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对性开展培训、提高社区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依托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选取上海市3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采用"非精神科临床医师心理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对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本次调查总体平均分50.0分,各维度得分均低于60.0%满分;(2)职业类别、参与精防工作和参加过培训是影响精神卫生及各维度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3)家庭医生的精神卫生知识得分较高57.4分,相比公共卫生人员高12.3分,家庭医生各维度的知识得分均较高,其次是中医/理疗/康复人员;(4)参加精防工作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得分比没有参与的高14.6分,其各维度的知识得分均较高;(5)参加过培训在个别维度的得分较高。结论社区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对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认识有待提高;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精神卫生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信息化服务的能力与需求,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选取4239名医务人员进行了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 2008年底前,61.6%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使用过社区医疗卫生软件,20.4%对其使用感到满意,但有31.6%认为现有的社区医疗卫生软件不能满足工作要求.28.5%的医务人员没有任何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44.2%没有参加过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结论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普遍认可当前信息化工作的作用,但使用的满意率偏低,需要加快改进卫生信息化的建设状况和信息化服务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广东省基层医护人员接受卫生应急培训的现状及其培训需求。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2010年7月至10月,对广东省15个城市中120家基层医院的3 410名医护人员对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其接受卫生应急培训的现状和培训需求。结果有33.3%被调查者从来没有参加过卫生应经培训,有35.3%从未参加过卫生应急演练,其中农村医护人员未参加过培训和演练的比例均高于城市医护人员(χ~2=60.95,P0.05)。在7项卫生应急相关知识中,基层医护人员自评掌握和部分掌握得最好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沟通知识",占52.9%,而自评掌握最差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急救知识",占23.2%。有54.9%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他接受的卫生应急培训能满足其需求,其中城市医护人员的比例高于农村医护人员的比例(χ~2=9.59,P0.05)。有78.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最需要培训的人是"所有医护人员",其次是传染病相关医护人员(8.8%)。认为自己需要培训的内容排在前三位的是:卫生应急法律法规(54.8%)、风险管理(50.0%)和卫生应急的监测与预警(45.5%)。结论广东省基层医护人员对卫生应急的培训需求较大,他们接受卫生应急培训不足,应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卫生应急培训,提高他们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岗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社区卫生管理知识的培训需求,提出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效果的针对性建议。方法调查不同岗位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近3年参加社区卫生管理知识培训情况、接受培训意愿,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基地级别等需求度开展现况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对社区卫生管理知识培训需求积极性高;医护人员较其他岗位人员更高,其倾向于1~2周短期省级培训;防保和管理人员倾向于2~3周短期省级培训,同时期望参观考察。结论重视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社区卫生管理继续教育培训刻不容缓,应该采取综合策略,确保培训有效实施。对不同岗位人员,学习内容和形式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妇女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某社区妇女300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妇女由于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对精神卫生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不能主动寻求精神卫生服务原因以及了解精神卫生服务途径也不一致。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开展精神卫生服务,满足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态、不同年龄社区妇女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汉市不同收入社区居民对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武汉市社区居民570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收入组社区居民精神卫生服务收费承受能力不同,对精神卫生服务内容的选择存在差异,不愿主动寻求精神卫生服务的原因也不一致。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开展精神卫生服务活动,针对不同经济收入人群开展不同内容的服务,满足不同收入社区居民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掌握上海市长宁区全科医生对全科医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培训需求,为制定规范有效的培训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区属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全科医生及中心主任、副主任、质控科长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48份,回收238份,应答率为96.0%。76.8%的全科医生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选择半脱产培训的占40.6%,选择网络教学的占43.4%。选择病例讨论培训方式的占32.8%,选择临床接诊考核方式的占22.1%。相关理论和技能中,全科医学基本原则和服务模式、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相关知识和技术、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掌握率较高,分别为62.8%、47.9%、47.9%、69.7%。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相关理论、社区妇女保健、社区儿童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卫生经济学知识未掌握率较高,分别为3.0%、3.0%、3.9%、3.8%、9.9%。