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天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团队近日研发出高效丙烷脱氢(PDH)铂基催化剂,将显著提升丙烯生产效能,有望打破西方国家对丙烷脱氢核心技术的长期垄断。工业化生产的丙烯主要来源于5种途径:石脑油蒸汽裂解副产丙烯,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副产丙烯,丙烷脱氢制丙烯,煤(甲醇)制丙烯(MTP),乙烯和丁烯为原料的烯烃歧化。目前仍以蒸汽裂解副产丙烯和催化裂化副产丙烯为主流,但乙烯原料的轻质化(如乙烷裂解)间接影响了丙烯的供应,促进PDH工艺和MTP工艺快速发  相似文献   

2.
增产丙烯的技术进展与我国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要介绍了增产丙烯的蒸汽裂解、催化裂化、丙烷脱氢、烯烃歧化、烯烃转化及甲醇制烯烃等各工艺的最新进展,最后指出目前我国应大力开展催化裂化增产丙烯新技术的研究,中期要关注烯烃歧化和烯烃转化技术的开发,远期应考虑甲醇制烯烃和丙烷脱氢技术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几种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催化脱氢、氧化脱氢、膜反应器脱氢。综述了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虽然丙烷催化脱氢生产丙烯虽已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催化剂的性能需进一步提高;综述了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膜反应器在丙烷脱氢反应上所具有的优越性,认为研发具有高稳定性和高透氢性能的氢分离膜,将有望能大幅度提高丙烯的收率。  相似文献   

4.
郭洪辉  陈继华 《辽宁化工》2007,36(4):266-269,271
介绍了催化脱氢、氧化脱氢、膜反应器脱氢等几种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综述了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虽然丙烷催化脱氢生产丙烯已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催化剂的性能需进一步提高;对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膜反应器在丙烷脱氢反应上所具有的优越性进行了描述,认为研发具有高稳定性和高透氢性能的氢分离膜,将有望能大幅度提高丙烯的收率。  相似文献   

5.
原有丙烯的生产工艺都是与其他产物的生产相联系的,即同时生产乙烯和丙烯的蒸汽裂解技术和主要生产汽油、同时伴生丙烯的流化催化裂化(FCC)技术。事实上,目前生产的丙烯,88%以上都是上述两种生产过程中的联产物或副产品(蒸汽裂解占61.3%,FCC占26.8%,丙烷脱氢占3.2%,轻烃分离占5.9%,烯烃易位反应占2.2%,FCC提高丙烯收率技术0.3%,其他0.3%,甲醇制丙烯目前还未形成规模化产能)。  相似文献   

6.
林少波  单玉领  隋志军  朱贻安  李平  周兴贵 《化工进展》2015,34(4):970-975,1006
针对丙烷氧化脱氢和脱氢氧化两种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与无氧丙烷脱氢体系进行了比较.考虑了丙烷裂解、部分氧化和深度氧化过程的27种产物,应用Aspen模拟软件,计算了体系压力为0.1MPa、温度范围为300~700℃的等温等压吉布斯平衡反应器内的各物质含量,讨论了进料氧气/丙烷摩尔比对目的产物丙烯产量及产物组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先加氧脱氢,还是脱氢后再加氧反应,氧气加入对丙烯生成都非常不利,反应温度越高、氧气加入量越大,丙烯平衡生成量就越少,原料损耗也越严重;最主要的副产物是甲烷和一氧化碳,而非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7.
丙烷法制丙烯腈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世界 AN 生产能力,几乎所有的流程都采用索亥俄(Sohio)技术,丙烯氨氧化工艺占绝对优势,但丙烷与丙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差,而且丙烷资源丰富,从而使包括 BP/Sohio 公司在内的一些公司纷纷研究用丙烷作原料生产丙烯腈的工艺。丙烷法工艺可分2种,其一是丙烷在稳定催化剂作用下,同时进行丙烷的氧化脱氢和丙烯氨氧化反应;其二是丙烷经氧化脱氢后生成丙烯,尔后以常规的丙烯氨氧化工艺生产丙烯腈。以生产工业气体著称的 BOC 集团公司研究的工艺属于第2种,但它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对回收利用未反应的原料丙烷和  相似文献   

8.
饶兴鹤 《国外塑料》2004,22(8):88-89
美国化学品市场咨询公司(CMAI)聚烯烃和弹性体业务经理Steve Zinger最新提交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丙烯供应量将由2003年的5760万吨增至2010年的8030万吨,平均增速为5%/年。今后通过丙烷脱氢、易位反应.深度催化裂化(DCC)、重烯烃裂解、甲醇制丙烯  相似文献   

9.
丙烯和液化气一般是以乙烯联产品或炼厂副产品方式得到的。由于需求强劲,采用一般的蒸汽裂解和催化裂解方法所得产品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此人们纷纷研究开发增产液化气和丙烯的新技术。目前,丙烯增产技术主要有烯烃歧化、蒸汽裂解、FCC装置升级、C4/C5烃选择裂解、丙烷脱氢以及甲醇制烯烃等。2003年,世界61%的丙烯来自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副产品;34%来自炼油厂催化裂化(VCC)生产汽、柴油的副产品;约3%来自丙烷脱氢装置;2%来自其它装置。催化裂化装置产丙烯约占炼油厂所产丙烯的97%;延迟焦化和减粘装置所产丙烯只约占3%。今后世界丙烯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蒸汽裂解制乙烯联产丙烯的比例会相对下降,炼厂生产丙烯的比例将相对增长,丙烷脱氢、烯烃转化以及甲醇法等新型生产方法将在增产丙烯中得到不断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为确立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中低温分离单元的最佳制冷流程,采用PRO/Ⅱ8.2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低温分离单元进行模拟计算,考察了温度和压力对低温分离效果的影响,分析并确立了最佳分离温度和压力范围;在分离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分别比较了丙烯+乙烯级联制冷、丙烯预冷+混合制冷和丙烯预冷+富氢气膨胀制冷3种制冷流程的公用工程消耗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产品压缩机出口压力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小,在确保下游装置能够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分离压力应尽可能低;分离温度是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较为经济的分离温度为-90—-100℃;相对于其他2种流程,丙烯+乙烯级联制冷流程具有技术成熟、能耗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更适合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  相似文献   

