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心系疾病包括以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为主的心脏血脉运行障碍性疾病和以心神经官能症为主的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心的气血阴阳是心的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心阳可推动血液的运行,心血心阴可濡养心神。调理气血、调和营卫是心系疾病总的治疗法则。营卫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营卫与心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生理、病理角度阐述了营卫对心的影响,并将调和营卫法治疗心系病运用于临床,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2.
王行宽教授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经验。王教授认为频发性室性早搏发病之病位在心,多由肝胆失疏,营卫不调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痰气内停,或痰气蕴热化火扰动心神或胆腑引发此病。针对病机,遵从“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治惊悸从肝胆二经”思想,认为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当以疏泄肝胆,调和营卫为本,兼以豁痰化瘀,泻火宁心。  相似文献   

3.
桂枝汤调和营卫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102例桂枝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医案分析中,首先论述了桂枝汤在临床使用时的症状、舌象、脉象、病机、治法、用药等6方面特点。进而说明张仲景把营卫二气与脾胃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营卫统言气血阴阳;营卫不足则易导致脏腑组织、气血阴阳虚损的观点。桂枝汤调和营卫的特殊意义在于以其调养中焦脾胃为基础,故外可调和营卫,内可调和气血阴阳以理脏腑组织之虚损。  相似文献   

