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激肽释放酶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48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不同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3组,每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维持原治疗基础上肽释放酶(TPK),共8周;对照组不用TPK及其它对尿蛋 影响的药物,测定服经前后UAE的变化。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8周后UAE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正常白蛋白尿组8周后治疗组UAE无明显变化,对照组UAE有或。提示TPK能明显  相似文献   

2.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权晓娟  王妮  姜素珍  张水利  张莹 《医学争鸣》2007,28(24):2267-2268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4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期(20μg/min〈UAER〈200μg/min);3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期(UAER〉200μg/min)的血清CRP含量,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也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2型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也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结论:血清CRP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随尿白蛋白增加而升高.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琨  侯英  刘静  杨玉芝 《黑龙江医学》2004,28(3):185-187
目的 观察胰激酞原酶对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出率 (UAER)的影响。方法 选择1 2 0例 2型糖尿病病人 ,按尿白蛋白排出率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 3组 ,每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口服胰腺激酞原酶 8周 ,测定服药前后UAER的变化。结果 大量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治疗组UAER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 )。正常白蛋白尿组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胰激酞原酶能明显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排出 ,从而预防或延缓 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32例糖尿病(DM)患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与大血管病变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32例糖尿病患者按UAE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结果观察3组之间UAE与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血LDL-C、年龄、病程有关。结论UAE增高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危险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的肾脏病变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按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21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三组之间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用t检验。结果 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压明显高于一、二组及对照组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的GFR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的GFR低于第一、二组及对照组P<0.05,BUN及Cr高于第一、二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早期,存在肾小球高滤过,可能与糖代谢紊乱有关。临床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尿总蛋白升高,此期建立正常的血糖水平,似乎已不能使肾脏病变进展逆转。因此,对糖尿病肾病应强调重在预防及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和尿t-PA及PAI-1浓度的变化,了解它们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DM)1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DN)20例。另取正常键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3组的血浆和尿液t—PA及PAI-1浓度。结果尿液中t-PA浓度在正常白蛋白尿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尿液中t-PA浓度较血浆浓度更能反映中糖尿病的肾脏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银杏达莫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效果。方法筛选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大剂量组)、对照组(小剂量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小时微量白蛋白尿含量(UAE)、血肌酐(臼)指标的变化。共治疗4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Cr水平无明显改变,而两组的UAE均有下降,并且治疗组24小时微量白蛋白尿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银杏达莫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优于小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尿白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1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方法测定160例T2DM患者(12DM组)及10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并根据有无微量白蛋白尿将T2DM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84例)及微量白蛋白尿组(76例),分析比较各组间CRP水平。结果T2DM组CRP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CRP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组59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19例与临床蛋白尿组(PR组)20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朵: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与TC、LDL、FBG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并且随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铁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内叶间动脉阻力指数( RI)与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关系以及RI是否为一个评价非高血压非糖尿病肥胖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方法选择57例非高血压非糖尿病肥胖者,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ACR)的不同将57例肥胖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9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28例,另选2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临床特征、血液生化、ACR,超声多普勒肾血流检查测定肾动脉RI。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三酰甘油、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ACR及叶间动脉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叶间动脉RI值比正常白蛋白尿组升高( P<0.05)。结论非高血压非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叶间动脉RI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相关,可以用于评估肥胖患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1.
李震生 《中外医疗》2009,28(6):85-85
目的观察洛沙坦和百灵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T2DN)疗效,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洛沙坦组)48例,联合治疗组50例,16周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血钾、血肌酐。结果联合用药组降低UAE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洛沙坦和百灵胶囊联合应用能明显降低早期T2DN患者的蛋白尿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32例糖尿病(DM)患者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与大血管病变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32例糖尿病患者按UAE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结果观察3组之间UAE与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血LDL-C、年龄、病程有关。结论UAE增高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危险标记。  相似文献   

