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腔内激光+高位结扎+戴戒术治疗PDV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加高位结扎加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应用价值. 方法: 经静脉造影等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24例(29条下肢)予以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 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的下肢曲张浅静脉手术后均闭塞、消失,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大隐静脉主干均发生血栓性闭塞. 11条肢体(37.9%)发生沿大隐静脉行程条索状硬结或硬块,2条肢体(6.9%)出现淤斑,1 例(3.4%)患者发生皮肤浅表烧伤. 全组病例术后随访12~36 mo,症状完全消失及明显减轻的下肢23条(79.3%),患肢溃疡愈合11条(73.3%),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轻度肿胀2条(6.9%),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条(3.4%). 结论: 腔内激光加高位结扎加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满意,实用性强,具有安全、微创、瘢痕小和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91例(104条下肢)经静脉造影明确诊断,分别施行:①浅静脉术式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与电凝术78条下肢。②交通静脉术式组在浅静脉术式基础上加定位交通静脉结扎切断破坏术26条下肢。③深静脉术式组在浅静脉或交通静脉术式基础上加股浅静脉戴戒术20条肢体。随访2—36月。结果 术后下肢肿胀无改善6条肢体,加重2条,均为股浅静脉戴戒术,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2例股淋巴漏,溃疡复发1例,其余病例均痊愈。结论 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术后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结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电凝术加定位交通静脉结扎术合理组合运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方法 对不同程度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才24例采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结果 术后22例肢体酸痛,沉重感全部消失,2例下肢仍有沉重感及浮肿。6条肢体慢性溃疡,全部愈合,色素沉着变浅,有效率为91.67%,结论 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梁民  张博  张澜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77-1178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加微波浅静脉腔内闭塞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股浅静脉戴戒术辅以微波浅静脉腔内闭塞治疗方法,对32例(35条患肢)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通过CEAP分期对C 5~6期的患者进行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1月分别记录患肢膝上15cm、膝下10cm周径;记录患肢溃疡、肢体肿胀乏力及色素沉着的变化。结果:经过联合治疗,术后1周、1月下肢肿胀乏力症状、色素沉着和溃疡愈合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股浅静脉戴戒术配合微波浅静脉腔内闭塞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安全有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戴戒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2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加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戴戒术。结果: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下肢坠胀感等症状有明显缓解,经1-5年的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加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戴戒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症疗效显著、经济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股浅静脉带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黄中晶陈平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12001我科自1988年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采用股浅静脉带戒术治疗,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7条肢体,其中8条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史。...  相似文献   

7.
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方法 本文应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4例,并应用无创性光电容积描记(PPG)结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前后静脉返流时间(VRT)有显著差异(P<0.01),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股浅静脉戴戒术是治疗下肢深静静脉瓣膜功能轻度不全的有效方法,PPG检查结合临床改善程度是判断手术疗效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人造血管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效果。方法:23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男16例,女7例。左下肢12条,右下肢15条(双例3例6条),行人造血管戴戒术。结果:术后3—4周21例患者沉重感胀痛明显好转,溃疡植皮皮片均有存活,色素沉着及湿疹、皮炎均在2—3个月内消失,1例患者小腿酸胀、湿疹无明显好转。结论:股浅静脉人造血管戴戒术手术简洁,取材方便,术后疗效可靠,总有效率达96%。  相似文献   

9.
笔者收治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病变患者362例(440条下肢)。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45条下肢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和分段结扎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Ⅰ~Ⅱ°者76条下肢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Ⅲ~Ⅳ°者319条下作胭静脉外肌袢代瓣膜术。429条下肢随访4月~9年,平均63月.367条下肢疗效良好.占85.55%。笔者认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和分段结扎术仅适宜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Ⅰ~Ⅱ°者首选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Ⅲ~Ⅳ°者首选静脉外肌袢代瓣膜术。  相似文献   