4.
姜泉  焦娟  张华东 《北京中医药》2010,29(9):664-666
路志正教授认为营卫失调是产后痹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气血亏虚,风湿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外邪留著营卫,营卫失和,气血痹阻不通则发为痹证.路老临证善用调和营卫法,以益气固卫为先,审其虚实,或先标后本,或标本同治.路老主张用药不能偏寒偏热,寒则冰伏血病,热则伤津动血,宜选性平之药,调补气血营卫,方以防己黄芪汤加昧治疗.除用药治疗外,路老还强调应注意适寒温,调畅情志,避免感受风寒湿热外邪,注意产后的调理和保健,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营卫理论,笔者认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营卫失调在病因病机及临证表现方面有相通之处,营卫失调是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根据《难经·十四难》所言“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提出在治疗上以“调营卫”为基本大法,营卫亏虚者治以补养,营卫壅滞者治以畅通,营卫不偕者治以调和,重在恢复机体气血阴阳之平衡,使营卫调,则病自消。通过探究营卫理论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医病机之间的关系,可进一步丰富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内涵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妇女经断前后,肾阴阳俱虚,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是其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烘热汗出为绝经期综合征主要症状,营卫不和为其病机特点。桂枝汤作为调和营卫法的代表方,应用范围广泛,不单用治伤寒,亦可用于治疗各种汗证。针对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烘热汗出之营卫不和的病机特点,提出以调和营卫为法,采用桂枝汤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烘热汗出,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神经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属中医"血痹"范畴,其基本病机是气虚血亏,气血痹阻,治疗当从气血论治,以益气活血,调和营卫为基本治则,临床运用佛手通痹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神经微环境是改善受损神经、促进轴突修复再生的重要基础,神经微环境破坏与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微循环障碍、免疫异常等密切相关,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重要病理环节。中医学认为,营卫失调是DPN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或营卫不足,或营卫不通,或营卫不和,均可导致营卫气血交会失常,进而津凝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互结,痹阻脉络,肢体不仁。"调营卫、畅中焦"以促进营卫交会、畅通气血是主要治疗思路,临证使用调和营卫法治疗DPN疗效显著。目前,营卫失调的实质研究多局限于微循环障碍等,调和营卫法治疗DPN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深入探讨。众多研究均证实,营、卫的循行分布、生理特性、功能与神经、免疫、代谢物质、微循环等密切相关。基于营卫的现代医学实质,笔者认为从神经微环境角度探讨营卫内涵具有科学依据,调和营卫法是既继承传统理论又符合DPN现代发病机制认识的治疗法则,助卫和营、开畅中焦能改善神经微环境从而发挥恢复受损神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营养因子、免疫活性物质、代谢产物、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4)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易诊难治。经临床观察及实践,体会到皮毛腠理的结构、功能全依赖于营卫气化功能正常与否,营卫调和是皮肤健康的生理学基础。肌表营卫气化失常为白癜风的关键发病环节和最终病理表现,为病之"标",内部脏腑气血不和为病之"本"。在白癜风的治疗中应标本兼顾,在调整脏腑气血的基础上,注意调和营卫,可提高白癜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医“和”法属于中医八法之一,源于《黄帝内经》,成于《伤寒论》,包括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方面。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消化系统性疾病,西医对本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祖国医学对它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恐从单个方面治疗难以达到病人预期的效果,中医“和”法能从调和寒热、气血、阴阳等多方面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从而使患者的症状得以明显缓解,甚至使萎缩的胃黏膜得以恢复。文章通过研究近十年来有关“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出有关“和”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从“和”法的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调和肝脾、调和肝胃、寒热并用、调和气血、阴阳等角度及相关现代药理研究来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1.
五脏调节睡眠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昼夜变化,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协调与精神情志正常的重要生理活动。节律性表现为昼精而夜寐,其维持与营卫循行、气血调和、阴阳互藏、脏腑功能正常及相互协调等有关。从五脏阴阳气血及其功能活动对人体睡眠调节机理方面进行探讨,以明确失眠的病机,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最多发的精神性疾病之一,故对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的中医机理进行探讨,认为抑郁症是以心气不足、肝气不疏为主要病机,进而影响到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并可导致气血营卫不和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而甘麦大枣汤可补益心肝脾肺之气,调和气血而精神治、悲忧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Ig A肾病病因病机、营卫学说理论及Ig A肾病与营卫二气关系的梳理,归纳出营卫失调导致Ig A肾病发病的机理及调和营卫法则治疗Ig A肾病的理论依据,并从现代免疫学理论角度探讨营卫二气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以调和营卫法则确立的自拟方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Ig A肾病的可行性,从而提出营卫失调是Ig A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关键,调和营卫是既继承传统理论又符合Ig A肾病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认识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4.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互滋养,共生共行,互渗气血;营卫双向流动,满溢贯注,互根互用;营卫调和,阴平阳秘。生理状态下,营卫相滋,脉管是营卫相滋的部位;病理状态下,外感、内生邪气阻滞营卫,营壅卫伤,影响脉管结构或功能,营卫相滋异常,形成脉管病。营卫相滞是脉管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调和营卫是其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是冠心病的严重血管病变,主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基于营卫气血理论认识冠状动脉狭窄进展规律,提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属营卫失调、毒瘀阻络病变,治疗应从气血的运行与生成着手,调和营卫,维持气血运行,调和脉管内外稳态;益肾健脾,调节气血生成,平衡机体阴阳气血。祛痰逐瘀应贯穿治疗始终,立足斑块进展规律,先以活血解毒法阻抑斑块进展,后以软坚散结法消散斑块实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调和营卫法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归纳、总结《金匮要略》调和营卫法论治虚劳之经验、规律,探讨艾滋病与虚劳之关系,以指导艾滋病之治疗。结果:调和营卫法可通过实卫固表、调理脏腑、疏通畅达营卫气血而达到调整艾滋病患者机体状况之目的。结论:艾滋病属虚劳范畴,可以运用调和营卫法来治疗艾滋病。  相似文献   

17.
以营卫学说为立足点 ,结合临床研究 ,阐明营卫失调是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总纲 ,包括营卫气机逆乱和气化失常 ,以调和营卫做为高血压病中医治疗总则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以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劳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劳病之机理作一探讨。营卫与虚劳病具有密切的关系,营卫和则身体健,营卫虚则身体损。营卫可概括人体气血阴阳。桂枝汤加减治疗虚劳病的机理主要是从营卫入手,来调和气血、阴阳、脾胃。从而达到治疗虚劳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和法是多种治法的综合 ,有调和脏腑气血、营卫阴阳及解除表里寒热 ,扶正祛邪的作用。和法可分为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脏腑、调和表里、调和寒热等。疑难病病变复杂 ,多因共存 ,邪实正虚 ,故使用和法进行治疗 ,往往恰中病者 ,收效理想。  相似文献   

20.
从桂枝汤加减治疗外感头身疼痛、不明原因发热、产后关节痛、多汗及手汗多等4方面入手总结王自立主任医师灵活运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的经验,王自立主任医师临床运用桂枝汤主要以气血失和、营卫失调、阴阳失和为病机,以调和营卫、调补气血、平衡阴阳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