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调查长期住院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体重增长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两年间住院28 d及以上的80例VLBWI进行回顾调查,了解其喂养、热卡、蛋白质摄入、体重增长、出生时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 age,SGA)及生后宫外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EUGR)发生率等情况,并分析影响体重增长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恢复出生体重后,随摄入热卡增加体重也增加,蛋白质变化不明显,但可达3 g/(kg·d);出生时SGA发生率为28.8%,EUGR发生率生后渐增,6周时达72.5%;达足量热卡供应的时间是[21.21±13.56(6~65)d],达足量肠道喂养的时间为[27.87±11.12(12~57)d];体重增长速率平均为15.76(8.72~24.69)g/(kg·d),影响体重增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开奶时间晚.[结论]长期住院VLBWI存在多种营养问题包括热卡摄入相对不足,EUGR的发生率随着日龄而增高.建议对VLBWI尽早建立肠道喂养,及时补充静脉营养.  相似文献   

2.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探讨有利于VLBWI喂养成功的要点.[方法] 对2004年1月~2009年1月入住本科15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等筛选出与喂养不耐受相关的因素.[结果]①68例出现喂养不耐受,占43.0%;②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胎龄、体重、开始喂养日龄;③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开始喂养日龄>3 d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于开始喂养日龄≤3 d组(P<0.01);性别、氨茶碱的使用、母亲有无妊娠合并症、有无宫内窘迫或出生窒息等与喂养不耐受无明显关系.[结论]VLBWI喂养不耐受与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开奶日龄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微量喂养,可促进胃肠功能成熟,提高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营养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2例VLBWI随机分为2组,2组均应用静脉营养提供部分营养液,此外实验组采用生后24h内早期微量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比较两组的第1周末摄入热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每日体重增长、达足量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情况,测定两组VLBWI血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实验组每日体重增长增多,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喂养不耐受率下降(P0.05);实验组生后7天的GAS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SS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影响VLBWI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 [方法]对2006年9月~2007年9月生后24 h内陕西省妇幼保健院NICU孕周<34周、出生体重≤1 500 g,无消化系统畸形的5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根据喂养情况分为喂养耐受组与不耐受组. [结果]喂养耐受组和喂养不耐受组间出生3周内热卡、蛋白摄入及体重增长差异有显着性.两组间开奶日龄、足量喂养日龄、体重开始增长日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日数差异有显着性,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显着性. [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应早期喂养,减少喂养不耐受性,肠道内营养能提供更足够的能量以满足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长,同时需要肠外营养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邵予  祝万君  李有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5):869-870,875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罹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近6年期间,出生体重≤1500g,胎龄≤36周并且存活时间≥28d的VLBWI69例病史资料。比较27例BPD(BPD组)和42例非BPD(对照组)VLBWI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时间、生后24~48h液体摄取量、反复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小、极低出生体重、NRDS、机械通气时间≥10d、反复肺部感染是VLBWI罹患B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是VLBWI罹患BPD的高危因素(OR=0.656,P=0.031)。[结论]避免极低体重早产儿长时间机械通气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是防治BPD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ln)双肽对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肠道通透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与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20例腹部手术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从术后第1天开始,研究组静脉供给Aln-Gln双肽0.5 g/(kg.d),共4 d;对照组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于手术前、后分别检测血浆Gln浓度、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介素-6(IL-6)和临床指标(体温、心率、呼吸和血白细胞计数)等。结果:术后第5天,对照组病人的血浆Gln浓度较术前下降16%,研究组较术前升高17%,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术后第5天尿L/M、血浆DAO和IL-6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后静脉供给Aln-Gln能提高血浆Gln浓度,改善肠屏障功能,减轻术后早期全身炎性反应,有利于术后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喂养方式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与胃肠损害反生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2例VLBWI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为十二指肠喂养组(18例),微量喂养组(12例)和按需喂养组(22例)。所有VLBWI均在生后6小时内开奶,十二指肠喂养组[初始奶量为1ml,每2小时一次,每日每次增加2-4ml,推注奶汁速度缓慢1—3ml/min,当十二指肠喂养量达15—20ml/次时,要根据患儿耐受情况及时改变喂养方式];微量喂养组[生后6小时给予配方奶或母乳稀释成1:1奶0.1—4ml/(kg&#183;d)],每2—3小时一次,辅以非营养性吸吮];按需喂养组[生后给予配方奶或母乳1—2ml/(kg&#183;d),每2—3小时1次,以后每天增加1—2ml/(kg&#183;d),48—72小时后逐渐过渡到全奶],观察三组喂养方式对VLBWI胃肠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1)十二指肠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按需喂养组(P〈0.01),十二指肠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胃肠损害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2)生后48小时内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48小时以后(P〈0.05)。