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25例,调查其ICU获得性衰竭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竭的高危因素。结果 125例危重症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竭5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 7 d、合并脓毒症、制动镇静是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竭发生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7 d、合并脓毒症、制动镇静为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应强化呼吸功能训练,早期活动,重视器官维护、液体管理,以降低ICU获得性衰竭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全球范围内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的发病率为每年(13~45)例/10万人, 因AP死亡人数约有1.6例/10万人, 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2]。AP患者中大约有15%会发展为以器官衰竭为特征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3], SAP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病死率高达10%~20%[4,5]。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会议上提出的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新定义, 当AP患者存在持续性器官衰竭(48 h及以上), 则可被诊断为SAP[6]。其中器官衰竭的定义采用改良后的Marshall评分作为评估标准。器官衰竭(organ failure, OF)包括肾衰竭和肺衰竭。由此可见, 威胁AP患者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器官衰竭。对于临床医生来说, 如能早期预测AP患者的器官衰竭, 便能让医生在呼吸功能支持以及肾脏替代治疗方面有充足的准备。Balthazar等[7,8,9]建立了急性胰腺炎CT严重程度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 CTSI), 对胰腺炎症和坏死进行分级, ...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80-182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ICU脓毒症患者70例,根据是否发展为急性肾损伤把患者分为脓毒症AKI组(病例组)和非脓毒症AKI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和生理学数据,分析脓毒症并AKI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临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全部患者28d死亡率为34.3%,脓毒症AKI组28d死亡率58.8%,其中死亡病人较好转病人高龄(年龄≥65岁),AKI分期3期,合并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感染未控制比例的增加而增加(χ2=7.771,4.975,8.992,3.927,13.607)(均P0.05)。(2)脓毒症AKI患者住ICU时间(P=0.002)、住ICU费用(P0.01)均高于非AKI组。(1)影响脓毒症AKI患者预后的因素以是否合并脓毒症休克、APACHEⅡ评分情况及是否合并多障碍功能障碍衰竭等为主;且脓毒症AKI患者住ICU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癌、肺结核合并肺癌与单纯肺癌的病理特征及肺内占位CT特征。  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艾滋病合并肺癌、36例肺结核合并肺癌及36例单纯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症状、病理特征、肺内占位CT特征等临床资料, 并将3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艾滋病合并肺癌组、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发热、纳差比例均高于单纯肺癌组(P < 0.05), 艾滋病合并肺癌组贫血、真菌感染比例高于肺结核合并肺癌、单纯肺癌组(P < 0.05), 3组其他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合并肺癌组腺癌比例高于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单纯肺癌组(P < 0.05), 鳞癌比例低于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单纯肺癌组(P < 0.05), 肺结核合并肺癌组病理分型与单纯肺癌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合并肺癌组肺内占位CT表现中纤维条索影比例均高于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和单纯肺癌组(P < 0.05);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肺内占位CT表现中长毛刺征、空洞、纵膈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均高于单纯肺癌组(P < 0.05), 粟粒性阴影、卫星灶比例高于艾滋病合并肺癌组和单纯肺癌组(P < 0.05)。  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癌、肺结核合并肺癌与单纯肺癌的病理特征及肺内占位CT特征存在不同之处, 临床可结合患者病理特征及肺内占位CT特征对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病情予以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阶段应用碳酸氢钠对感染性休克致低灌注性乳酸酸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将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本院65例感染性休克致低灌注性乳酸酸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碳酸氢钠分阶段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分阶段治疗组先静脉滴注(静滴)碳酸氢钠使pH值≥7.15,6h后再次静滴碳酸氢钠使pH值≥7.25;对照组静滴碳酸氢钠使pH值≥7.15.观察两组患者衰竭器官数、机械通气时间、最高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SOFA评分差值、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天数、住院天数、ICU病死率;分别于入院0h、8h测定患者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分阶段治疗组衰竭器官数(个)、机械通气时间(d)、最高SOFA评分(分)、SOFA评分差值(分)、住ICU天数(d)、住院天数(d)及ICU病死率均明显降低(衰竭器官数:2.68±0.79比3.28±0.80,机械通气时间:10.32±2.26比13.80±2.56,最高SOFA评分:11.01±2.26比13.11 ±2.26,SOFA评分差值:1.71±1.25比3.43±1.27,住ICU天数:14.0±3.6比20.0±3.7,住院天数:28.3±12.9比41.9±13.2,ICU病死率:34.28%比60.00%,P<0.05或P<0.01).