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上海市47家医院2000年~2002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为指标对上海市47家医院2000年~2002年抗抑郁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抑郁药金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 33 % ,选择性5 -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s)用药金额占抗抑郁药总金额的92 17 % ,氟西汀用药金额占抗抑郁药总金额的60 02 %。结论 :SSRIs占据了抗抑郁药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2000年~2004年广东省医院抗精神失常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院抗精神失常药物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00年~2004年广东省有代表性的医院抗精神失常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5年中抗精神失常药物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大幅增长;抗焦虑药以苯二氮类为主;第2代抗精神病药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抗抑郁药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氟西汀、氟哌噻吨/四甲蒽丙胺及帕罗西汀是最常用的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70家医院2004~2006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秀平 《中国药房》2008,19(26):2010-201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北京地区70家医院2004~2006年抗抑郁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地区2004~2006年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应用逐年减少,新型抗抑郁药文拉法辛等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4.
2004-2007年广东省50家医院抗抑郁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4-2007年50家医院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该类药物的研究、生产、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04-2007年抗抑郁药物在广东省50家医院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并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间广东省抗抑郁药物消耗金额逐年上升;分别在2006和2007年上市的艾司西酞普兰和度洛西汀的日用药金额排名居首。复方制剂黛力新以日均费用适中居历年的用药频度第一。SSRIs类抗抑郁药的用药频度逐年快速增长,2007年涨近总体抗抑郁药使用频度的一半。结论2004-2007年广东省50家医院的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不同类别药物的应用趋势对于病患合理用药,医院药品管理及生产企业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2年~2004年我院抗抑郁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朱洪  郑明兰 《中国药房》2006,17(4):273-275
目的:评价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对2002年~2004年我院抗抑郁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3年间分别为667.41万元、802.47万元和995.02万元。结论:抗抑郁药临床应用以氟西汀居首,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也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8年~2001年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瞿发林  丁青龙 《中国药房》2002,13(4):220-221
目的 :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1年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抑郁药的年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 (DDDs)逐年提高 ,2001年各种抗抑郁药年用药金额及DDDs分别是1998年的3 69倍和2 14倍。三环类抗抑郁药所占金额比例虽然不高 ,但其DDDs连续4年列前5位的药有氯米帕明和多塞平。新型抗抑郁药因其副作用相对少而轻 ,治疗地位不断上升 ,所占金额比例较高。结论 :三环类抗抑郁药仍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 ;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前景广阔 ;尚需加速开发治疗抑郁症的中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2004年~2006年门诊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2006年门诊处方资料,对药品名称、规格、单价、处方药品数量、金额进行统计,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新型抗抑郁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TCAs类因其日均费用低仍占有一定的地位。结论:抗抑郁药市场前景广阔,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1年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抑郁药的年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逐年提高 ,2001年各种抗抑郁药年用药金额及DDDs分别是1998年的3 69倍和2 14倍。三环类抗抑郁药所占金额比例虽然不高 ,但其DDDs连续4年列前5位的药有氯米帕明和多塞平。新型抗抑郁药因其副作用相对少而轻 ,治疗地位不断上升 ,所占金额比例较高。结论 :三环类抗抑郁药仍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 ;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前景广阔 ;尚需加速开发治疗抑郁症的中药  相似文献   

9.
2005~2008年我院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新型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的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的新型抗抑郁药有5类,共20个品种。2005~2008年新型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为26.54%,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约占总销售金额的65%,进口及合资企业生产的新型抗抑郁药约占总销售金额的78%。结论:我院进口及合资企业生产的新型抗抑郁药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国产的新型抗抑郁药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SSRI类新型抗抑郁药已成为我院治疗抑郁症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0.
杨佳丹  陈庆宪  欧阳净 《中国药房》2010,(38):3564-3567
目的:评价重庆地区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6~2008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分别是帕罗西汀、氟西汀、米氮平,用药频度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是氟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帕罗西汀。结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的应用占主导地位,新型抗抑郁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张开国  汪洋  凌艳 《中国药师》2007,10(3):296-298
目的:评价铜陵市3所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对2003~2005年铜陵市3所医院抗抑郁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均呈上升趋势,3年间销售金额分别为360049.40,570740.90,773179.90元,用药频度分别为115084,125238,140486。结论:抗抑郁药临床应用以帕罗西汀居首,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呈上升趋势,三环类抗抑郁药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型抗抑郁药主要是进口和合资产品,价格高。应尽快提高新型抗抑郁药的国产化水平,降低价格。  相似文献   

