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州某高硫铝土矿中硫和铝的溶出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贵州某高硫铝土矿中硫和铝的溶解行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苛性碱质量浓度、石灰添加量、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的影响程度,利用回归法确定了各参数对硫和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70℃、苛性碱质量浓度225g/L、石灰添加量5%、溶出时间60min条件下,硫溶出率为26.01%,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维持在97%以上,后续脱硫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云南某高铁铝土矿溶出氧化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云南某高铁铝土矿中高压溶出氧化铝,考察了溶出温度、溶出时间、石灰添加量、苛性碱质量浓度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铝溶出最佳条件为溶出温度280℃,溶出时间45min,石灰添加量8%,苛性碱质量浓度225g/L;最佳条件下,氧化铝相对溶出率为84.35%,实际溶出率为75.94%。同时,对原矿样的能谱分析和赤泥的XRD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铝溶出过程中,赤铁矿会包裹部分一水硬铝石,导致氧化铝溶出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某三水型高钛铝土矿的溶出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某三水型高钛铝土矿的溶出特性,考察了温度、时间、石灰添加量及碱质量浓度对氧化铝和二氧化钛溶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氧化铝的溶出影响显著,而石灰添加量对钛的溶出影响较大;较佳的溶出条件为温度240℃,时间40 min ,石灰添加量4%,苛性碱质量浓度225 g/L ;最佳条件下,二氧化钛溶出率为9.75%,氧化铝溶出率为88.91%。  相似文献   

4.
富云母高岭石铝土矿具有铝高、硅高和铝硅比低的特点,为有效开发利用该类型铝土矿,了解拜耳法溶出氧化铝工艺的适应性,获得适宜的溶出条件并提高溶出率,采用高压盐浴溶出试验研究溶出温度、溶出时间、循环母液苛性碱浓度、石灰添加量、矿石粒度和配料分子比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铝土矿适合采用拜耳法溶出,适宜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60~280℃、溶出时间60min以上、循环母液苛性碱浓度220~240g/L、石灰添加量9%、矿石粒度0.28mm、配料分子比1.35~1.45。在此条件下,氧化铝实际溶出率达72%以上,相对溶出率达96%~98%。  相似文献   

5.
高硫铝土矿优化溶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高硫铝土矿的溶出性能,获得氧化铝与硫溶出率的回归方程,进而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高硫矿进行溶出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矿石溶出性能的重要因素,但在低于260℃时,硫溶出率的提升更为明显;氧化铝溶出率随苛碱浓度的提高而提高、硫溶出率呈下降趋势;时间与石灰量对矿石溶出性能的影响不明显。获得"低温高碱"的优化溶出工艺为:温度250℃、碱浓度255g/L、时间70min、石灰添加量6%,氧化铝相对溶出率达到95%,硫溶出率低于26%,与回归方程的预测结果吻合度较高。此工艺适于处理硫含量低于1.47%的高硫铝土矿。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高压水化法和拜耳法对某高钛铝土矿进行溶出,对比两种方法对Al_2O_3及TiO2溶出率的影响。研究了高压水化条件下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溶出时间以及石灰添加量对高钛铝土矿中Al_2O_3及TiO_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水化法更有利于提高Al_2O_3溶出率、降低TiO2溶出率,溶出效果优于拜耳法;高压水化法的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90℃、苛性碱浓度360g/L、溶出时间60min、石灰添加量8%,此条件下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可达90.832%,TiO2的溶出率仅为4.108%。  相似文献   

7.
对桂西北某分选出的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的低铁铝精矿进行浸出研究,考察了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石灰添加量及溶出时间对铝精矿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270℃,苛性碱浓度250 g/L,石灰添加量10%,浸出时间60 min的条件下,Al_2O_3的浸出率达到78.49%,相对浸出率达97.00%.浸出温度及石灰添加量有着最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拜尔法高压溶出广西平果铝土矿,考察了溶出时间、溶出温度、石灰添加量以及苛碱浓度对氧化铝溶出及赤泥中氧化铁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时间50min、溶出温度260℃、石灰添加量6%、苛碱浓度235g/L,在该条件下,氧化铝实际溶出率可达79.6%,赤泥中氧化铁含量达32.1%。  相似文献   

