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以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形式决定着转录因子E2F的活性,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处于中心环节,从而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且Rb基因作为第一个被克隆成功的抑癌基因,在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在内的多种肿瘤中发现有pRb表达的异常。这种异常表达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决定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ax5基因在人类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中存在染色体易位、基因重排、异常高频突变、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等形式的异常表达。了解Pax5基因在B-NHL、MM、B-ALL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对于认识血液恶性肿瘤的致病机制以及研究Pax5在诊断分期和治疗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ax5基因在人类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中存在染色体易位、基因重排、异常高频突变、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等形式的异常表达。了解Pax5基因在B-NHL、MM、B-ALL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对于认识血液恶性肿瘤的致病机制以及研究Pax5在诊断分期和治疗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诸多老化和衰老的研究中,p16INK4a是研究较多的一种产物,然而其在与衰老密切相关的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p16INK4a在正常和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讨论其在骨性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骨性关节炎软骨标本,取材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手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正常老年、中年及青年组软骨标本分别取自无骨性关节炎患者.干预直接从软骨组织中提取蛋白和细胞的总RNA,分别进行Westernblot和RT-PCR分析,检测p16INK4a在年轻、中年、正常老年人及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中的表达情况.对p16INK4a下游底物pRb的磷酸化状态也进行了蛋白表达的分析.主要观察指标p16INK4a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在关节软骨细胞中,p16INK4a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表达量也逐渐增多;相应地,p16INK4a的主要靶物质pRb的磷酸化明显减少,相反非磷酸化的pRb的含量则相对增高.与正常人相比,这些变化在骨性关节炎的软骨细胞中尤为显著.结论p16INK4a/pRb途径可能在关节软骨细胞的老化及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p16INK4a表达的升高以及随后的pRb磷酸化状态的丢失可能参与了关节软骨细胞的老化及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pRb)在不同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细胞周期、危险度、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预后等临床诊断治疗监测指标的关系。对89例初发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包括25例AML,10例T-ALL,54例B-ALL)及7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式细胞术检测pRb的表达准确直观;②在各种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中pRb的高水平表达具有普遍性,同一患儿白血病细胞pRb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白血病细胞,在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中pRb均有缺失表达;③pRb的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循环周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Rb表达阳性的B-ALL中处于G1期的白血病细胞数显著高于pRb表达阴性的病例(92% vs 77%);④B-ALL中,MRD阳性组pR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组,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前后非白血病细胞的pRb表达水平是稳定的;⑤pRb的表达量与B—ALL早期治疗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B-ALL预后不良组pRb的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pRb在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存在高水平表达或缺失等异常形式的表达差异,pRb的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MRD监测、早期治疗反应的预后评价等存在相关性,对于B-ALL的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途径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在髓系和淋巴系造血和细胞发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该途径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作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证明,该途径在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部分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中存在活化和高表达,对于恶性细胞的生长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显示该途径的异常参与某些血液肿瘤的发生和进展.针对该途径的治疗研究是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7.
精子相关抗原6(sperm-associated antigen 6,SPAG6)是通过睾丸表达文库筛选出的一种新的人类精子抗原。SPAG6属于癌/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家族的一员,CTA家族具有特异性组织分布和表达,其家族成员是极具潜力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目前研究表明SPAG6在部分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肿瘤中表达异常。SPAG6被证实参与调控部分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可能是诊断血液系统肿瘤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诸多老化和衰老的研究中,p16^INK4a是研究较多的一种产物,然而其在与衰老密切相关的骨性关节炎中的研究较少一目的:观察p16^INK4a在正常和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讨论其在骨性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设立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完成,对象为骨性关节炎软骨标本,取材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手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正常老年、中年及青年组软骨标本分别取自无骨性关节炎患者。干预:直接从软骨组织中提取蛋白和细胞的总RNA,分别进行Wescem blot和RT-PCR分析,检测p16^INK4a在年轻、中年、正常老年人及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中的表达情况。对p16^INK4a下游底物pRb的磷酸化状态也进行了蛋白表达的分析。主要观察指标:p16^INK4a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在关节软骨细胞中,p16^INK4a的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表达量也逐渐增多;相应地,p16^INK4a的主要靶物质pRh的磷酸化明显减少,相反非磷酸化的pRb的含量则相对增高。与正常人相比,这些变化在骨性关节炎的软骨细胞中尤为显著。结论:p16^INK4a/pRh途径可能在关节软骨细胞的老化及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p16^INK4a表达的升高以及随后的pRb磷酸化状态的丢失可能参与了关节软骨细胞的老化及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中Rb基因产物蛋白(pRb)的表达情况。