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气分析和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其对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4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为期2周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气分析及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气分析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1.94±0.62mg/L)明显异常。治疗2周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pH和PaCO2及D-二聚体水平(0.79±0.46m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或P〈0.01),PaO2改变则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PaCO2和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判定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蛭龙通络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诊断为AECOPD的7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蛭龙通络方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PH、PaO2、PaCO2、HCT、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明显升高(P〈0.05,P〈0.01),PaCO2明显降低(P〈0.05),HCT、ESR、CRP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PH明显升高(P〈0.05),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蛭龙通络方以"通络"方法抑制炎症,改善通气及血流,结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治疗AECOPD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全胜  许海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801-180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5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1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7 d后复查胸片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采用肺挫伤简易评分法进行疗效判断;同时观察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aCO2、PaO2/FiO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PaO2和PaO2/FiO2改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急性肺挫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对急性肺挫伤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熊斌 《当代医学》2014,(29):147-148
目的分析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用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县人民医院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n=60),分别使用沙丁胺醇及沙丁胺醇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PaCO2、PaO2、HCO3和Sa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pH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aCO2、PaO2、HCO3和SaO2高于对照组,pH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方面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冉梅 《四川医学》2011,32(11):1735-1737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NIPPV,比较两组的呼吸、心率及PaO2、PaCO2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及PaCO2明显下降(P〈0.05),而PaO2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PaO2、PaCO2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心率、PaO2及PaCO2,能够明显降低插管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其具有无创性,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姚反修 《中原医刊》2007,34(21):81-81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列腺素E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气分析、血浆凝血酶原片断1+2(F1+2)及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PaO2、PaCO2、F1+2、Fg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列腺素E1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有明显治疗作用,且对血气分析及F1+2、Fg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10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生脉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生脉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生脉组的PaO2上升及PaCO2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显著(P均〈0.0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生脉治疗组50例中除2例发生口干外,余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变化。方法选取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急性期组)及缓解期患者(缓解期组)、门诊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各50例,测定脂联素、测定残气量预计值百分比(RV%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三组脂联素、RV%pred、FEV1%pred、PaO2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脂联素、FEV1%pred和PaO2水平均低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P〈0.05),RV%pred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脂联素、FEV1%pred、Pa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RV%pre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患者治疗后脂联素水平明显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哮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急性期较缓解期患者降低更为明显,脂联素可能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到了保护作用,与患者肺功能及PaO2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全部病例均采取通畅气道、控制感染、纠正心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后舒血宁组的血液流变学数据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舒血宁组治疗后PaO2升高显著(P<0.01),PaCO2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PaO2升高(P<0.05),PaCO2显著下降(P<0.05)。舒血宁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aO2升高明显(P<0.01),PaCO2下降(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ANF、SOD的影响。选择6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西医治疗加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2组,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ANF,SOD的变化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NF的降低水平,SOD的升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1.
聂晓红  熊曙光 《四川医学》2013,(8):1125-1127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40例单纯性肺心病(肺心组,A组)以及5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呼衰组,B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同期测定血气分析,分析FT3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及B组治疗前患者FT3、FT4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则基本恢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A组治疗后FT3水平增加明显(P〈0.05);B组治疗后稳定期的患者FT3、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1、P〈0.05),而死亡者的FT3、FT4和TSH水平则较稳定期显著降低(P〈0.05)。FT3与PaO2成正相关(r=0.574,P〈0.01),与PaCO2呈负相关(r=-0.412,P〈0.05)。结论肺心病尤其是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着明显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降低,甲状腺素水平对肺心病病情严重性和预后有重要的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鱼腥草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107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53例给予持续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中西医组54例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流变学等指标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中西医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 (P均<0.05) ,且优于西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 %和83.02 %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加用具有清肺化痰活血化瘀功效的鱼腥草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 ,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综合疗效、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综合疗效、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评定、降低PaCO2、升高PaO2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能提高临床综合疗效,更加迅速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鄢新华 《中外医疗》2010,29(26):35-35
目的 总结肺性脑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笔者自2005年至2009年11月,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豁痰活血中药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肺性脑病38例,并与西医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比.结果 2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文研究显示本方有极明显升高PaO,和降低PaCO,改善肺性脑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等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125例分为二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经10日治疗后,治疗组改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液粘滞度,临床症状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血液粘稠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讨川芎嗪、复方丹参治疗肺心病的机理及疗效。研究背景慢性肺心病病程长、病理过程复杂,有研究认为改善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本病的控制。研究方法107例肺心病分为3组:川芎嗪组31例,丹参组35例,联合组(川芎嗪和复方丹参联合静脉滴注)41例。血液流变学检查采用梁氏法。结果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川芎嗪在降低全血粘度低切方面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等方面较单用一种药物作用显著(P<0.01)。结论川芎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血流,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组织微循环,改善氧合,使机体氧分压上升,提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曲艺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49-149
目的:对应用舒血宁和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治疗慢性肺心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及低分子肝素钙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液黏稠度及PaO2、PaCO2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PaO2、PaCO2及血液黏稠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注射液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血必净注射液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加用硝苯地平,连续治疗20 d,两组治疗前后测定肺动脉平均压及体循环平均压,并行血气分析及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疗效,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动脉平均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471、3.050,P〈0.01),血必净注射液组肺动脉平均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2.302,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循环平均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PaO2及PaCO2均显著改善,血必净注射液组治疗后PaO2及PaCO2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t=4.582,P〈0.01;t=2.137,P〈0.05),血必净注射液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t=3.524,P〈0.01),且血必净注射液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2.642,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改善其临床症状,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5.5%(34/4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动脉气血分析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