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后段眼内异物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评价后段眼内异物的后路摘出法及经玻璃体摘出法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后段眼内异物126例(126眼)中36眼行伤后初期清创缝合联合后路异物摘出术,90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其中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32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24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20眼,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14眼。结果 126眼均成功摘出异物。术后视力≥0.5者占30.16%,0.2—0.4者占37.3%,0.05—0.1者占14.29%。后路异物摘出术后发生PVR6眼占16.67%,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后发生PVR5眼,仅占5.56%。结论 后路异物摘出适用于异物较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或轻度浑浊者。提倡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后段眼内异物摘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眼内异物伤58例(59眼),进行眼球表面定位法后径异物摘出术23例(23眼)和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术35例(36眼)。结果后径摘出术异物摘出率为86.96%(20/23),玻璃体切除异物摘出术成功率为97.22%(35/36)。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视力明显好于后径摘出术者(P〈0.01)。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段眼内异物摘出术是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异物所致眼内炎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眼球穿孔伤并发眼内炎是眼外伤的一个特别严重的并发症 ,在存留有眼内异物者尤为凶险。随着经平坦部玻璃体异物摘出术和玻璃体切除术及玻璃体腔内注射抗生素的治疗 ,使得部分感染眼得以保存并获得有用视力[1,2 ] 。我们回顾性分析近 5年来收治的眼球穿孔伤后存留有眼内异物的眼内炎 9例 ,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对象 :本院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 2 4例眼内炎 ,其中 9例有眼内异物存留。男 8例 ,女1例。左眼 6例 ,右眼 3例。年龄 14~ 5 6岁 ,平均 35 2岁。外伤及异物存留时间为 18小时至 9天 ,…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30例(3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0例(30眼)眼内异物均一次手术摘出,其中27例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取出异物;1例锯齿缘附近磁性大异物,经玻璃体切割后,从巩膜切口用磁铁将异物吸出;1例锯齿缘巨大非磁性异物,行晶体摘除后经角膜缘切口取出。本组病例术后视力改善19眼(63.3%),无变化6眼(20%),视力下降5眼(16.7%)。早期视力下降的原因与术后角膜水肿,视网膜出血,玻璃体混浊、玻璃体腔内填充物等因素有关。术后有3例(3眼,1%)发生视网膜脱离,其中1例行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晶体切除+冷凝+注气术后治愈,1例放弃治疗;1例因眼球萎缩行眼球摘出。结论 对穿通伤口小且已自行闭合者、穿通伤口已缝合但角膜透明不影响观察者和有化脓性眼内炎征象者均应尽早手术。对于<35岁晶体已混浊者,建议采取玻璃体切割切除晶体和眼内异物摘出同时进行,术中应尽量保留晶体前囊膜,以利于人工晶体植入。对位于周边部的非磁性异物,虹膜后粘连瞳孔无法扩大者建议术中切除晶体,以扩大视野有利于异物的寻找取出和病变玻璃体的切除。对巩膜裂伤伴球内异物存留的患者,建议玻璃体切除的同时行巩膜扣带术以降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前房维持器灌注在对选择的病例行外伤性白内障摘出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36眼)眼球穿孔伤合并白内障及眼内异物,排除术前已诊断合并视网膜脱离、外伤性眼内炎者。白内障摘出术中在前房维持器液体灌注下行白内障皮质清除,然后继续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液体灌注,联合20G玻璃体手术摘出眼后段异物,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始终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液体灌注。结果36例眼内异物均成功摘出。术后视力提高者36例,其中视力达0.1以上者34例(94%)。无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1例视网膜脱离,经巩膜扣带术视网膜复位。结论经前房维持器灌注可代替经巩膜切口灌注应用于外伤性白内障摘出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玻璃体手术中,提供了另一种眼内液体灌注方式,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金属异物所致眼球贯通伤的效果,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6例(26眼)因金属异物所致眼球贯通伤,术前常规CT和(或)DR异物定位和(或)眼部B超定位,行角膜和(或)巩膜伤口清创缝合、白内障摘出和(或)同时施行23G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激光光凝、C3F8或硅油填充等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26例经一期或二期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均顺利摘出异物.