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简称hMPV CAP)患儿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经鼻咽分泌物PCR-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检测hMPV核酸阳性的721例CAP患儿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儿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混合感染情况等信息, 根据CAP诊断标准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采用χ2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重症hMPV CAP的高危因素。结果 721例患儿中男397例、女324例。重症组154例, 发病年龄1.0(0.9, 3.0)岁, <3岁104例(67.5%), 住院时间7(6, 9)d;67例(43.5%)患儿合并基础疾病。重症组常见临床表现有咳嗽154例(100.0%), 气促和肺部湿啰音各148例(96.1%), 发热132例(85.7%), 并发呼吸衰竭23例(14.9%);86例(55.8%)C反应蛋白(CRP)升高, 其中33例(21.4%)CRP≥50 mg/L;77例(5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 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因CAP住院且入院后48 h内完成肺部超声检查的422例患儿的临床特征、肺部超声和胸部CT等资料, 对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儿按CT有无肺炎征象分为两组, 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肺部超声征象。按病情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 比较两组患儿肺部超声征象差异。组间比较选择Kruskal-Wallis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运用随机森林分类器评估肺部超声在儿童CAP诊断和重症肺炎预测中的价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效果。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 422例CAP患儿中男258例、女164例, 发病年龄2.8(1.3, 4.3)岁。肺部超声融合B线、实变、胸腔积液检出例数分别为309例(73.2%)、232例(55.0%)、16例(3.8%), 实变大小3.0(0, 11.0)mm。110例(26.1%)CAP患儿完成胸部CT检查, 肺炎征象组90例, 无肺炎征象组20例。Lass...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4月3日至5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长兴分院(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因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的225例患儿的确诊年龄、性别、病毒载量、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及陪护人员信息等资料。根据患儿胸部影像学表现分为轻型组和普通型组, 按确诊年龄将患儿分为<3岁组和3~<18岁组, 根据陪护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阳性陪护组和阴性陪护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转阴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225例患儿中男120例、女105例, 感染年龄2.8(1.3, 6.2)岁, <3岁119例、3~<18岁106例。普通型19例、轻型206例。阳性陪护组患儿141例、阴性陪护组84例。3~<18岁组患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短于<3岁组[5(3, 7)比7(4, 9)d, Z=-4.17, P<0.001]。阴性陪护组患儿核酸转阴的时间短于阳性陪护组[5(3...  相似文献   

4.
《中华儿科杂志》2022,(6):539-544
目的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 收集2022年2至3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定点转诊医院收治的107例香港特别行政区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转归、疫苗接种状况等资料。根据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感染组和症状感染组, 按照感染年龄将患儿分为<3岁、3~<6岁和6~<18岁组, 根据疫苗接种状态将3~<18岁患儿分为未接种组、接种1剂次组、接种2剂次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 采用相对危险度(RR)评估不同年龄患儿接种疫苗对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保护作用。结果 107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中男66例、女41例, 感染年龄10(5, 14)岁。无症状感染组29例、症状感染组78例, 2组间感染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 14)比10(5, 14)岁, Z=0.49, P>0.05];症状感染组中无重型患儿。107例患儿住院时间为(18±6)d, 症状感染组住院时间长于无症状感染组[(19±6)比(16±7)d, t=0.17, P=0.030]...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非药物性干预措施解除后, 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 分析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9日昆明市6家三甲医院1 145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重症组的危险因素。结果 1 145例患儿中男677例、女468例, 就诊年龄1.7(0.5, 4.1)岁, ≤3岁758例(66.2%), >3岁387例(33.8%)。有基础疾病89例(7.8%)、无基础疾病1 056例(92.2%)。接种疫苗者(≥1剂)319例(27.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48例(65.3%), 死亡6例(0.5%)。普通组1 051例、重症组94例。重症组的接种疫苗的比例、就诊年龄、淋巴细胞计数和CD8+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普通组[36例(38.3%)比2...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昆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及后疫情时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住院患儿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变化, 并建立后疫情时期儿童重症RSV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至12月和2023年1至12月两个时期RSV感染住院的959例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特征。