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强化降脂对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164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79例,强化降脂组85例,分别予阿托伐他汀10 mg·d-1或40 mg·d-1。于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后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CIMT的变化。结果 强化降脂组,hs-CRP由用药前(5.14±0.96)mg·L-1,降至用药6个月时的(1.58±0.25)mg·L-1 (P<0.05),较常规治疗组(5.16±0.98)mg·L-1降至(2.68±0.5)mg·L-1有更显著的疗效。强化降脂组CIMT由用药前(1.54±0.17)mm,降至用药6个月时的(1.41±0.21)mm (P<0.05),较常规治疗组(1.54±0.16)mm降至(1.51±0.17)mm有显著的效果。结论 强化降脂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低CIMT。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氯沙坦联合小剂量叶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液流变学和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30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3组(n=10),空白对照组(SHR-C),氯沙坦组(SHR-L:50 mg·kg-1·d-1),合用组(SHR-L+Y:氯沙坦25 mg·kg-1·d-1 +叶酸0.4 mg·kg-1·d-1),另选10只同龄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C)。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LSD法进行组间比较。肠系膜血管组织切片用HE染色,主动脉测定血管壁厚度和管腔面积,计算厚度和管腔面积。结果 SHR-L+Y组与SHR-C相比,全血黏滞度各指标均下降,P<0.05;SHR-L+Y组与SHR-L相比,全血黏滞度无明显差别,P>0.05。血浆黏滞度,各组间差别不显著,P>0.05。血管组织学观察显示:SHR-L+Y组肠系膜动脉无增厚,内皮细胞层完整,内弹性膜结构清晰,主动脉中膜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与SHR-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的氯沙坦和叶酸能有效的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酒精性肝损伤后肝组织氧化反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与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通路的关系。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55度红星二锅头复制肝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对照组、Res低剂量组(25 mg·kg-1)、Res中剂量组(50 mg·kg-1)、Res高剂量组(100 mg·kg-1 ),每日2次,连续7 d。采用试剂盒测定肝脏组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NO、iNOS和血清IL-10、IFN-γ水平。Western blot测定iNOS表达,RT-PCR测定iNOS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肝组织LDH、ROS、NO浓度显著升高(P<0.01)、GSH显著下降(P<0.01),血清IFN-γ水平显著升高、IL-10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iNOS和iNOS mRN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Res显著降低肝脏组织ROS、LDH、NO浓度(P<0.01),降低血清IFN-γ水平和升高血清IL-10与肝脏组织GSH含量(P<0.01),减少iNOS和iNOS mRNA表达(P<0.01)。结论 Res可能通过NO通路,消除氧化性应激状态,改变炎性因子水平,对酒精性肝损伤发挥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内APP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4 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组12只,依达拉奉低剂量干预组(干预Ⅰ组) 10只,依达拉奉高剂量干预组(干预Ⅱ组) 10只。用腹腔注射 D-半乳糖和灌胃 AlCl3法建立AD模型,从实验开始第9周开始,干预Ⅰ组和干预Ⅱ组分别于大鼠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3 mg·kg-1·d-1 和6 mg·kg-1·d-1,造模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开始12周后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以RT-PCR法检测大鼠脑内海马APP mRNA的表达。结果 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P<0.05),依达拉奉干预Ⅰ组和干预Ⅱ组大鼠脑内海马内APP mRNA表达的水平亦较造模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调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常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浆CRP,FIB及胆固醇(T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7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37例调脂治疗组CRP,FIB,TC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对照组CRP(9.75±4.88)mg·L-1,FIB(4.18±1.05)mg·L-1,TC(5.26±0.64)mmol·L-1,调脂治疗组CRP(6.79±3.95)mg·L-1,FIB(2.84±0.98)mg·L-1,TC(4.58±0.9)mmol·L-1,调脂治疗组和对照组CRP和FIB 比较P值均<0.01,2组TC比较P<0.05,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调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抗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一种由高良姜、香附、百合和乌药提取物制成的复方中药姜百片对大鼠醋酸损伤胃溃疡模型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注射法制作大鼠醋酸胃溃疡模型,将动物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阳性对照组(0.108 g·kg-1·d-1)、姜百片高(2.16 g·kg-1·d-1)、中(1.08 g·kg-1·d-1)、低(0.54 g·kg-1·d-1)剂量组,连续口服给药10 d后处死并解剖大鼠,测量胃黏膜溃疡面的长短径(L和H),按照公式S=πLH/4计算溃疡面积,用试剂盒测定损伤部位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该复方中药的高(2.16 g·kg-1·d-1)、中(1.08 g·kg-1·d-1)、低(0.54 g·kg-1·d-1)剂量可以显著减小醋酸损伤大鼠的溃疡面积(P<0.05),并可显著提高醋酸损伤部位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EGF)(P<0.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0.05)的水平。结论 姜百片具有抗醋酸损伤型胃溃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组织的EGF和VEGF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汀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4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随机单盲分组,乌司他汀2 µg·kg-1组27例,乌司他汀1 µg·kg-1对照组27例,入选患者均为冠状动脉脉多支病变。