培训需求率较高的是全科医疗中的用药原则、常见急症的处理原则、X线和心电图的图像识别,分别为68.8%、77.7%、75.5%。【结论】长宁区全科医生的培训需求比较迫切,希望培训方式更贴近临床实际,网络教学比较受欢迎,应多增加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培训内容方面,在侧重临床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重视公共卫生知识、心理治疗、康复技术、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不断改进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杭州市区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部分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228人社区医护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4.6岁;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占31.5%;全科医师培训率为48.7%。86.5%的医护人员赞同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模式,半数以上医护人员认为现在工作压力增大而收入没有相应增加,绝大多数渴望各种知识培训,希望在工作中有更多的相关政策、配套设施及资金的支持。慢性病防治管理基本知识比较欠缺。结论杭州市社区医护人员年龄结构合理,学历技术职称较高,并已转变观念,进入社区,开展主动性的综合卫生服务。但在全科医师技能综合培训,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及配套设施等方面尚需加强,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对抑郁症、焦虑症的识别情况。方法运用卫生部推荐的精神卫生知晓率调查问卷中抑郁、焦虑案例,对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7—10月在岗的执业医生、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医护人员对抑郁症的识别率(90.91%)高于焦虑症(84.07%);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低于专科医生对抑郁症识别率,对焦虑症的识别率与文化、年龄有关(P0.05),表现为学历越低、年龄越大,知晓率越低,而医生、护士不同岗位对抑郁、焦虑症的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社区精神卫生知识普及教育,以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对常见心理问题(抑郁、焦虑)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依托上海市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项目,描述上海市社区护士队伍现状,分析社区护理实践和岗位培训情况,并考察其基线知识技能。方法:以问卷和测试形式对上海市8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培训的社区护士开展调查。结果:66.4%的学员认为应开展规范化岗位培训,34.5%感觉现有知识技能难以胜任家庭医生团队任务。郊区学员更多认为院校护理知识无法覆盖护理实践(OR=2.48)。年龄大于35岁者接受基层护理培训较多(OR=5.14)。市区学员公共卫生培训较少(OR=0.37)。多数学员公共卫生方面的培训经历较少(60.3%),培训认知度较低(31.9%)。公共卫生知识测试结果较基础护理知识和临床技能更差(P0.01)。结论:社区护士对岗位培训的认同度较好,但对公共卫生培训的认知和知识掌握较差;岗位培训应在部分重点人群中强化。  相似文献   

11.
朱雅萍 《社区卫生保健》2009,8(2):130-132,151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居家临终关怀的可行性。方法对上海市某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2名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识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95.8%的医护人员认为需要开展临终关怀服务,96.9%的人愿意从事临终关怀工作,57.8%的医护人员了解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结论社区开展临终关怀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社区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及沟通技巧需要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配合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试点工作,全面提高社区护士适应社区团队工作新模式的综合能力,受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举办的"上海市首期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班"于2016年2月26日开班。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卫生处、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分管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并讲话,来自全市各区县的120名社区护士学员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专项护理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5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医防融合相关培训状况以及相关知识能力的需求状况,为完善我国基层医防融合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防病治病能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五个省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并对各种医防融合相关知识能力需求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76.0%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近一年参加过培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73.2%)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3%)(χ2= 83.812,P<0.001),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不同(P<0.01)。各类培训参与率均低于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公共卫生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最高。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求率不同: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OR = 0.756,95%CI:0.666~0.858)和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OR = 0.860,95%CI:0.762~0.971)的需求程度更高;临床医疗岗位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及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P<0.001);年轻人员对慢病管理与病因监测技能的需求更高(OR = 0.937,95%CI:0.885~0.992);公共卫生岗位人员(OR = 1.346,95%CI:1.114~1.626)和专职管理岗位人员(OR = 2.334,95%CI:1.707~3.191)对信息化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结论 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度,提升培训内容和知识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建立完善医防交叉培训机制和医防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产褥期保健服务现状,探讨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松江区产褥期保健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母婴健康。