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保证华北油田某区块J-S输油管道能够在低输量下安全运行,对比分析油气混输和低含水油输送两种技术方案,优选通过油气混输的运行方式降低J-S输油管道最低启输量和启输温度。通过在J站新建伴生气压缩、注入、放空系统,在S站新建分离、过滤、放空系统,利用两相流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提高管道内介质流速,并将J站富余的伴生气资源通过管输的方式输送至S站。设计采用PIPESIM软件及HY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相互验证。该方案不但解决了J-S输油管道低输量下安全运行的问题,同时缓解了J油田与S油田伴生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矛盾,降低了油田原油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联合站原油计量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一种针对陕北油田特点而研制的联合站原油计量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工控计算机、分布式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和RS485总线构成,实现联合站原油准确计量,定量稳定外输,工艺过程与生产安全在线实时监控。系统集联合站控制管理一体化,在陕北油田具有典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西部原油管道冬季运行期间短期内油源不足的境况,减少管线间歇输送时的停输次数和停输时间,西部原油管道鄯善—兰州干线低输量连续运行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对西部原油管道鄯善—兰州干线900、850和800 m3/h三种低输量工况进行了连续运行测试试验。通过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的SCADA系统得到了全线在低输量下连续运行期间站场的总参数表和输油泵的总参数表。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原油管道短期内低输量下连续运行是可行的,保障了西部原油管道冬季安全平稳运行,顺利完成管线输送任务。  相似文献   

4.
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属于输送多品种介质、变输量、多支线分输和注入的复杂长距离管输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双油品、双工况、双管同沟敷设的管道输送工程。文章从干线双管同沟敷设,双管联合阴极保护,工艺系统设计,成品油、原油顺序输送工艺,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站场优化设计,独创的建设思路等方面论述了该工程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5.
油品物性直接影响冬季长输原油管道输送安全。以西部原油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油品进行物性分析,探讨多油品输送条件下管道冬季安全运行措施。分析认为,无论是单一油品还是掺混油品,其物性差异对管道常温输送影响不大,但应关注高黏度北疆油田原油以及泵剪切作用造成的油品凝点升高现象。同时,应确保注入支线油品物性指标合格,并严格控制注入量。认为通过实施科学的干线、支线输送工艺,制定合理的停输时间和应急措施,能够确保西部原油管道在冬季平稳输送。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庆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原油产量逐年递减,管道大多处于低输量运行状态。为保证大庆油田R区块A—B段含蜡原油管道在低输量下安全、经济地运行,根据管道主要运行参数,设计了掺水输送、新建加热站输送和正反输三套安全保障方案,确定了各方案主要设备型号。综合考虑管道运行能耗费用和建设投资费用,最终优选出掺水输送作为大庆油田含蜡原油管道低输量运行安全保障方案,即首站外输含水原油至末站、扩建末站污水站、剩余污水在污水站处理后就地回注方案。研究成果对含蜡原油管道低输量安全保障方案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对原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为保障原油安全稳定供应,我国必将新建一批原油管道,以完善长输原油管网。结合长输原油管道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分析影响长输原油管道可研阶段内含报酬率与实际投资内含报酬率差异的原因,为长期投资决策提供更准确的财务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西部原油管道沿线各站在满输量运行下的设备状态,测试其输送能力,提高适应性,对该管线进行了满输量测试研究。测试前期通过仿真系统模拟获得不同输量台阶下沿线各站配泵方案,制定控制方式与压力控制标准。测试过程采用不同输量台阶稳定后,逐步增量方案。测试得出:管线在设计输量下沿线设备满足设计要求,获得不同批次的油品物性不同对沿线摩阻影响的大小不同及满输量运行的六个风险点;西部原油管道在满输量运行时应重视油品物性变化,避开运行风险点,实现管线安全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10.站场 10.1.分井计量站 flow station 油田内完成分井计量油、气、水的站。简称计量站。 10.2.交接计量站 metering station 对外销售原油、天然气与用户进行交接计量的站。在油田也称外输计量站。 10.3.接转站  相似文献   

10.