9.
采用拜尔法高压溶出广西平果铝土矿,考察了溶出时间、溶出温度、石灰添加量以及苛碱浓度对氧化铝溶出及赤泥中氧化铁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时间50min、溶出温度260℃、石灰添加量6%、苛碱浓度235g/L,在该条件下,氧化铝实际溶出率可达79.6%,赤泥中氧化铁含量达32.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三水型铝土矿磁选除铁和高压溶出氧化铝,考察了磨矿时间、磁场强度对磁选除铁的影响以及石灰添加量、碱质量浓度、溶出时间对氧化铝相对溶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时间10min、磁场强度1.7T磁选除铁条件下,Al2O3回收率为76.68%,Fe2O3脱除率为83.54%;在石灰添加量4%、碱质量浓度180g/L、溶出时间45min条件下,Al2O3相对溶出率达93.65%。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高压水化条件下溶出温度、粒度、搅拌强度以及石灰添加量对高钛铝土矿中Al_2O_3及TiO_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氧化铝溶出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石灰添加量、搅拌强度、粒度。在下述最佳溶出条件下,Al_2O_3和TiO_2实际溶出率分别为86.52%和5.708%:粒度0.045~0.074 mm、石灰添加量8%、溶出温度290℃、搅拌速度8r/min、溶出时间45min。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贵州某高硫铝土矿焙烧后的预脱硅和矿浆沉降性能。结果表明:随焙烧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预脱硅率升高;随矿浆固含量增加,预脱硅率降低;石灰添加量对预脱硅影响不大;随苛性碱质量浓度增大,预脱硅率升高;在苛性碱质量浓度248g/L、石灰添加量9%、反应时间8h、温度100℃、矿浆固含量300g/L适宜条件下,预脱硅率为64.5%左右;稀释矿浆苛性碱质量浓度为160g/L,矿浆沉降速度10m/h,矿浆固含量以70g/L为宜,絮凝剂添加量为80g/t左右。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在优化条件下添加氧化锌对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溶出过程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溶出条件下高硫铝土矿溶出过程中加入氧化锌后,硫溶出率随氧化锌加入量增加而降低,氧化铝溶出率基本不变。溶出液中S2-含量随氧化锌加入量增加而降低,其他价态硫不随氧化锌加入量变化。优化溶出条件下,不同硫含量矿样在添加氧化锌后溶出的氧化铝溶出率基本不变,而硫溶出率随着矿样硫含量的增加,不断增加。添加10%氧化锌适合处理硫含量在1.373%以下的高硫铝土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从贵州某低品位铝土矿焙烧-预脱硅产物中溶出氧化铝。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60℃,溶出时间60 min,配料αk=1.45,溶出碱浓度260 g/L,石灰添加量为矿重的9%。最优溶出条件下,氧化铝平均实际溶出率为90.30%,平均相对溶出率为96.04%。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从铝土矿低钙石灰烧结熟料中浸出氧化铝,考察了液固体积质量比、碳碱质量浓度、苛性碱质量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土矿低钙烧结熟料具有较好的浸出性能,最佳条件下,氧化铝浸出率可达87.3%。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拜耳工艺从高硫铝矿脱硫精矿中溶出铝。结果表明,拜耳工艺溶出过程中,以黄铁矿形式存在于脱硫精矿中的硫会随黄铁矿的溶解进入溶液;在溶解温度265℃、溶解时间60 min、循环母液Na_2O_k质量浓度235 g/L、分子比1.45、石灰用量为矿石质量7.5%条件下,铝土矿脱硫精矿中的氧化铝的相对溶出率为97.5%,硫溶出率为19.5%。  相似文献   

17.
作者较全面地研究了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及石灰添加量等因素对贵州铝土矿溶出过程的综合影响。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案进行了实验,建立了溶出过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对高碳铝土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和溶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600℃条件下焙烧20min,焙烧矿中的总碳含量可降低至0.064%,总碳的脱除率可达到97.17%;矿石中几乎全部的硫保留在焙烧矿中,焙烧过程不增加烟气中SO_2排放。在溶出温度260℃、石灰添加量10%及溶出液αK 1.40左右的条件下,焙烧矿的溶出效果良好:氧化铝溶出率达到76.77%,溶出赤泥A/S 1.22,溶出赤泥N/S 0.52。在焙烧矿溶出过程中,矿石中的硫绝大多数进入赤泥,仅有不到5%进入溶液,焙烧矿中的硫对氧化铝生产过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高硫铝土矿粗粒径焙烧脱硫及其溶出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对盘磨(粒径830μm占75%)和球磨(粒径75μm占85%)的一水硬铝石型高硫铝土矿进行焙烧脱硫处理,并与原矿进行溶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00℃焙烧30min后,盘磨矿与球磨矿的硫含量分别从2.33%降至0.68%与0.64%,可以满足氧化铝生产工艺要求。当溶出条件为苛碱浓度245g/L、溶出温度260℃、石灰添加量8%、溶出时间60min时,焙烧矿氧化铝的溶出率提高了3.0~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NaOH溶液溶出铝土矿是碱溶—碳分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采用现有拜耳法生产设备进行预脱硅和高压溶出试验,研究用NaOH溶液溶出不同铝硅比(A/S)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溶出效果,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并与生产现场拜耳法蒸发母液溶出的效果和生产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矿石的实际溶出率(η_实)随矿石A/S、苛性碱质量浓度(N_K)、配料分子比(α_(k配))和配料溶出率(η_配)的升高而升高,随石灰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现场母液与NaOH溶液溶出的效果基本保持在相同水平,但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溶出矿石量是现场蒸发母液的1.71倍,循环效率则是现场蒸发母液的2.16倍;碱溶—碳分工艺预脱硅溶出的适宜条件为:矿石A/S4.0、预脱硅温度98℃、预脱硅时间6h、N_K=200g/L、石灰添加量11%、α_(k配)=1.3~1.5、η_配=90%、溶出温度273℃、溶出时间40min,此条件下A/S=8.65矿石的η_实可达87.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