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Logsplitter"损伤伴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与Volkmann骨折未行下胫腓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6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伴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27~56岁,平均36.4岁;开放性损伤2例(根据Anderson-Gustilo分型:Ⅱ型1例,ⅢA型1例),闭合性损伤14例;骨折AO/OTA分型均为44-C型。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9例,旋前外旋型3例,旋后外旋型4例。采用外侧单一切口,复位腓骨骨折后用接骨板固定,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采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Volkmann骨折用螺钉固定。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肌肉骨骼功能(SMFA)障碍指数、肌肉骨骼功能困扰指数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27个月,平均21.3个月。X线片示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8周。末次随访时13例均行走正常,3例轻度不适。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86~100分(平均96.3分),其中优12例,良3例,差1例。SMFA障碍指数为8~17分(平均15.9分),SMFA困扰指数为3~9分(平均6.5分)。结论"Logsplitter"损伤伴Tillaux-Chaput骨折/Wagstaffe-Lefort骨折与Volkmann骨折时,术中固定Tillaux-Chaput骨折块或Wagstaffe-Lefort骨折及Volkmann骨折重建下胫腓水平稳定"环",未行下胫腓螺钉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丝攻试验对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比较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与锚钉缝合修复三角韧带的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51例疑有三角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丝攻试验,并将阳性患者随机分为锚钉缝合修补三角韧带组(A组)和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组(B组)。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最终45例患者纳入统计学分析。A组21例,B组24例。A组有1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B组有2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末次随访时,A、B组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A组AOFAS踝-后足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7.50±6.30)分和(1.79±1.47)分,B组AOFAS踝-后足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5.20±7.54)分和(1.56±1.20)分。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复位不良率达34.8%,A组仅为5.26%。结论三角韧带的完整性是影响下胫腓联合分离和内侧踝穴增宽的重要因素,修补三角韧带与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疗效相当,但其复位不良率低,且无二次取钉及断钉等问题。丝攻试验对于三角韧带损伤诊断和手术效果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层修复三角韧带联合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3—2018-03手术治疗的31例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先取仰卧位内侧入路探查三角韧带并评估损伤程度,在三角韧带深层止点预置锚钉,再取侧卧位后外侧入路复位腓骨、后踝固定或不固定,再取仰卧位前外侧小切口探查清理下胫腓联合并行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最后依次修复三角韧带深层、浅层。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1(18~48)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为12~48周,无骨折延迟愈合、下胫腓螺钉断裂发生。末次随访时踝-后足AOFAS评分平均91(72~97)分,优27例,良3例,可1例。结论全层修复三角韧带联合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及三角韧带损伤的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可降低踝关节复位不良发生率,恢复踝关节稳定性,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练,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拉力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1例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所致下胫腓联合分离,经拉力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在踝关节水平以上2.0~4.0cm处,以后外向前内25°~30°用1枚3.5 mm或4.5 mm拉力螺钉经3层皮质固定下胫腓联合;若腓骨骨折位置较高,可选择2枚拉力螺钉固定。术后8周左右局麻透视下取出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术后每6~8周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且术后12个月以上时取出其余固定物。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骨折X线愈合平均时间为16.5周(12~20周),未出现螺钉切出、断裂、下胫腓联合取钉后再分离。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足踝功能评分,结果优15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拉力螺钉是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所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较好内固定物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5年5月采用内固定结合下胫腓前韧带修复治疗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1~72岁,平均45.2岁。致伤原因:扭伤19例,交通事故伤6例,高处坠落伤1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左踝13例,右踝2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0 d,平均6.5 d。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和皮肤坏死。28关节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6~5个月,平均3.2个月。未发生内固定物断裂及下胫腓联合分离。末次随访时AOFAS疼痛评分(36.3±2.9)分,功能评分(44.3±3.2)分,韧带情况评分(9.2±0.5)分,总分(89.8±6.6)分;其中优11例,良15例,可2例。VAS评分为(1.6±0.5)分。踝关节活动度背伸(13±5)°,跖屈(38±9)°。结论在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下胫腓前韧带修复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有效方法,手术操作简便,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 AO-B 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AO-B型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42例,其中三踝骨折30例,外后踝骨折伴有三角韧带断裂6例,单纯内外踝骨折6例。术中为先行外踝、后踝内固定,再行内踝内固定或内侧三角韧带修复,最后行下胫腓联合内固定。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4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3±0.5)个月(10~2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伤口延迟愈合1例,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及坏死。术后6、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7.1±2.16)分、(93.4±2.3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优26例(65.0%),良10例(25.0%),可6例(10.0%),优良率为90.0%。结论对于AO-B型踝关节骨折,术前及术中准确判断是否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并对其进行解剖复位及可靠内固定,可重建踝穴稳定性,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魏新锁  杨彪  郭书章 《中国骨伤》2021,34(9):861-86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伴有Tillaux-Chaput骨折块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15例伴有Tillaux-Chaput骨折块的成人踝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7~67(45.6±14.3)岁;左侧8例,右侧7例。观察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70(38.1±9.9)个月。所有切口Ⅰ期愈合。