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裸眼视力≥0.3者3眼,0.12~ 0.25者5眼,手动~0.1者10眼,光感者6眼,无光感者2眼;术后有19眼解剖及功能修复、视力较术前提高,4眼解剖修复、视力同术前,1眼为硅油依赖眼,1眼眼球萎缩,1眼行眼球摘除术.结论 金属异物所致眼球贯通伤行一期处理后适时施行玻璃体切除术,可以改善其预后;23G玻璃体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眼球贯通伤患者.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切割取出眼球壁异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球壁异物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2年3月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眼球异物29例2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28眼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为96.6%,术后视力提高21眼(72.4%),不变5眼(17.3%),下降3眼(10.3%),术后1个月视力>0.02者22眼(75.9%),其中≥0.1者6眼(20.7%)。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取出眼球壁异物,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视力,同时可处理眼内异物存留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球穿孔伤合并眼后段异物早期和晚期玻璃体切除异物摘出的效果。方法眼球穿孔伤合并眼后段异物采用玻璃体切除异物摘出手术26例(26眼)。其中早期手术组12例,伤后6d以内(3.75±1.55)d手术;晚期手术组14例,伤后7~12d(9±1.96)d手术。比较两组病例术后1周眼内组织反应渗出情况及术后3~7个月视网膜脱离和增生情况。结果早期手术组术后瞳孔区渗出膜形成7例,前房积血1例,晚期手术组术后瞳孔区渗出膜形成4例,(P〉0.05)。早期手术组视网膜增生膜形成1例,复发视网膜脱离2例;晚期手术组复发视网膜脱离1例(P〉0.05)。结论眼球穿孔伤合并眼后段异物早期行玻璃体切除异物摘出治疗能及时控制病情发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眼内后段异物伤的疗效。方法 对17例(17只眼)眼内后段异物伤患者施行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眼内异物取出、眼内光凝、眼内充填术,部分病例结合巩膜外环扎等联合手术。结果 一次性异物摘出率100%。术后视力提高12只眼,不变4只眼,下降1只眼。结论 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眼内后段异物伤,具有异物摘出成功率高,有利于及时处理并发症和恢复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眼内睫毛异物所致迟发性外伤性眼内炎的诊断方法及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眼球穿孔伤眼内睫毛异物所致合并眼内炎7例(7眼)接受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硅油填充手术。7眼均于术后3-6月将硅油取出,其中5眼同时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视力0.04-0.1。眼压平均为9mmHg(5-23mmHg)。平均随访12月(3-43月)。结果 眼外伤早期眼部炎症反应不明显。发生眼内炎时间平均为伤后6d(5-7d)。眼内均存在睫毛异物。术后视力0.4-1.0,所有患眼视力均提高。术后眼压平均为17mmHg(10-20mmHg),显著高于术前眼压(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轻度炎性渗出(2眼),术后短暂高眼压(1眼)。无视网膜脱离和眼球萎缩。结论 迟发性外伤性眼内炎往往发生于伤后1周左右。导致迟发性外伤性眼内炎的主要原因为眼内睫毛异物存留。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是治疗迟发性外伤性眼内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48眼)眼球穿孔伤合并眼内异物的临床资料。所有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手术均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完成。结果48眼眼内异物均一次性成功摘出。对40眼随访3~35月(平均11个月),38眼(95.00%)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2眼(5.00%)视力不变。结论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可提供宽广的手术视野,明显改善视力、因此是治疗眼内异物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严重眼球穿孔伤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严重眼球穿孔伤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56眼)严重眼球穿孔伤行伤口缝合、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玻璃体切除、硅胶外填压、环扎、眼内异物摘出等配合全身、局部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等治疗。结果 56眼中30眼(53.57%)术后视力比术前提高,15眼(26.78%)术后视力0.05以上,45眼(80.36%)保住了眼球,未发生交感性眼炎。结论 适时、适当应用各种手术方法进行合理的综合治疗,大部分严重眼球穿孔伤仍具有保全眼球甚至恢复一定视功能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在广角观察系统下行玻璃体切除摘出眼后段异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57眼)在广角观察系统下行玻璃体切除摘出眼后段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57眼眼内异物均一次成功摘出。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24.2月),39眼视力提高,12眼视力无变化,6眼术后视力下降。1眼因视网膜脱离致眼球萎缩。结论在广角观察系统下行玻璃体切除摘出眼后段异物具有优越性,是治疗眼内异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切除眼球壁异物摘出术   总被引:25,自引:16,他引:9  