两组入院0h时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差异;8h时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分阶段治疗组血乳酸(Lac,mmol/L)明显降低(1.50±1.08比2.93±1.09),pH值、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摄取率(O2ER)、心排血指数(CI,ml ·s-1 ·m-2)、氧供(DO2,ml·min-1·m-2)明显升高(pH值:7.29±0.05比7.20±0.05,SvO2:0.75±0.18比0.66±0.17,O2ER:0.32±0.06比0.25±0.06,CI:113.36±13.34比83.35±13.34,DO2:840±170比630±171,均P<0.01).结论 感染性休克致低灌注性乳酸酸中毒患者分阶段使用碳酸氢钠可明显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并发ICU获得性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危重症患者235例,并发ICU获得性衰竭135例患者为病例组,无并发ICU获得性衰竭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引起ICU获得性衰竭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机械通气时间、平均动脉压低于基础血压水平百分比、平均血糖水平高于基础血糖水平百分比、制动、镇静是危重症患者并发ICU获得性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并发ICU获得性衰竭发生率较高,加强液体管理、做好器官维护、强化呼吸功能锻炼、维持正常血压水平、控制血糖、早期活动、优化镇静方案对降低危重症患者并发ICU获得性衰竭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离子隙(SIG)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1-2015年收治的86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AP病情严重度分为轻中度AP组47例,重度AP组39例。以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检测常规生化指标[Na~+、K~+、Cl~-、Mg~(2+)、乳酸(LA)、清蛋白、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等]。记录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度评分(BISAP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等。结果重度AP组APACHE-Ⅱ评分、BISAP评分和SOFA评分均高于轻中度AP组(P0.01);重度AP组合并呼吸系统、心脏、肾衰竭、腹腔内出血、深静脉血栓、腹腔内高压的患者比例均高于轻中度AP组(P0.01);重度AP组住院时间和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均较轻中度AP组长(P0.01);重度AP组病死率显著高于轻中度AP组(P0.01)。重度AP组pH值、标准碱剩余(SBE)、有效强离子差(SIDe)、Ca~(2+)、HCO3-、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轻中度AP组(P0.05),重度AP组阴离子间隙(AG)、根据乳酸水平校正的阴离子间隙(AGcorr)、LA、显性强离子差(SIDa)、强离子隙(SIG)、Na~+、K~+、Cl~-、血细胞比容、BUN、Cr水平均高于轻中度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G和APACHE-Ⅱ评分为影响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度的危险因素(P0.01);影响SIG水平的因素为SBE、AGcorr、磷酸盐、HCO3-和清蛋白水平(P0.05)。结论 SIG对AP(尤其是重症AP)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的CT和MRI影像表现,比较两者在A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手术证实为AP患者的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对AP病变的诊断情况。结果:按Balthazar CT分级标准,35例AP患者CT诊断为A级病变10例,B级6例,C级11例,D级5例,E级3例;MRI诊断为A级2例,B级14例,C级12例,D级4例,E级3例。MRI对Balthazar A级、B级诊断率分别为5.7%和40.0%,和CT 28.6%、17.1%的诊断率比较,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C、D、E级病变的诊断方面,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35例AP患者,CT做出病因诊断9例(25.7%),MRI作出病因诊断21例(60%),MRI和CT对AP的病因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明显优于CT。结论:MRI对AP患者Balthazar CT分级为A、B级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CT,有利于AP的早期诊断,对AP的病因诊断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13例患者,63例(55. 75%)死亡,50例(44. 25%)生存。死亡组器官损害数目≥3个比例、多耐药结核菌比例、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比例均高于生存组(P 0. 05),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增加(P 0. 05),入ICU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血乳酸均明显增高(P 0. 05),入ICU时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机械通气24 h时p H值均明显降低(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器官损害数目≥3个、多耐药结核菌、HAP、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入ICU时APACHE II评分、血清ALB、乳酸均是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与器官损害数目、多耐药结核菌、HAP、机械通气时间及入ICU时APACHE II评分、血清ALB、乳酸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朱晓玲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347-1348