结果 2 µg·kg-1乌司他汀组和1 µg·kg-1乌司他汀组患者术中和术后6 h动脉血PaO2、PaCO2及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间肺炎发生率、拔管时间、辅助器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肺脏的保护作用乌司他汀2 µg·kg-1组优于乌司他汀1 µg·kg-1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葶苈子对CHF大鼠的尿量及尿离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将Wistar大鼠成功建造CHF模型后,术后8周,将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CHF模型组,葶苈子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周后,代谢笼在水负荷条件下测定各组大鼠6 h排尿量,并采用MPT光谱仪测定尿中Na+、K+浓度,滴定法测定Cl-浓度。结果 葶苈子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增加CHF大鼠排尿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葶苈子高、中剂量组尿Na+、Cl-排出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高剂量组K+排出明显减少(P<0.05)。结论 葶苈子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利尿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从而促进Na+、Cl-和水的排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苦参碱微乳经皮吸收制剂和口服苦参素胶囊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比较两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素胶囊阳性对照组和苦参碱微乳制剂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采用苦参素胶囊内容物水溶液(200 mg·kg-1)预防性灌胃给药;苦参碱微乳制剂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预防性经皮给药;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取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微乳高、中剂量组和苦参素胶囊水溶液组的ALT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匀浆中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减轻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苦参碱微乳高剂量组和苦参素胶囊水溶液组的AST均显著降低(P<0.05);苦参碱微乳制剂组ALT,AST水平及SOD,MDA含量以及病理变化与苦参素胶囊水溶液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对小鼠急性CCl4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临床用药苦参素胶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人冠心病(CAD)合并HLP(H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院治疗CAD合并HLP的56例老年患者分组:Ⅰ组用10 mg瑞舒伐他汀钙,Ⅱ组20 mg瑞舒伐他汀钙,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血清中TC、TG、LDL-C、HDL-C含量。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C、TG、LDL-C、HDL-C含量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CAD合并HLP有较好的效果;在安全范围内,剂量大的效果比剂量小的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许丽霞  周红  邹丽娥 《海南医学》2014,(14):2093-2095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CA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HC)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CAD合并HC患者63例。所有患者根据给予药物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4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服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前及1个月后hs-CRP水平、血脂各成分及一般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期1个月的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s-CRP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降低血脂及hs-CRP水平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并且加大药物剂量时效果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康莱特注射液对HL-60/ADR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16、P6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康莱特注射液作用于HL-60/ADR细胞,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康莱特注射液对HL-60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MTT法检测阿霉素对康莱特注射液作用后细胞的抑制效应。康莱特注射液作用HL-60/ADR细胞一定时间后,再用一定浓度的阿霉素作用该细胞一定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该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并分析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16、P63的表达。结果 各组细胞计数第6天达峰值,康莱特注射液各组细胞计数,较未加药组细胞计数低(P<0.05)。1 mg·mL-1康莱特注射液作用HL-60/ADR细胞96 h,阿霉素对该细胞的抑制效应较对康莱特注射液未作用的HL-60/ADR细胞抑制效应强(P<0.05);不同浓度的康莱特注射液作用HL-60/ADR细胞96 h后,再用1.5 μg·mL-1的阿霉素作用6 h,该细胞内的阿霉素荧光强度平均值(127.2±4.8)较对照组(77.8±7.2)高(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1 mg·mL-1康莱特注射液作用HL-60/ADR细胞48 h,HL-60/ADR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P16的平均值(898.46±30.50)较对照组(698.45±91.29)高(P<0.05);P63的平均值(837.53±42.75)较对照组(591.33±92.99)高(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对HL-60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能有促进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的作用。康莱特注射液还有上调HL-60/ADR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16、P63的表达,此机制可能参与康莱特注射液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82例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33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肌注,0.5 mg,1周2次,疗程为3个月。观察1年内病情的反复、复发率及测定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CD3+,CD4+,CD8+,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IgA水平。结果 HSP患儿治疗前血CD3+,CD4+,IL-2,IFN-γ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gA明显上升(P<0.01),CD8+细胞水平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3个月后复查血CD3+,CD4+,CD8+,IL-2,IFN-γ,IgA水平,发现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恢复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0.01),1年复发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卡介苗多糖核酸能调节HSP患儿免疫功能,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hs-CRP、LOX-1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高剂量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连续服药4周。