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谢建丽  黄金波  贾万贵 《新中医》2014,46(10):189-191
目的:观察中医康抚按摩和针刺对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手术方式和术前护理均相同,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抚按摩和针刺,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食欲情况、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抚按摩和针刺可调和胃肠功能,行气活血,显著促进腹腔镜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的中医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的中医护理,3d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12.5%)、恶心呕吐发生率(27.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足三里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恢复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按摩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按摩护理,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尿潴留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腹胀程度小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食欲不振、便秘、尿潴留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摩护理有利于促进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饮食、肛门排气、排便和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建立亲密护患关系,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综合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及综合护理,对比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及综合护理,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各指标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导尿管拔除、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后2组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厚朴排气合剂。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可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程青燕  杨惠芬  张巧虹 《新中医》2020,52(23):155-15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 88 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中医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各 44 例。对比干预后 2 组术后疼痛、排气时间等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对比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心理引导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护理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排气,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8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8例,采用穴位按压,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翻身、叩背等护理,至第1次肛门排气止。观察两组术后胃肠道发生情况,第1次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在3h、12h内肛门排气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压能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妇科腹腔镜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68例,分别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为8.8%,明显低于B组的26.5%,A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全面连续的整体护理及出院回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即耳穴贴压、中药热熨敷和艾灸。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康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胃穿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护理组实施西医胃肠手术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评定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医护理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3.3%)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胃穿孔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此类患者对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患者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确诊为结直肠癌,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胃肠功能情况、手术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胃肠蠕动开始时间等胃肠功能反映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术患者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高,可广泛应用,临床护理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陈如燕  钱方 《新中医》2017,49(1):176-178
目的:观察白豆蔻外敷神阙穴配合常规护理对妇科手术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白豆蔻外敷神阙穴。干预后观察2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53%,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1.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豆蔻外敷神阙穴配合常规护理干预妇科手术术后患者,可显著缩短其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降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比较2组麻醉苏醒时、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主要不适症状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3 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眩晕、失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明显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减轻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医集束化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增加中医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痛、轻微痛疼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88.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42/60),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医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温丽珊 《中医康复》2020,11(7):27-29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存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有效促进了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生活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中医综合治疗(口服中药汤剂、针刺双侧足三里及TDP灯照射)。观察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22%,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显效率28.89%,总有效率为75.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能促进肠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效地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将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患者3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急腹症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以显著减少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较快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在胃癌切除手术后患者中开展中医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改善炎性反应、促进胃肠以及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接受胃癌切除手术的患者86例,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炎性指标,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等胃肠功能康复情况,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结果在手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满意度较高。结论临床上在胃癌切除手术之后针对患者开展中医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患者的炎性反应显著改善,同时胃肠功能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