ICU护理文书 3 ICU危重患者监护单 3.1危重患者监护单记录内容 ICU内患者往往存在某个器官的功能衰竭,同时合并其他器官的功能衰竭,或某个重要器官的大手术干扰了有关器官的功能,因此,ICU内患者的监测应按系统、分器官进行,这样才能反映患者全身的、整体的功能状况。ICU临床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在ICU住院期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死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年至2002年住北京六家医院ICU的MODS患者共413例,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其中合并ARF患者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13例MODS患者中,135例发生ARF,死亡77例,病死率57.03%。患者入院第一天平均APACHEⅡ评分(17.15±6.67)分。合并1个肾外器官功能衰竭者病死率28.00%,2个肾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58.62%,3个肾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61.29%,并发4个肾外器官功能衰竭者病死率达77.78%。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昏迷、低血压、少尿和器官衰竭的数目及血肌酐(Cr)峰值等因素均与ARF死亡关系显著(P<0.05)。对上述死亡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术后、昏迷、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应用肝素、制酸剂、机械通气等对死亡的影响有显著意义。结论在ICU的MODS患者中,出现ARF的死亡率很高,且与肾外器官衰竭的数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ICU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ICU留置导尿管患者336例为观察组,执行集束化干预策略;选取2018年1月1日~6月30日ICU留置导尿管患者328例为对照组,执行传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率、导尿管留置天数、ICU入住天数、患者满意度、尿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导尿管留置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入住ICU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1株,对照组检出22株,两组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ICU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率,减少留置导尿管天数,缩短ICU入住时间,提高医疗安全,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观察226例AP患者急性发作期心、肝、肾、肺功能等的变化.结果:226例AP患者急性发作期肝功能损害138例,占61.1%;心肌损害中重症胰腺炎(75.4%)与轻症胰腺炎(34.8%)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胰腺炎中肺损害多见(P<0.01);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在重症胰腺炎(21.5%)与轻症胰腺炎患者(8.1%)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P患者常合并有心、肝、肾、肺等多器官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因学及严重度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500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因、临床分型等临床资料,以酒精性、胆源性、高脂血症性、饮食性、其他病因、多因素、特发性进行病因分组,以18~24岁、25~39岁、40~64岁、65岁进行年龄分组。对不同性别、年龄段及严重度的病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29例(25.8%),显著多于其他病因组患者(P0.05)。胆源性病因在女性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在男性中的比例(P0.05),酒精性病因在女性中的比例显著低于在男性中的比例(P0.05),而高脂血症性在男性和女性患者病因中均占较高比例。各年龄段病因中胆源性AP的比例均最高,与其他病因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病因中胆源性比例最高,与其他病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特发性、其他因素;SAP病因中高脂血症性比例最高,与其他病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患者(P0.05)。PCT和CRP水平与Ranson评分、Balthazar CT评分、APACHEⅡ评分正相关。结论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胆道疾病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单纯菊池病(KFD)与KFD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病灶代谢活性的差异。方法 将18例经病理证实为KFD且接受18F-FDG PET/CT检查患者,分为单纯KFD组(n=9)及KFD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n=9),观察KFD全身累及情况,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病灶代谢参数的差异。结果 组间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T/CT显示KFD患者存在全身多处淋巴结异常,如颈部、腋窝、纵隔、脾门、腹膜后、髂血管旁及腹股沟,亦可累及骨髓和脾脏。组间淋巴结受累部位、FDG摄取最高淋巴结位置及伴脾脏增大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FD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受累淋巴结肿瘤代谢体积(MTV)40%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40%、脾脏平均标准摄取值(SUV)、骨髓最大SUV均高于单纯KFD组(P均<0.05)。结论 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的KFD患者与单纯KFD患者之间,受累淋巴结、脾脏及骨髓代谢参数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学科小组合作模式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应用多学科小组合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血流灌注相关并发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学科小组合作模式能有效提高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中毒患者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ICU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合并多器官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更高。近几年来,随着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技术的应用,ARF的救治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成为抢救重症ARF,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抢救AR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手段。