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洪霞  靳茂松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622-2622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上升。60岁以上者发生率达4%,75岁以上者发生率可高达10%,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在心律失常发生类型中仅次于室性心律失常及期前收缩,居第三位。人群中心房纤颤的发生率是0.3%~0.4%,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纤颤发生率呈直线上升,60岁以上者发生率达4%,75岁以上者发生率可高达10%以上,男性为女性2倍,60岁以上老年患者如有器质性心脏病,则心房纤颤的发生率可高达40%[1,2]。心房纤颤发生时由于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不能承担起增加心室舒张末容量的功能,尤其是伴有快速心律失常时,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并可致血栓栓塞的危险。研究证明心房纤颤死亡危险较无心房纤颤者高2倍…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达20%。据国外资料显示,西方老年痴呆已是继心脏病、肿瘤、脑卒中之后的第4位死因。目前,对该类疾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患者多因监护不当而死于并发症。研究表明,行为训练可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照料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辖区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情况,探讨提高母婴健康的途径。方法:对4年782例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82例孕产妇2次以上人流的8.06%。年龄35岁以上的4.09%,剖宫产58.82%,巨大儿6.05%,纯母乳喂养率和混合喂养率达93.68%。结论:应加强宣传及产前保健工作,降低人流和高龄产妇,减少剖官产率,控制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新疆石河子地区65岁以上1230人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故进行了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999-01/2001—12调查新疆石河子地区65岁以上的离退休老人,了解其一般情况,并用改良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进行智能测定,少数人还进行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定其言语智商。结果:共调查了1230人,男876人,女324人,肯定28人为痴呆,痴呆的发生率为2.8%。28例中男16人,女12人,男性发病率为1.8%(12/876),女性发病率为2.3%(12/324),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73,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65~69,70~74,75岁以上发病率分别为0.9%(4/596),3.5%(14/403),4.2%(10/241),3者比较x^2=13.08,P&;lt;0.001。不同文化程度痴呆发生率比较:文盲、小学和中学以上发病率分别为;4.7%(19/401),1.4%(5/429),2.8%(4/480),3者比较x^2=16.50,P&;lt;0.001。结论:石河子地区痴呆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且年龄越大、文化程度低者痴呆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心房颤动的病因进行分析,并比较房颤合并不同疾病患者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1997年至2005年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房颤患者782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73例,冠心病266例,非风湿瓣膜性心脏病69例,高血压63例,心肌病45例,特发性房颤39例,先天性心脏病17例。观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房颤,以风心病和冠心病最为常见,分别为34.9%和34.0%。风心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年龄较冠心病患者轻,风心病房颤患者占中年组(40~60岁)的85.9%,其中女性占54.6%,冠心病房颤患者占老年组(〉60岁)的70.4%,其中男性占73.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以房颤为首发症状就诊的89例患者中,冠心病仅占12.3%,特发性房颤占43.8%,高血压占31.4%,其他占12.5%。脑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风心病5.1%,冠心病2.2%,风心病合并冠心病11.7%,其他类型心脏病2.9%。左房血栓的检出率分别为风心病13.9%,冠心病3.1%,风心病合并冠心病15.1%,其他类型心脏病3.3%。结论 器质性心脏病并发房颤患者不同病因的年龄、性别的构成差异明显。冠心病房颤患者中,多合并有其他心脏病,如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等。以房颤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诊断冠心病应该谨慎。风心病患者合并冠心病并不少见,其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抗凝治疗后房颤患者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7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男性的发生率为217‰,而女性为129‰,虽然他们仅占美国人口的5%,但占所有因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20%,与心肌梗死有关而死亡的30%,大约80%因心血管病而死亡的患者,其年龄在65岁以上。因此,心血管病的预防对老年患者极其重要,以上所提及的发生率虽为美国人群,近年来,中国冠心病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血压值与其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按正规测血压的要求,对32756例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坐位血压,并对血压分类进行统计。结果:32756例首诊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26.9&;#177;21.7)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为(78.1&;#177;11.4)mmHg,男性平均血压高于女性(t=10.387,22.424,P&;lt;0.001)。检出高血压11590例,男性检出4776例,女性检出6814例,男性检出的1,2级高血压构成比(38.10%)高于女性(33.70%)(r=65.357,P&;lt;0.001)。高血压构成比随年龄增高而增高(r=2388.55,P&;lt;0.0001)。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1级及2级高血压的构成比分别为27.44%,37.18%,22.48%及12.91%。结论:医院门诊为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对及早检出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俞晓杰 《家庭护士》2005,(12):24-24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慢支在冬季发病率较高,又尤以老年人多见.50岁以上者患病率高达15%左右(所以医学上习惯上叫“老慢支”)。因此,冬天来了,我们就应该特别关心父母及其它患有慢支病的家属。在此介绍几种康复运动,帮你尽一份孝心。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0%,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预计到2035年.65岁以上人口将上升到20%。