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32例MHD患者,交叉对照设计,每例患者每隔4周随机接受LFHD、HFHD、HD+HP3种之一治疗,每种治疗持续12周,清洗期4周。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比较3种治疗对血清hs-CRP、IL-6、TNF-α、β2-MG的影响。结果:(1)3种治疗方式治疗前hs-CRP、IL-6、TNF-α、β2-MG、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LFHD组hs-CRP、IL-6、TNF-α、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HFHD组及HD+HP组hs-CRP、IL-6、TNF-α、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HD+HP组较HFHD组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Al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次治疗前后,每两组之间相比hs-CRP、IL-6、TNF-α、β2-MG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HP组下降最明显。结论:HFHD、HD+HP可以降低MHD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β2-MG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以HD+HP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中不同分子质量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26例MHD患者,分别接受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HD、血液透析滤过(HDF)三种方式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所有患者均排除有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均接受包括饮食控制、HD、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降压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β2-微球蛋白(B,MG)、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同时计算其溶质清除率。结果HD、HP+HD、HDF三种治疗方式的SCr和BUN清除率分别为(73.1±3.9)%、(71.7±3.1)%、(72.9±3.4)%和(76.5±4.9)%、(74.0±4.1)%、(77.4±4.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MG及iPTH在HD中清除率很低,而在HP+HD、HDF中β2-MG清除率分别为(32.8±6.5)%和(45.5±10.5)%,iPTH清除率分别为(43.8±8.9)%和(55.5±9.2)%,较HD显著升高,且两者治疗前后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效果基本相似。HD对中、大分子溶质B2-MG、iPTH清除效果不明显,而HP+HD及HDF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溶质B2-MG、iPTH,其中HDF的清除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残余肾功能状态及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透析方式分为血液透析(HD)组和血液透析滤过(HDF)组,检测透析前后血清β2-MG值,比较组内透析前后的差异及透前组间的差异;按透析间歇期平均尿量以300 ml/24 h为界,分为残余肾功能(RRF)阳性组和RRF阴性组,比较组间β2-MG的血清浓度的差异。结果:HDF组透前β2-MG浓度为(10.4±2.98)μg/ml,透后为(7.6±1.78)μg/ml,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HD组透前β2-MG为(11.8±2.49)μg/ml,透析后为(10.1±3.14),透析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RF阳性组β2-MG浓度(9.78±3.4)μg/ml,RRF阴性组β2-MG浓度(12.27±2.7)μ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β2-MG的清除差,血液透析滤过对β2-MG的清除效果良好,但是透析前HDF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HD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行HDF治疗的时间不足有关。残余肾功能不同对透析患者β2-MG的血清水平差异明显,提示残余肾可有效清除β2-MG,残余肾的作用是任何透析方式均无法完全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血液透析机的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系统(OCM)动态监测以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和低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以及对中分子物质清除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FHD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LFHD组),HFHD组使用FX60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LFHD组使用F7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同时使用OCM进行动态监测,比较两组到达设定的Kt/V目标值所需的时间及透析结束时的Kt/V值,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磷(P3+)、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透析治疗1年后复测并比较上述指标.结果:HFHD组对P3+、PTH和β2-MG清除明显高于LFHD组(P<0.01),一年以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HFHD行维持治疗的透析充分性与LF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FHD组对P3+、PTH和β2-MG的清除效果较LFHD组效果好,HFHD优于LFHD.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血液透析(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地高辛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MHD患者每周行HP+HD治疗1次、HD治疗2次,每次治疗4h。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每例患者分别观察HP+HD治疗1次、HD治疗1次,总计60例次,分为HD+HP组30例次和HD组30例次。观察2组透析前后血地高辛浓度、尿素氮(BUN),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地高辛浓度、地高辛清除率、尿素下降率(URR)和单室模型尿素清除指数(spKt/V)。结果2组治疗前血地高辛浓度、URR和spKt/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2组治疗后血地高辛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HD+HP组血地高辛清除率明显高于HD组(P〈0.01)。结论两种透析方式对血液中地高辛均有清除作用,HP+HD治疗对地高辛清除率较HD治疗效果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DF)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瘦素(leptin)和胆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效果。方法将5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Ⅰ、Ⅱ和Ⅲ组,各19例,分别接受血液透析(HD)、HDF和联机HDF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leptin和β2-MG的浓度,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leptin及β2-MG浓度及各组单次治疗对leptin及β2-MG的清除效果。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Ⅰ组患者治疗后血清leptin及β2-M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治疗后血清leptin和β2-MG浓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leptin和β2-MG浓度的下降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和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机HDF能够有效清除大分子毒素,是一种安全、快捷、高效的血液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LFHD组和HFHD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G)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LFHD组与HFHD组首次透析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iPTH、IL-6、的清除无差异(P>0.05),对CRP、β2 MG清除有差异(P<0.01),对Hb提升有差异(P<0.01);H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LFHD组与HFHD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FHD能够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和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种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患者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清除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磷的患者200例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 HP130)组、HD+ HP230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HD)组、床旁血液滤过(CVVH)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比较6组血液净化单次治疗前后血磷及血PTH清除率.