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植物提取物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但中国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2013年以来,杭州检验检疫局依托两项植物提取物课题(项目编号是2014IK122、ZK201301),对植物提取物的产业发展情况、国内外市场情况、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技术壁垒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如何推动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建国 《中草药》2006,37(1):2-12
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目前发展非常迅速,概念和内容都已不只限于使用传统中药材为原料,目前的植物提取物行业已经是一个以中药提取物为核心,并包容了源自于世界各地植物提取物的现代产业,中国是国际上一个重要的提取物生产国。主要从植物提取物的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和建议进行了论述。着重阐述了植物提取物的行业现状,主要包括生产现状、应用现状、技术现状、标准现状以及政策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于我国的植物提取物行业受一些来自于植物提取物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所处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并从7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植物提取物是一类对天然药物进行深度加工而获得的产品,可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保健品行业,具有产品附加值大、国际市场广泛等优势和特点。对植物提取物的性状检查方法进行了讨论,重点探讨了如何对提取物的颜色进行检查,希望能为专业从事植物提取物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国际市场对植物提取物的热情,美国市场调研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主流市场渠道中的草药补充剂的销售额为28924.82万美元,较2007年增长7.16%。2008年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同比增长11.12%,但是对美国的出口额却持续下降。美国是植物提取物消费大国,也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市场的变化应该引起业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美国植物提取物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94年美国通过了“食品补充制、健康与教育法案”后,美国的草药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草药行业主导产品的植物提取物更是发展迅猛。本文从市场的角度就美国植物提取物近2年的动态及FDA最近出台的新法规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钙拮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目前,从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具有钙拮抗剂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工作主要在中国和日本进行,而且仅限于从中草药中筛选。本文对在欧洲和非洲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9种传统药用植物的14种提取物进行筛选,筛选其可能的钙拮抗活性。筛选植物的准则:(1)在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植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中药》2012,(10):57-57
目前,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方向有以下四个趋势:1.新产品研究与开发随着科技发展及植物研究领域的拓展,科学家发现了许多人体有益的新植物资源和功效成分,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新的植物提取物产品是行业持续研究的方向。2.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植物提取物行业属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提取工艺的科技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提  相似文献   

8.
植物提取物作为草药在各国应用的通用语言,是我国中药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较现实的表达方式。面对美国和欧洲巨大的植物提取物市场,我们应尽快克服观念上、理论上和管理上的障碍,大力发展植物提取物产业,使中药能以植物提取物的形式首先进入国际市场,为中药最终以药品的形式进入欧美药品主流市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植物提取物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现实表达方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植物提取物作为草药在各国应用的通用语言,是我国中药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较现实的表达方式,面对美国和欧洲巨大的植物提取物市场,我们应尽快克服观念上、理论上和管理上的障碍,大力发展植物提取物产业,使中草能以植物提取物的形式首先进入国际市场,为中药最终以药品的形式进入欧美药品主流市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国内外现状 ,并比较和分析了美国市场上畅销的前 20位植物提取物的产品质量控制现状。对6个提取物品种的分析表明 ,造成植物提取物质量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即提取物原料使用的品种差异和不同公司提取分离的工艺差异。目前我国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水平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还不够高 ,应以色谱技术及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为手段 ,快速提升我国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中国中药产品的出口贸易过多依赖于中药材和中药提取物(植物单体)出口的现象,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索如何使具有自有产权的中成药进入世界医药保健主流市场。  相似文献   

12.
国外植物药质量控制战略及对我国中药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植物药的定义为单一或多种植物配伍,含有专一活性成分和(或)植物提取物,用于医疗目的的医疗产品。目前,植物药已成为世界医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全球植物药市场中,我国的植物药所占份额落后于其他国家,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欧洲草药制剂和日本汉方制剂。我国有中药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类达11146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诱导人类白血病细胞HL60和B16小鼠黑素瘤细胞亚克隆(B16 2F2)分化的活性成分,对日本秋田县49个野生植物、25种海藻和26种蘑菇的提取物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菊苣亚科(Cichorioideae)植物,如中国蒲公英根的提取物能显著诱导细胞分化。本次从该提取物中分离活性成分并探讨了对B16 2F2黑素瘤细胞的作用。 菊苣亚科植物如续断菊(Sonchus asper)和苦苣菜(S.olaraceus)的乙醇提取物活性显著。对菊科蒲公英属的中国蒲公英乙醇提取物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蒲  相似文献   