X线片复查示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有腓浅神经损伤症状,经营养神经治疗后逐步恢复;3例患者踝关节屈伸活动轻度受限。末次随访AOFAS评分(85.6±7.9)分,其中优9例,良4例,可2例。结论 :齿状钢板固定Tillaux-Chaput骨折块,操作方便,固定牢靠,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下胫腓联合无须常规使用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中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新型评估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7.5±6.9)岁。术中X线机透视踝关节正侧位、踝穴位,根据下胫腓联合间隙、重叠、内侧踝穴间隙及"前方曲线"的完整性来判断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术后以CT的G值为判断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金标准",判定术中评估的效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通过CT的G值评估下胫腓关节复位不良率为16.7%。术后随访时间12~46个月,平均(16.6±5.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发生,无螺钉取出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复发病例。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良率为91.7%。结论关节正位、踝穴位观察下胫腓联合间隙、重叠、内侧踝穴间隙结合踝关节侧位观察"前方曲线",明显提高了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并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金属螺钉和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3-10—2014-09采用金属螺钉(金属螺钉组)和双Endobutton钢板(双Endobutton钢板组)内固定治疗42例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踝功能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金属螺钉组16例获随访11~20(15.0±2.4)个月。双Endobutton钢板组均获随访15~26(20.0±3.1)个月。术后17个月疗效按AOFAS评分评定:金属螺钉组(87.0±5.0)分,优9例,良6例,可3例;Endobutton钢板组(94.0±2.0)分,优17例,良6例,可1例。Endobutton钢板组AOFAS评分优于金属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5)。结论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较金属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助于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Endobutton钢板弹性固定和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方法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53例采用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25例(Endobutton组),螺钉内固定28例(螺钉组),比较两组下胫腓间隙(TBCS)、下胫腓重叠距离(TBOL)及末次随访时AOFAS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两组间术前、术后初期、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TBCS、TBO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button组AOFAS评分优良率92.0%,螺钉组AO-FAS评分优良率89.3%,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钢板弹性固定符合下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允许早期负重,不需常规取出,其治疗效果与传统的螺钉固定方式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与坚强固定比较,分析弹性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0例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采用缝线钢板系统弹性固定(弹性固定组),27例采用皮质骨螺钉坚强固定(坚强固定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骨折侧别及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内侧关节间隙(medial clear space,MCS)、下胫腓关节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FCS)、胫腓骨重叠(tibiofibular overlap,TFO)、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和足踝功能障碍指数(FADI)评分。结果弹性固定组手术时间为(83.0±9.1)min,坚强固定组为(79.6±13.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2,P=0.265)。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无螺钉断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发生;弹性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1±2.5)个月,坚强固定组为(11.3±3.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4,P=0.192)。坚强固定组2例患者取出下胫腓螺钉后出现复位丢失。末次随访时,两组MCS、TFCS、TFO及AOFAS评分、FA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缝线钢板系统对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合并的下胫腓联合分离进行弹性固定,术后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结果与螺钉坚强固定相似,同时避免了下胫腓联合复位丢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部分病例可以免除下胫腓螺钉固定,支持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三角韧带深层损伤对PER型踝关节骨折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50例PERⅢ度或Ⅳ度骨折患者。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6~68岁,平均30.2岁。根据踝关节内侧损伤类型分为两组:未修复组为内踝三角韧带深层损伤且无内踝骨折患者,未行三角韧带修复手术,共28例;对照组为内踝丘上骨折且三角韧带深层完整患者,行内踝丘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共22例。两组患者均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下胫腓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以上影像学检查的内踝间隙和下胫腓间隙,以及中期随访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现踝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时的表现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损伤暴力程度、腓骨骨折线高度、是否完全脱位、后踝骨折率、后踝固定率、内固定物取出率、手术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完成术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21例未修复组的内踝间隙为3.7 mm,下胫腓间隙为4.5 mm;17例对照组的内踝间隙为3.4 mm;下胫腓间隙为4.4 mm。术后约3年时随访,未修复组和对照组的平均AOFAS评分分别为98.3分和94.6分,平均VAS评分分别为0.4分和1.5分。术后约5年时随访,未修复组和对照组的平均AOFAS评分分别为97.1分和93.6分,平均VAS评分分别为0.5分和1.2分。对于年龄<45岁的患者,术后约3、5年时随访的AOFAS评分、VAS评分与三角韧带完整与否均无相关性(P>0.05)。年龄与术后5年随访时AOFAS评分(P=0.021)相关。结论对于PER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在腓骨骨折及下胫腓螺钉固定后,残留三角韧带深层损伤不会影响45岁以内患者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外踝钢板双螺钉交接棒技术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01—2012-06对33例下胫腓损伤采用经外踝钢板双螺钉交接棒技术内固定治疗。疗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定。结果 33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3.6(12~38)个月随访。术后摄X线片检查示平均13(9~15)周骨折愈合。2例开放性损伤患者伤口均一期缝合,无感染发生。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内固定断裂及复位丢失,无骨不连、畸形愈合及踝关节不稳。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定疗效:平均84.7(43~95)分;优12例,良1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9%。结论经外踝钢板双螺钉交接棒技术可以结合2种螺钉的固定优势,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有效的优点,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带锁髓内钉固定、锁定钢板固定联合纽扣钢板系统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纽扣钢板系统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联合纽扣钢板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足踝功能障碍指数(FADI)评分评估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5个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OFAS踝-后足评分、FADI评分:两组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均高于术后3个月(P 0. 