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围绝经期女性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变化规律与其腰椎、髋部、股骨颈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4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绝经前组(220例)和绝经后组(220例)。测定两组血清E2、FSH水平及其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绝经后组妇女血清E2与绝经前组比较明显减少,而血清FSH与绝经前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组妇女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与绝经前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低骨量组和绝经后低骨量组血清E2水平均较正常骨量组明显减少,而血清FSH水平均较正常骨量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2水平与腰椎BMD、髋部BMD、股骨颈BMD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FSH水平与腰椎BMD、髋部BMD、股骨颈BMD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BMD明显减少,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骨代谢,应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激素补充疗法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淳安县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18例围绝经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口服谷维素片10 mg,每天3次,28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1 mg,每天1次,28 d为1个疗程,服用倍美力14 d后加黄体酮胶囊150 mg,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围绝经期症状,通过Kupperman评分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变化及子宫大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分别对脊椎及股骨颈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SH、E_2、LH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t=15.74、35.59、28.30、32.91,P=0.00、0.00、0.00、0.00),E_2表达有所升高(t=19.04、62.38,P=0.00、0.00)。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及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upperman评分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有所缩小,子宫内膜厚度较前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补充治疗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改善女性激素水平,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研究激素替代治疗联合降压药物对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女性血压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激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压、前列环素、卵泡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并对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前列环素、卵泡刺激素和雌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围绝经期原发性高血压女性时,激素替代治疗联合降压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围绝经期症状,无不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运动放松疗法联合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和骨密度变化情况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浦江县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有更年期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激素补充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放松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性激素和骨密度、Kupperman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病情程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E2、LH、FSH、右脚跟BMD值和T-Score值、Kupperman评分、更年期综合征病情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充激素基础上增加运动放松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妇女不但维持了女性雌激素水平而减少围绝经期相关症状,且可通过适当运动延缓骨密度的降低,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醋酸亮丙瑞林联合替勃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激素分泌及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单双编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醋酸亮丙瑞林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勃龙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骨密度、血清EMAb水平、Kupperman评分,记录月经周期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血清EMAb水平、Kupperman评分、腰椎骨密度与股骨粗隆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E2水平,血清EMAb水平与Kupperman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与股骨粗隆骨密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月经复潮时间与月经周期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联合替勃龙能够有效降低血清EMAb水平与Kupperman评分,减少骨质流失与围绝经期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不影响月经复潮与周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前子宫切除术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血清性激素、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体质指数(BMI)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绝经前行子宫切除术且术后6个月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替勃龙片、观察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分别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BMI、性激素水平、BALP水平及卵巢功能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雌二醇(71.46±4.53pg/ml)高于对照组(65.80±5.42pg/ml),BALP水平(15.64±4.31μg/ml)低于对照组(21.57±5.74μg/ml),卵泡刺激素(7.83±1.62mU/ml)低于对照组(9.25±1.78mU/ml)(均P0.05);两组窦状卵泡数均减少,但观察组(7.65±1.23个)多于对照组(5.51±1.04个)(P0.05),两组BMI及子宫体积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绝经前子宫切除术且术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雌激素水平与骨代谢,抑制卵巢功能下降,且未增加肥胖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铁蛋白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绍兴第二医院门诊确诊的围绝经期妇女160例,其中骨质疏松者75例为骨质疏松组,未出现骨质疏松者85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全身数字化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两组妇女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妇女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采用Pearson法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妇女血清铁蛋白、OC和PIN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妇女,腰椎(L1~L4)和股骨颈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P表达与对照组妇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与腰椎(L1~L4)及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r=-0.435、-0.512,P0.05),与OC和PIN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3、0.584,P0.05),与B-ALP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301,P 0.05)。