3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各组hs-CRP、LOX-1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hs-CRP、LOX-1、血脂水平,并监测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相比较,AMI患者hs-CRP、LOX-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hs-CRP、LOX-1、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使用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d能显著降低患者hs-CRP、LOX-1、血脂水平,增加剂量能进一步增强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进与久居高原者血糖、血脂和电解质含量变化对复方甲基异噁唑片药动学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平原、急进高原和久居高原3组2个群体健康汉族男性青年志愿者口服单剂量复方甲基异噁唑片前后15个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3组血糖、血脂和电解质含量。采用DAS 2.0和SPSS 13.0统计软件计算3组受试者口服复方甲基异噁唑片后磺胺甲噁唑的药动学和血糖、血脂和电解质参数。结果 急进高原组和久居高原组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Ke、MRT、t1/2、Cl与平原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急进高原组t1/2、V与久居高原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久居高原组血糖和血脂含量高于平原组和急进高原组,载脂蛋白含量A则显著减少(P均<0.01)。急进高原组K含量增加,与平原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久居高原组Cl和Ca与急进高原组相比差异显著(P分别<0.05和0.01),急进高原组与久居高原组P均低于平原组(P<0.01)。葡萄糖(GLU)和胆固醇(TCH)与t1/2正相关,APOA与t1/2和V/F负相关(P<0.01)。K和Ca与AUC正相关(P分别小于0.05和0.01),与Cl/F和V/F负相关(P分别小于0.05和0.01)。Cl与V/F负相关(P<0.05)。结论 急进与久居高原者血糖、血脂和电解质含量变化对复方甲基异噁唑片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杏香兔耳风片对宫颈糜烂合并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80例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在临睡前阴道注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1 g,1次·d-1,共60 d;治疗组加用口服杏香兔耳风片4片·次-1,3次·d-1,共60 d;结果 宫颈糜烂治疗1月后,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80%,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月后,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9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阴道排液量、出血量明显减少,排液时间及出血时间亦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盆腔炎治疗1月后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4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杏香兔耳风片治疗宫颈糜烂和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参根和茎叶皂苷对孤独饲养小鼠自发运动及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小鼠孤独饲养4周后,分别以人参根及茎叶皂苷溶液灌胃,按高剂量100 mg·kg-1,低剂量25 mg·kg-1给药,并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观察两者对小鼠自发运动及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 人参根皂苷可减少小鼠的自发运动及攻击行为(P<0.01),人参茎叶皂苷可增加小鼠的自发运动及攻击行为。结论 人参根皂苷具中枢镇静的功效,而人参茎叶皂苷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赤芍总苷退黄降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赤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灌胃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小鼠黄疸模型,分别在实验第6天和第12天观察各组药物对小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血清学指标及对小鼠胆汁分泌量和肝组织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酸转移酶(UDPG-T)活性的影响,实验第6天观察各组药物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除第6天赤芍总苷中剂量组ALT、第12天低剂量组AST无显著差异外,赤芍总苷3个剂量组血清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赤芍总苷中、高剂量组胆汁分泌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3个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睡眠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赤芍总苷组肝组织UDPG-T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赤芍总苷具有退黄降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胆汁分泌量、提高肝药酶及UDPG-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测定人体血浆中匹伐他汀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以Agilent C18柱(4.6 mm×150 mm,3.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05 mol·L-1甲酸铵水溶液-乙腈-1%甲酸水溶液(7.5∶2.5∶70∶20);流速:0.5 mL·min-1,柱温:40 ℃。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对匹伐他汀(m/z 422.2→290.2)和内标瑞舒伐他汀(m/z 482.2→258.2)进行测定。结果 匹伐他汀高(80 μg·L-1)、中(50 μg·L-1)、低(0.25 μg·L-1)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RSD均小于15%;线性范围为:0.1~100 μg·L-1,回归方程为Y=1.222 6X-1.056 1×10-4,r=0.996 0。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匹伐他汀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羌月乳膏治疗单纯性女阴瘙痒症疗效。方法 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片·次-1,3次·d-1,同时外用羌月乳膏,涂患处,早晚各1次。对照组40例,口服咪唑斯汀10 mg·d-1,外用0.1%曲安奈德霜,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2.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值治疗组为2.14±1.71,对照组为2.10±1.68,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瘙痒积分为0.45±0.51,对照组瘙痒积分为0.82±0.77,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的继发皮损积分为0.31±0.65,对照组的继发皮损积分为0.03±0.17,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羌月乳膏治疗单纯性女阴瘙痒症,疗效与口服咪唑斯汀加外用曲安奈德霜相近,但其止痒效果优于后者,对继发皮损改善逊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