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降解优势菌的筛选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琳  罗启芳 《卫生研究》2004,33(2):137-139
目的 筛选降解DBP的高效降解菌株。方法 选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作为唯一碳源对采集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 ,驯化过程中DBP浓度递增 ,10周后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出 5种菌株 ,并从中选出生长势态及降解效果最好的 1种。结果 通过正交试验 ,得到该菌株降解DBP的较优条件是 :降解时间 32h ,DBP浓度 2 0 0mg L ,摇床转速为 10 0r min ,pH7,温度为 30℃。此条件下DBP的降解率可达 95 %以上。结论 经鉴定该菌株归于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萘污染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研究降解菌对土壤中萘的降解效果。方法从大庆油田油井旁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高效萘降解主体菌株,并进行一系列形态学实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 DNA序列同源分析。结果该菌株为施氏假单胞菌属,其同源性为99%,命名为DQ-1。DQ-1对萘的降解率在第3天时能达到83.07%。结论此菌株有较好的萘的降解能力,为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了菌种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疆油污土壤中石油烃降解菌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油污土壤中筛选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为今后构建本源石油降解微生物菌群提供技术支持和菌种储备.方法通过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的分离培养,获得能够利用石油烃为碳源的菌株,并通过16S rDNA序列测定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8株能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石油降解菌株,通过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 sp.)、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短杆菌属(Brevibacillus agri sp.)等5类.在不同土壤中分离出的降解菌株不同,含油量较高的土壤中种类较多.结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油污土壤中的石油降解菌株以假单胞菌属为主,而且随着污染严重程度的不同降解菌株的种类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扩增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降解菌L6的关键基因并分析代谢产物,了解该菌株的降解机制。方法以DBP降解菌L6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基因和邻苯二甲酸酯脱羧酶基因,PCR产物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再进行测序和分析;将DBP降解菌L6接种于含DBP浓度为800 mg/L的基础培养基中培养120 h,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培养基中的残留物质,确定降解产物。结果通过PCR扩增成功获得DBP降解菌L6的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基因和邻苯二甲酸酯脱羧酶基因,经NCBI比对发现,分别与甲基杆菌属菌株arboreus clone SY117 (Accession No. KM041246.1)的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基因和邻苯二甲酸酯脱羧酶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L6培养基中尚残留部分DBP,浓度为135 mg/L;0.7 min时出现一个新的色谱峰,浓度为95.6 mg/L,经GC-MS确认该物质为邻苯二酚。结论 DBP降解菌L6的基因组内存在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基因和邻苯二甲酸酯脱羧酶基因,与同属菌株arboreus clone SY117的基因有较高同源性,DBP降解菌L6降解DBP的产物为邻苯二酚。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一株富产敌敌畏降解酶的菌株,并对其降解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集广东某地长期受敌敌畏污染的土壤样品,通过平板初筛和摇瓶降解敌敌畏试验分离出筛选菌株.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筛选菌株降解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结构特征分析以及16 S rDNA基因全序列分析.结果筛选菌株的菌体呈不规则形状,直径为0.6~1.0μm,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革兰染色可变性,菌株DNA的热变性温度为80.15℃,鸟嘌呤 胞嘧啶摩尔百分比为65.03%;其对敌敌畏的降解率约为70%;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与食尼古丁节杆菌的16 SrDNA有95%以上的同源性.结论将初筛菌株鉴定为食尼古丁节杆菌DHS-1.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出既能降解农药又有抑制霉菌的芽孢杆菌,并测定此芽孢杆菌的最佳生长条件。方法 本实验以有机磷农药为试验用培养基中惟一氮源筛选出10株能分解有机磷农药的芽孢杆菌,并测试其抑制霉菌作用,摸索菌株最适生长条件。结果 筛选得到的降解农药的7号菌株,有抑制霉菌生长作用,培养温度为35℃,pH7.0。结论 芽孢杆菌能够抑制霉菌并且降解有机磷农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驯化、筛选降解五氯酚的高效菌,并对其生长特性和降解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活性污泥曝气与密度梯度驯化方法,以五氯酚为唯一碳源,定时定量逐步提高五氯酚浓度,连续驯化8周。将平板涂布分离纯化的细菌进行降解试验,筛选降解优势菌,探讨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不同渗透压下的生长特点和降解五氯酚的适宜条件,并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菌种的初步鉴定。结果分离出3株五氯酚降解菌,其中1株对五氯酚48h的降解率为98.6%,且在温度30℃、pH6.0、五氯酚初浓度0.2~0.4g/L的条件下,降解效果最好。该菌在30℃生长最快,为耐盐菌,初步鉴定为醋杆菌属。结论通过活性污泥曝气与密度梯度驯化法可获得五氯酚高效降解菌,并取得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8.
