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小型企业管理者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和企业职业卫生行为现状,探索促进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田辖区176名小型企业管理者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知识得分在文化程度、工龄、近3年内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近3年内被卫生监督次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态度和行为得分在工龄、企业性质、近3年内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培训、近3年内被卫生监督次数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影响企业管理者知识的因素依次为近3年内被监督次数、文化程度、近3年内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培训、企业性质、工龄,影响企业管理者态度和行为的因素依次为近3年内被监督次数、近3年内是否参加过职业卫生培训.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小型企业管理者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加强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职业卫生培训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重点针对低文化水平、私营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印刷企业从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该行业职业健康促进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3家印刷企业263名员工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8.0软件对问卷内容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63名工人知识平均得分(15.52±4.73)分,正确应答率为62.54%。态度平均得分为(30.64±3.26)分;行为平均得分为(18.19±2.31)分。知识得分在工龄、文化水平、有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态度得分在文化水平、有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为得分在有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印刷企业工人职业卫生知识匮乏,职业卫生行为得分较低,应当继续加强印刷行业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性文化水平低、工龄低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印刷企业工人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家印刷企业的649名一线生产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工人知识得分3~32分,平均(17.80±6.57)分;态度得分12~36分,平均(31.11±4.85)分;行为得分4~25分,平均( 16.96±4.69)分.影响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龄、有无职业卫生培训,影响态度得分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工龄、月收入、有无职业卫生培训、知识得分、户口所在地,影响行为得分的因素有性别、有无职业卫生培训、知识得分.职工获取职业卫生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电视,最期望了解职业卫生知识的途径是培训班.结论 印刷工人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卫生态度,但在知识水平和行为方面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企业工人正己烷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现状,为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355名接触正己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355名工人的正己烷职业卫生KAP得分分别为5.48±2.57、19.46±5.64、8.72±3.01。≥40岁组的知识得分为4.71±2.54,均低于30岁组和30~40岁组(P0.05);学历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组的知识得分为5.09±2.52,均低于高中组和大专以上组(P0.01);月收入在3 000元组的知识得分为2.96±2.15,均低于其他组(P0.01);参加过职业卫生培训工人的知识得分高于未参加者(P0.01)。工人的职业卫生KAP得分与性别、年龄、学历水平、工作岗位、公司性质、月收入情况、培训情况等存在相关。结论应加强企业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月收入较低者以及私营企业的工人,不断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情况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探索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方法对2010-2011年辖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111家企业监测结果及现场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化学因素、粉尘、噪声合格率分别为95.7%、89.2%和85.4%,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规模企业的监测结果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资企业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其它经济类型企业(P<0.01);小型企业在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健康检查开展率、员工培训率明显低于中型企业(P<0.01或P<0.05);私营企业在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员工培训率明显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P<0.01);配备了专/兼职职业卫生负责人的企业在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健康检查开展率、员工培训率显高于未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负责人的企业(P<0.01)。其中55家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培训内容依次为生产技能(83.6%)、岗位操作制度(56.4%)、消防知识(38.2%)、生产安全知识(32.7%)、化学危害知识(23.6%)等。结论深圳市福田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总体合格率较高,但企业专/兼职负责人配备率、防护用品配备率、MSDS提供率、员工培训率低,尤其是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企业配备专/兼职负责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推动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有效途径,需针对企业经营者、管理层进行干预,促进企业主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深圳宝安区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宝安区农民工对职业病危害防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容量比例抽样方法 选择40家工厂企业的l8岁及以上的农民工,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农民工一般情况、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职业卫生态度、获取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知识途径.结果 共调查8 014名农民工,其对职业病诊断部门、职业性体检医疗机构等10项基本职业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33.1%,其中37.8%、39.0%农民工分别知道职业病诊断部门、职业性体检医疗机构;仅有7.5%的农民工了解<职业病防治法>;89.2%、88.6%的农民工分别认为企业有必要组织员工学习职业病防护相关知识、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对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检查;62.0%的农民工表示从事现职业时,被用人单位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63.2% 的农民工表示单位组织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农民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48.0%的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单位为其提供的防护用品;35.2%的员工参加过企业组织的职业病防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获取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知识途径依次是电视、广播 、宣传栏、报纸、卫生部门的宣传、企业培训、网络.