10.
为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倒流性疾病,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和下肢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208例274条肢体,男119例,女89例,平均年龄(49.2±3.4)岁,平均病程(14.0±1.0)年。经彩色多普勒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有77%患肢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随访率73.1%,随访平均时间(6.5±0.5)年。行PCC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的肢体有7.6%浅静脉曲张复发,23.4%症状复发,16.1%溃疡复发,复发病例均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以上。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瓣膜功能恢复正常。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Ⅲ°以上者,可同期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传统手术联合应用 DIOMED81 0 nm激光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2 4例病人 (男 1 8,女 6) ,共 35条肢体 ,分别采用单纯激光治疗、股静脉瓣膜包窄术和交通静脉结扎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 ,对临床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人于术后早期发现有沿大隐静脉走行的条索状硬结或曲张静脉处血栓样结节现象 ,一般于 4~ 8周内逐渐消退。 2例病人有足靴区溃疡均在治疗后 2~ 4周内迅速愈合 ;术后两周复查彩超 ,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塞。平均住院日 6( 3~ 1 5 ) d。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联合戴戒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近期疗效可靠、创伤小、瘢痕少操作简便、安全 ,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其他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刚  张雨  马卉  易维真 《安徽医学》2011,32(2):176-178
目的 评价经皮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130 例共165条肢体腔内激光联合多种术式治疗.主要手术方式:①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②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③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结果 6 例(3.6%) 局部复发经再次...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0例(共146条肢体)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属支离断并腔内激光闭合术,若合并有静脉石或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部位,则手术切除曲张的静脉团;术后随访疗效,包括观察分析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 随访95例131条肢体,平均随访(10±5)个月;绝大部分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曲张静脉团块消失,患肢酸胀不适感消失,满意率达96.9%;部分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存在并发症,如患肢肿胀,皮肤灼伤,有压痛的条索或硬结,皮下淋巴感染,皮肤麻木,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1条肢体并发深静脉血栓;另有3条肢体曲张静脉局部复发。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属支离断并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可靠。对合并有静脉石或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部位,应手术切除曲张的静脉团;激光治疗规范化操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腔内激光闭塞联合透光直视刨吸术治疗原发性浅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in HH  Ye CS  Lin Y  Li XX  Wang S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0):2849-2851
目的评估静脉腔内激光闭塞联合透光直视刨吸术对原发性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患者105条原发性浅静脉曲张肢体施行腔内激光闭塞和透光直视刨吸术联合治疗,从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静脉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方面对手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腔内激光闭塞术治疗成功率98.1%(103/105),透光直视刨吸术成功率100%(105/105)。平均手术时间为53.8min(35~108min),平均手术伤口为4.4个(3~7个),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8d(2~6d)。术后3、6、12个月随访率分别为100%(82/82),93.9%(77/82)和35.4%(29/82),术后3个月所有患肢症状均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光电体积描记检查发现VFI、EF、RVF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12个月上述指标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erdeen静脉曲张问卷(AVVQ)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VCSS)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患者对术后肢体外观满意程度达91.5%。结论腔内激光闭塞联合透光直视刨吸术是治疗原发性浅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具有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腔内激光闭合术结合高位结扎和点状抽剥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结合高位结扎和点状抽剥治疗的8例(11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手术效果均满意,近期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7个月,无复发及下肢肿胀。2肢有胫前皮肤烧灼伤,1肢皮下淤斑。结论: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和点状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超声对比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和高位结扎 分段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对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70条肢体)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行激光腔内闭合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两组患者术前均经过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后6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功能是否有改善及改善的程度,并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对深静脉瓣膜功能改善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激光腔内闭合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深静脉返流的改善无差异(P>0.05).股浅静脉和(月国)静脉的瓣膜功能通过手术均得到了改善(P<0.05),而两者在改善的程度上没有差异(P>0.05).结论:本组中证实两种手术方法都可以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且改善程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下肢静脉曲张激光闭合术与剥脱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和高位结扎 分段剥脱术的近期疗效.方法:60例(7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激光组先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利用激光能量全程闭合主干及小腿曲张侧支;剥脱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分段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切口数及深静脉瓣膜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激光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数均显著低于剥脱组(P<0.01),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返流均明显减少(P<0.01),激光组与剥脱组对深静脉返流的改善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术式,均可明显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但激光闭合术体现了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8.
马玉亮  任培土  郑媛媛  蒋米尔 《浙江医学》2011,33(5):680-681,687
目的 评价腔内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处理浅静脉曲张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4例75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时间>0.5s且≤1.5s者纳入轻度反流组,深静脉瓣膜反流时间>1.5s者纳入重度反流组.两组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为主的浅静脉处理,术后4~6个月随访,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深静脉瓣膜反流时间及临床分期.结果就深静脉瓣膜反流时间而言,术后轻度反流组较重度反流组治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深静脉瓣膜轻度反流者,行腔内激光处理浅静脉为主的手术即能较好的改善深静脉反流.对于深静脉重度反流者应加行深静脉瓣膜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19.
腔内电凝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4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腔内电凝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电凝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12例(16肢);电凝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股浅静脉瓣膜包瓣术14例(14肢);电凝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电视内镜下交通支静脉夹闭术18例(18肢);电凝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及电视内镜下交通支静脉夹闭术2例(2肢)。结果: 随访2~48个月,46例均疗效满意,恢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无局部复发。结论: 腔内电凝治疗安全、微创、疗效好,操作简便,联合手术治疗时,可扩大治疗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部分抽剥术联合TriVex系统与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ⅥfT)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价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部分抽剥术联合TriVex系统与腔内激光(EVLT)治疗1200例(1650条惠肢)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手术切口愈合、静脉曲张复发、隐神经损伤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肢手术切1:7均I期愈合,随访3年复发率3.27%(54/1650),隐神经损伤率4.72%(78/1650)。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部分抽剥术联合TriVex系统与EⅥ』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