2019年入院患儿为疫情前组, 2023年入院患儿为后疫情组。比较两组患儿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同时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严重度, 并根据病情轻重进一步将初始后疫情组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959例RSV感染住院患儿中男555例、女404例, 就诊年龄15.4(7.3, 28.5)月龄, 其中疫情前组331例、后疫情组628例。后疫情组住院高峰期为2023年5至10月, 分别为72例(11.5%)、98例(15.6%)、128例(20.4%)、101例(16.1%)、6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经肺门入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肺畸形伴叶裂发育不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行经肺门入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先天性肺畸形患儿共550例, 根据叶裂解剖分型将患儿分为叶裂发育不全组(IF组)和叶裂发育完全组(CF组), IF组共152例患儿, CF组共398例患儿。对两组患儿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连续参数数据采用t检验, 连续非参数数据采用Wilcoxon检验, 非连续数据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术中出血(P=0.02)、手术时间(P=0.01)、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P=0.0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术中中转开放手术;IF组有7例患儿术后出现漏气, 均在安放或延长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自愈;两组均无支气管胸膜瘘、大出血、重症肺炎等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叶裂发育不全会增加儿童先天性肺畸形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手术难度, 经肺门入路的方式可安全而有效地降低这类患儿的中转开放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动臂辅助单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112例阑尾炎患儿临床资料。将53例行气动臂辅助单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患儿设为观察组, 其中男21例, 女32例, 年龄为(9.2±2.4)岁;59例常规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患儿为对照组, 其中男26例, 女33例, 年龄为(9.0±2.2)岁。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早期炎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情况。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8.6±7.2)min, 较对照组手术时间(27.8±5.1)min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早期炎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及切口感染情况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出院后恢复良好, 随访2~6个月, 未再有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气动臂辅助单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安全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 为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357例不明原因发热患儿的病因构成、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确诊时间及急性期的炎症因子水平等临床资料行病例对照分析。依据疾病种类分为感染性疾病组(简称感染组)、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组(简称非感染组)、肿瘤性疾病组(简称肿瘤组)和其他疾病组(简称其他组)。依据年龄分为<1岁组, 1~<3岁组、3~<6岁组、6~<12岁组及12~<18岁组, 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357例患儿中男217例、女140例, 就诊年龄5.1(2.0, 9.3)岁, 起病年龄3.9(1.3, 9.2)岁, 确诊时间94(66, 213)d, 住院时间8(6, 14)d。感染组163例(45.7%)、非感染组133例(37.2%)、肿瘤组21例(5.9%), 其他组40例(11.2%), 4组间起病年龄差异有统计意义(H=94.01, 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级别的3家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68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 包括一般情况、发病地点(社区获得性、院内获得性)、危重程度、病原阳性率、指南依从性(复苏6 h达标率、诊断后1 h内给予抗感染药物率)、治疗情况和住院病死率等。根据医院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3组, 根据有无肿瘤和病例来源进一步分为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院内转科组和门急诊组。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368例患儿中男223例、女145例, 年龄32(11, 98)月龄。国家级组215例、省级组107例, 市级组46例, 男性患儿分别为141、51、31例。3组第3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 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9, 32)比19(12, 26)比12(6, 19)分, Z=60.25, P<0.001], 社区获得性脓毒性休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6%(68/215)比84...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相较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术中及术后中短期随访中的不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手术治疗的173例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 按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腹腔镜组(63例)和机器人组(110例)。