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胶粉加工参数对活化胶粉/丁苯橡胶(SBR)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得到胶粉的最佳加工参数,采用废食用油来活化胶粉,选取不同掺配比例(胶粉质量∶废食用油质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制备活化胶粉,复配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沥青常规性能试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RTFOT),对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黏度、存储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粉加工参数对复合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影响显著;胶粉的最佳加工参数建议为掺配比例1∶1、加热温度160℃、加热时间90min;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与90#基质沥青相比提升显著且优于SBR、活化胶粉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2.
以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及废胶粉(CR)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LDHs/CR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离析实验、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实验(RTFOT)、室内加速紫外老化试验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实验方法,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改性剂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LDHs的掺入使得废胶粉在沥青中分散得更均匀且胶粉颗粒的平均粒径更细小;相比于基质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随着LDHs掺量增加,LDHs/CR复合改性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值由9.2℃减小到1.3℃,储存稳定性大幅提升;与废胶粉改性沥青相比,LDHs/CR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尤其是抗UV老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郭乃胜  俞春晖  王淋  金鑫  温彦凯 《材料导报》2021,35(10):10080-10087
为改善基质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采用胶粉和高模量剂PR.M对其进行复配改性.利用动态剪切流变和弯曲梁流变试验评价了PR.M/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通过多应力重复蠕变(MSCR)试验分析了PR.M/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抗永久性变形能力;借助热重分析试验获得了PR.M/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热分解温度;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试验探究了PR.M/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利用荧光显微试验分析了PR.M/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中胶粉及PR.M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R.M对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优于胶粉;胶粉可以改善基质沥青的低温性能;胶粉和PR.M均可以提高基质沥青的抗永久变形能力;PR.M/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热分解温度与PR.M、胶粉的掺量有关,PR.M和胶粉的掺量越大,复合改性沥青的热分解温度越高;PR.M/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以物理共混为主,伴随化学反应的发生;胶粉溶胀改善了基质沥青的低温性能,PR.M溶胀改善了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常睿  郝培文 《材料导报》2016,30(24):130-136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重复蠕变和弯曲梁流变等试验,对胶粉、RET以及RET复配胶粉改性沥青在高低温状态下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SBS、SBR改性沥青进行了对比。通过DSC试验分析了RET复配胶粉、SBS、SBR等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SBS改性沥青,RET复配胶粉能够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SBS可大幅提高沥青的弹性变形恢复能力,而RET复配胶粉显著增加了沥青的粘度;通过RET复配胶粉,可有效改善RET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RET复配胶粉可以减小基质沥青的热流率,相比于SBS、SBR改性沥青,其玻璃态转化温度较低,热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各个性能,首先采用不同目数废胶粉组合改性沥青,研究复合目数对改性沥青的影响;其次,添加助剂改善沥青与废橡胶粉的相容性,提高储存稳定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高储存稳定性改性沥青的最佳条件;最后,通过热重和红外光谱分析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质量比为1∶1的60目和80目废橡胶粉改性沥青时性能最佳;制备高储存稳定的改性沥青最优条件为:脱硫胶粉4%,丁苯橡胶6%,沥青改良剂1%,硅烷偶联剂水醇溶液13%;废橡胶粉提高了沥青的热稳定性;橡胶粉改性沥青的过程中沥青与橡胶粉发生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间隙自调节沥青生产设备(自制),以不同废胶粉及其不同掺量对不同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分析了废胶粉的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从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得出,废胶粉掺量在15%~20%是合适的,并且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沥青的性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软化点升高、低温延度增大、针入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以回收的包装废弃聚合物——西服包装袋(主要成分EVA)代替普通聚合物改性剂,通过添加废胶粉对普通道路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沥青的软化点、5℃延度提高,针入度降低,也就是说,复合改性提高了沥青的综合性能。FT-IR分析表明改性过程属于物理共混。通过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分析,对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复合改性剂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引发的应力剪切作用是产生改性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回收的包装废弃聚丙烯、废胶粉代替普通聚合物改性剂,采用复合改性的技术方法,对普通沥青进行改性,提高基质沥青的防水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沥青的软化点、5℃延度提高,针入度降低,不透水性得到明显提高;不同混合比改性效果显示复合改性沥青综合性能优于单一改性剂直接改性。通过FT-IRF、微观结构分析,对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抗变形能力进行了研究,表明改性剂的溶胀及其与沥青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银纹支化、应力剪切作用是产生改性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复合胶粉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与流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质沥青中加入18%的废胎橡胶粉和2%的SBS,通过湿法得到复合胶粉改性沥青(CCRMA)。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力学的方法(DSR)研究了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和较宽温度范围的流变性能;通过对复数模量主曲线的拟合,在更宽频率范围内研究该沥青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胶粉颗粒的表面网状结构可很好地吸附沥青,改性后的沥青...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掺入废橡胶粉和WX化学改性剂的复合改性沥青性能。通过宏观和微观实验手段分析和探讨了基质沥青-废橡胶粉体系的微观结构以及改性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WX化学改性剂掺量和比率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通过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的研究,为合理应用废胶粉改性沥青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