结果 HD组治疗后血PTH值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治疗后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和HFHD组治疗后血PTH值及血磷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组治疗后血PTH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 HP130和HD+ HP230组治疗后血PT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高于HDF组(P<0.05)和HFHD组,血磷值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床旁血液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均能有效清除血磷及PTH,清除效果依次为CVVH组>HD+ HP230组>HD+ HP130组>HDF组>HFHD组.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血磷但不能有效清除PTH.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对照研究,HP联合HD治疗时间为3个月。血液灌流开始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采集血样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胆微球蛋白(β2-mieroglobin,β2-MG)水平。结果HP联合HD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个月的尿素氮、血肌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联合HD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个月的C反应蛋白、82微球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P联合HD可以明显清除血液中分子物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β2-MG和CRP水平,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疗效.方法 3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n=16)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n=16),分别每2周透析5次,每次4.5h.分别于首次透析前、透析后取血检测患者血清BUN、Cr、K+、Na+、Ca2+、P3++、β2-MG、Alb及iPTH.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治疗1年后复查并比较上述指标.结果 高通量透析组对iPTH及β2-MG的清除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p<0.05).两组Urea、Cr清除率及KT/V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前后两组K+、Na+、Ca2+、P3+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通量透析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低通量透析组明显改善,血清白蛋白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明显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并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引起蛋白质过多的丢失,对小分子物质清除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具有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纯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1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40例,入组前患者均每周3次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ryhropoises stimulating agent,ESA)纠正贫血。按照随机数表法将MHD患者40例分为单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组(HD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组(HD+HP组),每组20例。HD组仍每周3次均行HD治疗;HD+HP组每周行2次HD治疗,1次HD+HP治疗,仍继续使用ESA;治疗12周。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ESA用量,计算ESA抵抗指数(ESA resistant index,ESARI)评价ESA治疗的反应,同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铁、白蛋白(albumin,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ism hormone,iPTH)水平及透析治疗的单室模型尿素清除指数(singlepool Kt/V,spKt/V)。结果40例患者均随访至第12周末。第12周时,HD+HP组患者Hb水平较基线时显著升高[(119.27±12.16)g/L比(106.59±6.51)g/L,(P〈0.01)],而ESA剂量低于基线时水平[(76.99±16.6)IU·W^-1·kg^-l比(128.96±33.47)IU·w^-1·kg^-1(P〈0.05)],ESARI亦低于基线时水平[(0.56±0.20)比(1.30±0.47),(P〈0.01)]。第12周时HD+HP组患者的iPTH水平较基线时显著降低[(161.09±63.70)ng/L比(256.23±56.77)ng/L,(P〈0.01)],CRP水平较基线时降低[(4.65±1.32)mg/L比(7.55±3.23)mg/L,(P〈0.05)];而第12周时HD组患者的Hb水平、ESA用量、ES—ARI值及iPTH、CRP水平与基线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D联合HP治疗较单纯HD治疗能更有效清除CRP、iPTH,提高MHD患者对ESA治疗的反应性,减少ESA使用剂量,改善MHD患者纠正贫血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至2011年期间本院收治的65例需要行血液净化治疗的CRF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24例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emodialysis and hemoperfusion,HD+ HP)、21例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20例予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比较3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比每组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红蛋白(Hb)、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HD+HP组治疗前后的β2-微球蛋白(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和PD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前后的β2-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 HP、HD和PD这三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CRF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BUN、Cr、SBP、DBP、Hb、CO2 CP,而且HD+ HP对于β2-MG的清除有着更加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老年尿毒症患者不同分子量物质的清除率、患者耐受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老年尿毒症患者,依经济状况随机分为HDF组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HDF组行前稀释HDF 1次/周,HD 2次/周;HD组患者行HD 3次/周。2组HD方案一样,且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2组尿素清除指数(Kt/V)、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ric acid,U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全段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钾、血钙、血磷、二氧化碳结合力(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CO_2-CP)下降率及治疗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对HDF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显著优于HD,HDF组的HD并发症和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HD组(P0.01),HDF治疗后血清β2-MG、iPTH水平显著降低,Kt/V明显增高。治疗前后2组血清BUN、SCr、UA均明显下降,但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2组血钾、血钙、CO_2-CP及酸碱平衡失调均明显改善或纠正(P0.01),但2组间比较其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稀释HDF、结合HD的方案与单纯HD治疗相比,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血中大、中、小分子物质,透析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该法治疗的耐受性明显提高,适用于易出现HD并发症及不适症状的老年尿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与常规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55例,分为治疗组(高通量血液透析,3次/周)29例;对照组(低通量血液透析2次/周+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26例,随访6个月,进入试验前1周内(基线期)及开始治疗后3、6个月测定周中透析前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132微球蛋白(132一MG)、C反应蛋白(CRP),记录每次透析透前、透后血压。