方法从上海市松江区4家助产医疗机构和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随机抽取各100名提供产褥期保健服务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松江区4家助产医疗机构和15家社区医护人员产褥期保健知识技能水平、宣传教育服务意识、咨询指导率均有待提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褥期保健培训频率是社区医护人员产褥期保健知识技能水平、宣传教育服务意识、咨询指导频率的影响因素,是助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产褥期保健知识技能水平、宣传教育服务意识的影响因素;职称是社区医护人员产褥期保健知识技能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可提高助产医疗和社区医护人员的产褥期保健知识技能水平、宣传教育服务意识和咨询指导率,有利于松江区产褥期保健服务管理,提高产褥期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社区医生急救技能的掌握及培训情况,为有效设置社区医生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调查某个省的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00名全科医生的培训情况及需求。结果:观有30%的社区医生未参加过系统的急救培训,97%的社区医生有培训需求;对急救技能培训需求度最高的项目包括气管插管,除颤仪的使用,创伤的处理;接受度较高的培训形式是参加急救中心的系统培训、开展急救专家讲课。结论:为提高社区医生的急救技能,需要分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培训,满足其不同阶段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西省各级疾控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卫技人员")培训需求情况。方法采用普查和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1305名卫技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1 305名卫技人员中,92.7%的人需要参加培训; 88.0%的人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为岗位工作需要; 81.1%的人最希望参加疾控机构举办的培训; 82.5%的人认为培训班是合适的培训形式; 53.5%、63.4%、48.7%的人分别认为每年培训1~3次、短期培训时限每次1~3d、进修时限最多1个月合适,75.5%的人认为实践操作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从技能和专业培训来看,省、市两级卫技人员需求程度大体大于县级(P0.05)。培训需求程度与年龄、性别、疾控工作年限、职称、单位级别有关。结论应加各级疾控中心尤其是市、县两级的培训,并根据各级各岗位卫技人员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展规范化培训对社区产后访视质量的影响,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技能,提高普陀区产妇对产后访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对普陀区内所有社区产后访视人员进行全覆盖的统一培训,培训前与培训后分别随机抽查280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培训前后产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规范化的培训后,产后访视服务的各检查项目落实得更加完善,咨询指导服务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产妇对社区产后访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对从事产后访视工作的社区医护人员必须进行规范化的上岗培训与复训,通过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产后访视医护人员的知识技能,全面提高产后访视服务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知识与技能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知识与技能需求调查分析 ,表明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大部分社区卫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一般 ,急需培训的课程主要是预防保健专业知识 ,急需提高的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主要是社区康复技能、急诊社区处理、心理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健康教育、流行病学方法等。社区卫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培训需要有关。本次调查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目前北京市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需求,以期为更好的提供精神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朝阳、西城、大兴、房山4个区在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回收的数据用Epidata 3. 1录入,并用SPSS 22.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社区精神障碍患者以城市京籍中老年无业者居多,学历普遍较低,多为持有精神残疾类别的残疾证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②近一半的患者更愿意接受社区专业化康复医疗服务(344,48. 6%);③患者选择在社区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是方便及时(570,80. 5%);④大部分患者认为应该通过提高服务的专业性来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299,42. 2%)。[结论]北京市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需求集中体在优质专业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灵活有效的康复项目、美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社区氛围等方面,而要更好满足患者的需求需要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加强宣传、促进多方合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配置和有效利用康复医学人力资源,以满足人民对社区康复日益增长的需要,对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医学医护人员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对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覆盖的问卷调查.结果 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社区康复专业医师缺乏;康复治疗师与医师配比失衡等问题.结论 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适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学科标准,加强社区康复医学医护人员引进与培养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