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含汞矿物药的毒性及使用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汞矿物药是指以汞及其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一类矿物药,主要有朱砂、银朱、红粉、轻粉、白降丹等,其以HgS、HgO、Hg_2Cl_2、HgCl_2等汞化物形式存在。它们的毒性与其溶解度有关,硫化汞类溶解度较小,因此毒性较小常可内服。氧化汞类、氯化汞类溶解度较大,毒性亦较大,一般仅作外用。一、汞类矿物药的药理作用汞离子(Hg~(2+))可以沉淀蛋白质,可与机体局部组织中的蛋白质生成变性蛋白盐沉淀,因而不同程度地产生收敛硬化作用。反  相似文献   

2.
朱砂作为含汞矿物药,其毒性历来争议不断。近年来随着对朱砂毒性的报道和研究增多,发现朱砂的毒性虽作用在多个系统,但以神经系统为主。为进一步明晰朱砂的神经毒性,减小朱砂在临床应用中造成的神经损害,本文对朱砂的神经毒性表现及毒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红粉和轻粉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粉和轻粉系人工合成的汞质矿物药,为中医外科用于治疗恶疮、溃疡等症的重要丹药。红粉和轻粉的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分别相当于天然矿物橙汞矿(HgO)和角汞矿(a-Hg2Cl2)。本文详细研究了橙汞矿和角汞矿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结晶习性、物化性质及成因产状等矿物学特征,表明这两种天然矿物可以用作红粉和轻粉的替代品。因此,在我国重要的汞矿床氧化带,注意寻找及利用橙汞矿和角汞矿这两种天然矿物药材。  相似文献   

4.
朱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其单用或与其他中药配伍用于中医临床已有上千年历史。但因其主要成分为重金属元素汞,因各种原因已显示出较强的肝毒性和肾毒性,导致脏器功能损害、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其安全性与合理用药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当前存在着将朱砂毒性等同于氯化汞、甲基汞等汞化合物毒性的误解,夸大了朱砂的毒性。同时,对于含朱砂的传统中成药,有研究者质疑朱砂入药的必要性,提出将朱砂从处方中去除以避免可能的毒性反应。该文对朱砂临床不良反应事件进行了报道,并概述了朱砂的毒性特点、中毒机制及朱砂在成方制剂中的药用价值,旨在进一步了解朱砂毒性,减少或避免临床应用中的毒副反应,为朱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科学的认知朱砂的毒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砂、朱砂安神丸与氯化汞、轻粉的急性毒性对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比研究朱砂、朱砂安神丸与氯化汞、轻粉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小鼠一次给药后,分别检测肝肾组织中汞蓄积量,肝肾功能,观察肝、肾、等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药物对MT-1,MT-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氯化汞组小鼠肝、肾组织中汞蓄积量(13.2±7.63),(46.9±20.4)mg·kg-1远远高于朱砂低剂量组(0.18±0.35),(0.50±0.57)mg·kg-1,朱砂高剂量组(3.80±1.65),(23.9±9.95)mg·kg-1和朱砂安神丸低剂量组(0.22±0.23),(0.67±0.43)mg·kg-1,朱砂安神丸高剂量组(0.31±0.32),(0.72±0.57)mg·kg-1以及轻粉组(0.39±0.20),(0.76±0.48)mg·kg-1;朱砂高剂量组肝(863±469),(1 057±690)、肾(603±30),(3 114±313)、氯化汞组肝(1 385±364),(2 284±701)、肾(621±186),(3 162±493)组织中MT-1和MT-2 mRNA表达高于其他各组;朱砂高剂量组和氯化汞组小鼠肝肾组织中出现病理损伤。结论:小鼠一次性给药后,临床常用量的朱砂和朱砂安神丸毒性要远远小于氯化汞。  相似文献   

6.