14.
朱秀珠  孙明汉 《中草药》2023,54(15):5128-5136
选择德温特创新索引为专利数据源,检索1994—2022年在日本和韩国公开的德温特手工代码为B04-A10(植物提取物)且国际专利分类为A61(医学、卫生学)的专利,得到日本专利19 874件、韩国专利25 214件,并从专利申请趋势及同族专利分布、专利申请人及其合作网络、企业的技术聚焦、专利主题词分析4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可视化。日韩在植物提取物的专利规模大致相当;日本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但近年申请专利数量逐渐减少,申请者以企业为主;韩国近几年的植物提取物专利势头正旺,申请者以大学和研究院所居多;日本更侧重于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护肤品等日化产品的创新研发,而韩国更侧重于医药配制品等药用领域的创新研发。通过对两国医药日化领域植物提取物的新兴企业和前沿主题词的分析,为我国的相关专利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中药》2008,10(7):63-64
与往届不同,近日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制药原料药中国展首次开辟天然提取物专区,有上百家相关企业参展,其中植物提取物企业最活跃。此次展会还举办了中国植物提取物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围绕中国植物提取物进出口等主题,与会专家及企业界人士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Smallanthus sonchifolia为原产于安第斯山脉的菊科植物,其地下部分和嫩叶均可食用,目前日本各地均有栽培。研究发现Smallanthus sonchifolia地上部分的热水提取物对Ⅱ型糖尿病模型KK小鼠血糖升高具有抑制作用。此次以麦芽糖酶抑制活性为指标,对Smallanthus sonchifolia地上部分热水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对其降血糖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植物提取物从外贸出口的意义上来分,基本上是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出口的提取物,主要用于烟草、食品等行业的原料,出口的历史比较长,增长比较慢;另一类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主要用于国外植物药的原料。这类植物提取物是今后我国出口发展的重点。从植物提取物出口规模上来看,近几年有较大增长。  相似文献   

18.
郭伟  包逸萍 《中草药》2017,48(24):5293-5300
通过分析全球中药提取物专利数据,揭示中药提取物研究的发展情况和创新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基于Innography平台,对中药提取物全球专利进行检索和统计分析,从专利权人分布、地区分布、技术热点主题,专利强度以及专利侵权风险等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并以红豆杉为例进行了专利文本聚类分析。全球中药提取物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美国企业综合实力最强,高价值专利量最多,在红豆杉提取物技术中处于优势地位。近年来美国专利诉讼量有所下降,大部分诉讼原告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文本聚类结果显示红豆杉提取物涉及了化学合成技术。近几年我国中药提取物专利申请量飞速增长,但申请人分布比较分散,高质量专利的申请量明显弱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国内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挖掘中药新的有效成分和提取新工艺,从根本上提高中药提取物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蒋晓萌  於洪建  赵艳敏  刘岱琳 《中草药》2013,44(10):1354-1357
近年来,国内外眼科保健产品有了快速发展,且在天然植物提取物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现阶段老年人群、中年人群和青少年人群的眼科保健品市场进行了分析,并对市场上的眼科保健食品使用的植物提取物原料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李永迪  刘仲华  黄建安  张贻杨  李勤 《中草药》2019,50(7):1727-1733
近年来,植物提取物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与利用,但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危及到其安全应用。因此,有效去除植物提取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重金属脱除技术包括絮凝沉淀法、吸附法、分子筛法等。另外一些新型的技术和材料也逐渐应用于植物提取物重金属脱除,如微生物法、纳米技术、离子/分子印迹技术、仿生材料等。对近年来植物提取物中重金属脱除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综述,对各方法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植物提取物中重金属脱除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