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28-131
目的:观察乳络通胶囊(乳络通)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乳康片(0.53g/kg)和乳络通高、中、低剂量组(0.60g/kg、0.30g/kg、0.15g/kg)。以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测量血清中激素水平(E2、LH、PRL、FSH、P),光镜下观察乳腺形态学变化及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乳络通0.60g/kg、0.30g/kg剂量组能显著改善动物体内激素水平,使它们接近正常水平;乳络通0.60g/kg、0.30g/kg剂量组能够使大鼠乳腺增生模型乳腺组织中的ER、PR的阳性表达水平显著或者明显降低,显著抑制乳腺小叶增生。结论:乳络通通过调整激素水平,降低实验大鼠乳腺组织ER、PR含量,抑制乳腺小叶增生而起到抑制乳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腺1号合剂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10周龄雌性大鼠用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造模,灌胃给予乳腺1号合剂2.5、5、10g(生药)/kg治疗后检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测定第2、3对乳头高度及直径,并取乳腺进行病理切片镜下评定乳腺增生程度。结果:乳腺1号合剂中、高剂量明显抑制雌二醇 黄体酮所致乳腺增生大鼠的乳头高度及直径的增加,抑制造模所致的血清垂体促乳素、雌二醇含量的增加以及孕酮含量的降低,并明显降低镜下观乳腺增生程度。结论:乳腺1号合剂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增平颗粒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35d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用乳增平颗粒4.0、2.0、1.0g/kg3个剂量治疗30d,测定大鼠乳头直径,观察乳头大体形态变化及显微镜下乳腺组织变化,观察血流变学的影响;测定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乳增平颗粒能明显减小大鼠增生乳头直径、减轻乳头形态学症状,减少乳腺小叶数、腺泡数和腺泡腔直径,改善血液流变性,显著降低血清E2含量。结论乳增平颗粒对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参七消痞丸原方制剂及提取物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模型的影响,考查提取方法是否改变原方药效。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0.5mg/kg)联合黄体酮(5mg/kg)肌注共30d复制乳腺小叶增生模型,造模干预同时以不同剂量参七消痞原方制剂及提取物(0.67、2、6g/kg)灌胃干预35d。以大鼠第3对乳头直径、高度,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乳腺小叶数、管腔分泌物、血清雌激素与孕激素含量、子宫指数等指标,考察参七消痞原方制剂及提取物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模型的预防性比较干预作用。结果:参七消痞原方制剂及提取物能不同程度减轻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诱导的大鼠乳腺小叶增生程度,其预防性干预后,原方制剂组(6g/kg、2g/kg)及提取物组(6g/kg、2g/kg、0.67g/kg)均能缩小乳头直径,降低乳头高度,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原方制剂组(6g/kg、2g/kg、0.67g/kg)及提取物组(6g/kg、2g/kg、0.67g/kg)均能明显降低乳腺增生评分;参七消痞提取物(6g/kg)组能明显降低子宫指数;参七消痞原方制剂(0.67g/kg、6g/kg)组及提取物(0.67g/kg、2g/kg)组能明显降低血清雌激素水平;参七消痞提取物(6g/kg、2g/kg、0.67g/kg)组能明显升高血清孕激素水平。结论:参七消痞原方制剂及提取物预防性干预具有抗乳腺小叶增生的作用,原方经提取后不改变其药效,提取物作用略优于原方制剂。  相似文献   

5.
观察乳痛消浸膏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灌胃给予乳痛消,观察功能学、血液流变学、组织细胞学变化和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乳痛消(1.35g生药/kg~5.40 g生药/kg)能明显改善大鼠乳腺组织增生性病理形态学变化,使乳腺腺泡直径和腺泡数明显减少,乳头高度和乳头直径明显减小,同时全血粘度明显降低,血清孕酮、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结论:乳痛消对试验性乳腺增生病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时红  刘旺根  杨丽萍  王蕾  王雪萍  王玎玎 《中成药》2004,26(12):1040-104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新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用肌注外源性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头形态学变化,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实验性大鼠模型血浆内雌二醇(E2)、黄体酮(Pt)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结果: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大鼠的乳头红肿、乳腺增大和显微小叶、腺泡、导管增生均显著轻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雌二醇、乳腺组织中ER和PR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浆黄体酮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与改善血液流变、调节实验性大鼠性激素的血浓度及其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穿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穿牡合剂对实验性兔乳腺增生病的乳腺组织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为穿牡合剂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兔乳腺增生病模型 ,并使用穿牡合剂进行干预。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穿牡合剂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减少 ,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结论 :穿牡合剂具有抑制由雌二醇、黄体酮致乳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穿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穿牡合剂对实验性兔乳腺增生病的乳腺组织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为穿牡合剂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雌二醇、黄体酮建立兔乳腺增生病模型,并使用穿牡合剂进行干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穿牡合剂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减少,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结论:穿牡合剂具有抑制由雌二醇、黄体酮致乳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增灵配方颗粒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分别注射大鼠20d和5d,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于造模35d后给予乳增灵配方颗粒,连续60d,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测量第2、3对乳头高度,镜下观察第2对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观察各组乳腺增生程度。结果:乳增灵配方颗粒能显著降低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降低E2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提示乳增灵配方颗粒可减轻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充血与水肿,减少乳腺小叶的腺泡数量。结论:乳增灵配方颗粒具有一定防治乳腺增生病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乳康舒胶囊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康舒胶囊(鹿角胶、淫羊藿、白芍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法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结果乳康舒胶囊ig给药后可抑制造模大鼠乳腺直径的增加,乳腺小叶中的平均腺泡数、腺腔的平均直径及腺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小;并明显抑制血清E2的升高,使血清E2、P基本恢复到正常动物的水平,大剂量组的PRL比模型对照组也显著减少(P<0.001)。结论乳康舒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安片对大鼠乳腺增生及调节激素水平的研究。[方法]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灌胃给予乳安片(高、中、低3个剂量组)4周,测定乳头直径及长度,计算乳头体积;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及睾酮(T)含量。