(3)出生体重850g-999g组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1000g-1499g组(P〈0.01)。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宜过早开始按需喂养,生后48小时内、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尤应慎重,提倡鼻胃管微量喂养尤其是十二指肠喂养,以减少胃肠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 000 g≤出生体重<1 500 g)80例根据入选标准纳入研究,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强化母乳实验组40例[住院期间母乳量占喂养总量的75%以上,母乳均来自患儿自己的母亲,母乳喂养量达80 ml/(kg·d)时,添加母乳强化剂(母乳不足部分由早产配方奶补充)],早产配方奶对照组40例(住院期间全部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两组患儿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院内感染以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早产儿在胎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为(15.22±4.37) d,对照组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为(17.38±5.44) d,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例数为7例,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例数为15例,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院内感染2例,对照组院内感染7例,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对照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实行强化母乳喂养可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8例VLBWI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儿均以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5 mg/(kg.d),疗程7~10 d];监测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时间、达全量胃肠喂养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3、6个月体重、身长及其赶上生长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以降低极低VLBWI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同时对其早期体格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消化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无严重窒息、无消化道畸形、生后需经鼻饲管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4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末位数单偶数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非营养性吸吮,记录两组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等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胃潴留发生率、饲管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呕吐、腹胀、消化道咖啡色物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刺激VLBWI胃肠道生长发育,加速胃肠功能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缩短饲管喂养时间,尽快向经口喂养过渡,同时可促进VLBWI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出生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其生后7 d内(以下简称为生后早期)喂养不耐受(FI)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61例VLBWI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根据生后早期是否发生FI,将其分为FI组(n=82)和喂养耐受(FT)组(n=79)。检测2组VLBWI出生时的血清25(OH)D水平,收集2组VLBWI临床相关资料。采用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本研究VLBWI生后早期FI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本研究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批文号:XYFY2022-KL044),并征得所有患儿监护人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组VLBWI的胎儿宫内窘迫、出生时轻度窒息、机械通气治疗时间>96 h、开奶延迟及胎粪排出延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FT组;而出生时血清25(OH)D水平,则显著低于FT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应激大鼠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ln组,每组24只,以束缚为应激条件,在对照组和Gln组大鼠建立应激模型。Gln组大鼠喂养肠内营养液加Gln,对照组喂养肠内营养液加等渗盐水,实验8 d。测定实验前、实验第3和第8天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和Gln水平,同时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第3和第8天,大鼠血浆IFN-γ、D-LAC、DAO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血清Gln水平低于实验前。实验第8天,Gln组血清IFN-γ、D-LAC、DA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10、G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第3和第8天,对照组大鼠绒毛高度和绒毛表面积明显低于实验前。实验第8天,Gln组绒毛表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ln通过下调肠黏膜炎性因子,减轻应激性损伤,对肠黏膜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早期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IgA水平和感染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纯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IgA水平和感染状况的影响. [方法]将7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纯母乳早期喂养组36例,早产儿配方乳早期喂养组35例,观察两组患儿生后24 h内和第7 d的IgA水平与两组患儿住院4周内发生感染指征的例数和抗生素使用天数,并进行比较. [结果]生后24 h IgA水平两组无差异性,生后第7 d IgA水平母乳喂养组显著高于配方乳组.母乳喂养组第7 d IgA水平高于生后24 h内,配方乳组生后24 h内和第7 d IgA水平无差异性.母乳喂养组住院4周内感染指征发生率显著低于配方乳组,母乳喂养组抗生素使用天数短于配方乳组. [结论]早期纯母乳喂养町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IgA水平,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4.
