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6,(4):107-114
目的:了解南京城区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现状,及人口学变量、体育锻炼等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得分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的老年人基本情况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随机抽取的南京市城区60岁及以上的1108名老年人进行测查,评定其人口学变量和是否参与体育锻炼对其自测健康得分的影响。结果:(1)老年人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其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都处于良好状态;(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原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体育锻炼等对其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和总体健康得分都有显著影响;(3)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健康和总体自测健康得分影响较大,婚姻状况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影响较大,体育锻炼因素除对老年人社会健康得分影响较大外,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总体自测健康得分也都有一定影响。结论:南京市城区老年人健康得分良好,不同特征老年人之间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年龄和婚姻状况因素是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因素是保护因素。我们要重视"非在婚"状态老年人的社会关怀与支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生命质量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农村居民的生命质量,探讨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省5个地区1 040(男523,女517)名农村居民体育与健康知识、态度、信念、行为以及体适能与生命质量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运动行为中锻炼次数是生理功能和活力2个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锻炼时间除对生命质量之情感职能维度影响不显著外,对其它7个维度都有较强的影响作用.态度是生命质量中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躯体疼痛3个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知识则对生命质量中情感职能和总体健康2个维度有较强的影响作用.身体成分是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肌适能是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氧适能则对精神健康和躯体疼痛有较强的影响作用.结果提示,促进和提高农村居民生命质量水平,应重视对其行为的干预、态度的转变、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帮助农村居民提高认知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暴威  朱磊 《体育世界》2014,(9):49-5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在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较大;其次是情绪衰竭方面,工作怠慢方面。影响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发展机会、绩效评定、工作量大等,个人因素主要有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身角色认识不清等。并对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消除、预防职业的倦怠消极,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高校校体育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身体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青年教师身体呈亚健康的占多数,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对身体形态的满意度不高且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女教师比男教师对体形的满意度稍低;对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都有较高的认识:认为认为体型与体育锻炼有关、认为体育运动能增强心情愉悦感、认为体育运动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津市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市体育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已达57%,但青年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不尽合理,认为应采取措施,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分层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北省部分城市女性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女性总体生命质量一般,其中生理维度最差;城市女性的体育时间投入、精力投入(行为习惯和行为控制感)、情感投入(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与其生命质量显著相关,但情感体验对生命质量影响不显著;体育消费投入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层次差异较大。应重视对城市女性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使其转变思想观念,激发锻炼热情,提升生命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及体育学科的特点,以衢州市为重点,对社区体育的现状展开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在综合分析现状和剖析原因的基础上,就地方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衢州实际,以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出发点,从设施共享、健康意识宣传、体育常识普及、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积极服务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命质量维系民族或种族的繁衍和质量。以畲族聚居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法、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观察和分析聚居区居民生命质量的群体特征,发现:畲族聚居区畲族等少数民族居民在生命质量心理健康层面状况要优于生理健康层面,体现出"苦中作乐"基本状态;低收入居民生命质量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女性心理健康层面(MCS)生命质量问题突出,心理健康潜伏危机;老年居民生命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其它群体,成为高危群体,而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处于挣扎的边缘。此外,还发现体育健身可能具有维系或提升生命质量的价值作用。建议地方政府及时调整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着力改善民生,加强公共卫生、体育公共等服务体系建设,以维护地区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金燕  季浏  汪晓赞 《体育学刊》2007,14(7):126-128
对江苏等8个省市的14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调查。调查发现,83.3%的地市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已有68.4%的学校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79.2%的教师已经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影响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因素前3位是校领导的支持力度、教师的能动性及场地设施条件。反映出校本课程的开发总体上是好的,但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注重创新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山东省目前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五所高校的办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以上高校总体来说师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学历层次偏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还未形成自身特色,专业方向较为单一;毕业生就业渠道太窄,专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指出各高校应通过各种手段大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继续完善师资梯队建设;应加强对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研究,做到全面与个性兼顾,国家和地方共存,鼓励突出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应适当限制招生人数,并将提高学生技能、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为进一步研究高校教师的身体状况提供基础。方法:选取47名湖北省某普通高校人才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体质测试和心理问卷调查,利用统计方法分析该群体的身心状况。结论:新入职青年教师总体健康、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较差,在学历、性别、婚姻状况方面整体不具有差异性,但结婚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社会功能;在超重或肥胖率上存在严重风险;在安静心率和血压方面存在风险;身体素质较同龄全国标准其他成年人群有差距,如柔韧性和平衡性不好、力量弱等体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山东省部分高校教师的休闲体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总结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与发达城市的差距,以期为改善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推动高校教师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的健康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等社会发展问题。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因素有躯体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研究表明高校教师长期面临社会、工作和心理3方面的压力,从而导致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健康状况堪忧。从研究现状来看,缺乏对物理环境因素的探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也存在缺陷,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缺乏横向比较和纵向跟踪研究,对西部地区关注不足。应该加强对高校教师健康的跟踪研究,准确把高校教师健康变化情况,为高校教师的健康促进提高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师体育专业的学生如何适应当今体育教学工作,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一些中学体育教师的访谈和调查研究,了解了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并综合分析了高师体育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其现状。  相似文献   

15.
曹永跃 《体育科技》2014,(3):142-143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文献资料、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高校学生健康状况的教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高校体育课程文化优势;拓展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以终身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等观点。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的大学教育需要针对大学生耐力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的耐力素质缺失情况,并提出提高大学生耐力素质的实践干预措施.从而提升大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目标,为国家经济发展与进步储备人才力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以北京地区为例对当代女性健身观念与行为进行讨论与分析。从被调查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分布能够比较全面反映出当代女性健身观念和行为的现状。研究显示:当今,女性健身目的明确且理性,大部分女性认为体育健身应是生活的一部分,并认为对体育健身的参与度反映出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参与体育健身是现代女性的标志之一。当代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对体育健身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认知程度都比较高,认为体育健身是改变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参与体育锻炼更多的是源于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关注。但是,从参与体育健身的人数和每周健身的频度,反映出当代女性健身观念和健身行为的不一致性。在现实当中,由于女性角色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参与健身时存在着女性与男性实际上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高校更好的开展身心健康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大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16周锻炼后大学生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身气功·易筋经能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萼矽”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逻辑分析法在全面理解活动内涵的基础上,融入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学生个性化发展等元素,并以高校体育改革政策为依据,构建符合山西农业大学特点的新课程目标模式,并加以实施推广,为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办,奠定终身体育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等方面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着重在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素养、影响大学生习武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