取胸前第1、2对乳房乳腺、子宫卵巢称质量,计算脏器系数;取乳腺组织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乳安片高、中、低剂量组能够显著减小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长度及乳腺体积,显著减轻乳腺质量、乳腺系数和子宫卵巢系数;明显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E2、PRL和E2/P含量,增加血清中T和P含量;减少乳腺小叶数、小叶腺泡数、乳腺腺泡数目及腔内分泌物。[结论]乳安片能够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形态学变化,对大鼠乳腺增生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章建民  陈宇  杨明艳  郑纯威  王绪平  寿旦 《中医药学刊》2013,(10):2166-2168,I0002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家兔的制备及评价消癖健乳巴布膏的药效。方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制备乳腺增生兔模型;游标卡尺测量乳头高度;酶标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组织病理学方法测乳腺小叶数、腺泡数、腺泡腔平均直径;血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乳腺增生兔模型各指标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消癖健乳巴布膏能改善乳腺增生兔模型的部分指标。结论:乳腺增生兔模型制备方法可行,消癖健乳巴布膏对乳腺增生兔乳头高度、靶器官重量有明显作用,对血清雌激素、乳腺组织病理学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香乳增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香乳增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肌注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给药30d后,测定第2对乳头高度及直径,观察乳腺组织结构,计算子宫、卵巢指数。结果三香乳增消胶囊能抑制乳腺增生大鼠的乳头高度及直径,降低镜下乳腺增生程度,降低子宫、卵巢指数。结论三香乳增消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块消方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莎莎  郭巧生  金融  周芬  王恬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198-1202
目的:研究乳块消方(RKX)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乳块消方5.8,11.6,23.2 g·kg-13个剂量组,三苯氧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肌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的方法复制乳腺增生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测定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脏器系数、血清性激素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液流变性,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乳块消方能明显减小大鼠乳房直径、乳头高度和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此外,明显降低血清雌二醇(E2)、催乳素(PRL)水平,提高孕酮(P)水平,增加SOD活性,抑制胸腺系数减少。结论:乳块消方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乳癖消减方抗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乳癖消减方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致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片组(生药4 g·kg-1)、乳癖消减方高、中、低剂量组(生药8,4,2 g·kg-1),模型对照组15只,其余每组各10只.大鼠连续ig给药9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并对第二、三对乳房常规固定染色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乳癖消减方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乳癖消减方中、高剂量组不仅可以使乳腺增生大鼠雌二醇与孕酮的比值恢复正常(P<0.01),且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乳腺增生引起的病理改变.结论:乳癖消减方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对SD雌性未孕大鼠按0.5 mg·kg-1肌肉注射制作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受试药桂枝茯苓胶囊2.0,1.0,0.5 g·kg-1和阳性对照药乳癖消0.5 g·kg-1灌胃给药5周后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和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桂枝茯苓胶囊可改善大鼠乳头肿胀度,减轻乳腺组织的病变,降低血清雌二醇(E2)和升高孕酮(P)水平。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改善乳腺病理变化,调节大鼠性激素水平可能是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工艺优化前后乳癖消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癖消片(RPX)工艺优化前后,对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方法长期外源性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给药4周后,取乳腺组织做病理切片;测定子宫指数、卵巢指数;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全部治疗组大鼠乳头红肿、乳腺小叶、腺泡、导管增生均较轻;血清中E2、P、T、LH不同程度降低,PRL不同程度升高。两种工艺的样品对大鼠乳腺增生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所有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PX工艺优化后,对大鼠乳腺增生有治疗作用,与原工艺相比,主要药效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Yang JJ  Wang LN  Xiao HL  Zhang SC  She YF  Bian WJ  Guo S 《针刺研究》2012,37(3):173-178
目的:探讨围刺配合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采用己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肉注射的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针刺组在大鼠第2对左右乳房进行围刺后,电针30min,并针刺"膻中"穴,留针30min,1次/d,共治疗30d;药物组每日予以三苯氧胺(1.8mg/kg)灌胃。于治疗前,治疗10、20、30d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高度、直径;于末次治疗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睾酮(T)含量;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乳头高度、直径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乳头高度、直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E2、PRL、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E2、PR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P含量低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P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乳腺组织形态比较,乳腺小叶、腺泡、腺导管数目明显较多,腺泡腔和腺导管明显扩张;针刺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乳腺小叶、腺泡、腺导管数均减少,腺泡腔及腺导管萎缩。模型组乳腺组织ER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乳腺组织ER阳性细胞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刺配合电针能够改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其作用与调节血清性激素含量及降低乳腺组织E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仙鹿消癖胶囊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小鼠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腹腔注射复制乳腺增生模型,观察仙鹿消癖胶囊对乳腺增生小鼠血清E2、P含量的变化及下丘脑神经递质DA、MAO含量的影响。结果:仙鹿消癖胶囊中、高剂量组能降低E2含量,升高P含量,上调下丘脑神经递质DA含量,抑制MAO的含量。结论:仙鹿消癖胶囊通过影响乳腺增生小鼠血清E2、P含量及下丘脑DA、MAO含量而从整体上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治疗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