老年痴呆患病率65岁以上为5.1%.75岁以上为15%,85岁以上为30%,95岁以上为50%。根据我国传统文化,多数老人和子女都选择在家里养老.因此.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房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颤是危害人群健康的高发疾病,据统计,房颤大约占成年人群的4%,40岁以后房颤发生开始增加,65岁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约7%~14%。一项包括23250例意大利老年患者药物应用研究(GIFA)公布的资料显示,在住院的患者中,房颤患者占10.1%,其中大于80岁的患者高达14.8%。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脑卒中患者康复结局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分析46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康复结局。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1994-0l/2001-12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46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比较&;lt;60岁和≥60岁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日常生活活动(ADL)的变化。结果 60岁及以上患者的ADL入院、ADL出院分别为44&;#177;24,67&;#177;22,均小于60岁以下患者55&;#177;23,78&;#177;17(1=4.8,5.4,P&;lt;0.0001);ADL增加值无差异。年龄与ADL入院、ADL出院和住院时间的相关系数r和P值分别为r=-0.3l,P=0.00;r=-0.32,P=0.00;r=0.1l,P=0.Ol。结论 年龄较长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功能状态均较差;不同年龄的患者可获得相同程度的功能改善。年龄与ADL入院、ADL出院成负相关,与住院时间成正相关,与ADL增加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的现代药物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增加了患者的发病率(脑卒中、血栓栓塞事件、心力衰竭)、住院率、致残率和死亡率。Af的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约0.4%~1.0%,其中60岁以上人群中约6%,80岁以上人群约8%,因心律失常而住院的病人约1/3患有Af。目前Af患者在北美约230万,欧洲约450万,我国约800万。近年来,Af的药物治疗进展相对滞后,而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射频消融术)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约4%的60岁以上老年人曾发生过心房颤动。房颤常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由于房颤会造成有效的心房收缩丧失,心室率极快而不规则,可引起血流动力障碍和血栓栓塞事件,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持续性心房颤动(>48h)常不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可发展为永久性房颤。本文观察了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王丽萍 《天津护理》2012,20(4):273-274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复杂房性心律失常中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最高,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引起心悸不适,降低心排血量,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人群中总发病率为1%,65岁以上人群则达5%,75岁以上高达10%,器质性心脏病者房颤发生率高达40%[1]。Pappone等首创的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房颤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悸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328例无器质性心脏疾惠的心悸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悸发生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结果心悸发生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9.32%,经比较女性较男性安静时较活动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P〈0.01),且以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高(P〈0.01),本组进行放松训练并辅以镇静剂治疗的58例患者治疗前后心悸及心律失常发作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悸患者,心悸的发生与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1.2亿。国内报告6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0.75%-4.69%。老年痴呆目前已位居于发达国家的4位死因。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和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病因,占痴呆的50%-70%。目前治疗老年痴呆尚无根本性突破,护理是延缓病情并提高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如何做好痴呆患者的护理及给照顾者提供支持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提高痴呆老人生活质量的关键。现从生活护理、安全护理、精神症状护理、心理护理及对照顾者的支持方面,将AD患者的护理现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40岁以上患者的常规心电图中,常有ST段平直延长(ST段在基线水平持续时间≥0.12″)者,临床体检无器质性病变,无低血钙等电解质紊乱,心电图无其它异常表现,X线胸透及超声心动图均正常。为探讨其临床意义,近年来我们通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此类患者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房颤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后每增加10岁,房颤发病率增加1倍,心血管病死亡率也增加1倍。普通人房颤发病率为0.6%,6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1.9%,65岁以上为5%,超过80岁达10%,有尸检资料显示房颤常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且房颤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肿瘤相关风湿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引起风湿性疾病样的临床表现称为“副癌风湿综合征”(paraneoplastic rheumatic syndrome),也称“癌症相关性风湿综合征”,恶性肿瘤与风湿病之间相互关系比较复杂,约有15%~20%的恶性肿瘤出现此综合征,一些肿瘤以风湿综合征为其首发的临床表现。另外一些风湿性疾病确有肿瘤的易感性发生,风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国内统计风湿病的肿瘤发病率为2.03%,50岁以上者高达6.1%。临床医师应提高这方面认识,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本节介绍常见的肿瘤相关性风湿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