结论 深圳地区农民工对职业病危害防护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较差,而农民工、工厂企业都有积极了解职业病防护相关知识的态度,应加强职业卫生法规的宣传及职业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深圳市部分中小企业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状况,为制定职业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型企业10家,每家80名外来务工人员,小型企业10家,每家40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员的年龄大部分在30岁以下(84.03%)、文化水平偏低(初中占64.50%)、《职业病防治法》知识正确回答率偏低(37.70%)、有机溶剂、噪声、粉尘的危害及防护知识正确回答率极低(分别为1.30%、3.70%和1.10%)、职业卫生相关态度评分较高(3.0~4.5分)、半数以上的人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卫生相关行为(平均得分3.0)。结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病相关知识正确率及正确行为形成率较低,应加强对该人群职业卫生及相关知识培训,促使良好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都)家具园区企业工人职业卫生认知和行为的现况,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11月通过对成都市(新都)家具园区不同规模企业进行分层,并随机选取10家企业的一线工人进行二维码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一般信息、职业卫生认知、职业卫生行为等方面,整理问卷数据,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0家企业的402名工人,职业卫生认知情况调查显示,工人职业卫生知识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是企业培训。工人职业卫生认知总分为5 226,被调查工人的认知得分为3 445,得分率为65.92%(3 445/5 226),男性工人认知得分高于女性工人(χ2=7.197,P0.05),文化程度较高的工人认知得分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χ2=18.599,P0.05),大中型企业的工人认知得分高于小型企业的工人(χ2=141.153,P0.05),培训次数多的工人认知得分高于培训次数少的工人(χ2=54.007,P0.05)。职业卫生行为调查显示,调查的402名工人中有378名愿意参与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但个人防护执行较差,59名油漆工人中有20名工作时没有坚持佩戴防毒口罩,127名木工中有51名工作时没有坚持佩戴防尘口罩。结论影响工人职业卫生认知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工人文化程度、受培训次数和企业规模。建议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加强教育,增加工人依从性,重点对认知情况较低的女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以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诊断相关知识为主。  相似文献   

9.
抽取南通市A、B、C 3家具有代表性的农药生产企业,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家企业共385名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发放问卷385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75.84%。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职业卫生态度认知的正确率,管理干部高于技术工人并显著高于操作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就越高;不同工龄职工之间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也存在较大差异。3家企业职工能够正确回答各项职业卫生行为和工作习惯相关问题的比例占69.23%。获取职业卫生知识途径主要有合同告知、上岗前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高毒物品告知卡等。提示应加强对农药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培训及健康促进和健康行为干预,增强职业卫生安全意识,提高农药生产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福田区汽车维修企业职业卫生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汽车维修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卫生问题。[方法]对福田区44家汽车维修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及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检查等现状进行凋查,对其作业环境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监测。[结果]福田区汽车维修企业均未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车间布局不合理、卫生防护设施未设置或不合理;部分监测点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丙酮浓度及噪声强度超标。[结论]深圳市福田区汽车维修企业的职业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府采取相廊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婷  汤月美 《职业与健康》2012,28(5):534-536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南京市汽车4S店职业健康监护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变化情况,为探索监管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于干预前对54家汽车4S店的管理人员54人进行基线调查,并通过宣教、要求整改等监管措施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再次对上述汽车4S店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汽车4S店管理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相关知识的总体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3%、37.7%、4.8%;干预后,总体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7.0%、93.8%、71.5%,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通过干预,使汽车4S店管理方知晓了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认识到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意义以及开始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监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浩  江伟  余锦林  何志明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697-1699
目的调查分析喷漆工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成效,为开展苯及其同系物作业工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参与式"培训对企业管理层、喷漆工进行多种形式的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并对干预前后企业管理人员、喷漆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改变进行调查,同时对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家玩具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1.6%~26.2%提高至干预后的72.4%~87.8%(P〈0.01),喷漆工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变化正确率由干预前的5.8%~11.6%提高至干预后的60.0%~69.9%(P〈0.01)。3家玩具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苯及同系物浓度逐年降低,工人岗前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率逐年提高。结论 "参与式"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对提高作业工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苯及同系物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职业卫生工作的认识、态度和对卫生监督的态度等情况,以更好地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和卫生监督。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内300余家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2家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多为兼职(70.2%),从事职业卫生工作时间短(1年以下占25.3%),对职业卫生知识自我评价为熟悉和掌握的仅35%,同时也出现企业领导不支持(10.3%)和员工不理解(19.9%)的困难。对卫生监督员重要的素质分别是法律与专业知识(57.1%)、良好的沟通技能(56.7%)、认真严谨的工作方法(32.4%)、同情心和同理心等(31.4%),获取职业卫生的知识途径以卫生部门培训(83.7%)和网络(59.6%)为主。结论企业应设置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岗位并进行专业培训,理顺利益相关者关系,探讨职业卫生监管模式和执法理念,改进职业卫生教育途径、加强卫生监督员的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徐茜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64-1266