13.
血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同时测定55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24h尿白蛋白排泄,根据糖尿病病程、血压和尿白蛋白排泄进行分组评价。结果①伴高血压患者总白蛋白尿(微量+大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或001);②与正常白蛋白尿患者相比,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明显加速糖尿病患者肾脏病的发生,长期血压正常或正常低值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龙  何煜  廖婷婷  张琰 《广西医学》2013,(5):554-557
目的探讨血浆胱抑素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5例按尿蛋白含量分为3组,正常组28例、微量组32例、大量白蛋白尿组3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CysC、血肌酐、尿肌酐、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1)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微量、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血浆胱抑素C、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对照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肌酐、Ccr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3)2型糖尿病患者胱抑素C与mALB呈正相关关系(P<0.05),胱抑素C与Ccr的相关性(r=-0.758),优于血肌酐与Ccr的相关性(r=-0.672)。结论胱抑素C能更敏感地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变化,其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Losartan对糖尿病大鼠尿α1-微球蛋白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于实验的第1、2、4周时,分别收集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大鼠24h尿液测尿蛋白、α1-微球蛋白、肌酐清除率。结果 糖尿病对照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在各个阶段均高于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在各个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对照组尿α1-微球蛋白排泄率在三个阶段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在第1周(P<0.01)、第2、4周(P<0.05)时均低于同时期的糖尿病对照组。在各个阶段糖尿病Losartan治疗组的肌酐清除率低于糖尿病对照组。结论 Losartan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降低肌酐清除率及尿α1-微球蛋白排泄、保护肾小管。  相似文献   

16.
血压对II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同时测定55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和24h尿白蛋白排泄,根据糖尿病病程、血压和尿白蛋白排泄进行分组评价。结果 ①伴高血压患者总白蛋白尿(微量+大量白蛋白尿)和大鼠白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或0.01);②与正常白蛋白尿患者相比,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高血压明显加速糖尿病患者肾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尿内皮素(ET)排泄的变化及其与尿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糖排泄的关系。方法是同时检测13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组24h尿内皮素(放射免疫法)、24h尿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酶联免疫法)及24h尿糖(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正常白蛋白尿组的患者,24h尿内皮素轻度增高(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24h尿内皮素显著增高(P>0.01),且与24h尿白蛋白呈正相关;大量白蛋白尿组24h尿内皮素更高(P<0.001),与24h尿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②在正常对照组与各患者组中,24h尿内皮素与24h视黄醇结合蛋白及24h尿糖均无相关性。初步认为伴有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尿内皮素排泄显著增加,并与肾小球损害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高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肾病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fDN)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对其浓度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10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2例、微量蛋白尿组36例和大量蛋白尿组38例,测定其hsCRP和Fib含量,健康对照组50例。结果:正常蛋白尿组血hsCRP和Fi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hsCRP和Fi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且以大量蛋白尿组更为显著(P〈0.01)。hsCRP和Fib分别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26,r=0.435,P〈0.05)。结论:hsCRP和Fib与DN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9.
57例分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UAE)正常组14例,微量白蛋白尿(亚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21例,临床蛋白尿22例。结果:57例中53例存在尿β2-MG和α1-MG浓度升高,占93%,其中14例UAE正常组患者尿β2-MG、α1-M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例(P<0.05~001)。表明糖尿病肾损害除肾小球病变外,还较普遍存在小管功能的损害。临床蛋白尿组尿β2-MG低于微量蛋白尿组.而β2-MG和α1-MG重吸收率与微量蛋白尿组相似。经治疗后尿电MG、a;-MG有所下降,但均未恢复正常,示糖尿病所致肾小管功能损害改善经侵,可逆性差。  相似文献   

20.
梁秋荣  程巧玲 《中原医刊》2007,34(13):50-50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对骨代谢影响的程度。方法检测了94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N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根据AER分为A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AER〈20μg/min)、B组即微量白蛋白尿组(20μg/min≤AER〈200μg/min)、C组即大量白蛋白尿组(AERI〉200μg/min),并分别测定其研究对象的跟骨超声骨参数。结果糖尿病各组传导速度(SOS)、振幅衰减(BUA)及骨硬度指数(STI)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大量白蛋白尿组最明显。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代谢异常,以大量白蛋白尿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