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对重症急性肾衰患者外周血TNF-α、IL-1β、IL-2R、IL-4、IL-6、IL-8、IL-l0的影响。方法 18例重症急性肾衰(ARF)患者使用Baxter BM25机器及F40型聚砜膜滤器行CHVHF治疗9—10h/d。置换液流量为400-500m1/h,均以前稀释方式输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和10h(或结束时)取血检测TNF-α、IL-1β、IL-2、IL-2R、IL-4、IL-6、IL-8、IL-l0的浓度。结果 18例重症ARF患者存活13例,其中10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治疗后血浆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2、IL-2R以及IL-8水平均逐渐降低,并以治疗后6—8h降低最为显著。然而.在CHVHF治疗8—10h,均有不同程度地回升,但仍均显著低于CHVHF治疗前水平。血浆抗炎细胞因子IL-4、IL-6及IL-l0在CHVHF治疗后也逐步降低,以治疗后2—4h降低最显著,随后均逐渐升高,并维持至治疗后10h。结论 使用60型血滤器行CHVHF可清除多种细胞因子,其清除作用具有饱和效应,适时更换血滤器可能有助于增加这些炎性细胞因子的清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CBP治疗,使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2、3、6、12 h和停止治疗后12h血浆中TNF-α、IL-1β、IL-6、IL-8的浓度,并与同期健康人群做比较.结果:ARDS患者血浆TNF-α、IL-1β、IL-6、IL-8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CBP治疗后四种细胞因子逐渐下降,第6 h降至最低,停止治疗后12 h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仍低于治疗前水平.结论:ARDS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明显增高.CBP可有效清除ARDS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从而阻断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前瞻性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心脏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存活者与死亡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6例心脏术后重症急性肾衰竭(ARF)伴MODS的患者使用HF700型聚砜膜血滤器行CBP治疗,7例存活(A组),9例死亡(B组)。对这些患者分别在治疗前(0h)和治疗后2、6、12、24h取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IL-1β、IL-4、IL-6和IL-8的水平,同时观察不同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前B组受损的器官数明显多于A组(P<0·05)。②治疗前B组MOD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CBP治疗24h后,A组MODS评分、APACHEⅢ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③治疗后A组的促炎因子迅速下降,而B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促炎因子浓度无明显变化。④两组各细胞因子浓度在CBP前无差异;A组在治疗2~6h后TNF-α和IL-6水平不仅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并且明显低于B组,IL-4尽管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但是在治疗6h后其水平明显低于B组。结论①心脏术后MODS器官损害数多的患者死亡率高。②在CBP治疗过程中,血浆TNF-α、IL-6和IL-4持续高水平者预后差。③血浆TNF-α、IL-6和IL-4的动态监测可以作为评价心脏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E1对ARDS病人TNF-α IL-1β IL-6 IL-8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PGE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病人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影响,探讨PGE1治疗ARD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1例ARDS病人随机分为PGE1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ARDS机械通气即刻、48h、5d时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水平。结果 PGE1治疗组在ARDS机械通气48h、5d时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活性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PGE1可降低ARDS病程细胞因子活性。  相似文献   

5.
