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利用状态反馈对感应电机的状态空间方程进行解耦,解耦之后的电机模型由两个一阶动态方程表示,可以用PI调节器控制定子电流.为了解决电机参数变化问题,保证解耦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的参数与电机的实际参数一致,对感应电机进行在线参数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电流控制具有较好的稳态和动态响应,控制器能够有效跟踪电机的参数变化,保证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感应直线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适应性强,成本低,因而获得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但由于感应直线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复杂对象,要实现高性能的控制效果,必须对其进行解耦,应用多变量非线性的逆系统理论,通过状态反馈进行动态解耦控制,从而将感应直线电机分解为转速和转子磁链独立的子系统,然后应用线性系统理论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为了抑制扰动,采用干扰观测器进行扰动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案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及抗扰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只实现了磁链和转速子系统的稳态部分解耦和矢量控制易受转子参数摄动影响的问题,研究了应用时域H∞鲁棒控制方法来处理感应电动机参数摄动和干扰抑制问题.运用在转子磁场定向下引入非线性解耦补偿分量获得的动态输入输出解耦模型,研究感应电动机的状态反馈H∞鲁棒控制方法,仿真表明这种方法对抑制感应电机参数摄动和外界扰动影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感应直线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适应性强、成本低的特点,因而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由于感应直线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复杂对象,要实现高性能的控制效果,必须对其进行解耦,应用多变量非线性的逆系统理论,通过状态反馈进行动态解耦控制,从而将感应直线电机分解为转速和转子磁链独立的子系统,然后应用线性系统理论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为了抑制扰动,采用干扰观测器进行扰动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案有较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及抗扰性.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基于dSPACE的实现感应电机定子磁链和转速动态解耦的逆控制系统.根据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证明其可逆性,并将静止两相坐标系下感应电机模型解耦成转速和定子磁链两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控制理论对各个调节器进行了设计;阐述了基于dSPACE实现感应电机解耦控制逆系统的构成.实验表明,控制方案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感应电机解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应电机是交流调速系统本体部分,感应电机的解耦控制是使系统达到优良性能的主要问题.研究了感应电机的解耦控制问题.将感应电机5阶非线性模型转换为仿射非线性系统形式,基于非线性系统微分几何理论对新模型进行坐标变换,借助非线性系统的解耦方法,将其分解为转速和磁链两个独立子系统,使得电机转速和转子磁链实现了动态解耦.仿真实验表明,给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的不确定性对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控制系统性能造成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带干扰抑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非线性解耦控制方法,将参数变化和负载转矩扰动作为扰动输入,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对所有有界干扰是内部稳定的,且从扰动输入到输出满足任意小的有界L 2增益.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改善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增强其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感应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研究了基于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和Lyapunov积分控制的两种控制方法,两种控制方法均可实现感应电动机转速和磁链的完全动态线性解耦控制,但后者增加了积分控制及电流控制环节,使系统响应增强.仿真结果表明,他们均具有良好的调速控制性能.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和分析,两种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稳态特性,但后者的动态特性更好,且对电阻参数的变化其鲁棒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机旋转坐标系下直轴与交轴电流耦合的问题,采用对角矩阵解耦控制方法,通过在电机的电流环中增加一个解耦器矩阵,将励磁电流id与转矩电流iq解耦成互不干扰的量,保证电机输出转矩的精准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前馈解耦控制方法、反馈解耦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电机转速较高或电机参数发生变化时,鲁棒性更好,解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永磁同步磁阻电机(PM RSM)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控制对象,即使在同步坐标系下对电机的磁场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解耦,也无法实现d轴电压直接控制d轴电流,q轴电压直接控制q轴电流.通过在电机中添加控制模块,把速度电压和互感项去掉,将交直轴分量的控制转化成两个独立通道的控制系统,实现电机本体解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电流控制器,应用于PMRSM的电流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电流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感应电机速度控制方法.设计出了一个模糊逻辑控制器用于外环控制.在不同的动态运行情况下,如给定速度突变、负载的阶跃变化等,分别采用新型模糊逻辑控制器和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器对感应电机驱动性能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说明在高性能驱动的工业应用场合所提出的模糊逻辑控制器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PI控制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温熔体黏度测试仪的组成和测试原理,分析了硅钼棒加热炉的升温特点.针对加热炉特性提出了一种电流+温度的双闭环控制器:内环控制结构有效地克服了硅钼棒随温度升高带来的电阻干扰,恒定了加热电流;外环采用阈值控制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通过自调整PID参数瞬态输出值,提高控制器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适应能力.