结论血清铁蛋白在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密切相关,提示血清铁蛋白可作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尿钙/肌酐(Ca/C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妇女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患者行安慰剂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用药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和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由于绝经时间不同,观察组患者的雌酮(E1)、雌二醇(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睾酮(T)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中ALP、BGP及C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骨矿含量(BMC)水平与E1、E2呈正相关(P0.05);在连续药物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骨代谢相关指数和BMC与药物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数与药物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BMC与药物治疗前相比小幅减少(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骨密度生活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腰2、腰3的骨密度有所上升,对照组患者腰2、腰3、腰4以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及ALP、BGP及Ca/Cr的影响,能有效减少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骨代谢水平变化及对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围绝经期的女性,骨密度、骨代谢水平变化的患者共106例,其中骨密度组和骨代谢组各为53例,另选择同期的围绝经期骨密度、骨代谢水平均正常者53例,设为对照组,骨代谢和骨密度组均进行外周血骨代谢检查,骨密度检查,比较3组骨密度、骨代谢水平及骨折发生率。结果 3组之间的25-羟维生素D、β-胶原特殊序列、甲状旁腺素、钙及磷,数据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的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及Words三角3处骨密度值,均高于骨密度组(P0. 05);对照组的抗骨折能力(FS)及下肢最大肌力(MS),均高于骨密度组(P0. 05);密度组、骨代谢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值与25-羟维生素D的值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对照组、骨密度组及骨代谢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骨折风险由高到低的排序为骨代谢组、骨密度、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围绝经期的女性骨代谢转换率较高,骨代谢加快,骨量减少,应当适量的及补充维生素D,防止骨折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骨密度室605例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情况,探讨年龄、体重和BMI对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双能骨密度仪(DEXA)测定605例围绝经期女性腰椎前后位和髋部骨密度,记录年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B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也在增加,体重和BMI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体重和BMI均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妇女给予钙剂、性激素及健康指导综合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1~12月来本院健康体检及门诊就诊的1600例围绝经期妇女为调查对象,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月经失调及更年期症状,从中筛查出骨量丢失妇女73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8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钙剂、性激素及健康指导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和口服激素替代治疗,1年后复查两组骨密度、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3%)高于对照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45,P0.05);观察组睾酮(T)及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均显著改善(t=33.0666、12,.2751、11.7441,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t=0.8488、0.3299、0.5045,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差异(t=0.3507、0.4587,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现乳房包块4例,对照组发现2例,经病理证实均为乳房纤维瘤,两组比较无差异(χ2=0.876,P0.05)。结论: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妇女通过给予钙剂、性激素及健康指导进行综合干预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降钙素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60例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利塞膦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降钙素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及腰椎部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内TRAP-5b、BAP及25(OH)VD指标含量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DQ评分及SF-36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采取降钙素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可进一步缓解腰背部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徐国萍  李素青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10-5912
目的: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低骨密度女性实施性激素联合阿伦膦酸钠和钙剂干预,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临床研究。311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低骨密度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组(HT+ALN):78例,雌孕激素+阿伦膦酸钠;性激素补充治疗(HT)组:78例,口服雌孕激素;阿伦膦酸钠(ALN)组:78例,口服阿伦膦酸钠10 mg/天,各组均加服碳酸钙600 mg和维生素D125 IU;对照组:77例,单服碳酸钙600 mg和维生素D125IU。疗程半年。观察各组治疗后患者右前臂远端骨密度变化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半年治疗,骨密度变化情况:联合组患者骨密度的上升最明显(P<0.01),骨密度提高3.7%,高于其他两组。HT组和ALN组患者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HT组骨密度提高2.21%,ALN组骨密度提高2.23%,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密度略有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症状改善情况:联合组治疗后骨痛症状较治疗前显著缓解,差异明显(P<0.01),总有效率为98.7%,显效率高于其他两组。HT组和ALN组骨痛症状也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HT组总有效率为83.3%,ALN组总有效率85.9%,ALN组略高于HT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痛缓解缓慢,总有效率27.2%。结论:HT联合阿伦膦酸钠和钙剂治疗,既可安全有效地预防与低雌激素相关的骨量丢失,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又可同时改善此阶段雌激素缺乏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雌激素联合钙片补充疗法对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2月-2015年10月连续性收集围绝经期妇女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碳酸钙D3咀嚼片1片/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雌激素片2 mg/d治疗,比较两组1年后骨密度和骨代谢水平的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础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 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腰椎平均骨密度明显增加(t=3. 