使用参数单位,以提供准确、有效的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湿接头和泵入法两种测井施工工艺的优缺点。分析水平井与直井在测井环境、测井响应等方面的差异,研究水平井测井中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测井在层界面的响应特征,探讨了水平井油水层判别方法。以XXX水平井为例,对井眼轨迹在储层中的位置,以及电阻率测井响应和孔隙度测井响应的变化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自然伽马测井能测量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总含量。通过自然伽马能谱测量,能反映不同放射性元素放射出不同能量的伽马射线,从而确定地层中含有何种放射性元素,利用其测量值可以研究地层特性,包括计算泥质含量、识别高放射性储层、研究沉积环境、评价烃源岩等。通过测井资料中的自然伽马能谱分析,研究了区内钻井中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地层特征,探讨了区内富有机质泥页岩的生烃能力。通过测井资料的预处理以及测井解释模型和参数的选取,选择测井中自然伽马能谱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对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泥质含量计算、岩性识别、黏土类型判别以及沉积环境分析,对曲线中的钍、铀和钾含量的分析比较,综合特征表明本井地层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沉积。总体来看,荷塘组地层铀值分布较广,为本井地层烃源岩生烃能力最好的井段,为评价该地区的地层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师素珍  孙超  魏文希  何意婕 《煤炭学报》2016,41(Z2):338-341
为了提高煤层顶底板岩性预测的精度,首先进行了含煤地层波阻抗反演,利用煤层在波阻抗体上表现为异常低值、灰岩在波阻抗体上表现为异常高值的特点区分了煤层和灰岩;针对剩余的砂泥岩混合岩性体,由于自然伽马曲线对砂岩和泥岩极其敏感,因此采用自然伽马拟声波反演的方法得到了自然伽马体,从而有效地区分了砂岩和泥岩,实现了煤层顶底板岩性的精确预测。因此,采用波阻抗反演和拟声波反演联合的方法能够有效预测煤层顶底板岩性。  相似文献   

11.
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集勘查区,应用PSj型数字测井仪进行了煤田数字测井工作,选择3种以上的测井参数:视电阻率、人工伽马长(短)源距、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确定、厚度和结构,标志层以及煤层的深度岩性划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高炮采面块煤率的松动预裂微差爆破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炮采面块煤率, 提出了松动预裂微差爆破的落煤方案, 并对布孔参数和爆破参数进行了调整。工程实例表明, 松动预裂微差爆破新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对顶板的震动和对煤体的破碎, 从而提高块煤率。  相似文献   

13.
综采放顶煤开采过程煤矸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岩层与煤层中存在的自然γ射线具有显著差异的特性 ,提出了用自然γ射线方法解决综采放顶煤开采放煤过程煤矸识别问题 ;分析了煤矿煤岩中自然γ射线分布特征及该方法的适用性 ;探讨了动态煤矸分界监测可行性和顶煤落放规律对煤矸识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谢景娜  罗新荣 《煤矿安全》2012,43(2):128-132
提出了采用自然伽马测井技术来探测和研究煤岩地层不同深度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生热的方法。对岩石生热率公式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通过自然伽马放射强度计算出淮南矿区丁集煤矿不同地层放射元素含量、地壳热流值、地幔热流值。根据地壳热流和地幔热流两部分热流值在整个大地热流值中所占的比重,得出丁集煤矿地质属于"热壳冷幔"地层。  相似文献   

15.
构造煤由于煤体结构不稳定及低渗透率的特点影响了煤层气的开发,基于测井资料的煤体结构定量分析有利于识别构造煤,有效预防构造煤对煤层气的不利影响。利用煤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地质录井资料,对构造煤进行了识别。针对柿庄地区煤岩特点,首先进行测井响应参数与煤体结构之间地相关性探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柿庄地区构造煤的测井响应特征主要与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密度及井径等4个测井参数相关性较大,相关性均高达0.8以上,相比而言,电阻率测井参数与构造煤体之间相关性较弱。基于以上4种高相关性参数响应特点并结合柿庄地区煤岩骨架测井参数基值进一步提出了煤体结构指数e作为判识构造煤的指标,当e1.8时,煤体结构普遍为构造煤。不同煤岩结构物性对比研究表明:与原生构造煤及碎裂结构煤相比,研究区构造煤具有低含气量、高演化程度及高黏土矿物含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测井资料评价煤储层顶底板封盖性的四种方法。包括:用常规测井资料计算煤储层顶底板围岩的岩性比、厚度的方法;用核磁测井进行煤储层顶底板孔隙性、含水性和孔隙结构分析的方法;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进行煤储层顶底板裂缝发育程度与连通性评价的方法;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提供的岩石力学参数进行煤储层及其顶底板地层含气性、天然裂缝及渗透性、地层各向异性等分析的方法。论述了煤储层顶底板封盖性的好与差在以上四种评价方法上的测井响应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电阻率是评价储层含烃饱和度的重要物理参数,电阻率参数的精确度对测井储层参数评价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案有重要影响。在电法测井中,由于视电阻率影响复杂,如围岩—层厚、井斜、泥浆侵入、井眼、仪器分辨率等因素都会使测量的电阻率值产生较大的误差,测量资料准确度不够高,因而对测量的视电阻率数值进行校正很有必要。通过对电阻率资料反演的方法来进行视电阻率的校正,合适的反演算法一般都是要满足反演效率和精度的诉求。由于反演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正演计算,所以实时反演对反演算法收敛速度及正演计算效率要求较高。提出了一种高速有效的实时反演算法——自适应混沌粒子群反演算法,与基本粒子群算法、马奎特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寻优成功率、收敛速度、抗噪性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在反演的过程中,将严格的正演计算用预先制作的阵列侧向测井伪几何因子表格进行替代,采用线性插值法直接调用,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反演速度。构建三参数反演模型,将反演结果与基于渗流—对流扩散二场耦合的动态泥浆侵入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快速反演算法的适用性及准确性,可用于井场阵列侧向测井资料的实时反演处理。  相似文献   

18.
构造煤地球物理测井定量判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定量判识构造煤并获取构造煤的高精度厚度信息,以岩石物理与测井地质应用技术为指导,研究了构造煤的地球物理特征。结果表明:与原生结构煤相比,构造煤在地球物理测井曲线上通常表现为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低密度、井径扩径、补偿中子值可能增大等特征。基于岩石物理研究结果,提出利用孔隙结构指数m作为构造煤定量判识指标,阐明了用测井资料通过Archie公式求取构造煤孔隙结构指数m的方法与定量判识可行性,将该方法在两个煤田进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用孔隙结构指数m定量判识构造煤并确定厚度是可行的,能够大大减小定性判识误差。  相似文献   

19.
赤泥等工业固体废物制备陶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萍  李国昌  刘曙光 《中国矿业》2003,12(12):74-77
分析了赤泥、煤矸石、粉煤灰等原料的基本特性,经配比、粉磨、成球,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制备出了结构均匀、性能良好的陶粒。讨论了赤泥陶粒的膨胀机理,指出以赤泥为主要组分搀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和煤矸石完全可以制备出符合要求的陶粒。  相似文献   

20.
占文锋  王强  李宏杰 《煤炭技术》2012,31(10):72-74
提前探明工作面顶板水体发育位置,能有效预防水害事故的发生。运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主采煤层顶板进行探测,沿风巷和机巷各采集一组数据。经解译结果对比分析,风巷、机巷探测的低阻异常区位置基本一致,其位置略向风巷一侧偏移,在回采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