对药用硫化汞的形态结构、理化性质、含量测定及药效毒理学进行了归纳,查阅了国内外文献30篇,探讨了药用硫化汞中汞元素的体内存在形态、体内含量对其毒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朱砂、银朱等药物中的硫化汞为具旋光性的红色结晶,在体外的存在形式通常是不溶于水的Hg2+,还有一部分可溶性的Hg2+,Hg+,含汞药物产生毒性的原因主要是其中的可溶性汞,而主要成分是硫化汞的药物,如朱砂,在肠道中可能以汞与硫各种形式的配合物存在,多硫化汞配合物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多硫化汞的形式降低了游离汞的含量,毒性降低。药效毒理的研究发现,含汞药物的临床用量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中毒。实践表明,通过采取现代分析手段制定相应规范,可以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提高含汞药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析朱砂、轻粉、雄黄等7种毒性矿物药的拉曼光谱特征,为这些毒性矿物药材或粉末的快速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朱砂、轻粉、雄黄、信石、密陀僧、铅丹和硫黄等7种毒性矿物药共20批样品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各类药材粉末的拉曼光谱特征,并与其分子振动形式进行匹配,明确各特征峰归属。结果 7种毒性矿物药拉曼光谱特征谱段均在800 cm-1以下,其特征峰峰形尖锐且与药材主要成分相对应,同种药材的拉曼图谱一致性较好,不同药材各自的特征鲜明,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结论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为这几种毒性矿物药及其粉末的质量控制提供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砂的毒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中医药学对朱砂的毒性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无毒”至“有毒”的变化过程。长期的中医药学实践不仅使古代医家认识到了朱砂的毒性 ,同时还掌握了朱砂毒性增强的规律 ,并提出了朱砂解毒方法 ,这对朱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用药的指导。朱砂的毒性由汞而致 ,不合理的用药方法而导致汞急性大量吸收或汞蓄积中毒是临床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肾脏是汞中毒的主要靶器官 ,不合理的中药配伍或中西药配伍可能会增强朱砂的毒性。因此避免朱砂中毒的关键在于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邱恒  王旗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4):2706-2710
轻粉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外用含汞中药,其毒性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然而,目前含轻粉中药临床外用,尚没有统一的限量标准。危险度评价是一种评估有害物质潜在健康效应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该研究尝试应用基于毒性数据的危险度评价,分析轻粉临床外用的风险,以指导含轻粉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通过收集国内外有关轻粉(或氯化亚汞)经皮毒性相关文献资料,按照危险度评价的4个步骤,以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MOS)作为评价指标,根据MOS=1时,推算其外用每日最大暴露量。已有轻粉单次外用剂量为1.5 g可致人死亡的报道;根据大鼠破损皮肤长期接触(1个月)轻粉的LOAEL为0.096 g·kg-1·d-1,推算得到临床疗程2周内每日外用轻粉的NOAEL为1.46 mg·kg-1·d-1(体重60 kg的患者),当MOS=1时,其外用每日最大暴露量为1.1 g。建议成年患者,临床单次外用轻粉低于1.5 g;2周内每日轻粉用药量超过1.1 g时,应该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价含雄黄、朱砂中成药的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雄黄和朱砂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临床已有上千年历史,但由于雄黄含砷,朱砂含汞,其安全性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加之现有对含雄黄和朱砂中药的金属含量仍以总砷和总汞为标准进行评价,所以含雄黄和朱砂的中成药因砷、汞超标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忧虑,不但治疗作用受质疑,毒性作用被夸大,而且使其出口受限制,声誉受影响.因此,含雄黄、朱砂中成药安全性评价就尤为重要,本文就含雄黄和朱砂中成药的毒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于瑞  李彬  王永霞  朱明军 《中草药》2019,50(18):4485-4489
中医药发展有数千年的历史,临床应用有独特的优势。临床普遍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少、服用安全,但是随着近几年中药肝毒性、肾毒性、心脏毒性等临床病例及基础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中药毒性备受关注。心脏毒性评价是药物临床试验前必须考量的重要指标,对中药新药研发、中医药的临床安全规范应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识别中药心脏毒性,掌握其临床特点、检测指标、评价方法、诊断要素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近年来中药心脏毒性的研究及临床前评价技术进行总结,并对中药心脏毒性的临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The indiscriminate use of herbal medicines to prevent or to heal diseases or even the use for questionable purposes such as weight loss has received both interest and scrutiny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general public alik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women put their own and the unborn child's health at risk due to a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phyt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dequate use of herbal medicine (phytomedicines or herbal supplements) and lack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ir healthcare provider. The purpose of this narrative review was to summarize the use of herbal medicines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ir potential toxic effects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aution when prescribing herbal medicines or supplements for women, because, in addition to suffering interactions and a great amount of information obtained in preclinical predictive studies, assessment of nephrotoxicity, neurotoxicity, hepatotoxicity, genotoxicity, and teratogenicity of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s still remains scarce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相似文献   

13.