结果2组血常规、白蛋白、CRP、电解质、VI'H、血脂等指标各时期的组内及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5)。各时期每次透析前、后收缩压(SE|P)、舒张压(I)J妒)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治疗组自开始治疗后第1月起至第6月透析前SBP较基线期显著下降(P〈f).05)。2组各个时期血清胆一MG及血磷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第6个月的血磷值显著低于基线期(P〈0.01)。结论两种透析方式长期疗效可能是相当的,HFHD组血压的控制及血磷的清除更好,可能更有临床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入选ESDN患者75例,其中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25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组(HD+ HDF组)28例、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组(HD +HP组)22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与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S)及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应用Daugirdas公式计算透析充分性(KT/V),分析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对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的影响;健康人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3组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TNF-α及IL-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12周后,血液灌流治疗与胰岛素抵抗、CRP、TNF-α、IL-6、Hb、Alb及BMI均显著相关;胰岛素抵抗和营养状态:HD+ HP组治疗前后有改善(P<0.05),较HD组和HD+ 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HD+ HP组治疗前后、以及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P<0.01),较正常对照组仍增高(P<0.05),HD+ HDF组与HD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的ESDN患者体内长期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降低ESDN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将54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HD+ HP组行每周连续3次HD+ HP治疗;常规血液透析组(HD)行每周3次常规HD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浓度和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分析PTH和β2-MG与SCV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后,HD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而HD+HP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及SC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程度显著优于HD组(P<0.05),PTH和β2-MG与SCV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连续短期HD+ HP能有效清除PTH和β2-MG,且对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效;PTH和β2-MG在体内蓄积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种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骨化三醇注射液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的差异。方法 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组,每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骨化三醇注射液治疗,测定入选时及随访1个月和6个月后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素(iPTH)。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钙、磷、i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患者血钙、血磷水平,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iPTH下降。HD组iPTH水平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和HD+HP组iPTH水平治疗1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iPTH水平治疗6个月和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iPTH水平HD+HP组与HD组、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并发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骨化三醇注射液治疗更可有效控制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可以显著降低血iPTH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能否提高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能否改善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其病死率。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选取100例MHD患者,4周试验导入期后随机分为2组。HD+HP组(n=51)采取维持性单纯血液透析(2次/周)和HD+HP(1次/周)治疗;HD组(n=49)采取单纯血液透析(3次/周)治疗。平均随访2年。主要观察终点为患者死亡;次要观察终点为常规临床指标、瘦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SF-36量表生活质量指数。 结果 2年观察期结束时,HD+HP组患者的瘦素、hsCRP、PTH、IL-6、β2-MG和TNF-α 的血清浓度和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胸比、左室质量指数(LVMI)、EPO剂量和降压药的种类均低于HD组(均P < 0.05);HD+HP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EF)、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HD组(均P < 0.05);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浓度、血清铁(SI)浓度、总铁结合力(TIBC)、Kt/V、每分心输出量(CO)和二尖瓣峰值流速比(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年观察期结束后,SF-36量表显示HD+HP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HD组,总评价值显示HD+HP组患者总分高于HD组(P < 0.05)。2年观察期间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HD+HP组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Log-rank检验P < 0.05。HD+HP组患者行HD+HP时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HD+HP清除患者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性HD,同时在改善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其生存率方面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D+唧组)24例和单纯血液透析组(m组)22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等生化指标;使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法(MQSGA)评估营养状况;健康人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血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各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两组之间营养不良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HD+HP治疗后各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下降,MQSGA评分显著降低(P〈0.01);HD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透患者存在着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炎症介质,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对比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清除效果,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HDF)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每组20例;另设健康对照及尿毒症未透析组,观察12个月。结果尿毒症未透析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透析后进一步升高(P〈0.05);12个月后,HD+HDF组及HD+HP组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D组(P〈0.05)。结论①尿毒症患者HD后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升高;②HD+HDF或HD+HP血液灌流能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