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敷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在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3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敷脐疗法组41例、耳穴压豆组49例、综合疗法组(敷脐疗法+耳穴压豆)57例,观察、比较各组人工流产术后1 h、1 d、7 d、14 d阴道流血情况.结果:综合疗法组术后1 h、1 d阴道流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敷脐疗法组、耳穴压豆组(P<0.01),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敷脐疗法组、耳穴压豆组(P<0.01).结论:敷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降低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耳穴压豆疗法,比较治疗3d后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例数、显效例数以及有效例数分别为65例、26例和22例;观察组痊愈例数为91例,显效例数为32例,有效例数为17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P<0.05)。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疗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耳穴压豆疗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便于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五音疗法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2月医院就诊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情绪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及五音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耳迷走神经电刺激与常规耳穴压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60例老年慢性失眠症受试者随机分为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和常规耳穴压豆组,两组均为30例。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应用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刺激耳甲区进行治疗;常规耳穴压豆组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受试者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耳穴压豆组(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耳迷走神经电刺激组相较于常规耳穴压豆组治疗后PSQI评分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 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在临床疗效、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耳穴压豆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配合耳穴压豆在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0例,两组均给予保肝降酶药物治疗和耳穴压豆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情绪、睡眠质量、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睡眠质量、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配合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乙肝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耳穴压豆法配合心理干预护理对轻度颅脑损伤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外科住院的轻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加口服舒乐安定,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耳穴压豆疗法和心理干预。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并观察临床总体疗效。结果:2组PSQI问卷各项评分、总分、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耳穴压豆法加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病情恢复,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音乐疗法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68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三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A组(n=21)予以耳穴压豆疗法,B组(n=22)予以音乐疗法,C组(n=25)予以耳穴压豆联合音乐疗法。比较三组护理前后的恶心呕吐改善情况、VAS评分、负面情绪以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A、B、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c组的恶心呕吐、临床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A、B组(P<0.05);C组的SDS、SAS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良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针对耳穴贴压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治疗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疼痛的机制、耳穴贴压的镇痛作用机制、耳穴贴压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步骤以及护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孙梦佳  王俊杰 《全科护理》2020,18(19):2309-2313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法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为中医临床护理和科学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年1月—2018年12月所收录的有关耳穴压豆法的临床护理应用文献,对其年度、作者、期刊、基金资助、相关疾病和症状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96篇,分布于192种期刊,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主要在疼痛、失眠和便秘。[结论]耳穴压豆法逐渐得到护理工作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文献量呈增长趋势,然而文献质量需要继续提高,研究内容有待拓展,需要争取更多的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疗法,两侧耳穴同时贴压,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对中医证候(排便困难、腹痛、腹胀、呕吐)进行评分及对临床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能有效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早期活动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时间和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3组:未耳穴压豆组、耳穴压豆组及耳穴压豆联合术后早期活动组,未耳穴压豆组进行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耳穴压豆组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术后6h耳穴压豆;耳穴压豆联合术后早期活动组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2h后协助产妇采取自由体位活动,同时配合术后6h耳穴压豆。分析3组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和新生儿72h体重变化的关系。结果未耳穴压豆组、耳穴压豆组、耳穴压豆组联合术后早期活动组48h内泌乳产妇分别有14例(35.0%)、19(47.5%)及29(72.5%),3组产妇48h内泌乳例数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耳穴压豆组、耳穴压豆组及耳穴压豆组联合术后早期活动组新生儿72h平均体重下降分别为213g、201g、176g,3组新生儿72h体重变化之间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的耳穴压豆可以促进剖宫产产妇分泌乳汁,减少新生儿体重的生理性下降;耳穴压豆联合术后早期活动更利于产妇剖宫产术后分泌乳汁、进一步减少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新生儿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马艳秋 《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50-550,552
耳穴压豆疗法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 ,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 ,以辨证施治的观点 ,选取耳部有关穴位 ,用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敷并用一定的手法 ,以刺激经络 ,推动气血运行 ,调节人体脏腑、气血、阴阳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将耳穴压豆法在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1 辨证取穴耳穴压豆疗法的效果取决于能否正确地辨证取穴。取穴的原则是根据病变实际情况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而定 ,若某一脏腑有病 ,即在耳部选取相应的穴位 ,如胃痛取耳穴胃的同时 ,尚可取与胃相表里的脾 ,受交感神经支配的交感等。2 操作方法确定穴位后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的护理干预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7月痰湿质型高血压病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耳穴压豆,观察组针对痰湿质高血压病进行耳穴压豆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仅针对痰湿质高血压病进行基础护理,未针对耳穴压豆行针对性护理。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痰湿质高血压病患者实施耳穴压豆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调控,减少干预过程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小儿脑瘫睡眠障碍应用耳穴压豆结合针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脑瘫睡眠障碍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耳穴压豆结合针刺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儿护理前(入院当天)、护理后(护理后...  相似文献   

15.
冯少丽  何为 《护理学报》2014,(23):53-54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甲状腺术后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甲状腺术后头痛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吴茱萸热敷配合耳穴压,干预5 d时观察镇痛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采用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后,均无明显不适出现,85例患者自诉头痛症状消失,无疼痛;15例患者自诉头痛症较前好转,有一点疼痛。结论甲状腺术后头痛患者应用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耳穴压豆结合心理护理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结合心理护理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与对照组98例.对照组应用耳穴压豆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耳穴压豆与心理护理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3、6个月后的SCL~90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为73.4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SCL~90评分为(22.13±5.84)分,对照组为(41.83±5.26)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SCL~90评分为(15.75±3.81)分,对照组为(40.76±6.35)分,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单纯进行耳穴压豆治疗相比,耳穴压豆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缓解或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吴茱萸热敷与耳穴压豆联合应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1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吴茱萸热敷组(45例)、耳穴压豆组(40例)及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豆组(联合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腹腔镜手术后护理,吴茱萸热敷组和耳穴压豆组分别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吴茱萸热敷和耳穴压豆,联合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吴茱萸热敷和耳穴压豆。记录比较4组腹腔镜术后的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腹胀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吴茱萸热敷组、耳穴压豆组及联合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且此3组中联合组效果最优(均P<0.05);联合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其余3组(均P<0.05),且腹胀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其余3组(均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及耳穴压豆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且住院费用与其余3组相比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耳穴压豆治疗肿瘤患者不寐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肿瘤患者不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肿瘤不寐患者,采用耳穴压豆方法,主穴内分泌、神门、心、皮质下,随证配穴,两耳交替使用,3d便换1次,配合情志护理。结果:经2~3次治疗,多数患者睡眠质量有改善,有效率80%。结论:耳穴压豆配合情志护理治疗肿瘤患者不寐有比较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结合心理护理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与对照组98例。对照组应用耳穴压豆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耳穴压豆与心理护理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3、6个月后的SCL-90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为73.4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SCL-90评分为(22.13&#177;5.84)分,对照组为(41.83&#177;5.26)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SCL-90评分为(15.75&#177;3.81)分,对照组为(40.76&#177;6.35)分,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单纯进行耳穴压豆治疗相比,耳穴压豆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缓解或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塌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情志疏导、饮食调护、疼痛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中药塌渍等中医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疗效情况的比较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疼痛改善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塌渍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