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是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扩展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师生互动效率.在网站建设过程中,课程相关资料的积累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基础,网站设计和制作技术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保障,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人性化的师生互动平台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灵魂,而网站的维护、更新和优化以及知识产权意识的建立是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值得思考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辰斐  吴淑艳  薛征 《河北中医》2016,(12):1917-1920
课程网站建设是当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自2014-10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儿科开始建设《中医儿科学》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高效的学习平台。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站的基本内容和构架,并总结其网站建设特色。精品课程网站是学生学习《中医儿科学》的可靠工具,可作为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国内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材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2008年,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温病学》课程被评为首都医科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笔者就《温病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常学辉  王振涛 《光明中医》2010,25(8):1526-1528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课的主干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课程建设思路、课程建设内容、课程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论述。我们认为,经过精品课程建设,使《中医内科学》教学手段和方法有一定的进步,使学生更加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为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整个中医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明确建设思路,加强人才梯队培养;注重基础教学,突出教材建设;深化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注重各层次人才培养;完善课程建设规划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强调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建设在中医药大学的整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医药》2006,26(5):F0002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后批准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998年被批准为中医诊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科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国家高等教青委员会中医诊断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医谚断学》课程2005年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省缎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7.
赵歆  陈家旭 《中医教育》2008,27(4):23-25
教育部1998年开始启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教高司[1998]105号),旨在把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的改革整合到一起,落实到课程上,探索创一流教学水平和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新途径、新机制。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系承担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立项的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建设项目之一。自1998年申请建设至今。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的建设已取得较大成绩。于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药院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建云 《中医教育》2009,28(1):15-17
1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与重点 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有关数据显示,国内外教育界大致是将课程建设项目分为一般课程建设、重点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并以3个建设不断递进层次,从而在课程建设体系上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这极大地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热情和切实重视这项工作的积极性。3个层次的3类课程建设项目,既各自有所侧重,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与关节及周围筋肉损伤和疾病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临床课程。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骨伤教研室在2011年成功申报了《中医骨伤科学》校级精品课程,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进行思考与实践,对如何提高中医骨伤科教学进行了探讨,从教学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优化、动手能力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教研室文件的规范管理和教师积极性提高等方面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中医骨伤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古文建设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精品课程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实施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古文建设的具体实践与思路,从深化课程内涵、整合课程体系、名师领衔的人才建设、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围绕国家精品课程——中药化学课程的建设经验,从课程定位与建设方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涵建设、教学条件与环境建设、课程效果评价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古文》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从课程内涵、课程体系、人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获得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科创建于建校初期,并于1981年和1991年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国家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与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建设单位,先后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证候病理生理三级科研实验室、中医藏象理论研究室单位。2003年度中医诊断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在原学科带头人杨维益教授、季绍良教授的带领下,学科形成了高学历高质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为国家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重点专科,其所属课程是中医内科学三级学科之一。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课程是安徽省重点课程,安徽省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课程之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对学科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中医痹病学临床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学生培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自荣获2007年上海市精品课程、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后,经过学科老师们的长期更新和建设,成功转型升级,今  相似文献   

16.
精品课程建设是衡量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精品课成建设要坚持中医药特色,解放思想、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材选用标准、突出教学方法改革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实施中医骨病科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开展一流本科课程特别是优秀精品课程的建设,打造体现中医骨伤专业特色的“金课”。方法 总结课程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的目标、内容、方法,总结出混合型线上线下教学课程的建设体会。结果 应用问题式(PBL)教学法、案例库教学法。骨科实践教学应用3D打印技术和标准化病人;线上骨病实验教学应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结论 上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前沿的教学手段提高了中医骨病学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中医骨伤专业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外科学》立体教材的构建与共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在《中医外科学》网络课程第一版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的目标出发,重新构建第二版网络课程,初步建设成我国《中医外科学》第一部立体教材(网络课程)。该立体教材立足于教学应用,开放使用,提供国内外有志于《中医外科学》教学的教师和有需要的学生和社会各阶层人士免费使用,努力为《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国内《中医外科学》第一个资源共享网。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现已建设成为教育部批准的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该精品课程在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工作,使本课程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起到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医经典是中医之魂,是中医理论与实践之根,是现代中医创新发展之源,中医经典课程在中医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首,不仅是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的奠基之作,更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体现出家国情怀、大医精诚、医德医风、仁心仁术等价值观念。广西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依托《内经》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内经》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历经多项校级及省级教育教改课题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