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宝  胡安国  张迪 《包装工程》2021,42(8):156-161
目的 以感性工学和KANO模型为理论基础,规划CMF设计流程,完成蓝牙音箱的CMF设计.方法 首先,应用KANO评价法分析用户对蓝牙音箱的需求.其次,根据问卷调查法筛选感性意向词汇,语义差分法获取感性词汇与CMF样本映射关系.最后,提取蓝牙音箱的CMF设计元素.结果 通过应用基于感性工学提取的颜色、材质、表面处理工艺等设计元素完成蓝牙音箱的CMF设计.结论 依照CMF设计流程,合理分析用户需求,从用户的感性角度出发,提取用户内心的感性元素进行设计,真正意义上地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因此,在CMF设计过程当中,除了要考虑理性的产品设计要素、实用性、合理性以外,还要对用户内心的感性进行分析,从目标用户人群的视角出发,参考设计方法,严格遴选颜色、材质、表面处理工艺进行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中用户的情感需求是产品创新的关键点,为了进一步获取老年用户对智能药箱外观造型的感性需求。首先,该文提出了基于感性工学的智能药箱外观造型设计研究。其次,以感性工学为理论支撑,采用感性工学中的语义差异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现有产品,借助意向尺度图将用户的感性意向转化为数理设计要素,以设计老年人智能药箱的外观造型。最后,通过Likert量表验证了感性工学能够应用于设计领域并为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3.
刘兆龙 《包装工程》2024,45(2):125-133
目的 融合KANO和感性工学两种分析方法,分析用户需求,并根据消费者需求指导设计一款电动滑板车。从而确保滑板车设计方案符合目标用户基本需求,提升用户满意度。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消费者对电动滑板车的使用需求,运用KANO进行用户需求分类,构建电动滑板车消费需求评价体系。运用感性工学分析感性要素与电动滑板车设计的影响关系并提取感性词汇。运用SPSS软件对感性词汇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感性要素辅助设计过程,使设计的电动滑板车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和心理。结果 根据分析得到电动滑板车用户需求分类,并结合消费感性需求,确定电动滑板车设计方向,以此进行电动滑板车的设计工作。结论 综合应用KANO和感性工学分析电动滑板车的用户使用需求,研究消费者的感性因素,从目标用户出发,这样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理解消费者需求,洞察滑板车的设计重点,使设计整体过程更加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4.
杨冬梅  张从  张健楠 《包装工程》2022,43(14):122-128
目的 基于老年用户需求,结合用户多通道感知特征,分析老年人使用产品时具身的体验与感受,并得到用户偏好,促进老年产品设计,以满足用户生理、心理需求。方法 以老年康复辅具为设计载体,采用优序图法、行为地图法分析数据,构建用户需求与具身行为的关联模型,挖掘交互过程中的问题动作及相关接触点,以指导后续设计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的0阶感性概念法,构建0阶-PAD情绪词汇衍生模型。运用语义差分法得到用户对产品的感性意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动作、相关接触点偏好。结果 依据感性意象与喜爱程度评价结果衍生的设计要素进行老年流食杯设计实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结论 从用户具身的知觉感知与需求出发,结合感性工学相关方法获得老年用户对使用产品的偏好,为设计实践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验证,对老年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靖  郜红合 《包装工程》2024,(6):143-149
目的 提出符合用户感性需求特征的外卖配送电动车造型设计方案。方法 基于感性工学理论,将感性需求转化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采用SDM(语意差异法)方法制作调查问卷,收集并筛选描述外卖配送电动车造型的感性意象词汇与样本图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造型设计的主要因子和外卖电动车造型元素,构建感性意象数学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四个主要造型构成要素与感性意象进行量化处理。结果 对外卖配送电动车的前面板、前大灯、车身架和座垫的造型元素展开分析,设计出与用户“时尚”和“速度”情感需求最匹配的梯形前面板、变异多边形前大灯、多边形车身架和细长型座垫造型元素。结论 感性工学不仅能有效挖掘用户需求,而且还能直观表达出感性感受与数值的对应关系,对外卖配送电动车造型要素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解决当前市面上助眠产品对青年用户群体情感需求关注不足、缺乏针对性的问题,运用感性工学与TRIZ相关研究方法,设计一款针对青年用户群体的助眠仪。方法 首先,建立基于感性工学与TRIZ理论的助眠仪创新设计流程,收集筛选感性词汇与样本,运用感性工学构建助眠仪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的判断矩阵;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降维,确定影响助眠仪感性判断的主要因素,分析归纳样本得到待满足设计需求特征;最后,使用冲突理论对助眠仪进行创新设计。结果 在创新设计流程的指导下,科学高效地开发设计了符合用户感性需求的助眠仪。结论 助眠仪创新设计实例表明,应用感性工学与TRIZ能科学有效地将用户情感需求转化为设计元素,并能进行符合目标用户需求的创新设计,同时,该设计流程能在相关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晓杰  梁健 《包装工程》2020,40(24):70-78
