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1] 。大多认为 ,除了退行性病变外 ,还可因损伤、感染和炎症引起 ,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1 998年以来 ,我们应用玻璃酸钠 (sodiumhyaluronate)注射液 (商品名 :施沛特 )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61例 ,共 65个关节 ,取得显著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61例中 ,男 2 9例 ,女 3 2例 ;年龄51~ 72岁 ,平均 62岁。病程 1 1个月~ 5年 ,平均 2年 2个月。左侧膝关节 2 9例 ,右侧 3 2例 ,其中双侧2例。1 2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外对膝退行性骨关节炎尚无统一…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损伤的MRI对临床诊治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病理基础、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 1例膝关节损伤的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临床和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膝关节损伤的MRI征象可分为 :(1)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 2 3例 (74% ) ;(2 )关节韧带损伤 18例 (58% ) ,关节脱位 2例 (6% ) ;(3 )骨折 12例 (3 9% ) ,骨挫伤 4例 (13 % ) ,隐匿性骨折 1例 (3 % ) ,关节面软骨损伤 1例(3 % ) ;(4)半月板损伤 15例 (48% ) ,半月板囊肿 2例 (6% ) ;(5)股四头肌和髌韧带损伤各 1例 (3 % ) ;(6)不同程度的关节积液 2 9例(9 3 % )。结论 MRI能反映膝关节损伤的各种病理改变 ,对临床的处理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曲安奈德治疗膝骨关节炎2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景山  吴迎星  张映柏 《人民军医》2002,45(12):703-704
在我国 ,骨关节炎 (OA )发病率达 3%~9% [1 2 ] ,多为 5 0岁以上 ,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劳动能力的常见病。 1998年 1月~ 2 0 0 0年12月 ,我们用曲安奈德等药物行膝关节腔内注射 ,治疗膝OA 2 1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4 3例 ,女 167例 ;年龄 4 5~ 79岁 ,平均 62岁。病程 7d~ 2 0年 ,平均 4 6年。膝X线片检查 :均有膝关节骨质增生 ,关节间隙变窄。1 2 诊断方法[3 ]  采用美国At man等提出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 ,即膝关节痛加骨赘再加以下至少 1条即可诊断 :( 1)年龄 5 0岁以上 ;( 2 …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表现(附80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表现.方法分析80例临床诊断肯定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结果80例中73例骶髂关节有异常表现,包括1、早期(1)双侧关节对称性受累,极少数可单侧受累;(2)骨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消失;(3)骨关节面皮质中断;(4)关节面下微小囊变;(5)骶髂关节髂骨面轻度硬化.2、进展期(中期)(1)骶髂关节关节面不光整,局部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2)骶髂关节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3)关节面周围明显增生硬化;(4)关节间隙假性增宽;(5)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6)关节间隙不规则真空.3、稳定期(晚期)(1)韧带骨化;(2)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3)明显骨质疏松、硬化.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有助于临床对病程分期.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在关节清理术后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109例患者共146膝,分为A、B、C三组,A组仅进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B组在关节清理术后配合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治疗,C组关节清理术后除进行玻璃酸钠注射外,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三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用Lysholm评分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2个月,B、C两组Lysholm评分优于A组,B、C两组均显著优于A组,C组又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C组疗效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清理术后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及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老年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膝骨性关节炎(KOA),又称为退行性骨关节炎,它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的新骨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骨性疾病,是一种缓慢的病理发展过程,由于积累性劳损所导致的关节软骨退化,进而影响整个关节结构,致使膝关节肿胀、变形及疼痛的关节病,严重的会导致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等,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关节炎已成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膝关节是最易受累的关节之一.据统计报道,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约占全身骨性关节炎疾病的1/3.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和CT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软骨损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软骨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予CT和MRI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的分级诊断效果.结果 MRI和CT检查对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间隙狭窄、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KOA)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特点及其与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等动肌力测试系统测试47名老年女性(KOA组25名、对照组22名)的膝关节肌力。另外,通过计算两组受试者的BMI,考察该指标与膝关节屈伸肌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OA组膝关节伸展绝对峰力矩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屈伸相对峰力矩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KOA组的相对峰力矩屈伸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BMI与膝关节屈伸相对峰力矩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膝骨关节炎可降低老年女性膝关节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且对伸肌肌力的影响更甚。并且可显著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无论有无膝骨关节炎,随着BMI的增加,老年女性膝关节肌力均下降,且膝骨关节炎患者下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们以中药内外合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86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2 4例 ,女 6 2例 ;年龄 16 52岁 ,平均 34岁。病程 1 2 9 5年 ,平均 5 7年。根据1998年 6月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写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有关诊断依据 :(1)晨僵≥ 1h ;(2 )关节炎≥ 3个关节区 ;(3)手关节 (腕关节、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 )受累 ;(4)对称关节受累 ;(5)类风湿结节 ;(6 )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 ;(7)X线检查示手部骨质侵蚀或脱钙。符合以上 7项中 4项即可确诊。排除心、肝、肾、肺等严重的器质…  相似文献   

10.
