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崔靖  颜华 《天津医药》2005,33(6):396-398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可以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其发病机制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发生有关,而CNV的形成是由于血管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不平衡所致。目前AM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和手术,但治疗后容易复发。因此,人们正在寻求新的能够彻底根治的方法。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基因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韩梅  葛明 《中国药师》2012,15(6):884-886
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导致北美和欧洲65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AMD新生血管从脉络膜侵入导致严重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网膜剥离、盘状的瘢痕形成损害了视网膜结构,终致不可逆中央视觉和视力丧失[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发生的重要调节因子,与湿性AMD病理学相关.目前AMD的治疗方法有限,光动疗法(PDT)是主要治疗方法,其在疾病缓慢进行中有效,但很难改善患者视力.抗VEGF疗法对改善湿性AMD有重要意义,多种抗VEGF药物如哌加他尼(pegaptanib)、兰尼单抗(ranibizumab)等已用于眼科领域.  相似文献   

3.
《齐鲁药事》2013,(9):525-525
<正>2013年7月5日,Lucentis(Ranibizumab,雷珠单抗)获欧盟委员会(EC)批准,用于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NV)引发的视力损害。CNV是来自脉络膜血管的病理性新生血管侵入视网膜下腔形成的。CNV可发生于许多眼底疾病,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继而可形成瘢痕,造成黄斑部损伤,严重影响中心视力。Lucentis是一种人源化的治疗性抗体片段,能够结合并中和掉所有类型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  相似文献   

4.
张守遐  周琼 《江西医药》2008,43(9):972-974
眼底很多常见病的发病都是因为新生血管引起的.在人类CNV(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组织切片中已证实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而且许多动物实验也证实它能够诱导新生血管产生[1].  相似文献   

5.
导致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黄斑出血的原因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传统治疗是通过荧光血管造影(FFA)确定其位置范围后才决定是否适于激光光凝治疗。但研究表明,(FFA)检查有约50%的CNV由于被出血、渗出及色素所遮盖,或由于荧  相似文献   

6.
王丹  林峰 《现代临床医学》2009,35(6):412-413
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危害视力的主要病变之一,为多种眼底疾病的最终结局,常见原因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眼组织胞浆菌病、眼底血管样条纹、特发性眼病等.CNV常发生于黄斑区,由于新生血管反复出血及渗出,最终导致瘢痕形成和视力丧失[1].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眼内新生血管是引起多种眼内血管疾病、导致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普遍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VEGF 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因具有对眼内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被许多眼科专家尝试用于各类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本文综述了最近两年国外有关贝伐单抗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研究,对其应用情况作一评估.  相似文献   

8.
马臻 《中国药业》2012,21(18):97-98
目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逐年上升,是发达国家老年人主要致盲眼病。近年来,其预防性治疗以抗氧化为主,药物治疗以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为主,而抗CNV的重心也已由激光治疗转为从转录及表达水平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治疗。该文就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现状和新药物、新方向进行综述,以期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与年龄有关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根据其不同的病理表现可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2种,渗出型以视网膜下或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为特征,是造成视力丧失的主要类型[1]。当前西医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并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后,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分萎缩性和渗出性两型,在渗出性AMD中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膜引起出血是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