油品需求型成品油管道分输计划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品油管道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同时输送多种油品,其运行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制定批次计划。利用计算机自动优化批次计划对提高成品油管道管理水平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成品油管道批次计划优化问题建模的难点在于如何描述批次在管道内的运移过程以及满足诸多的工艺运行要求。针对单点注入、多点分输油品需求型成品油管道分输计划优化问题,以管道沿线各管段运行流量整体平稳性最高为目标,采用离散时间的表达方法建立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可满足批次跟踪、管段运行流量、首站输入、中间站分输、末站分输、站场需求等约束条件。为增加优化结果的实用性,模型中引入了两类约束条件:管道沿线任一中间站应既允许执行部分分输作业,也允许执行全分输作业;为减少管道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要求在相邻的两个时段内,若同一中间站对同一批次执行部分分输作业,其分输流量应保持一致。以成品油管道历史输油任务为例,成功利用CPLEX软件获得了模型最优解,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气管道站场信息系统的不断提高,仪表、通信等弱电设备数量也不断增加,站场内自动化、通信系统已成为油气管道的神经中枢。然而,大部分油气管道站场坐落在雷暴活动极其复杂的地区,且设备装置较多,雷击现象时有发生。雷击主要表现为直击雷电与感应雷电,感应雷电通常会危害仪表、通信等弱电设备,导致站场信息系统的中断,影响油气管道监控及信息传输功能。以中缅油气管道(贵州段)为例,由感应雷击入侵弱电设备的表现形式,对成因进行分析,采用全方位防雷设计理念,即屏蔽、均压和接地的方式,提出具体防雷措施,从而降低了感应雷击的危害,取得了较好的防雷效果,提高了油气管道站场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原油在沿管道向前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阻力而产生摩擦热。对不采用加热站而利用摩擦热加热油流进行原油输送作了可行性分析,提供了求解油流出站温度及管径的数值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使用混输泵代替接转站中的输油泵,可以简化站内设施,如可取消分离缓冲罐、事故罐,并可将气液分输两条管线改用一条油气混输管线,同时可降低油气进站的压力。文章介绍了多相混输泵在塔河油田的应用。塔河油田属于滚动开发油田,井间距大,原油黏度高,采用混输泵站与传统接转站相结合的布局,可减少接转站数量,扩大集输半径,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用于输油生产的自控系统也越来越先进,可靠,可编程控制器(PLC)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应用面极广的工业控制装置,它具有控制能力强,工作可靠,编程简单,操作灵活,便于维护,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介绍了以PLC作为粘控系统核心的克-独输油管道首站控制系统的配置,功能以及该系统所采用的SCAN3000系统软件的结构,特点与应用,SCAN3000系统具有良好的界面,能很好地与其他软件兼容,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提高首站的自动化控制水平,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输油管道安全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轻烃管网顺序输送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油气田轻烃管网系统目前采用间歇混合输送的方式将原稳烃、浅冷烃和深冷烃混合输送至下游,存在管网压力偏高且波动大、管输轻烃质量差、外输泵能耗偏大、管网运行操作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借鉴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原理,综合考虑各站场产烃类型、产烃量、泵机组外输量、启泵时间需求、管道承压能力、输烃顺序、混烃界面等,计算得出轻烃管网的顺序输送方案,并提出了顺序输送时应遵循的原则:①所有站场采取集中注入方式进行轻烃注入作业;②应尽量避免各站场同时注入轻烃,采取相邻站场相继注入的方式,确保管道稳定运行;③各站场注入轻烃时应避开混烃段;④各站场注入轻烃管网时,必须满足各注入支线的管输能力及外输泵的工作流量要求。最后验证了该方案的水力可行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轻烃管网采取顺序输送方案,可节省泵站运行费用19.4万元/a,减少混烃量约133.3×104 m3/a,对现场减少管网压力波动和混烃损失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成品油管道设计与原油管道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管道的顺序输送和批次、罐容的优化、混油的处理等方面,其关键是顺序输送批次和罐容的优化。在一条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中,需要在管道的起、终点以及沿线的分油点和进油点建造较大容量的储罐区来平衡生产、消费和输送之间的不平衡,油罐区的建造和经营费用就要增加。采用一般方法计算为管道输送一个批次需要的罐容量,此罐容量往往非常巨大,为减少罐容的投资,提出在成品油管道设计中采用输差计算罐容的优化方法,并以抚顺—郑州成品油管道锦州站为例进行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7.
大庆原油蜡沉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在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油温、流速、管壁处温度梯度等参数对大庆原油蜡沉积的影响.在原油与管壁温差相同时,不同温度段蜡沉积速率并不相同,存在蜡沉积高峰区.在壁温相同时,随油温升高,蜡沉积速率逐渐增加.在油温、壁温相同的条件下,随流速增加,蜡沉积速率下降.建立了大庆原油蜡沉积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铁岭-秦皇岛输油管线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沿线蜡沉积分布.铁-秦线冬季存在蜡沉积高峰区;春、秋季出站时蜡沉积最严重,下一站进站时蜡沉积最轻;夏季蜡沉积速率更小,且沿线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research, wax deposition in different crude oil pipeline systems was studied. In oil pipelines, the main mechanism for wax appearance is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long the pipeline. A computer program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wax precipitation phenomena. Temperature profile along the pipeline was determined and solid liquid equilibrium constant, wax mole fraction and wax thickness along the pipeline were calculated. This computer program was applied to different crude oil pipeline systems in Iraq (Baiji-Daura, Rumaila-Zubair-Fao and Hadttha-Rumailia). In Haditha-Rumaila crude oil pipeline system, it was observed that wax thickness after a year is approximately 0.1 mm and temperature declined from 303 K to around 300.5 K. The wax mole fraction after a year is approximately 0.2. The solid-liquid equilibrium constant for the first component around 0.228 and around 165 for the second component after a year. Similar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other crude oil pipeline systems studied.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适用于边远沙漠小型油田的原油外输方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输油管道水热力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应用管道轴向温降公式计算了不同产能阶段的热力允许最小安全输量,发现仅依靠出站温度和压力不能顺利将原油输送至终点。根据最低经济流速对四个产能阶段进行管径初选,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阶段不同管径管道输油的水热力参数,结果表明:产能为10×10~4t/a、20×10~4t/a两个工况时不适合采用管道输油,应考虑建立原油中转库并使用汽车罐车外运原油;产能为30×10~4t/a工况时,管道输油需要沿线设置2~3座加热站及2座泵站,但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产能增加至50×10~4t/a时,管线水热力状况明显好转,可以采用管道输油。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 this research, wax deposition in different crude oil pipeline systems was studied. In oil pipelines, the main mechanism for wax appearance is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long the pipeline. A computer program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wax precipitation phenomena. Temperature profile along the pipeline was determined and solid liquid equilibrium constant, wax mole fraction and wax thickness along the pipeline were calculated. This computer program was applied to different crude oil pipeline systems in Iraq (Baiji-Daura, Rumaila-Zubair-Fao and Hadttha-Rumailia). In Haditha-Rumaila crude oil pipeline system, it was observed that wax thickness after a year is approximately 0.1 mm and temperature declined from 303 K to around 300.5 K. The wax mole fraction after a year is approximately 0.2. The solid-liquid equilibrium constant for the first component around 0.228 and around 165 for the second component after a year. Similar results were observed in other crude oil pipeline systems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