12.
1998年~2004年长江流域6城市抗抑郁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谢守敦 《中国药房》2005,16(15):1152-1154
目的:考察抗抑郁药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1998年~2004年6城市常用16种抗抑郁药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销售金额和DDDs均逐年上升,2004年与1998年比较,分别提高312.56%和163.49%;价格昂贵的新型抗抑郁药(多为进口、合资药)用量大幅攀升,价格低廉的经典抗抑郁药(如三环类药)呈下降趋势。结论:我国制药企业应在知识产权允许的范围内加快开发安全、有效、稳定、经济的同类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戴淑萍  应永秋 《中国药业》2010,19(21):54-55
目的了解并预测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2006—2008年抗抑郁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均逐年提高,新型抗抑郁药成为临床首选药物。结论新型抗抑郁药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一线用药,发展前景广阔,临床上应根据抗抑郁药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经济学来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美玲  应周军 《药学实践杂志》2005,23(4):240-241,255
目的:分析杭州地区21家医院抗抑郁药物的用药现状和趋势。方法:调查杭州地区21家医院2000 -2003年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量、用药金额。采用金额排序法、DDDs排序法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2000、2001、2002、2003年分别为538.33万元、712.72万元、931.78万元、1105.18万元,购药金额逐年增加。结论:抗抑郁药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其用药金额和用量都有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6-2011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该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110.41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31.93万元,增幅达292%。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稳居第1位,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销售金额增长最快,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的销售金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所应用的15个品种中,年销售金额以舍曲林、帕罗西汀、文拉法辛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度洛西汀销售金额增长最快。结论:该院所应用的抗抑郁药以新型抗抑郁药为主流。  相似文献   

16.
罗昱澜  邓立东 《中国药房》2008,19(8):575-577
目的:评价我院促智药的利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促智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促智药销售金额逐年提高,2005年是2004年的2·03倍,2006年是2005年的1·46倍。其中,2005~2006年银杏叶提取物的销售金额排序列首位,"医保"药品比例均占60%以上。结论:我院促智药以植物药为主,其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在用药管理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显示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3年~2005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3年~2005年抗抑郁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逐年提高。结论:SSRI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等新型抗抑郁药成为我院临床首选药物。新型抗抑郁药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制药企业应加快开发国产抗抑郁药,以满足患者需要并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2003~2005年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2003~2005年抗抑郁药的应用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WHO推荐的以DDD数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计算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金额等指标并进行排序.结果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值逐年增长,年增长幅度分别为:2004年增长42.27%和24.29%,2005年增长8.78%和11.73%,且半数左右来自SSRIs类药物.新型抗抑郁药虽然日用药金额普遍较高,但由于其优点突出,已逐渐被临床所接受并广泛使用,经典的抗抑郁药因价格低廉等原因仍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结论我们应该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比较,为合理用药、科学管理及开发新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史轶 《中国药业》2012,(20):82-83
目的分析医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2008年至2010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物使用总金额持续增长,新一代抗抑郁药使用金额连续3年占抗抑郁药使用总金额的近99%,是主要用药。帕罗西汀用药频度3年连续居首位,氟西汀用药频度近年增长迅速。结论抗抑郁药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药物使用情况变化不大。随着人们对抑郁症认识的不断加深,安全、有效、经济的抗抑郁药物将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20.
占海燕  姜淑珍  罗骞  廖丹 《上海医药》2007,28(12):552-553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我院2004年-2006年抗抑郁药使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抑郁药销售金额2005年较2004年有上升,2006年稍有下降。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文拉法辛等新型抗抑郁药成为我院临床首选药物,同时部分三环类(TCAs)抗抑郁药,在我院也有一定的使用。抗抑郁药在我院的使用基本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