目的了解无锡市钱桥社区工业企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需求。方法对86家社区企业中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或总经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结果 86家社区工业企业中主要是冶金、化纤、皮革加工、电子、机械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噪声、有机溶剂、重金属、三酸、粉尘。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文化程度普遍在大专以上,平均年龄36岁,进厂时间一般为1~5 a。绝大部分管理人员愿意了解有关职业卫生知识,仅有4.7%的人不愿意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大部分企业愿意接受有关的职业卫生服务;绝大部分的管理人员认为良好的作业环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大部分企业愿意投资改善作业环境。结论钱桥社区工业企业将更加发展壮大,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闫海腾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59-2060
目的了解铁路隧道施工人员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及个人对职业卫生的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制定职业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答题的形式对某隧道施工的416名施工人员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铁路隧道施工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0.59%。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高于农民工,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与工龄成正比。结论有必要加强职业健康教育,特别是注重提高农民工职业卫生的知识水平,并对其职业卫生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有毒有害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探索职业健康素养相关影响因素,为企业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elphi法筛选有毒有害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素养评价指标,制定深圳市有毒有害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职业健康素养评估分为知识性、态度性、行为性、技能性4个维度。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40家有毒有害企业1 987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987人,收回有效问卷1936份,有效回收率97.43%。有毒有害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素养总分为(72.68±10.49),其中知识性、态度性、行为性、技能性分值分别为(64.21±15.57)、(75.42±10.46)、(85.75±12.87)、(71.39±13.77);职业病危害识别及防护类、职业健康损害及处理维权类,其他类(职业安全、劳动组织、工效学、心理健康等)分值分别为(77.30±11.62)、(67.17±13.35)、(71.42±12.43)。各维度及各类别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职业健康素养、各维度(行为性除外)和各类别分值影响因素前3位均为;文化程度、总工龄、年龄,其中年龄呈负影响,但行为性分值影响因素依次为总工龄、文化程度、深圳工龄、工种、年龄。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上岗前培训组职业健康素养、各维度和各类别分值均高于无培训组(P0.05),以知识性、职业健康损害及处理维权类分值差别尤为显著。接触职业病危害工种员工对其岗位职业病危害基本认知分(55.04±38.05),低于其职业健康素养知识性分(P0.01),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其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性别、总工龄、工种、文化程度、岗位,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上岗前培训与无培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次调查结果显示有毒有害企业员工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以提高有毒有害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上海市闸北区农民工进行职业卫生综合干预,提高其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职业病发病风险。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选择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采用集体授课、小组讨论、知识竞答、同伴教育、发放宣传资料等综合干预方法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职业卫生知识有了明显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粉尘与噪声的危害及防护知识、一氧化碳危害的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参加培训有帮助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比较分析显示,干预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知晓率,粉尘、噪声、高温的危害及防护知识,一氧化碳危害的知晓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农民工对常见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知识知晓率仍然不高(粉尘64.47%,噪声65.64%,高温67.24%,一氧化碳66.44%)。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改善其职业卫生态度。针对常见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方面的知识应进一步加强深入的干预培训。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北京市大兴区高毒物品作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兴区生产、使用高毒物品企业职业卫生现状,预防、控制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方法]以38家生产、使用高毒物品的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大兴区生产、使用高毒物品的企业多为私营企业,生产、使用的高毒物品超标最严重的是苯,浓度为187.9mg/m^3,涉苯作业工人职业损伤检出率为9.3%。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方面国有、集体和三资企业明显好于私营企业。[结论]加强对生产、使用高毒物品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力度,普及职业卫生知识。规范高毒物品作业场所的职防行为,有效地预防、控制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效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模式。[方法]采用公共卫生管理学及预防医学方法,依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将企业贯彻执行国家职业卫生法规与各项防治措施相结合,用量化分级法确定企业的监督等级。同时为评估监督绩效,进行量化管理的3年动态研究。[结果]不同年份组织管理、预防措施、监督监测、健康监护、监督总评分和标化总分的得分率分别由2005年的65.75%、39.49%、73.30%、73.80%、58.24%和64.10%,提高到2007年的73.21%、69.38%、81.85%、75.94%、74.18%和80.79%。2007年比2005年分别提高11.35%、75.69%、11.66%、2.87%、27.37%、26.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7年优秀(A级)企业占10.75%、良好(B级)企业占36.25%,比2005年分别增加160.29%和176.09%。[结论]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进行卫生监督绩效评估的最有效途径与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