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Rb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70例食管鳞癌中,pRb表达阳性率为64.3%,pRb表面强度与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Rb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在生存率上差异显。结论 pRb表达与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及预后有关。因此,可为临床提供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HSPC238对肝癌细胞中RB mRNA和pR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PcDNA3.1-HSPC238质粒和PLL3.7-HSPC238干扰载体分别转染HepG2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RB mRNA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Rb蛋白的表达。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转染高表达HSPC238载体时,HepG2细胞中RB的mRNA水平和pRb表达量也增加;相反地,和对照组相比,转染低表达HSPC238载体时,HepG2细胞中RB的mRNA水平和pRb蛋白的表达量也减少。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epG2细胞中HSPC238对RB基因的表达存在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严琼  徐安书 《华西医学》2022,37(1):151-155
目前临床基因研究相对较多.微RNA (microRNA,miR)-215是一个受p53诱导表达的miRNA,其在动物体和人体内均存在.miR-215不仅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甚至可以在血液、尿液、粪便中稳定存在.miR-215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发挥着促癌和抑癌的作用.因此,miR-215可能为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近年来P~(53)、Rb及其他抗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病变中表达异常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当今抗癌基因的研究技术与方法,以及肿瘤发病的多基因激活多步致瘤模型以及抗癌基因研究的意义与前景等;认为抗癌基因在血液系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的促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肿瘤发病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阐明。lncRNA不仅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多能性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调控血液肿瘤发生和进展,而且lncRNA异常表达和突变与耐药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血液肿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将重点介绍lncRNA在血液肿瘤中的最新进展,为血液病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原癌基因Bmi-1属于转录抑制因子基因polycomb家族,通过抑制ink4a位点的表达及调节端粒酶的活性控制细胞的增殖和衰老。Bmi-1基因对成体干细胞及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是必需的。最近发现,Bmi-1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多种实体瘤中表达异常,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p16基因,又称MTS1,INK4,CDK4I,CDKN2基因,是新近研究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并迅速成为继p53抑癌基因后肿瘤分子研究中的另一新热点。本文概述p16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单克隆抗体 (单抗 )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取得很大进展 ,临床及临床前期试验显示 :针对肿瘤抗原设计的单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有望成为继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治疗手段后的又一新的治疗方法。由于血液系统细胞有不同系性 ,在不同分化阶段其表面抗原表达均不同 ,而血液系统肿瘤细胞通常异常大量表达其相应系性细胞的表面抗原。所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较适于单抗治疗。现就单抗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人源化”单抗的特点、构型及疗效影响因素 理想的单抗应能特异性结合肿瘤抗原且与正常细胞的交叉反应低 ,…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近年来P53,Rb及其他抗癌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病变中表达异常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当今抗癌基因的研究技术与方法,以及肿瘤发病的多基因激活多步致瘤模型以及抗癌基因研究的意义与前景等;认为抗癌基因在血液系恶性肿瘤病情进展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的促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组蛋白修饰作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组蛋白修饰酶催化,可以改变染色质的状态,调控基因表达,其在疾病尤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共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组蛋白修饰的异常,例如,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的过表达与功能获得性突变、MLL2失活突变、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CREBBP和EP300的失活突变等都与肿瘤的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针对组蛋白修饰酶的药物比如HDAC抑制剂和EZH2抑制剂等有的已经在临床应用,有的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为血液系统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组蛋白修饰在常见血液系统肿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romyelocytic leukemia, PML)编码的PML蛋白,作为抑癌因子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ML蛋白在细胞中可发生多种形式的翻译后修饰,如SUMO化(SUMOylation)、泛素化(ubiquitination)、磷酸化(phosphorylation)和乙酰化(acetylation)修饰等。PML蛋白的这些修饰可直接影响PML核体(PML nuclear bodies,PML-NBs)的形成、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等功能。异常修饰不仅可以引起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同时与肿瘤耐药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解析PML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对PML核体形成及功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相关血液系统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PML蛋白的翻译后修饰过程与PML核体功能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肿瘤的药物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C-Myc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在人类多种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在血液肿瘤中,C-Myc表达增强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不良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有研究指出,C-Myc可促进慢性髓系白血病的转化,它的高表达可能是病情进展与急变的机制之一。此外,高表达的C-Myc可能导致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对于伊马替尼的敏感性降低,因此C-Myc作为治疗靶点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研究中受到关注。本文就近年来C-Myc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