腹腔镜组男12例, 女51例;年龄为36(12, 48)个月;机器人组男29例, 女81例;年龄为36(24, 60)个月。对比分析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短期手术并发症情况及二次手术情况。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除腹腔镜组4例中转开放手术(3例因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 1例因出血严重)外, 其余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240(196, 278)min, 大于机器人组的180(157, 214)min(Z=-4.96, P<0.00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7, 9)d, 大于机器人组的7(6, 8)d(Z=-0.28, P=0.006)。所有患儿随访时间为21(14, 29)个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混合感染情况。方法对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CAP患儿进行多种病原联合检测。结果 846例CAP住院患儿中647例(76.5%)检出病原,其中单一病原感染354例(41.84%),混合感染293例(34.63%)。6个月、~1岁、~3岁、~5岁、5岁年龄组混合感染率分别为24.2%、43.5%、43.8%、36.8%、27.3%。6个月和~1岁组患儿以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最常见,~3岁患儿以病毒+肺炎支原体(MP)混合感染常见,~5岁以MP+细菌混合感染常见,5岁以MP+病毒混合感染常见。病毒混合细菌感染以鼻病毒(h RV)+流感嗜血杆菌(18.6%)多见;MP混合病毒感染中以h RV(62.1%)为主;MP混合细菌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67.8%)多见。单一病原感染与混合感染CAP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发生率、入PICU的比例及住院时间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CAP住院患儿中混合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以~1岁及~3岁年龄组多见;不同年龄组混合感染的组合有所不同;混合感染的CAP无特异性表现,并不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院际转运的小儿外科危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 为其安全有效转运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转运中心主动院际转运的232例小儿危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小儿创伤评分(pediatric trauma score, PTS)是否≥8分, 分为非重伤组(即PTS≥8分组, 108例)和重伤组(即PTS<8分组, 124例), 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创伤病因及部位、转运过程中的处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并对不同创伤病因患儿的处理及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32例转运患儿中, 男160例(69.0%), 女72例(31.0%)。平均年龄4岁6个月。3~6岁为接诊人数最多年龄段(96例, 41.3%)。转运距离中位数为72 km, 总转运时间为(2.68±1.06)h。非重伤组与重伤组患儿性别(男/女:76/32比84/40)、年龄[<1岁/1~3岁(含3岁)/3~6岁(含6岁)/>6岁:11/20/42/35比13/26/54/31]、转运距离[0~100 km(含100 km)/100~200 km(含200 k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功能性微创理念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取心形吻合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共有8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研究, 其中功能性微创(func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 FMI)组45例, 非功能性微创(non-func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 non-FMI)组37例。FMI组中, 男34例、女11例, 手术年龄(1.31±0.96)岁;non-FMI组中, 男28例、女9例, 手术年龄(1.16±0.63)岁。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经口喂养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肛管拔出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两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服从正态分布连续变量的差异性检验, Mann-WhitneyU检验用于非正态分布连续变量的差异性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精确检验。结果与non-FMI组相比, FMI组术后拔出肛管的时间[(9.23±1.47)d比(11.50±1.91)d, P=0.001]和首次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明显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既往误治的全结肠型巨结肠(total colonic aganglionosis, TCA)病例的误治原因、再手术流程及预后, 以提高对TCA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TCA的71例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首诊是否接受合适的手术方案, 将患儿分为误治组与无误治组。误治组17例, 无误治组45例, 确诊后放弃治疗9例。误治组首诊均在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医院9例, 儿科专科医院8例)。术前误诊10例, 无误诊7例。分析误治组患儿首诊信息、再手术原因及诊疗流程。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患儿预后, 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生长发育和排便功能。排便功能评估采用Rintala评分, 评估时患儿年龄需≥4岁。结果术前误诊患儿均未接受巨结肠手术, 无误诊患儿6例行巨结肠手术, 1例行升结肠造瘘, 手术年龄为26(4, 240)d。首次术后出现腹胀16例(16/17, 94.1%)、排便困难14例(14/17, 82.4%)、呕吐13例(13/17, 76.5%)、小肠结肠炎10例(10/17, 58.8%)。