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慎贤  张占柱 《中医杂志》2007,48(6):521-523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UA)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汤,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观察UA、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65.0%,总有效率8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5%和72.5%(P<0.01);在降低UA和血脂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四妙汤能明显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UA和血脂水平,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峰 《河北中医》2012,34(9):1307-1308,138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秋水仙碱和美洛昔康),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加味四妙散内服和四黄散外敷)。2组均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ESR、C-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内服和四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四妙汤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尿酸、C反应蛋白及血沉和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尿酸、ESR、CRP和VA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配合新癀片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联合金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接受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加味四妙散内服与金黄散外敷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21/22),高于对照组的88.89%(1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CRP、ES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2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联合金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急性期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水平,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三金四妙汤配合局部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患126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予加味三金四妙汤(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车前子、延胡索、威灵仙、羊角灰、白芥子、苍术)配合局部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按《原发性痛风诊疗指南》予秋水仙碱治疗,观察两组血尿酸水平及疼痛改善、关节红肿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血尿酸平均水平接近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关节红肿消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三金排石汤配合局部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解毒散及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早期肾保护作用。方法:将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散及解毒散外敷)、对照组(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及解毒散外敷),各60例;疗程为1周,1周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痛风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UA)、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尿肌酐(A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两组的降低作用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UA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ESR、CRP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ACR、β2-MG、Cys c与治疗前相当(P>0.05),对照组的ACR、β2-MG、Cys 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结论:与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相比,口服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一样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降低炎性指标,且更能降低患者的血尿酸值,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小,能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史楠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9):51-53,67
目的:观察消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痹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关节肿痛评分与指数、炎症因子水平[血尿酸(B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介素-1β(IL-1β)、环氧酶-2(COX-2)]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 (37/40),高于对照组的80.0% (32/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痛评分与指数及BUA、hs-CRP、ESR、IL-1β、COX-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痹汤可显著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这与其可降低BUA和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9):1232-1233
目的:观察自拟消风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血尿酸(UA)、血沉(ESR)、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秋水仙碱;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消风汤内服,连续用药1周为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疼痛的缓解情况及痛感VAS评分变化,监测治疗前后UA、ESR、COX-2、IL-1β、TGF-β1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75%与观察组91%相比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痛感缓解更迅速,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UA、ESR、COX-2、IL-1β、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消风汤利于缓解关节疼痛,缩短病程,降低血尿酸,减轻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棒皮砂莲方外敷联合棒皮苦胆四妙汤口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秋水仙碱片联合依托考昔片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棒皮砂莲方外敷联合棒皮苦胆四妙汤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和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UA、ESR及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棒皮砂莲方外敷联合棒皮苦胆四妙汤口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能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症状,降低UA、ESR及CRP水平,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内服联合新癀片外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片,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加味四妙汤联合外用新癀片,治疗一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妙汤内服联合新癀片外用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芙黄膏外敷联合四妙加味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仅采用秋水仙碱口服,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芙黄膏外敷联合四妙加味汤口服。7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芙黄膏外敷联合四妙加味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米健国 《光明中医》2016,(15):2223-2225
目的观察四妙汤合薏苡仁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4例。治疗组给予四妙汤合薏苡仁汤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别嘌醇片0.1 g,2次/天,尼美舒利片0.1 g,1次/天,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显效时间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8.1%,两组的疾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等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显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A、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UA、CRP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汤合薏苡仁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散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四妙散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5天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ESR、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散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红肿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周晖  吕雄  莫伟  邱联群  丛鹏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48-848,879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对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加味四妙汤.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血尿酸及血沉的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四妙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六藤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六藤四妙汤内服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6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关节肿痛VAS评分、血尿酸、ESR及CRP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16.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藤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在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ESR及CRP方面优于美洛昔康分散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定痛方联合依托考昔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依托考昔片120 mg/次口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化瘀定痛方口服,1剂/d,水煎分早晚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2组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酐(C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水平,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肿胀评分评定患者疼痛和关节肿胀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UA、Cr、ESR、IL-1β、IL-6、TNF-α、COX-2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化瘀定痛方联合依托考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更有利于促进关节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可能与调控血UA、IL-1β、IL-6、TNF-α、COX-2水平来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王静  卢春茜 《光明中医》2023,(5):821-823
目的 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采用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53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比2组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ESR以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SR以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疗法联合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刺络拔罐疗法联合加味四妙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IL)-17、红细胞沉降率(ESR)、前列腺素E2(PGE2)、尿酸(UA)和关节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及症状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IL-17、ESR降低,SO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7、ESR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GE2、UA均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PGE2、U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液TGF-β1、MMP-3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和次要症状(口干、便秘)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1.3%(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刺络拔罐疗法联合加味四妙散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ESR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风湿科住院病人中选取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同时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及ESR下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4W后发现,两组hs-CRP、ES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其hs-CRP、ESR下降水平较治疗组明显,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显著降低hs-CRP、ESR,减少炎症反应,延缓关节变形,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加味附子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0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附子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0 d。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血沉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 00%、76. 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尿酸、血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期间2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附子汤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尿酸、血沉水平,且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