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日语的一大特点就是省略现象。本文从日本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日语省略的表现形式,主要省略形式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授受关系中的省略和敬语中的省略。由于日本的岛国环境、历史影响、强烈的集团意识以及崇尚"言わぬが花"(沉默是金)等的独特美意识,才形成这样独具特色的日语省略现象。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国家,但日本社会制度与我国不同,日本社会有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文化使用习惯。文章归纳、分析了日语敬语、寒暄语等的运用与日本社会的内在联系,从日语语言运用的角度探讨了日本社会制度、文化生活、人们思想观念等问题,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更为全面了解日本和日语的学习窗口。  相似文献   

3.
王微 《海外英语》2012,(2):245-246
暧昧表达是日语独特的语言现象,其形式多样,曲折婉转且内涵丰富。然而这一特性却令广大的日语学习者难于理解与掌握。该稿试运用认知言语学的相关理论,从文化的视角分析暧昧语的产生原因,加深对日语暧昧表达及日本人语言心理特征的了解,以利于日语学习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日本语言文化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性格与地理风貌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在学习日本语言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到日语的文化特征,尤其是要理解日语的社会文化背景,让学生把日本语言与日本文化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的把握日本语文文化的表达特征,即暧昧性,最终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效率与效果,并提高他们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日语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日语语言知识,训练日语的运用能力,而且还要重视有关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因为,尽管中日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久远,但日本因其独特的民族性格、历史原因、地理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导入日本文化知识,对于日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暧昧表达是日语独特的语言表现方式,是日本特殊文化条件的产物,这与日本所处的岛国地理环境,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在与日本人交往时,一定要了解日语的暧昧、模糊、不明朗的特点,熟知产生该现象的文化根源.本文从分析日语暧昧表达入手,探讨日语暧昧表达产生的深层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7.
日语句子中省略现象非常普遍,而大量地省略单数数量词"一"的现象尤其显著,这也显示出了日语语言的暧昧性和模糊性特征。从模糊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日语中数量词"一"的省略现象,既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掌握日语数量词独特的用法,也有利于我们了解日语语言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日语专业本科段精读课《高级日语》课程特点是"精"与"博";其特点是:注重语言知识传授、语言技能训练,兼顾日本社会、文化的介绍和理解;重点是: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提高日语表现力,能用日语解释、用汉语翻译课文,使用日语归纳主题,并能对文章内容分析、评论。本文认为,教师授课成功的保障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是适当拓宽文化视野、渗透教学内容的"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9.
庞婷婷 《考试周刊》2012,(18):79-80
暧昧表达方式是日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试从语音与词汇、文化这两个方面分析日语暧昧性的原因,希望能对日语学习和日本文化的理解有所帮助。从语音与词汇方面来看,由于日语中拍的构成简单,种类也很少,因此日语的同音词现象比较突出,再加上有很多多义词,经常会造成表达模糊。从文化方面来看,日本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被动文化"。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自我主张的放弃。抑制自我,叙述观点、评价事物不张扬,总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柳玲 《考试周刊》2012,(49):82-8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日语是有着"杂种性"文化背景的一门语言,在高校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按照大纲要求教授日本文字、发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注重导入相关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并将其融入现实教学工作中,这是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对日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真正实现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研究,文章认为,新形势下的高校日语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在阐明文化导入的内涵、内容及原则的基础上,巧妙地导入日本文化,实现无障碍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语言直接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日语中的女性用语,既是日本独特社会文化的侧面反映,又是日本社会特有语言现象的具体体现。在日语教学中,将女性用语的语言知识与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相结合进行讲解,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全面地掌握女性用语的语言特点,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发掘其产生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2.
日语学习者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除了掌握正确的日语语言知识外,更要了解日语中的特殊表达习惯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从日语中的"请求""拒绝""抱歉"等语言表达及敬语表达、省略表达等独特的表达习惯为出发点,探讨日语中独特的语言表达习惯背后所蕴含的日本文化特质,帮助日语学习者加深对日语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3.
阮茉莉 《考试周刊》2010,(51):86-87
暧昧性表达是日语语言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在日常的语言交际中暧昧表达随处可见,它的形成与日本的岛国环境、"以和为贵"的集团观念与审美意识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结合日本的社会文化来学习日语,以真正了解日语含蓄、委婉表现的暧昧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外来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对语言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日语外来语在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融合,还能为本国文化增添色彩,使其成为独特的语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从日语外来语概念、日语外来语来源、日语外来语对日本的影响等方面对日语外来语及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日语精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日本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内容一般包括:知识文化、观念文化和词语文化教育.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以独特的形式体现在日语中,并通过语言表现着日本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揭示着日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日语教学则是学习日本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暖昧语是日语表达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暧昧的含义并不完全是中文中暧昧二字的意思.而是具有独特的日语韵味,反映了日本人的传统生活态度,也反映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文化特性,只有完全置身在日本独特的环境当中,才能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暧昧语的深长意义.委婉含蓄的日语暧昧语,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营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还构筑了大和民族“和”文化。暖昧语有很多表现形式,本文从暧睐语的众多表现形式入手.探究其与日本文化间的深层次关系,并指出在日语教学中应正确对待暧昧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学习日语的同时必须了解日本的文化。日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日语知识及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日语和日语交际中的日本文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朴英花 《考试周刊》2012,(28):87-88
寒暄语代表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质和语句表达特点,一个国家的言语,可以充分展现其固有的文化特征。日语中常见的问候语,看似简单容易,却蕴含深厚的日本文化底蕴,表现了日本人的一种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日本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交往时都使用寒暄语,而且寒暄语在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学好寒暄语是更好地与日本人交往的必备条件之一。日本人有着极强的集团意识,"和"与"恩"的理念甚至影响到言语方面。本文通过日语寒暄语中的例句,找寻日本文化的一些踪影,为日语学习者熟悉和了解日本文化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16):80-81
任何人在学习一国语言的同时,势必不能忽略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脱离文化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语言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在《综合日语教程第六册》的学习中,教师不能忽略教程中出现的文化因素,应注重相关文化的导入。在《综合日语教程第六册》中出现了一些日本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本文将从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入手,探讨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委婉语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孤立存在,要正确理解日本人的委婉表达,必须研究日语委婉的文化内涵和形成原因。日语的委婉表达根植于日本文化的土壤中,鲜明地反映出"以心传心"、"以和为贵"的文化特征。本文从日本文化的视角探讨和分析日语的委婉表现形式,让更多日语学习者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从而扩大接受、兼容外来文化的视野,有机地处理好异文化之间的碰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