我院自2001年开始使用CRRT治疗ARF伴MODS患者21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与CRP联合应用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108例AP住院患者通过胰腺增强CT检查进行AP分级,测定影响AP预后的各种临床指标(血钙、血脂、血糖、血气分析),判定AP的轻重分型,记录患者的胸部X线摄片、胸部CT和CRP检测结果 ,并分析胸腔积液、CRP及两者联合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病因以及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 轻型急性胰腺炎(MAP)5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1例,SAP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者32例(62.75%,32/51),CRP>20 mg/L 38例(74.51%,38/51),合并胸腔积液及CRP>20 mg/L 27例(52.94%,27/51);MAP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者13例(22.81%,13/57),CRP>20 mg/L 14例(24.56%,14/57),合并胸腔积液伴CRP>20 mg/L 8例(14.04%,8/57);两者从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胆源性AP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者9例(33.33%,9/27),CRP>20.0 mg/L 15例(55.56%,15/27),合并胸腔积液伴CRP>20.0 mg/L 9例(33.33%,9/27);酒精性AP38例合并胸腔积液者25例(65.79%,25/38),CRP>20 mg/L 20例(52.63%,20/38),胸腔积液伴CRP>20 mg/L 23例(60.53%,23/38);两者比较除了CRP外其余两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665和4.670,P值分别为0.010和0.031).此外,胸腔积液、CRP>20 mg/L、合并胸腔积液伴CRP>20 ms/L的病死率分别显著高于无胸腔积液、CRP≤20 mg/L、无胸腔积液且CRP≤20 ms/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胸腔积液、CRP均可作为AP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一个独立的衡量指标,尤以胸腔积液联合CRP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王永芳  彭媛  王晓艳  杨润 《临床荟萃》2014,29(11):1250-1253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发病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更好的预防 AKI 的发生、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 ICU 住院患者1100例,以急性肾损伤网(AKIN)推荐的 AKI 定义筛选出病史完整的 AKI 患者105例,回顾性分析 AKI 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因、临床特点,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 AKI 患者105例,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AKI 分别占71.4%、23.8%、4.8%,肾前性病因中,脓毒症是 ICU 患者 AKI 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占45.0%),随着 AKI 程度的增加,AKI 患者 ICU 住院时间明显延长(F =3.450,P <0.05),28天病死率亦明显增高(χ2=16.500,P <0.01)。应用多因素 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法显示 AKI 患者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对比值比(OR )=3.259,95%可信区间(95% CI )=1.453~5.087,P <0.01]、肾外器官衰竭数(OR =1.275,95% CI =1.071~1.421,P <0.01)、年龄(OR =2.315,95% CI =1.015~3.684,P <0.01)、行肾替代(CRRT)治疗与否(OR=2.018,95% CI =1.852~3.014,P <0.01)是 AKI 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 是 ICU 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脓毒症是住院 AKI 最常见的原因。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肾外器官衰竭、年龄、行 CRRT 治疗与否是 AKI 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钙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以及离子钙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无锡市人民医院综合性ICU的重症患者进行筛选,所有入选的患者入ICU后24h内血标本送检,测离子钙水平记为iCa,按iCa水平进行分组:iCa< 1.15 mmol/L纳入低iCa组;iCa> 1.25 mmol/L纳入高iCa组;1.15 mmol/L≤iCa≤1.25 mmol/L纳入正常iCa组.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史、既往病史、人ICU诊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转归等信息并计算入ICU24 h内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按iCa水平分层,绘制14 d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低iCa组和正常iCa组的累计生存率.结果 共纳入重症患者368例,其中正常iCa组117例,低iCa组247例,高iCa组4例.正常iCa组以神经系统病变最多见(21.37%),低iCa组以脓毒症最多见(21.46%),高iCa组以肿瘤患者最多见(50%).低iCa组脓毒症患者(21.46%)多于正常iCa组(10.26%),高iCa组无脓毒症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1).正常iCa组肿瘤患者(1.71%)明显少于高iCa组(50%)和低iCa组(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2).低iCa组较正常iCa组有更多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P=0.042).两组性别、年龄、血钠、血钾、血氯水平、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iCa组SOFA评分(P=0.039)和14 d病死率(P =0.035)更高,机械通气时间(P =0.049)和ICU住院天数(P =0.012)也更长.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a水平(OR=2.352,95% CI:1.039 ~4.023,P=0.041)和APACHEⅡ评分(OR=1.214,95% CI:1.067~1.285,P=0.002)为影响ICU重症患者14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按iCa水平分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低iCa组14 d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正常i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7).结论 离子钙水平与ICU重症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重症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