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及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老年人和运动员多见,严重影响关节功能,降低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和竞技运动的快速发展,该病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膝关节疼痛是其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关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结合文献对此作一综述。1膝骨关节炎的病理病变主要累及关节软骨、骨质和关节滑膜。1.1软骨病变一般认为软骨是骨关节炎最早发生病变的部位[1]。开始出现局灶性软骨表层软化,表面租糙,呈灰黄色,失去正常弹性,并呈小片状脱落,表面有不规则的小凹或线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技术在观察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影像学变化及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随访观察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112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采用针刀治疗,治疗前后行肌骨超声检查,并评价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肌骨超声在I期、II期和III期KOA患者中诊断阳性率均高于X线摄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伴随KOA程度加重,组间差异逐渐变小。治疗后所有患者滑膜厚度、关节软骨厚度和关节积液范围均低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所有患者VAS评分为(2. 63±1. 05)分,低于治疗前的(6. 89±1. 35)分,且治疗后Lequesne指数为10. 56±2. 05,低于治疗前的17. 92±2. 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肌骨超声技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筛查价值,且对行针刀治疗患者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硬化及滑膜增生等病理改变为主要表现的全关节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1,2]。软骨下骨是位于关节软骨下方的骨组织,为关节提供支持和稳定性,参与关节的运动和力传递。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前研究证明,软骨下骨的损伤和破坏是KOA的一个主要特征,有望成为早期KOA病理改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膝关节软骨病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骨关节炎和膝关节外伤患者共 5 4人 5 8膝 ,临床诊断骨关节炎 42例 ,膝关节外伤 9例。其中 12例为手术证实。扫描序列共八种 :快速自旋回波 (FSE) :T1WI、T2 WI和PDWI双回波 ;短 -TI反转恢复序列 (STIR)、二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 2D -FS -SPGR)、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 3D -SPGR)、三维肪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 3D -FS -SPGR)和三维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 ( 3D -FS -GRE)。对各种序列的四部分关节软骨进行分级诊断并做三维重建 ,计算并比较各序列软骨病损检出率 ,部分病例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各种序列软骨病损检出率之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 χ2 =2 3.5 2 3,Ρ <0 .0 0 1) ,从T1WI序列 ,经FGRE、STIR、PDWI和T2 WI序列 ,到 3D -FS -SPGR序列关节软骨的病损检出率逐渐增高 ,分别为 8.91%、16 .36 %、19.32 %、19.5 7%、2 1.36 %、2 4.0 9%。结论  3D -FS -SPG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的检查较其他序列有着明显的优势 ,更容易发现软骨病损 ,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王立英  李欣  赵滨   《放射学实践》2013,28(7):743-745
目的:分析25例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的早期MRI表现,提高对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25例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的早期MRI表现。结果:25例中双膝关节受累5例,单侧膝关节受累10例,双髋关节受累1例、双侧骶髂关节受累1例,双膝关节、双髋关节及双侧骶髂关节同时受累2例,双腕关节受累2例,单侧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受累4例。主要影像学表现包括关节滑膜增厚(膝关节12个、腕关节2例4个、踝关节2个、骶髂关节1例2个),关节腔及滑囊积液(膝关节23个、髋关节6个、腕关节4个、踝关节3个),关节面下骨髓水肿(膝关节16个、髋关节6个、骶髂关节6个、腕关节4个、踝关节2个),肌腱、韧带附着点骨髓水肿(膝关节8个、髋关节6个、骶髂关节4个、腕关节2个、踝关节3个),腱鞘炎(膝关节10个、腕关节2个、踝关节1个)。结论:MRI检查对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高,于疾病早期即可显示关节滑膜炎、肌腱炎、附着点炎及骨髓水肿,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IL 1受体拮抗蛋白 (IL 1Ra)间接体内转基因对兔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及关节软骨破坏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8月龄 ,雌性 ,体重 2 5~ 3 0kg)随机分成 3组 ,左膝关节部分滑膜切除 ,分离并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用携带标记基因或IL 1R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分别转染从第 2组或第 3组兔膝关节分离出来的滑膜细胞。采用兔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横断术 (ACLT)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把自体滑膜细胞回输第 1组兔右膝关节腔内 ,把转染标记基因或IL 1Ra基因的自体滑膜细胞回输第 2组或第 3组兔右膝关节腔内。2、4周后 ,用ELISA方法检测右膝关节液中IL 1Ra水平。用膝关节临床评估级别对转IL 1Ra基因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局部疼痛刺激反应、步态改变、关节肿胀和活动范围进行评估。