日间CRR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日间CRR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日间CRRT对 1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12和停止治疗后 12小时血浆中TNF -α、IL - 1β、6、8的浓度。结果 CRRT治疗 2小时后 ,血浆TNF -α、IL - 1β、6、8水平开始下降 ,至 6~ 8小时达到最低水平 ,P <0 .0 1,停止CRRT治疗后 12小时上述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但仍低于治疗前水平。结论 CRRT对ARDS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的清除是确切和有效的 ,并且提示该种透析膜对炎症介质的清除方式以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炎性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均予常规治疗.40例只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40例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氢可组).治疗后4、12、24、48 h、7 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 IL-1β, IL-6和IL-10含量;治疗前及后24、48 h、7 d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检测降钙素原(PCT)以及皮质醇浓度,记录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 TNF-α、IL-1β和IL-6明显下降(P<0.05),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48 h、7 d后APACHEⅡ评分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TNF-α,IL-1β,IL-6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PCT下降(P<0.05),28 d病死率下降.但血皮质醇浓度与28 d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不同治疗剂量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清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ICU收住院因严重脓毒症患者行CRRT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高剂量即滤出液剂量≥35 ml/(kg·h)治疗,B组采用低剂量即滤出液量35 ml/(kg·h)治疗。治疗前及CRRT治疗48 h后采集血样常规送检获得两组患者血气、肝肾功能以及细胞因子IL-1β,IL-6,IL-10,TNF-α等指标,同时记录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CRRT治疗48 h后,心率、乳酸、肌酐、尿素氮以及ALT和APACHE Ⅱ评分比较,A组的降低值高于B组;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降低值A组高于B组。两组患者的28 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少于B组患者。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CRRT能有效地清除细胞因子,减少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部分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浓度、细胞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符合MODS、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1)治疗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2)对照组:常规治疗+CVVH治疗.治疗组每天给予2h血液灌流树脂吸附治疗后,继续CVVH治疗10 h;对照组每天给予CVVH治疗12 h,均连续3d.治疗组于每天血液灌流树脂吸附前、2h后及CVVH治疗10 h后,对照组于每天CVVH治疗前后及以后两组均在病程第5、7、1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浆标本置入- 60℃冰箱冻存待检.入室24 h行APACHEⅡ评分,第1、2、3、5、7、10天查T细胞分类,每天监测血乳酸、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液灌流树脂吸附治疗后,血浆TNF-α、IL-6、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分类CD3+、CD4+、CD8+、CD4+/CD8+比值均上升(P<0.05);两组患者比较,在第1、2、3天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后,TNF-α、IL-1β、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天TNF-α、IL-1β、IL-6浓度治疗组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第10天血浆TNF-α、IL-1β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略低(P>0.05);治疗组28 d死亡5例,对照组28 d死亡6例.结论 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与CVVH治疗均能有效清除血浆中所检测的3种细胞因子,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病程中期(治疗第5天)降低所检测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及提高患者28 d存活等方面似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必净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发作且24 h以内入院的患者79例,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n=41)和常规治疗组(n=38),同时选取33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3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3天和第1、2周抽取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的质量浓度。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及IL-6质量浓度在急性胰腺炎发作后快速上升,第1天到达峰值;至发病第3天,其TNF-α、IL-1β及IL-6质量浓度仍高于对照组;至第1周,其血清TNF-α、IL-1β质量浓度仍高于对照组。和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治疗组在第3天及第1周时,TNF-α质量浓度显著降低;IL-1β和IL-6质量浓度在第3天即显著降低。结论血必净在早期能够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质量浓度,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保护胰腺及其他器官,这可能是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腹腔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普通外科于2009-01 ~ 2011-12应用CRRT救治腹腔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12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腹腔脓毒症患者CRRT后血浆炎症因子TNF-α、IL-6、IL-8浓度呈持续性下降趋势,而作为判断氧合能力的常用指标PaO2、PaO2/FiO2明显升高,气道峰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RT能有效降低血清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清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0例MODS患者,行CRRT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不低于24小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检测生化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II)等,并分别于治疗开始时(O小时)和治疗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取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14天存活19例(存活率63.3%),28天存活17例(存活率56.7%)。治疗6小时后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于恢复正常。IL-1β、IL-4、IL-10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NF-α、IL-6、IL-10在12小时浓度升高达峰值[(887.88±975.46)ng/L,(132.01±118.14)ng/L,(167.01±161.66)ng/L],与治疗前[(462.24±331.03)ng/L,(106.39±90.82ng/L,(124.51±118.39n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死亡组IL-6高于存活组,(145.45±14.28)ng/vs(106.03±10.86)ng/L(P〈0.05);死亡组IL-10低于存活组,(94.93±16.09)ng/Lvs(143.06±12.24)ng/L(均P〈0.05)。结论CRRT可以使患者机体内环境得到纠正,但MODS患者外周血炎症介质浓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IL-10水平可成为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紫癜性肾炎33例,无肾炎31例),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期和缓解期的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ET-1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期均明显下降。紫癜性肾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缓解期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F=4.973,P〈0.05),血清IL-6、IL-2及血浆vWF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肾炎组患儿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浆ET-1水平在急性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评分与vWF、TNF-α呈正相关(rho=0.73,rho=0.92,P均〈0.01)。