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张惠民  赵震 《工业催化》2007,15(12):31-34
以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为氮化气体与铁钼、钴钼及镍钼双金属氧化物进行程序升温氮化反应合成了铁钼、钴钼及镍钼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将铁钼、钴钼和镍钼氮化物分别用于催化丙烷氨氧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钴钼和镍钼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高的丙烯腈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彩钼铅矿化学分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以化工冶金技术分离富集彩钼铅矿中铅和钼的化学分选新工岂,研究了以饱和硫化钠液浸钼分铅的工艺条件及以氯化铵为试剂在氧化酸性环境下沉钼富集的工艺条件,并提出综合利用的无废工艺及铅、钼进一步深度转化高效益化工产品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双氧水和钼粉为原料配制成钼前驱体溶液,然后在聚乙二醇(PEG)溶液体系中通过PEG的诱导作用合成了多种形貌的PEG-钼氧化物杂化材料,经煅烧制得不同形貌的钼氧化物粉体。重点考察了PEG聚合物浓度、PEG相对分子质量等对PEG-钼氧化物杂化材料形貌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煅烧气氛对钼氧化物形貌、结构的影响。采用SEM、XRD、FT-IR、EDS、DSC等对PEG-钼氧化物杂化材料和钼氧化物的形貌、结构、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PEG聚合物对钼氧化物晶体的结构和形貌具有显著的影响和诱导作用,反应体系合成条件的变化将导致钼氧化物由六棱柱到纳米线、球形、立方形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以碳酸钠作为添加剂对钼铁合金进行氧化焙烧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以石灰代替部分碳酸钠对钼铁合金进行氧化焙烧水浸提钼的新工艺。分别对两种焙砂进行水浸,比较了两者的钼和杂质的浸出率,且分析了两者的浸出液成分。实验结果表明,50 g钼铁合金粉中加入17 g碳酸钠和10 g工业石灰(Ca O/Na2CO3摩尔比为0.75),700℃焙烧2 h,焙砂按液固比3∶1,100℃加水搅拌浸出2 h。钼的浸出率达97.5%。杂质磷、砷、硅的浸出率比未加石灰焙烧浸出明显更低,分别为6.2%、18.1%和41.8%,钒的浸出率为70.2%。因此,此采取新工艺从钼铁合金中提取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7):1437-1440
为了回收贵州某钼矿中钼,通过化学分析、XRD、筛析等方法,研究原矿元素和矿物组成,以及粒度分布规律,采用焙烧-浸出工艺回收该矿石中的钼。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钼,Mo O3含量为0.63%,金属矿物主要有菱锌矿、彩钼铅矿,非金属矿主要为白云石和重晶石,次要为石英,钼以细粒甚至微细粒嵌布为主,当矿石颗粒粒度为-0.045 mm时,钼的品位为0.72%,钼分布率高达66.61%。焙烧-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碳酸钠用量为7.0 g,焙烧时间为2 h,Na OH浓度为90 g/L,浸出时间为4 h时,钼的浸出率较好,为58.97%,焙烧-浸出工艺回收该彩钼铅矿中的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热固性钼酚醛树脂的表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敏  张双庆  林惠珊  陈林 《耐火材料》2005,39(2):119-122
为了提高普通热固性酚醛树脂结合耐火材料的中温强度,采用IR和TG-DTA等手段分析了热固性钼酚醛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然后以热固性钼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制成铝碳砖试样,检测了铝碳砖试样的耐压强度、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结果表明:钼酚醛树脂是通过钼酸与酚醇中的羟甲基发生酯化反应,使钼以化学键的形式键合于酚醛树脂分子主链中而合成的;热固性钼酚醛树脂在质量损失率、热分解温度和树脂碳氧化温度等方面都比普通热固性酚醛树脂的有所改善,TG曲线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下降趋势也较平缓;热固性钼酚醛树脂结合的铝碳砖试样在200℃、500℃和600℃处理后的耐压强度分别比普通热固性酚醛树脂结合的提高了约23.1%、51.2%和70.3%,显气孔率也有所下降,体积密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方法采用硝酸一硫酸混合酸溶解试样,以酒石酸钾钠络合主体钼,用电解法和丁二酮肟重量法分别测定钼铜合金中铜和镍的含量。用电解铜后的溶液继续分析镍的含量,既简化了分析程序,又排除了钼和铜对镍的干扰,实现了对钼铜合金中铜和镍的联合测定。本方法分析钼铜合金试验原理可靠,操作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回收贵州某钼矿中钼,通过化学分析、XRD、筛析等方法,研究原矿元素和矿物组成,以及粒度分布规律,采用焙烧-浸出工艺回收该矿石中的钼。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钼,Mo O3含量为0.63%,金属矿物主要有菱锌矿、彩钼铅矿,非金属矿主要为白云石和重晶石,次要为石英,钼以细粒甚至微细粒嵌布为主,当矿石颗粒粒度为-0.045 mm时,钼的品位为0.72%,钼分布率高达66.61%。焙烧-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碳酸钠用量为7.0 g,焙烧时间为2 h,Na OH浓度为90 g/L,浸出时间为4 h时,钼的浸出率较好,为58.97%,焙烧-浸出工艺回收该彩钼铅矿中的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复配以钼酸盐为主剂的多元复合缓蚀剂,以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该钼酸盐复合缓蚀剂在海冰融水中对Q235碳钢的缓蚀效果,并对其在高浓缩倍数(2~5倍)海冰融水中的缓蚀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钼酸盐复合缓蚀剂在海冰融水中对碳钢的缓蚀效果良好,缓蚀率最高达到99.35%;该钼酸盐复合缓蚀剂为阳极抑制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与硫酸钠构成的双水相体系,研究了水溶液中钨和钼的萃取分离性能。考察了温度、pH值、钼络合剂种类及用量等对钨和钼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络合剂酒石酸钠、柠檬酸钠能与钼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抑制钨钼杂多酸的形成,实现钨、钼的高效分离;在pH=2.0,温度为343.15K,络合剂酒石酸钠质量分数为3%时,钨、钼分离效果最好,分离因子可达328。借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钨、钼萃取机理。结果表明,钨依靠仲钨酸B阴离子与表面活性剂分子中质子化的聚氧乙烯拟阳离子间产生的静电引力被萃取到表面活性剂相,而钼则以亲水性络合物形式留在水相。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磷化钼常压制备工艺,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磷化钼催化剂前体及在常压下以氢氮混合气为还原剂的催化剂前体还原。研究结果表明:磷化钼常压制备工艺可行;担载量为25%、磷钼比为1∶1、焙烧温度为500 ℃、氢氮比为1∶9、还原气空速为2400 h?1、还原终温为550 ℃时催化剂比表面积最大,可达122.336 m2/g;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磷化钼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噻吩转化率可达89.17%。  相似文献   