428,P=0. 001),且显著性高于对照组(t=2. 117,P=0. 036)。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显著性下降(t=2. 686,P=0. 008);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前肽(PINP)显著性上升(t=4. 394,P=0. 000); 25-羟基维生素D [25 (OH) D]水平亦显著性增高(t=2. 221,P=0. 028);但两组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联合钙片可有效降低围绝经期妇女骨丢失,且不增加患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3月-2018年1月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复方雌激素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抑郁心境、激素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抑郁心境、激素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心境、激素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抑郁心境、激素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血糖偏高女性血脂、血压与骨密度降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该院体检的128例围绝经期血糖偏高女性为观察组,根据骨密度情况再分为骨密度降低组(60例)和骨密度正常组(68例)。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56例无糖代谢异常的围绝经期女性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糖、血脂、血压等相关生化指标并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分析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女性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59、7.051、6.167、5.580、7.769、6.910,均P0.05);骨密度降低组女性年龄、TC、LDL-C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而体重指数(BMI)、双股骨骨密度、腰椎1~4骨密度明显低于骨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391、5.660、6.614、5.927、8.904、7.741,均P0.05)。对照组女性年龄越大双股骨及腰椎1~4骨密度越低(r值分别为-0.273、-0.263,均P0.05),而血糖、血脂、血压与骨密度无关(r值分别为1.230、1.187、1.460,均P0.05);观察组女性年龄、TC及LDL-C越高,双股骨骨密度越低(r值分别为-0.281、-0.315、-0.282,均P0.05),而腰椎1~4骨密度与年龄、T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2、-0.312、-0.24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TC、LDL-C、收缩压是围绝经期血糖偏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围绝经期血糖偏高女性骨密度降低的发生与年龄、TC、LDL-C、收缩压密切相关,应严格控制上述除年龄之外的影响因素以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10月接诊的112例MPS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精神心理等对症治疗,口服谷维素以调节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以芬吗通治疗,两组均治疗84 d,检查两组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通过Kupperman评价围绝经期症状,患者抑郁评分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并将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各项激素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SDS评分、围绝经期各项指标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围绝经期各项指标Kupperman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MPS患者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患者体内各激素指标水平,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与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达到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 PBM)前后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患者进行4年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确诊、病历完整且接受HRT治疗4年以上的POI患者67例。按是否达PBM年龄分为≤30岁34例,>30岁33例,治疗方案为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包括周期序贯和连续序贯,观察治疗前、治疗1年、2年、3年、4年期间左侧股骨颈、左侧髋骨、腰L1、总腰椎的骨密度,分析并比较各部位骨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左侧髋骨、腰L1骨密度存在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只具有时间效应(P<0.05);总腰椎骨密度存在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0岁组患者左侧股骨颈、左侧髋骨、腰L1及总腰椎骨密度均随治疗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激素补充治疗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效果。方法: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围绝经期症状患者中抽取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病例数均一样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人数均为2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安慰剂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激素(克龄蒙)补充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卵泡素、Kupperman评分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促卵泡素和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厚(均P<0.05)。结论:应用激素补充治疗围绝经期症状,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效果好,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血液透析女性透析参数和骨质疏松症(OP)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维持性血透(MHD)患者9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围绝经状况及透析参数(透析时间、血清白蛋白、透析前舒张压、透析前收缩压、透析前心率、钙磷乘积、每周透析次数、平均动脉压及体质指数)。通过测定患者的骨密度,将患者分成骨量正常组15例、骨量减少组21例以及骨质疏松组58例。比较3组透析参数、全髋、股骨颈、腰椎及大转子骨密度。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透析参数与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经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围绝经期MH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骨质疏松组透析时间[(22.11±0.74)月]较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明显延长[(19.39±2.07)月、(16.72±2.43)月],且骨量减少组透析时间显著长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钙磷乘积[(5.35±0.71)mmol/L]较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明显增高[(4.53±0.46)mmol/L、(3.67±0.37)mmol/L],且骨量减少组钙磷乘积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白蛋白[(30.61±1.56)g/L]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37.72±2.06)g/L、(38.95±2.13)g/L,P0.05]。骨质疏松组股骨颈、腰椎骨密度[(0.623±0.117)g/cm~2、(0.627±0.168)g/cm~2]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0.916±0.143)g/cm~2、(1.015±0.137)g/cm~2及(0.735±0.151)g/cm~2、(0.815±0.142)g/cm~2],且骨量减少组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股骨颈、腰椎骨密度与透析时间呈负相关(P0.05),与钙磷乘积呈正相关(P0.05)。透析时间≥18个月、钙磷乘积≥4 mmol/L是O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围绝经期MHD患者OP的发生可能与透析时间、钙磷乘积存在关联,且二者均为患者O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