结论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TNF-α、vWF有望作为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后的最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挑选出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组13例,采用常规疗法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研究组13例,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数值和血气分析指标等相关指标变化,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 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5例,治愈21例,存活率为80.8%,其中普通组死亡4例,存活率为69.2%;研究组死亡1例,存活率为92.4%。研究组存活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周的有效治疗,普通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T)、呼吸频率(RR)、白细胞计数(WBC)、脉搏、C-反应蛋白(CRP)均呈下降趋势(P0.05),pH、PaO2/FiO2均呈上升趋势(P0.05)。且组间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普通组。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不仅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疗法,且最终存活率也很高,适合ICU病房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1年1-12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治疗了70例SIRS患者,均采用CRRT进行干预,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改变。结果治疗前后患者TNF-α、CRP、IL-6改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RRT技术早期干预能清除炎性介质、调控炎症反应、阻断SIRS发展,提高了危重患者的存活率。制定确切的护理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严密的监护和合理的护理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P-选择素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秀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15-2716,2718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P-选择素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机制。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50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组32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组18例,另选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中IL-6、IL-8、TNF-α及P-选择素水平,并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P-选择素与IL-6、IL-8、TNFα-的相关性。结果 IL-6、IL-8、TNF-α及P-选择素水平,UA患者组、SA患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患者组明显高于SA患者组(P0.01)。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IL-6、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IL-6、IL-8、TNF-α及P-选择素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病程判断、评价、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ontinuous high-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胰腺脓肿术后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20例sAP并胰腺脓肿术后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P联合HVH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48h生命体征、APAcHEⅡ评分、白细胞、氧分压、肾功能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水平的变化。【结果】HP联合HVHF治疗后患者各临床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改善,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MCP-1的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联合HVHF能改善SAP并胰腺脓肿术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有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29例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资料,按收治时间分组:对照组(n=11)行传统的胰腺炎治疗,治疗组(n=18)在传统治疗同时行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48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APACHEⅡ)评分、禁食天数、住院天数、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48h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禁食天数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61、4.58、3.95,P均<0.05);治疗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治疗6d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6、4.16,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12、6.02、3.12、3.02,P均<0.05);治疗组无产妇死亡;对照组1例产妇死亡,死于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迅速降低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是治疗妊娠并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于欣  杨震  韩学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9):1636-1638,1640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49例基础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的CHF患者和30例健康体查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及TGF-β1浓度,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HF患者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r=-0.78,P〈0.01;r=-0.81,P〈0.01)。CHF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1)。且心衰越重,上述变化越明显。结论CHF患者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炎性反应因子升高,抗炎因子降低,失衡的细胞因子网络参与了CHF的发生和发展。细胞因子的浓度可以作为CHF患者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在体外自然状况及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分泌细胞因子的特点,探讨LPS和细胞因子在PB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PBC、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gren sjsyndrome,pS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PBMCs,分别置于加或不加0.01mg/ml LPS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培养,ELISA法检测PB-MCs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结果 (1)新鲜提取的PBMCs与液氮冻存复苏后的PBMCs,在体外对LPS刺激的反应具有明显差异。(2)在无LPS刺激培养的PBMCs上清液中,PBC患者的IL-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LPS刺激培养的PBMCs上清液中,PBC患者的IL-1β、IL-2和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PS刺激后,PBC患者PBMCs上清液的IL-1β升高幅度和IL-2降低幅度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PBC与pSS比较,无LPS刺激时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S刺激后PBC患者IL-6高于pS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IFN-γ在PBC患者PBMCs上清液中几乎检测不到,将LPS浓度提高至0.1和1.0mg/ml仍未检测到IFN-γ。结论 PBC发病与细菌感染有关,LPS在PBC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多种细胞因子与PBC发病有关,其中以Th1型细胞因子为主。  相似文献   

20.
李维东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6):1014-101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CPB)手术中炎性反应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诊断为室间隔缺损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28)。实验组用乌司他丁按1.2万U/kg计算用药量,一次性加入预充液中;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结束后1h(T2)、4h(T3),24h(T4)等时点采集血样,检测炎性介质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CPB前炎性介质和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炎性介质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CPB后各时点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T3时点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T4时点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T1相比,两组T4BUN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4BUN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术后IL-6、TNF-α、IL-8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同时对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