无误诊患儿再手术原因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腺病毒(ADV)肺炎流行病学、临床特点, 及发生相关危险因素, 为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腺病毒肺炎患儿病例资料,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ADV肺炎组和普通ADV肺炎组, 比较两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并分析重症ADV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 158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中重症ADV肺炎组104例(8.98%), 普通ADV肺炎组1 054例(91.02%)。重症ADV肺炎患儿77.89%(81/104)小于3岁, 中位年龄1.17(0.83, 2.73)岁, 显著低于普通ADV肺炎组的3.16(1.50, 4.50)岁(P<0.05);重症ADV肺炎以冬春季发生为主, 占全年病例的71.15%(74/104)。重症ADV肺炎组89.42%(93/104)有咳嗽, 99.01%(103/104)发热, 发热时间10(6, 14)d显著高于普通ADV肺炎组的5(4, 7)d;发生气促、喘息、抽搐/昏迷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ADV肺炎组[100%比2.09%、45.19%比13.57%、10.57%比1...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糖蛋白、乳酸脱氢酶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糖蛋白(KL-6)、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0年9月病毒性肺炎患儿7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35例)和非重症组(35例),分别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KL-6、LDH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重症肺炎患儿的KL-6及LDH均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是重症还是非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的KL-6及LDH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KL-6可以作为判断病毒性肺炎严重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疗法和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儿童单纯肾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2013年5月至2020年4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经超声和CT尿路成像诊断单纯性肾囊肿(囊肿直径>4 cm或囊肿伴有症状者)且接受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或腹腔镜去顶减压术的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 记录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手术细节和随访等资料。根据既往手术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聚桂醇治疗组(21例)和腹腔镜去顶减压组(27例), 对比两种干预方法的术后不良反应及长期疗效。在治疗后的第1、6、12个月及每年复查1次, 通过最后复诊时超声测量囊肿体积与治疗前囊肿体积的比较来评估治疗效果。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两两比较。结果单纯性肾囊肿引起的症状以腰腹部疼痛与包块为主。聚桂醇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腹腔镜去顶减压组, (36.1±8.5)min比(94.7±17.2)min、(29.2±12.3)h比(81.9±12.8)h、(8193.8±1305.4)元比(13905.7±2089.9)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聚桂醇治疗组术后无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评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小儿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胃底折叠手术治疗的18例食管裂孔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 女6例;患儿出生时体重为(2 951.54±402.63)g, 范围在2 350~3 500 g;出生时孕周为(38.05±1.74)周, 范围在35~41周。患儿入院时中位年龄为1.19岁, 范围在0.35~17.85岁。18例患儿中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12例, 腐蚀性食管炎3例, 先天性膈疝术后2例, 原发性食管裂孔疝1例。分析患儿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开始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8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 17例行Nissen术, 1例行Toupet术。手术操作时间为(97.69±52.18)min, 范围在46~240 min。术中出血量为(8.41±6.87)ml, 范围在3~30 ml。术后所有患儿均留置胃管, 胃管留置时间为(4.24±3.35)d, 范围在1~14 d。术后患儿开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实施新生儿气管切开术(以下简称气切术)的住院结局及随访情况。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北京儿童医院NICU住院, 初始入院日龄<28 d或纠正年龄不超过44周, 有气切术指征的患儿。根据是否实施气切术分为气切组和非气切组(家长签字拒绝气切术)。收集患儿的一般人口学数据、住院及诊断信息、手术指征、出院后3/6/12月龄时遵医嘱随访和随访结局, 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例患儿, 气切组和非气切组患儿分别为14例和12例, 胎龄分别为(37.7±3.80)周和(38.99±1.83)周, 出生体重分别为(2 823.57±948.89)g和(3 320.83±378.76)g, 两组间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入院日龄、入院时体重、确诊日龄、入院时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切组患儿的最常见手术指征为双侧声带麻痹(50.0%)和咽喉部先天结构畸形(21.4%), 非气切组患儿的最常见手术指征为双侧声带麻痹(50.0%)和声门/声门下肿物(25.0%),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