鲁翌  徐轶鸣  王颖  唐非  曾欣  王琳  罗启芳 《卫生研究》2007,36(6):671-673
目的确定高效酞酸酯(PAEs)降解菌的驯化与筛选方法,并对PAEs降解性基因功能片段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活性污泥曝气与密度梯度驯化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碳源,定时定量逐步提高其浓度,连续驯化8周。平板划线分离纯化细菌后,进行降解试验。然后对高效降解菌进行菌种鉴定并提取降解质粒。结果分离出5株PAEs降解细菌,其中2株对DMP、DEP、DBP(底物浓度均为200mg/L)的3天降解率分别达到99.9%、98.6%、99.2%(4号菌)和87.5%、99.1%、98.3%(1号菌),但均未能提取出质粒。经鉴定,4号菌为多杀巴斯德菌。结论曝气池密度梯度驯化法可以驯化出高效降解菌,其降解基因功能性片段不在质粒上而在基因组DNA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并鉴定软腐白菜根系土壤中分离出的细菌。方法从河南省大白菜田成熟白菜病株根系土壤采集样品,利用模拟原环境的培养基成分和条件,对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和培养。对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以及16S r RNA基因序列测定、比对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鉴定。结果分离到的一株编号为Q2S2-18A2的菌株16Sr DNA与代夫特菌属内的Delftia lacustris 332 T(EU888303)具有最高的相似性,相似值为98.60%。结论模拟原环境培养基,结合经典分类学方法和16S r 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可分离并鉴定软腐白菜根系土壤中的机会致病菌湖生代夫特菌。  相似文献   

10.
为从污泥中分离絮凝活性较高的霉菌菌株,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研究其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和絮凝条件。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获得目的菌株,通过单因子实验研究其培养条件、絮凝条件和絮凝活性。结果显示,筛选得到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命名为M3,初步鉴定其属于青霉属。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g/L,酵母膏1.2g/L,KH2PO48g/L,pH值7.0。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2℃,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96h。最佳絮凝条件为pH值7.0,发酵液投加量2ml,1%CaCl2溶液投加量3ml。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86.77%。结果提示,菌株M3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离、驯化和鉴定高效除铬(Ⅵ)菌株。 方法 从某电镀厂聚集区域的环境中采集样品,接种逐步升高铬(Ⅵ)浓度的培养基分离筛选出耐铬(Ⅵ)菌株,通过比较各菌株的除铬(Ⅵ)能力筛选出高效除铬(Ⅵ)菌株,并采用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等技术进行菌种鉴定。 结果 菌株CQMU-1的除铬效果最好;CQMU-1为革兰氏阴性球菌或短杆菌;能在500mg/L的含铬(Ⅵ)LB肉汤中生长,但生长受抑制;其最适生长pH为7.0~8.0,温度为20~35℃,好氧,化能异养,能利用大多数碳水化合物;经16S rDNA鉴定CQMU-1为产碱菌属。 结论 筛选出1株高效除铬(Ⅵ)菌株,可用于去除环境中铬(Ⅵ)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并鉴定城市污水中的病原细菌——气味类香菌。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细菌分离方法,从城市污水中分离出菌株JD23,利用16S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和形态学观察鉴定菌株种属,并确定其分类学地位。结果该菌株与Myroides odoratus M58777.2相似度达98%,结合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和形态学观察,进一步确定JD23为气味类香菌。结论选择性培养基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可分离并鉴定城市污水中的气味类香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生物处理焦化废水效率,为工业废水处理用菌剂研究提供微生物资源。方法从某焦化废水厂的活性污泥中通过微生物方法筛选、分离,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比浊法测定微生物量,研究菌株生长情况及降酚效果。结果得到三株降酚菌,均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在72 h内将初始浓度800 mg/L的苯酚完全降解。对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并与已发现的菌株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三菌株分别属于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结论实验所得菌株为新型高效降酚菌,其降酚效果优异并可用于焦化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生物处理焦化废水效率,为工业废水处理用菌剂研究提供微生物资源.方法 从某焦化废水厂的活性污泥中通过微生物方法筛选、分离,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比浊法测定微生物量,研究菌株生长情况及降酚效果.结果 得到三株降酚菌,均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在72 h内将初始浓度800 mg/L的苯酚完全降解.