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e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院患者传染病4项指标检测对医患双方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11620例患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TP),TP阳性者采用TP-PA进一步核查确证。结果 11620例患者HBsAg阳性1145例,抗-HCV阳性267例,抗-HIV阳性2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247例。结论对所有入院患者检测传染病4项指标,可以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还可避免和预防医院内感染及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3.
刘建峰 《北京医学》2007,29(5):309-309
为探讨孕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四项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我们于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对孕前检查的3368例孕妇感染性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模式的分布情况以及对脐血采集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1 744例HBsAg阴性的孕妇在产检时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模式进行归类.结果 单项抗-HBc阳性15例(0.86%),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抗-HBc双抗阳性62例(3.55%),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和抗-HBc双抗阳性20例(1.15%),抗-HBs、抗-Hbe和抗-HBc 3个抗体阳性140例(8.03%).单项抗-HBc阳性15例孕妇,经核酸检测均为HBV DNA阴性.结论 脐带血捐献者属于HBV感染低风险人群,实施产检两对半和产前HBsAg检查模式能有效筛查乙肝.  相似文献   

5.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初筛的检测,目前已成为我院临床上的一个常规检查项目.由于近年来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医疗纠纷的不断升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对患者输血前作以上三项检查显得尤为的重要.为了了解我院住院病人输血前的感染情况,我们对本院一年多来2149例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6.
1070例受血者5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1 070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抗体(Anti-TP)的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抗-HCV阳性16例,梅毒螺旋体阳性6例,ALT不正常26例,HBsAg阳性57例.结论 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结果的变化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患者以及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分别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分为乙组、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分为丙组、重叠患者分为观察组。结果 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表达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乙、丙两组(P0.05);同时在Child-Pugh肝储备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也明显高于乙、丙两组(P0.05);同时Child-Pugh肝储备功能评分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表达水平成正比。结论 患者的肝储备功能以及肝功能均会受到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影响,需要通过相关的诊断将三种感染情况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常规检查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V)、弓形虫(TOX)、单纯疱疹病毒(HS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分析5 360例孕妇有可能感染的8项母婴传播疾病的标志物。结果 8项感染性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CMV-IgG 0.3%、RV-IgG 1.5%、TOX-IgG 1.8%、HSV-IgG0.9%、HBsAg 7.3%、Anti-HCV 0.5%、Anti-TP 1.8%、Anti-HIV0.1%。结论育龄妇女在孕前和孕期易感染8种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提倡各医院将此8项筛查项目作为孕妇产前的常规检测项目,促进我国人口的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了解我院精神病患者乙肝标志物两对半的模式,为患者预防和治疗乙肝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的1336例患者结果,与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健康人群体检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的1457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大三阳"结果高于健康体检人群1倍(P<0.05).精神病患者"小三阳"低于健康体检人群(P<0.05).精神病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结果低于健康体检人群(P<0.05).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单独阳性明显低于健康体检人群(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的乙肝两对半模式分布与健康体检人群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手术、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的常用医疗措施,孕妇的生产也基本上在医院进行,而这些过程都会接触到各种手术器械和存在医源性感染的危险.乙肝、丙肝、艾滋病毒常常通过血液感染,为了更好地防止疾病的医源性传播及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对手术前、输血前和产前的患者和孕妇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1/2)、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L-P).现将8 796例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1989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Chi-ron公司合作研究,成功地获得了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克隆,使人们了解到丙型肝炎病毒是输血后肝炎(PTH)的重要原因.为此国家卫生部明文规定自1993年7月1日起,对献血者进行HCV抗体的筛查是每次献血前的必检项目之一.这是减少PTH的主要举措,笔者就不同献血者HC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来自芜湖市(县)城乡的个体献血者(有偿献血)和芜湖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人员献血者(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输血前传染病相关检查结果.方法 对我院2854名受血者在输血前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 HBsAg阳性、抗-HCV阳性者分别为9.1%和3.4%、Anti-TP阳性者为0.28%,HIV(1+2型)抗体阳性者0.07%.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传染病指标的检测,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血清中除HBcAg不易检出外,其他五项均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博罗地区孕产妇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200例孕产妇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梅毒TRUST初筛试验、梅毒特异性抗体(Anti-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2型(Anti-HIV)检测。结果本组3200例孕产妇中经感染性指标检测后,其中HBsAg阳性者310例,阳性率为9.7%;Anti-HCV阳性者12例,阳性率约0.38%;梅毒TRUST初筛试验阳性21例,假阳性5例,阳性率0.5%;Anti-TP试验阳性30例,阳性率0.95%;Anti-HIV阳性1例,阳性率为0.03%。结论对孕产妇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十分必要,对提高优生优育、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母婴传播是其传播方式之一。对孕期妇女进行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对于切断母婴传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及避免医院感染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资料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的4 013例孕妇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1+2)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围保期孕妇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表面抗体HBs Ab;乙肝e抗原HBe Ag;乙肝e抗体HBe Ab;乙肝核心抗体:HBc Ab);HBs Ag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TP(RPR);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的流行与感染情况,探讨各项病原体的诊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围保科建卡的11098例孕妇分别做上述项目检测,1054例HBs Ag阳性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结果:HBs Ag阳性率为9.5%,抗-HCV阳性率为0.16%,TP(RPR)阳性率为0.21%,抗-HIV1+2排除2例可疑。结论:常规开展围保期孕妇免疫学检测,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孕妇的感染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避免母婴垂直传播,从而降低新生儿传染率,为达到母子健康,避免院内感染和加强临床生物安全提供有利数据。现将统计的数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石家庄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乙肝)、丙型肝炎病毒(丙肝)、梅毒螺旋体(梅毒)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本研究对石家庄地区作产前检查的1100名孕妇进行了乙肝、丙肝、梅毒和HIV感染检测的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100名孕妇。1.2试剂乙肝五项、乙肝前S1抗原(PreS1)、丙肝抗体IgG、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梅毒血清学试验(TPHA)及HIV抗体测定,试剂盒购自北京万泰生物工程公司;乙肝和丙肝基因定量试剂盒购自天津中平科技公司。酶标仪为意大利Ario公…  相似文献   

18.
经输血传播病原体通常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西尼罗河病毒(WNV)、嗜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等。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针对上述病原体对献血员血液筛检的特异抗体原和抗体标志物共有4种,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方法模式为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和双抗原夹心法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酶标仪、洗板机、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和全自动加样系统等。病毒核酸检测标志物是HBV DNA、HCV RNA和HIV RNA。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近5年献血人群输血传染疾病标志物检测结果,为制定预防输血传播疾病、减少血液浪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石家庄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项目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石家庄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项目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00 114份,不合格3901份,总不合格率为1.30%。各项目不合格率分别为ALT 0.35%、TP抗体0.30%、HBsAg 0.27%、HCV抗体0.25%和HIV抗体0.09%,其中ALT、HBsAg、TP抗体等指标阳性率逐年上升,HCV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而HIV抗体阳性率则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呈稳定态势。ALT、TP抗体和HBsAg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宣传、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程体检和检验以及引进先进的检测方法和试剂是保证输血安全、减少血液浪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亮  李淑惠 《海南医学》2010,21(11):95-96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1331例孕妇(编为A组)进行酶联免疫法乙肝两对半检测及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26934例孕妇(编为B组)进行酶联免疫法丙肝抗体检测。结果在A组孕妇中,HBsAg(+):1988例[HBsAg(+),HBeAg(+):526例;HBsAg(+),HBeAg(-):1462例];B组孕妇中,抗-HCV(+):115例。结论开展孕期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孕妇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阻断母婴传播,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