05),且末次随访时均高于术后6个月(P 0. 05);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带锁髓内钉固定、锁定钢板固定联合纽扣钢板系统治疗踝关节旋前外旋型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疗效确切,均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符合生物力学特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锁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0-02诊治的1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按标准踝关节骨折手术顺序(外踝、后踝、内踝)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骨折或外踝骨折常规采用重建钢板或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固定,下胫腓联合采用双锁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36)个月。术后X线片与CT检查显示下胫腓联合复位良好。6例因纽扣带袢钢板放置在腓骨钢板表面或患者要求取出,在取出骨折内固定物的同时取出纽扣带袢钢板,取出后没有发现下胫腓联合复位丢失。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优11例,良7例。结论双锁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效果满意,能维持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同时保持微动状态,最大限度避免内固定物断裂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扣带袢钛板(Tight Rope)内固定与金属螺钉内固定2种术式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2-01—2016-03采用Tight Rope(Tight Rope组)与金属螺钉(金属螺钉组)2种内固定术式治疗46例下胫腓联合分离伴或不伴踝关节骨折。分别记录2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前位X线片上下胫腓间隙(TBCS)、下胫腓重叠距离(TBOL),观察比较2组术后VAS评分、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平均14(11~18)个月随访。2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TBCS、TB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ght Rope组术后部分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少于金属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ght Rope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高于金属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属螺钉组出现1例螺钉弯曲、1例螺钉断裂,Tight Rope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2组均无下胫腓联合再次分离、踝关节再次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Tight Rope内固定与螺钉内固定均为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可靠性方法;Tight Rope组可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负重,踝关节功能恢复较金属螺钉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与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3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患者,按术中内固定材料,分为皮质螺钉内固定(A组)和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固定(B组)。其中A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9~63岁,平均(37.90±4.67)岁;左侧14例,右侧12例;按Danis-Weber分型:B型8例,C型18例;按照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SER)9例,旋前外展(PAB)10例,旋前外旋(PER)7例。B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55岁,平均(38.70±6.03)岁;左侧6例,右侧6例;按Danis-Weber分型:B型4例,C型8例;按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3例,旋前外展2例,旋前外旋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创口愈合情况及术后负重时间,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3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更长、经济费用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胫腓骨重叠宽度、胫腓骨间隙、内踝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片随访,A组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8周螺钉断裂,踝穴无移位,B组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无装置脱落,踝穴无移位。术后AOFAS评分:A组(87.50±8.67)分,优18例,良4例,可4例;B组(86.23±7.42)分,优7例,良4例,可1例。两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纽扣钢板线缆系统是一种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分离的弹性固定装置,其固定效果与螺钉内固定相似,但避免了螺钉断裂风险,术后无须常规取出,有利于患者提前进行负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根据损伤应力顺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7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7例,女10例;年龄18~64岁,平均(39.14±9.47)岁。按照Lan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Ⅲ度损伤15例, IV度损伤22例。所有骨折均根据损伤应力顺序由内向外进行复位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37例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7周。AOFAS评分由术前的(45.23±5.63)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7.88±6.21)分(P0.001),VAS评分由术前的(7.68±3.12)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2.11±1.45)分(P0.001),无踝关节不稳定表现。[结论]对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根据损伤应力顺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容易,固定坚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治疗踝关节Maisonneuve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68例Maisonneuve骨折患者资料,其中37例采用金属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A组),31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侧别、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末次随访时下胫腓间隙(tibiafibular clear space,TFCS)、下胫腓重叠(tibiafibular overlap,TFO)、内侧间隙(medial clear space,MCS)及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率,并记录患者踝关节跖屈和背伸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Olerud-Molander(OM)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43个月,平均32.3个月。A、B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9,P=0.282)。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7,P=0.413)。末次随访时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A组6例(16.2%),B组2例(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9,P=0.213)。A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因未及时取出下胫腓螺钉导致断裂,1例螺钉局部异位骨化;B组有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排斥反应,1例螺钉局部异位骨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8,P=0.794)。末次随访时两组TFCS、MCS、TFO、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度、AOFAS评分、OM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的疗效与传统钛合金金属螺钉相似,可有效恢复踝关节功能,具有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