12.
耐高温钼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及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成龙  石振海  张多太 《粘接》2009,30(4):55-58
钼改性酚醛树脂是在传统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中,加入钼改性剂。以正交实验确定钼改性剂和催化剂的用量,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对钼改性酚醛树脂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苯酚:n甲醛:n氢氧化钠:n钼改性剂=1:1.2:0.15:0.06,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60min,其热分解温度为544℃,在900℃下的残炭率高达72.34%,最佳固化温度为145℃。  相似文献   

13.
润滑油添加剂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钼酸钠 ,二正丁胺 ,二硫化碳为原料 ,合成了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 ,优化了合成反应条件 ,并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熔点测定和钼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钼资源在我国储量丰富,于水中多以钼酸盐的形式存在。钼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过量的钼元素却对动植物体危害极大,因此我们必须采用经济高效的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钼酸盐。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采用化学沉淀法来去除废水中的钼酸盐,同时,人工湿地法与吸附法都有一定的研究,离子交换法也是一种去除水中钼酸盐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所以很难大面积的投入使用。铁钼共沉淀法是一种有效的去除废水中钼酸盐的方法,pH和铁钼比是该方法除钼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国内简讯     
国内简讯废钴钼低变催化剂中钴回收新工艺研究在合成氨生产中,钴钼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大体上为3~5年,对废催化剂(含1.2%~4%的氧化钴)中钴、钼的回收有着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废钴钼低变催化剂中,钴、钼均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因此先将废催化剂用碳酸钠溶...  相似文献   

16.
腐植酸对铜、锌、钼和锰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腐植酸对水溶液中重金属铜、锌、钼和锰等离子的吸附行为,并对分析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讨。泥炭经磺化处理,制备不溶性腐植酸,其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大,腐植酸对铜、锌、钼和锰的吸附率增加。当pH=5时,铜、锌、钼和锰在腐植酸中的吸附率达到最大值。吸附进行20min后,腐植酸对4种离子的吸附率达到最大值。吸附等温线分别以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锰、钼和铜吸附的最佳模型为Langmuir方程,锌的最佳吸附模型是Freundlich方程。同时发展了ICP测定重金属铜、锌、钼和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钨、钼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高温机械性能、电热性能和热传导性能,介绍了钼电极、钼搅拌棒和钼保护罩的应用情况以及高温间接熔炼全电熔炉设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钼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二次资源回收的必要性。以含钼废催化剂、钼酸铵生产废水、钼金属制品废料为例,介绍了回收二次资源中钼的方法。重点对常用的溶剂萃取法、焙烧-碱浸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进行了详细评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最后提出当前回收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焙烧过程中热能的回收和低浓度有毒气体的处理、生产能力的提高及新的污染的解决等。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贵州遵义镍钼矿为原料,提出了镍钼矿碱性还原熔炼?水浸提钼的清洁冶金新工艺,考察了Na2CO3用量、温度、还原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镍还原率及钼浸出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扩大实验. 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及强还原气氛下,镍钼矿中的镍被还原成高品位镍铁合金,钼转化为可溶性的钼酸盐;最佳工艺条件为Na2CO3用量为理论量的2倍、熔炼温度1000℃、还原剂添加量为镍钼矿的5wt%、反应时间1.5 h. 最佳条件下扩大实验金属镍回收率为94.92%,金属钼挥发率为9.36%,浸出率为99.94%,固硫率接近100%,得到了高品位镍铁合金和含钼浸出液,镍钼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20.
王欢 《工业催化》2018,26(4):47-50
以钼酸铵为原料,采用高温焙烧法制备颗粒状催化剂前驱体钼酸酐;以氮氢混合气为氮化剂合成氮化钼。考察空速、程序升温速率及氮化终温对氮化钼比表面积的影响,并通过SEM、XRD、BET对纯相氮化钼及前驱体钼酸酐表征。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当空速为42 000 h-1时,产物的比表面积最大,为129.2 m~2·g~(-1);当升温速率为1.0℃·min-1时,比表面积最大,为135.6 m~2·g~(-1);当氮化终温为750℃时,比表面积达到52.78 m~2·g~(-1)。纯相钼酸酐氮化条件温和、原料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