目的 为应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现象,满足老年人群体生活需求,完善老年人辅助陪伴机器人的设计方法。方法 运用INPD结合感性工学方法指导老年人辅助陪伴机器人设计,首先从社会、经济、技术(SET)因素角度分析产品可能的机会点,明确用户对产品的多种需求;进而对用户需求进行分层次整理和排序;再结合感性工学的理论方法,选取符合感性意象词汇库的样本,得出设计概念;制作产品模型,检查外观和结构合理性,优化设计。结论 综合应用INPD与感性工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老年人辅助陪伴机器人的创新设计,得出创新设计模型及一项概念设计产品,设计过程更具科学性。以案例实证方式验证INPD与感性工学相结合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老年人多功能陪护产品创新设计研究完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LI LEO  刘键  谭颖玲 《包装工程》2022,43(4):348-356
目的 为了提高设计师对以往知识与用户评价的服务设计管理,通过人工智能与管理学科的技术辅助实现群智能服务设计系统。方法 使用CBR(Case-Based Reasoning)与感性工学服务设计原理为前期研究框架,采用网络爬虫技术收集用户评语,使用人工智能知识图谱作为评价词汇数据库,实现对于服务设计知识的管理。通过TRIZ推理与原理整理作为设计创意输出依据主体。利用KANO研究方法确定用户需求并对输出设计功能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KANO实验结果较为理想,本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结论 知识图谱对于领域服务设计知识管理有可观的效果,通过一定可溯源推理方式让创意输出具有依据性,符合未来服务设计快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王玉婷  张守京 《包装工程》2020,41(10):168-174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群体的感性需求,挖掘老年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研究将老年浴缸产品造型的表现要素转化为设计要素的方法,实现感性工学在老年浴缸设计中的应用,建立老年浴缸形态要素和感性意象之间的回归模型。方法以感性工学的理论知识为研究基础,应用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SD法、回归分析法等量化方法,借助SPS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筛选,提取实验所需的代表样本和词汇,制作语义差异量表,完成实验设计。结果处理实验获取的数据,研究形态要素和感性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诊断回归结果,建立老年浴缸最终回归模型。结论通过老年浴缸设计实验及研究,将感性工学融入产品设计,从感性体验的角度出发,不仅能更加准确、有效、合理地提取设计要素,而且能为老年浴缸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曹家港  刘键  徐悬 《包装工程》2021,42(24):129-139
目的 数字化浪潮下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改变。线上购物伴生着大量用户评论,具有实时、真实、全面等特点,这是挖掘用户需求的绝佳资料。本文利用线上评论,结合感性工学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其中对应于产品元素的用户需求,为后来的产品改进或开发提供指导。方法 本文通过爬虫工具获取目标产品大量评论,对文本进行词频分析筛选出要分析的产品元素,根据筛选结果将评论归类,从中提取形容词汇,并经过专家汇总,最后对含有形容词的语句进行情感分析,获取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信息。最后依靠感性工学指导后续设计方案生成。结论 本文用亚马逊网站上山地自行车产品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得用户对产品的准确评价,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获取用户需求的智能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罗甜  董石羽 《包装工程》2022,43(12):316-323
目的 针对目前旅游产品包装中未能充分重视及满足用户情感诉求等问题,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探索用户共情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此提升旅游产品的情感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方法利用诺曼情感层次法,对用户共情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文本数据挖掘提取设计所需的文化元素,运用KJ法、语意差分法、SPSS分析等方法提取出影响包装设计的主要感性词汇。根据文化元素和感性词汇完成方案设计,并结合Likert量表进行方案评价。结果 通过碧潭飘雪茶叶包装设计案例,验证了基于用户共情的包装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基于用户共情的包装设计方法,是一种充分利用用户感性需求及文化认知来指导设计实践的方法,能够有效适应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包装的情感诉求和体验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刘宗明  陈旭辉 《包装工程》2024,(8):141-149, 158