PCT、IL-6、CRP在早期诊断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0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败血症诊断标准分感染组(确定诊断和临床诊断)共55例和无感染组对照47例,于入院后、d 3、d 7检测血清PCT、IL-6及CRP.[结果]败血症患儿入院时PCT、IL-6及CRP均较对照组升高,抗生素治疗后迅速下降,PCT诊断敏感性最高,达92.7%,其次为IL-6及CRP,分别为85.5%和70.9%,PCT诊断的特异性也最高,为95.7%,CRP为87.2%,而IL-6最低为83%.[结论]PCT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有较高敏感性,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5.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早期微量喂养与体重增长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儿科收治的90例VLBWI随机分为早开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在体重增长达足量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低血糖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早开奶组体重增长快,达足量喂养及静脉营养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如VLBWI生命体征稳定,出生后应尽可能早开始胃肠道微量喂养,有助于改善VLBWI营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李新民 《现代养生》2014,(24):57-58
目的:研究COPD急性加重期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变化意义。方法:选取治疗中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以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人全部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2、IL-6、IL-8、IL-10及TNF水平,对比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IL-2、IL-6、IL-8、IL-10及TNF水平与正常人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经检测后对比发现,观察组经治疗,IL-2、IL-6、IL-8、IL-10及TNF水平均有下降,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治疗后仍有差异,且治疗前后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IL-2、IL-6、IL-8、IL-10及TNF水平与COPD发病有密切关系,对了解患者的病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90-2292
目的:探讨适合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方式及其对早产极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在NICU住院的6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胃管喂养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出生后24 h内开始微量喂养,每天的奶量用微量输液泵通过胃管持续间断注入,喂奶时间为2 h喂1次,滴入2h后暂停2 h,当VLBWI每次奶量增加至15~20 ml/kg体重时将2 h喂养1次改为3 h喂1次。两组喂养时间均直至患儿有吸吮和吞咽能力、能经口喂养后停止鼻饲。比较并记录两组:①每次喂奶量及发生喂养不耐受的例数。②生长发育指标。结果:给予早产极低体重儿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组的早产极低体重儿过渡到经口喂养时间快,胃肠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减少,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结论: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是VLBWI简便而有效的辅助喂养方法,对VLBWI的早期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细支气管哮喘儿童在急性发作时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吸入布地奈德(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在治疗前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的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胎龄≤32周住院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和普通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观察喂养后体格发育指标、喂养相关指标、合并疾病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喂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重增长速率高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所需热量、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喂养耐受时间、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感染、贫血和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液体配方奶由于可提供高热量,有效利用度高,肠道负荷小,且应用方便、能保证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良好的生长发育,同时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早期母乳及母乳强化剂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长发育和营养状态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00例VLBWI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组、母乳及母乳强化剂组、早产儿配方奶组、母乳及早产儿配方奶组,比较四组VLBWI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生长指标的比较中,四组VLBWI平均体重增长率、平均身长周增长率、平均头围周增长率以及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83、1.217、1.225、1.512,P>0.05);并发症的比较中,母乳及母乳强化剂组VLBWI喂养不耐受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明显低于早产儿配方奶组、母乳及早产儿配方奶组(χ2=14.620、10.170、6.996、5.042,P<0.05),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院内感染及视网膜病变方面,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2、0.896、0.779,P>0.05)。结论 采用早期母乳及母乳强化剂的喂养方式,不会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可以降低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