对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并与已发现的菌株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三菌株分别属于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结论 实验所得菌株为新型高效降酚菌,其降酚效果优异并可用于焦化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双酚A(BPA)降解菌(Pseudomonas sp.W2)的生长及对BPA的降解条件,为今后环境中BPA污染的实际治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紫外扫描光谱分析和紫外光谱分析对Pseudomonas sp.W2菌株和BPA进行定量。分别绘制Pseudomonas sp.W2菌株的生长曲线及对BPA的降解曲线,并对其在不同的碳源、氮源、pH值、温度、通气情况下的生长情况及对BPA的降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一定条件下(25-35℃,pH值为6-8,250ml摇瓶中的培养基F装液量为50-100ml,有一定的碳源、氮源),Pseudomonas sp.W2的生长及对BPA降解作用较好。结论Pseudomonas sp.W2菌株的生长及对BPA的降解的条件较宽,这对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六价铬还原菌Cr4-1的鉴定和还原影响因素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培蕾  焦仕林  姜朴  曾欣  罗启芳  王琳 《卫生研究》2015,(2):201-205,210
目的对六价铬[Cr(VI)]还原菌Cr4-1进行鉴定,并给出细菌生长和Cr(VI)还原的较好条件。方法采用生理生化法和16s r DNA测序法,对细菌Cr4-1进行鉴定,并分别研究温度、p H、初始Cr(VI)浓度和摇床转速对细菌生长和Cr(VI)还原效果的影响,用质量平衡法分析还原反应终产物。结果从驯化后的活性污泥中筛选的Cr(VI)还原菌Cr4-1,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细菌生长的较好条件为:25℃,p H 7~8,摇床转速200 r/min;还原Cr(VI)的适宜温度为35℃,p H8~9。Cr(VI)初始浓度从20 mg/L增加至60 mg/L,还原效果呈下降趋势。在较好的还原条件下,Cr(VI)初始浓度为30 mg/L时,9 h的还原率可达100%,还原反应终产物为可溶性三价铬。结论细菌Cr4-1为高效Cr(VI)还原菌,还原终产物为可溶性三价铬。  相似文献   

17.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琳  罗启芳 《卫生研究》2003,32(3):187-189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为唯一碳源驯化活性污泥 ,并在恒温摇床中用驯化污泥对DBP进行降解试验。以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DBP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 ,48h内DBP可降解 90 % ,其降解的最适条件是 :温度为 2 5~ 3 5℃ ,pH值为 6 0~ 8 0 ,停留时间 (HRT)为 12~ 2 4h ,浓度在 3 0 0mg L以下。DBP生物降解过程符合酶促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产絮凝剂菌株B5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发酵条件.方法 通过单因子实验研究不动杆菌B5(Acinetobacter sp.B5)产絮凝剂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菌株B5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结果 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硫酸铵和CaCl2,葡萄糖含量为2.0%,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60 r/min,培养时间为24 h,装液量为5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0.2 ml时,絮凝率最高(76.85%).采用在最佳发酵条件下菌株B5的发酵液处理乳品厂废水、生活污水、印染厂废水等废水样品的絮凝率为88.4%~97.2%,其中,以对乳品厂废水的絮凝率最高(97.2%).可见菌株B5的发酵液对乳品厂废水和生活废水的絮凝效果较好.结论 菌株B5产生的絮凝剂可有效地处理各类废水.  相似文献   

19.
自生产氯霉素过程中排出的高浓度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流径的水沟底泥中分离得到一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简称P229)。在适宜条件下,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浓度为705mg/L时,P229于24小时内可降解68.8%;硝基苯类化合物浓度高达1106mg/L时,48小时内仍可降解67.4%。该菌降解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适宜条件为:充分曝气,pH8.0,温度25~30℃,硝基苯类化合物浓度控制在700mg/L以内。  相似文献   

20.
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离与鉴定一株具有较高降解黄泔水能力的光合细菌。方法通过富集培养水塘污泥筛选光合细菌,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活细胞扫描以及碳源利用试验了解其生理生化特征,并通过16SrRNA的同源性比较,了解其序列保守性。结果从污泥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光合细菌NS-04,革兰反应阴性,单个细胞为杆状至卵形,菌体大小为0.6~0.9μm×1.2~2.0μm,二分分裂,极生或亚极生鞭毛,片层状光合内膜,位于细胞质膜之下并与之平行,菌落为棕红色,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下均可生长,菌体富含类胡萝卜素和细菌叶绿素a,能利用多种碳源,酵母膏对其生长有明显刺激作用,16SrRNA基因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该菌株与GenBank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标准菌株的同源性为97%。结论初步确定筛选出的菌种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