目的 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感性需求和感知体验,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感性工学、层次分析法及TRIZ理论相结合的设计流程,设计出符合人机工学原理且美观、实用、易于组装和拆卸的模块化家具。方法 基于感性工学方法,建立模块化家具的样本空间并进行感性意象词汇收集。对意象词汇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语义差异法计算意象词汇的平均分以进行因子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块化家具设计层次结构模型并进行权重结果计算,确定感性词汇与模块化家具设计的关联性,最终通过TRIZ创新理念指导设计实践。结果 运用感性工学、AHP层次分析法及TRIZ创新理念的集成设计模型可以得到符合用户需求的设计方案。结论 基于感性工学及AHP层次分析对用户需求进行总结归纳,借助TRIZ发明方法进行矛盾分析并解决,最终对模块家具进行再设计。三者的结合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式进行产品的设计和改进,为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数据线收纳产品为研究对象,从用户感性需求角度出发,探索感性工学在数据线收纳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基于用户感性需求的理论知识,从感知、认知、情感3个层面收集用户对数据线收纳产品的感性词汇,分别筛选并确定各层面的感性词汇,随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样本,运用语义差异(SD法)量表问卷建立感性意象空间,量化用户对产品的感性需求,收集问卷数据,并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用户感性意象偏好。结论 通过收集用户感性需求,并通过因子分析法的定量分析,得出用户关注度较高的3个感性词汇,即分别代表了用户在感知、认知、情感3个层面上的感性偏好,再结合样本解析用户感性意象与产品要素的关联,归纳总结出数据线收纳产品在感知、认知、情感3个层面的设计要点,最后基于设计要点进行产品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老年人易患各种慢性疾病且服药依从性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老年人服药依从性问题得到突破。从设计角度出发,运用服务设计理念,以系统共创的思维对老年人智能药盒的界面、结构、服务场景等进行探究,对智能药盒进行革新。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非结构式访谈、用户旅程图及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老年用户的服药需求,运用服务系统图、服务蓝图等服务设计方法,梳理老年人智能药盒的服务流程。结论 智能药盒的人机交互与系统设计是该类产品的痛点及主要需求,简化服药流程与可穿戴设计占据的权重最高,是主要的服务内容。同时重构新智能药盒系统的前台与后台流程,对新智能药盒的展现形式、功能结构、界面后台进行设计实践,为老年人的智能药盒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结合感性工学相关理论,借助眼动仪开展设计研究,实现中式驾舱座椅CMF设计优化,并为今后的相关设计实践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提取所研究产品的意象信息与相应的CMF设计样本,建立汽车座椅CMF设计实践过程中的感性工学评价模型,通过明确感性意象与选定样本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方案设计;结合眼动追踪技术实验进行汽车座椅CMF方案评价,获得中式汽车座椅CMF设计方案。结果 将感性工学理论运用到汽车座椅的CMF设计实践中,有利于优化调整座椅CMF的设计思路;通过眼动试验能够对基于用户感性需求座椅CMF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优选。结论 在进行汽车驾舱的座椅CMF设计时,不仅需要从产品本身出发来考虑其设计要素、实用性与合理性,还要从用户的角度入手,从感性层面对用户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感性工学原理构建的设计流程与方法,将CMF设计实践过程中的颜色遴选、材质、表面处理等环节进行合理化调整,有利于CMF设计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吴国荣  龚宇函  汤繁稀 《包装工程》2024,(6):356-366, 382
目的 构建露营茶具的创新设计开发机制,以满足人的感性需求,进而提升对露营茶具的使用情感。方法 利用网络爬虫搜集整理用户感性词汇及样本图片,分析用户在露营过程中对露营茶具产品的体验感受,建立了露营茶具感性词汇评价体系,并使用改进EW-AHP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明确感性词汇与露营茶具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得出三个产品创新设计方向,最终通过模糊综合分析法对感性词汇评分,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论 通过融合感性工学和改进EW-AHP理论,使搜集、整理、分析用户需求的过程更客观准确,为露营茶具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数据依据,并对设计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设计出满足用户体验需求的现代露营茶具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