陈园  刘慧敏  钱文秀  马宁  宋丽丽  李遇伯 《中草药》2024,55(7):2332-2342
目的 基于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分析探讨中药致心脏毒性的作用特点及规律,为中药增效减毒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收录的252味中药,汇总数据库中收录的文献,研究探讨中药致心脏毒性的作用特点,采用频数算法分析致心脏毒性中药的功效、四气五味、归经、毒性等级及毒性成分,总结分布规律。结果 筛选并纳入致心脏毒性药物共74味,同时具有其他脏器毒性的中药共65味,其中兼有肝毒性的中药最多,肾毒性、神经系统毒性次之。祛风湿药占比最高(除其他类),活血化瘀药、外用药次之;药味以苦为主,辛、甘次之;药性以温为主,寒、平次之;归经主入肝、肺、脾经;毒性以中毒为主。致心脏毒性的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其次为甾体类、萜类。结论 中药致心脏毒性临床病理表现主要为心肌细胞损伤;临床毒性表现主要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机制研究多以细胞能量代谢、离子通道为主;减毒方法包括炮制、配伍、针刺等;致心脏毒性中药多性温,味苦,归肝、肺、脾经,毒性等级多为中毒;心脏毒性物质基础以生物碱类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发一种更优的评估中药肝毒性的方法,为中药保健食品原料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国际公开构建肝毒性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训练集数据,形成训练集。使用Discovery Studio 4.5对训练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针对每一类使用朴素贝叶斯(NB)、逻辑回归(LR)、邻近算法(KNN)等9种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QSAR模型,并利用交叉验证方法对模型构建方法进行评估。最后使用最优类模型对113种中药保健食品原料包含的783个成分进行了预测,根据多模型加权平均概率筛选出肝毒性成分占比较大的中药。结果 根据对训练集化合物的分析,可以看出第3类模型的准确率为85%~91%,高于现有报道的中药成分肝毒性预测模型。对中药保健食品原料成分的分析发现肝毒性化合物48个、不具有肝毒性的化合物735个,肝毒性预测概率为0.15~0.30,说明中药保健食品原料肝毒性普遍较低。预测肝毒性成分所占比例较高的中药有茜草、番泻叶、当归、大黄、丹参、厚朴、川芎、桑枝、桑白皮、五味子等。结论 对训练集预先聚类,提高QSAR模型准确率,为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中药保健食品原料成分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潇予  王丹妮  柴欣  于卉娟  崔英  王跃飞 《中草药》2024,55(8):2784-2791
补骨脂Psoraleae Fructus为临床常用中药,是补益类中成药或方剂中的重要组成药味。近年来,补骨脂的肝毒性对其临床用药安全构成威胁,阻碍了含补骨脂方剂的中药新药开发,限制了补骨脂及其中成药的临床应用。通过对补骨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果皮和种子中的化学成分分布特征,在生长、贮藏、加工炮制过程中补骨脂香豆素类成分转化特征,香豆素类成分体内代谢转化特征及潜在的肝毒性成分等质量特征及其在补骨脂减毒工艺中的应用分析,为补骨脂及含补骨脂中成药的提取工艺、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中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的中药及方剂数量较多,但目前绝大多数的药物剂型还停留在普通制剂,高效、长效且剂量小的制剂极少.缓释制剂在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维持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其用药次数较少,可改善药物的依从性.然而不同于单体药物,中药及复方物质基础的本质是多组分,而不是1个或几个活性单体成分.因此,该文从中药多组分的角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来制备口服中药现代缓释制剂,最终改善中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成药剂量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  阳长明  林丹  郑天骄  王玲玲  顾杰  宋菊  李慧  唐溱 《中草药》2019,50(16):3741-3746
中成药剂量是决定其临床有效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中成药剂量的分析研究较少。通过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919个中成药及其药味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药典收载中成药处方中大部分药味日服饮片量小于药典单味饮片用量,且无论是其处方中单味药的日服剂量还是处方日服总剂量,均远小于中医临床汤剂常用剂量。对中药有效方剂成药化过程中影响中成药剂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在由临床有效方剂转化为中成药的新药研究中,应充分重视临床有效方剂的药味剂量,注重量效关系研究,以"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研制高质量中成药,以体现、发挥原有方剂的疗效。如何在原临床有效剂量的基础上制定新药剂量,是中药临床有效方剂成药化研究中需关注和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草药中微量元素铜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分析微量元素Cu与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种中草药板蓝根、五味子、黄芩、紫草、银杏、金银花、柴胡、川芎,粉碎、干燥至恒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微量元素铜的含量,采用70%醇提法,提取药物中总黄酮,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分析研究黄酮化合物与微量元素Cu协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制及其功效。结果:8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Cu,含量最高的是柴胡,含量最低的是板蓝根,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有银杏叶、黄芩、川芎、紫草、金银花。结论:不同药物中所含的总黄酮和Cu元素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药材生长环境不同,产地不同,会影响到化学成分的含量,从而影响到药效。银杏叶、金银花、紫草中Cu的含量较高,这几种药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也较高。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单独发挥其药效作用,微量元素与黄酮可结合成金属配合物,测定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草药抗衰老、清除自由基的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肝脏药物代谢酶CYP450与中药肝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健  孙娥  宋捷  杨蕾  张振海  宁青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5):2774-2780
近年来,随着中药代谢研究新方法、新技术的出现,中药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的关系也渐渐被揭示。通过对药物代谢酶P450的研究可以预测中药的毒副作用,探索中药配伍与减毒增效的关系。该文对CYP450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代谢中的机制以及CYP450与中药肝毒性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典型中药对CYP450的调控作用,以期为中药的合理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