根据墨汁软骨表面着色和软骨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对软骨破坏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转IL 1Ra基因组 (第 3组)兔膝关节液中IL 1Ra水平明显升高 ,在基因转入关节腔后第 2周时为 2 0 6± 1 8ng/ml,第 4周时为 4 82± 0 5 2ng/ml;而 2、4周时 ,对照组(第 1、2组 )关节液中IL 1Ra水平均很低 ;转IL 1Ra基因组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膝关节软骨破坏程度 (大体及组织学观察 )均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IL 1Ra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能使关节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紊乱的MR快速成象的主要优势如下:(1)层面<1mm;(2)很好地区别关节内液,纤维软骨和透明软骨;(3)可于任何平面重建。作者对35例临床怀疑半月板或透明软骨紊乱的患者先用短自旋回波序列行冠状面搜索扫描,根据关节内可疑病变的部位,于矢状面和横断面对整个膝关节或内外侧部分行FISP(稳定进动快速成象)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成象,并在MR扫描后4周内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膝关节髌下脂肪垫治疗前后CT图像的变化,探讨中医药治疗KOA的疗效。方法:将13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给予健步通络熏蒸液熏洗,30min/d,1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65例每6d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30mg,共5次;2组皆治疗30d。治疗前后均行膝关节CT扫描,观察治疗前后髌下脂肪垫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髌下脂肪垫的前后径、内外径、上下径均有缩小,密度均有降低,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3.08%)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膝关节髌下脂肪垫CT图像的变化是评价中医药治疗KOA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KOA患者,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6个月,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5次,每周1次。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80例KOA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关节功能等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81.25%,关节功能多恢复至优、良。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KOA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半定量膝关节骨关节炎(KOA)MRI评分系统MOAKS在中国人中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其与WOMAC OA指数的相关性,探讨MOAKS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对55例KOA患者行膝关节MRI扫描,在膝关节各亚区内对关节软骨损伤、骨髓损伤、骨赘、滑膜炎、关节内渗出、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及其他关节周围异常征象进行MOAKS评分,对患者进行WOMAC OA指数评分,分析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对MOAKS评分的一致性,分析MOAKS评分与WOMAC OA指数的相关性,并与16例手术患者的损伤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55例患者均检出不同程度的软骨损伤、骨髓水肿和(或)骨赘形成。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对软骨缺损、骨赘、半月板损伤、渗出、韧带损伤的MOAKS评分一致性好(Kappa>0.75);MOAKS总分与WOMAC中的疼痛、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r=0.761、0.606、0.702,P<0.01),骨髓损伤与疼痛的相关性最高(r=0.838,P<0.01);MOAKS评分高低与手术观察到的关节面损伤程度相符合。结论 MOAKS在中国人中应用可以综合评估KOA的特征,其评分高低可以反映临床症状、关节面损伤程度,可以作为骨关节炎疾病研究和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0.
关节软骨病损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慢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几种慢性关节软骨损伤平片和MR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89例患者(骨关节炎6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9例,其他慢性损伤19例)共115个关节均行平片检查及MR T1WI、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短时反转恢复抑脂序列(STIR)、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 FS SPGR)扫描,32例44个关节进行了增强扫描。其中90个膝关节的MRI分髌骨、股骨内髁、股骨外髁、胫骨4个关节面,按软骨病变Outerbridge分级法进行分析观察,61例75个关节进行了平片与MRI征象的对照观察。结果 MRI表现:关节软骨病变115个(100%),同时伴有关节软骨变薄58个(50.4%)、软骨下骨质、骨髓改变22个(19.7%,)、滑膜增生52个(45.2%,);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组和其他慢性损伤组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软骨下骨质、骨髓改变的发生率与骨关节炎组及其他慢性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00)。把受累几率最大的髌软骨(81/90,90%)按MRI软骨病损Ⅰ~Ⅱ级为1组,Ⅲ~Ⅳ级为另1组,与平片的征象进行相关对照分析,两组间分别在平片的关节间隙狭窄(χ^2=9.349,P=0.002)、关节面下小囊变(χ^2=9.885,P=0.0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Ⅰ~Ⅱ级软骨病变平片无恒定的征象,而Ⅲ~Ⅳ级软骨病变则可见关节间隙变窄与关节面下小囊变,主要与关节软骨病变及软骨下骨质改变相关:目前关节及关节软骨的影像学检查以X线平片结合MRI为最佳的检查方法,MR增强扫描有助于滑膜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