为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在眼球壁异物搞出中的价值,对45例(50枚)眼球壁异物进行了分析。经玻璃体切除术摘出限内异物者35例(77.8%)。其余10例由于严重包裹粘连,采用后路法摘出者4例,方格定位法摘出者5例,总摘出率为97.8%。术后视力增加者25例。玻璃体切除术的意义有:切除混浊的屈光间质,为眼内异物的直视下摘出及视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手术损伤小,能有效地保留原有的视功能;能预防和治疗眼内异物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玻璃年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异物钳夹出异物、眼内激光术及眼内充填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12例(12眼)。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6眼,不变4眼,下降2眼;11例1次摘出异物,1例2次摘出。结论 此法能安全有效摘出复杂眼内异物,挽救了患者的视力和眼球。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除术在眼内异物摘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异物伤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的517例(533只眼)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眼内异物摘出率为97.6%,术后有用视力(本组为0.05~0.4)由术前的12.5%增至23.2%,良好视力(本组为≥0.5)由7.2%增至17.0%(P<0.005)。当异物位于前段、玻璃体、视网膜时,术后有用视力增加率分别为44.4%、25.1%、10.7%,良好视力增加率分别为26.3%、12.7%、2.7%。结论通过玻璃体切除术有利于摘出眼内异物和提高术后视力,解决异物存留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严重眼内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43眼)感染性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眼内异物摘出,或联合晶状体切除、视网膜脱离复位及硅油或惰性气体填充术,配合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随访4月~4年。结果41眼(95.35%)眼内炎控制,保存了眼球;35眼(81.40%)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无变化者3眼(6.98%);视力降低3眼(6.98%);1眼(2.33%)作眼内容摘除;1例术后自动出院,失随访。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治疗严重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眼内异物及其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手术的优点及手术时机。方法 对联合手术495例(509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式包括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视网膜脱离复位、眼内异物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或角膜移植等三联、四联或五联手术。统计手术前后视力以及预后与手术时间的关系。结果 摘出手术成功率为98.04%。术后视力增进者233眼占48.1%,视力不变者161眼占33.3%,下降者90眼占18.6%。受伤后3天内手术者3眼术后视力增进2眼占66.7%,受伤后15~60天手术者381眼视力增进184眼占48.3%,6月后手术者35眼视力增进11眼占31.4%。结论 联合手术可免除多次手术的痛苦,早日恢复视力和双眼单视功能,并可同时治疗眼内异物的并发病。使约1/3作眼脱盲,约1/4伤眼恢复0.3以上视力。早日手术预后较好。机化物严密包裹和嵌顿于眼球壁的异物应采取后径摘出术。  相似文献   

19.
郑广瑛  王梅 《眼科研究》1997,15(2):119-12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复杂的眼球穿通伤、眼内异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同一眼患有眼球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眼内异物存留的患者,施行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保留晶体前囊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睫状沟固定四联手术,术后随访4~14个月。结果视力≥0.5者12例,占80%,最佳视力达1.2;单眼脱盲率达93%,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了讨论。结论该四联手术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眼内异物的一种安全快捷、疗效确切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内异物摘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钢  胡雨珠  马红卫 《眼科》2000,9(1):14-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2只眼)眼外伤伴有眼内异物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术,晶体切割术、眼内异物摘出术、视网膜脱离复位及巩膜环扎等联合手术。结果 异物均一次性摘出。随访1~18个月,术后视力提高者24只眼(75%、裸眼或矫正视力≥0.1者17只眼,0.02~0.08者7只眼),不变者3只眼,下降者5只眼(眼球萎缩)。结论:应用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摘出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