11.
范辉  赵天生 《工业催化》2011,19(8):56-61
使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通过用户自定义模块方法,对简化的两步法甲醇制丙烯(MTP)工艺流程包括反应工段、压缩工段和分离精制工段进行了全流程稳态模拟.通过动力学集总模型建立了用户自定义反应模块,模拟了MTP三段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内反应物轴向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通过用户自定义模块与其他内置模块的衔接,嵌入了自定义动...  相似文献   

12.
选择"前脱丙烷"流程对甲醇制烯烃粗产物进行分离。先利用高低塔脱丙烷工艺, 然后经过脱甲烷塔、脱乙烷塔、乙烯精馏塔、丙烯精馏塔, 最终得到聚合级的烯烃产品, 其中脱甲烷工段采用"预切割-油吸收"脱甲烷工艺, 使用耗能较小的中冷分离, 吸收剂选择产自工艺自身的丙烷产品。丙烯精馏工段采用双塔预分流程, 降低塔高。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脱甲烷工段进行模拟和优化, 选用Radfrac精馏模型和RKS-BM热力学模型进行计算, 对脱甲烷工艺段进料位置、塔板数、回流比进行灵敏度分析, 并确定出丙烷吸收剂的用量和温度, 最终得到纯度为99.98%的乙烯和99.90%的丙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近几年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中国专利技术,分别论述了铂系催化剂、铬系催化剂和其它催化剂专利技术进展,对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4.
石脑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石脑油催化裂解的反应体系和集总理论,建立6集总动力学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求解ZSM-5分子筛催化剂作用下的石脑油催化裂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丙烯收率大大高于乙烯收率,丙烯与乙烯的质量比为1.0~2.0,明显高于传统的石脑油水蒸气裂解工艺,各集总的反应活化能均大于100 kJ/mol。通过对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均小于15%,表明该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石脑油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合成催化剂及工艺开发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学萍 《工业催化》2005,12(Z1):288-292
综述了丙烯两步氧化和丙烷氧化制丙烯酸工艺的催化剂及反应过程优化研究进展,并对两种工艺进行经济性分析.指出丙烯氧化催化剂及工艺改进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选择性和生产率.由于丙烯价格的迅速上涨,丙烷法出现新的转机.若催化剂性能得以进一步提高,则来自天然气的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工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与已经工业化的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技术相比,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因其放热反应的特点,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完成反应从而降低了能耗,且氧气的存在抑制了催化剂的积炭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在过去三十年的研究历程里,丙烯的低选择性和低收率始终是该技术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钒基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的反应机理入手,对比了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分析了氧气的存在对丙烯选择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介绍了近几年所采用的提高丙烯选择性和收率的新的工艺方法,简述了颇具工业化前景的流化床反应器和膜反应器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的应用。氧气的存在是造成丙烯选择性低的重要原因,实现无氧条件下的丙烷氧化脱氢反应过程和催化剂的循环再生过程同时进行有望成为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丙烯是催化裂化和蒸气裂解装置的副产品,由于近年来国内外对丙烯的需求逐年增多,常规的蒸气裂解和催化裂化工艺生产的丙烯都难以满足丙烯快速增长的需求。目前主要生产丙烯的工艺有:1)蒸气裂解工艺;2)催化裂化工艺;3)易位反应工艺;4)丙烷脱氢工艺;5)甲醇制烯烃(MTP)工艺;6)重烯烃裂解工艺。其中对甲醇制丙烯(MTP)项目工艺包开发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8.
《煤炭转化》2021,44(5)
研究了煤经甲醇制烯烃过程,即通过德士古气化炉将煤气化制合成气,后经甲醇制备烯烃,最后分离烯烃。基于动力学模型进行全流程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较为吻合,乙烯与丙烯质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74%和1.23%。该流程系统复杂,操作参数较多且关联性强,选取进料煤水质量比为66∶34、合成气转换反应温度为251℃、合成气制甲醇反应温度为280℃、甲醇制烯烃反应温度为455℃、脱甲烷塔进料温度为-80℃及进料位置为第5块板、脱丙烷塔进料温度为38℃及进料位置第10块板为基准流程的主要参数。通过比较操作参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系统热负荷的影响,辨识影响系统能耗的关键参数。同时辨识影响系统经济性评价的关键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合成气制甲醇的反应温度、甲醇制烯烃的反应温度和进料的煤水质量比是对系统能耗影响较大的关键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9.
《塑料科技》2015,(1):77
<正>由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丙烷脱氢制丙烯(MPDH)成套技术工艺包,近日在北京通过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技部审查,这标志着国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进入工业应用阶段。与会专家认为,该工艺包流程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水  相似文献   

20.
沈大建 《广州化工》2011,39(2):129-131
炼厂气丙烯是丙烯主要来源之一,面对市场对丙烯需求的较大缺口,荆门炼厂实施了以下技术措施来增产丙烯:(1)高反应温度裂解丙烯;(2)ZSM-5分子筛裂解丙烯;(3)丙烷裂解丙烯;(4)汽油回炼裂解丙烯,技术措施投用后,2009年荆门石化增产丙烯1.3万t,增产幅度为1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