仿真研究证明:该控制算法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受负载转矩扰动和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在无位置传感器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宽转速范围自抗扰动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滑模位置观测器,结合电压闭环弱磁扩速,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在无位置传感器条件下的宽转速范围运行.其次,通过合理配置龙贝格观测器极点,在线估算负载转矩变化,在宽转速范围采用电流前馈补偿负载转矩扰动.接着利用内模控制整定电流环PI控制器参数,采用带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设计了一种根据不同工况下切换的多电机参数分步辨识算法,解决了辨识方程数少于待辨参数的“欠秩”问题,进而实现电流控制器跟随电机参数自适应调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无位置传感器宽转速范围对外部负载转矩扰动和电机参数变化的自抗干扰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大功率直线感应电机工程应用中过无次级感应板区域存在的电机电流和推力冲击的问题,详细分析电机非确定电磁感应状态下的电磁特性,得到电机主电感随主、次级耦合程度的变化关系.基于计及动态边端效应的直线电机状态空间方程,提出基于全阶观测器的互感在线辨识算法,依此判定是否运行于非确定电磁感应状态.通过实时调整电机d-q轴指令电流的给定和电机模型高精度计算,实现直线电机非确定电磁感应状态的有效检测和平滑过渡.依托广州地铁5号线实际应用项目进行所提直线电机初、次级非确定电磁感应状态下检测和控制算法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实现直线电机牵引车辆无次级感应板区域的平滑过渡,不产生电机电流和推力冲击.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直接转矩控制运行时存在逆变器开关频率不恒定、转矩脉动大的问题,从六相电机空间矢量解耦特点入手,提出了一种转子磁链闭环的六相感应电机反推式空间矢量调制与直接转矩控制(space vector modulation and direct torque control,SVM-DTC)方法.首先,分析和建立了六相电机数学模型,并运用新虚拟电压平衡矢量来确定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oltag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方案以便减小电机定子谐波电流;其次,应用反推算法设计转速反推控制器替代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中的转速PI控制器,应用转矩反推控制器与磁链反推控制器得到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实际分量;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系统的仿真验证.通过仿真与PI控制的改进DTC方法相对比可知,该控制方案下电机具有响应速度快、转矩脉动小、可调参数少和可改善定子电流波形等优点,并使逆变器工作在恒定开关频率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直线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因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波动等因素而性能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直线电机速度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EC的大小来自动修正速度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同时改变了E和EC作用的权重。应用MATLAB软件设计基于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直线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说明,这种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能使直线电机控制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都得到提高,而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机控制中采用的PI调节器对电机参数变化及外加干扰时鲁棒差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实现困难等问题,在研究常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将滑模变结构控制(VSSMC)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引入该策略中,用VSSMC分别替代策略中速度PI控制器和2个PI电流控制器,同时利用UKF对电机定子直轴电流、交轴电流、负载转矩、转子位置和转速进行实时估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VSSMC和UKF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新方案的正确性,所设计的VSSMC能有效调节转速和电流,其调节效果优于常规PI控制器,所设计的UKF观测器能准确估计系统状态,而且两者对系统参数摄动、外干扰、测量误差以及测量噪声都具有极强鲁棒性,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一种高阶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磁通和电阻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一种新型高阶滑模控制技术以及滑模微分器实现永磁同步电机位置跟踪控制,提出了电机磁通、电阻的辨识方法。由于系统输出耦合,文中首先利用反馈线性化进行解耦,并设计了高阶滑模控制器。考虑到定子电阻和永磁体磁链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对同步电机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并结合一个精确滑模微分器来实现电机内部参数的辨识,减小参数扰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多输入多输出的永磁同步电机磁通、电阻得到了估计,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滑模观测器的交流永磁直线伺服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采用滑模观测器的交流永磁直线伺服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新方法.利用非速度信息,如:电机的电压、电流及电机本身参数,通过滑模观测器产生控制器所需的速度反馈信息.滑模观测器对包括量测噪声在内的扰动具有强鲁棒性.观测方案保证了控制的稳定性和稳定精度.整个控制策略由一片DSP(TMS320C25)执行.仿真及实验结果证实了所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感应电机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衡点计算的感应电机哈密顿控制策略。基于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理论,通过重新选择状态变量,构造了感应电机哈密顿结构的数学模型;采用平衡点计算的方法设计了感应电机哈密顿控制器。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阻尼参数对哈密顿控制性能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系统性能确定了哈密顿控制器的阻尼参数;针对负载扰动控制问题,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提高了哈密顿控制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感应电机哈密顿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转速响应速度、稳态精度和鲁棒性,为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