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方法观察了三磷酸腺苷(ATP)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影响,结果表明,ATP能使MGC-803细胞的核仁由网状向环状改变,微丝的组装得到改善,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提示MGC-803细胞的恶性表型在ATP作用下可向正常方向逆转。  相似文献   

2.
抵抗LAK细胞杀伤的胃癌细胞株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经反复与LAK细胞共培养十个周期,获得对LAK细胞杀伤抵抗的特性,命名该细胞变株为MGC-803R。当效靶比为40∶1时,对该细胞变株的杀伤率仅为40%,而对亲代细胞的杀伤率为90%。用“冷”靶细胞抑制试验、电镜、FACS及荧光标记技术分析,证实MGC-803R细胞膜结合识别位点有改变,MHC-Ⅰ表达升高,ICAM-1表达降低,相互粘附的细胞数减少,胞内F肌动蛋白小体消失,微丝恢复有序排列,细胞生长速率减慢。上述结果提示经免疫筛选对杀伤有抵抗的MGC-803R细胞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细胞表面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表达。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PGCL3、PAa、PG-3、PG-3M、MGC803、ESCL、BEL、HCT、KB、A2780、CC801共11种人肿瘤细胞,其中包括二对高低不同转移能力的人肺癌(PGCL3和PAa)和人前列腺癌(PG-3和PG-3M)细胞阳性表达不同血小板相关抗原的细胞数及其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11种人肿瘤细胞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肿瘤细胞表面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表达。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PGCL3、PAa、PG-3、PC-3M、MGC803、ESCL、BeL、TCT、KB、A2780、CCA801共11种人肿瘤细胞,其中包括二对高低不同转移能力的人肺癌(PGCL3和PAa)和人前列腺癌(PG-3和PG-3M)细胞阳性表达不同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细胞数及其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11种人肿瘤细胞膜表面均有CD9、CD63、CD42a和TSP,等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不同程度的表达,在MGC803细胞膜表面发现有CL86较强的表达,CD41、CD42b、CD61和CD62均未发现表达。11种人肿瘤细胞系中CD9+、CD42a+、CD63+、TSP+细胞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不同肿瘤细胞系每个抗原阳性细胞抗原表达的荧光强度也不同。与高转移PGCI3和PG-3M细胞相比,CD9在低转移细胞系PAa和PG-3上有较高的表达,CD42a、TSP有相对低的表达。CD42a+和TSP+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在高转移PGCL3和PG-3M细胞系均要高于低转移的PAa和PG-3;CD63+细胞数高转移PG-3M细胞系要比低转移  相似文献   

5.
张宏博  樊代明 《免疫学杂志》1994,10(3):168-170,174
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和-γ体外诱导三侏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和MKN45,ABC-CELISA法测定诱导组和对照细胞表面免疫抑制酸性蛋白Ⅱ型的表达量。在基础培养条件下,三株细胞表达IAP-2均呈低水平。低浓度(<1000u/ml)IFN-α或-γ反使其IAP-2表达量显著减少。这些结果提示:(1)IFN-α和-γ可能对胃癌细胞IAP-2表达呈双向调节作用;(2)癌细胞IAP-2  相似文献   

6.
用罗丹明-鬼笔环肽(rhodamine-phalloidin)显示微丝(microfilaments,MF)的荧光染色法对G期小鼠C3H10T1/2成纤维细胞向S期过渡过程中,MF结构的变化及MF重组对DNA合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G期细胞在血清刺激1h后MF解聚,3h后重新组装,并恢复原来的分布。我们发现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B,CB)使MF解聚并与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激活剂──佛波酯(phorbolester,TPA)同样可促进G期细胞提前进入S期,促进DNA合成,但TPA和CB的刺激作用必需依赖于血清的存在,而PKC抑制剂H7则阻断G期细胞进入S期,MF稳定剂phalloidin对DNA合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G期细胞向S期过渡的早期阶段存在MF重组过程,CB促使G细胞MF解聚并可促进DNA合成,提示MF重组是G期细胞向S期过渡的一个重要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西兰白兔制成的模型研究ATP-MgCl_2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静脉输注ATP-MgCl_2可显著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减轻缺血和再灌注所导致的损伤,避免再灌注阶段线粒体的进一步损害。提示ATP-MgCl_2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和增强细胞抗氧自由基能力的作用是它对细胞缺血缺氧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人肝癌细胞GHC-3表面抗原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肝庙细胞株GHC-3细胞为抗原,免疫制备获得抗人肝癌细胞膜单克隆抗体HLM_3(HLM_3-McAb).应用HLM_3-McAb研究分析肝瘤细胞表面抗原性质及其对GHC-3细胞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HLM_3-McAb可抑制已铺展的GHC-3细胞生长;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法探测受McAb作用的细胞ConA受体和ras瘤基因产物p21.反应均明显减弱;交叉-阻断测试抗原及ConA受体发现,无论是细胞先与McAb结合后再与ConA反应,抑或先与ConA反应后再与McAb结合,都显示GHC-3细胞的膜抗原与腹表面的ConA受体有密切关系。进一步作糖化学分析,从高效薄层色谱(HPTLC)区带和扫描初步显示为不完全分化的中性糖脂。  相似文献   

9.
采用新西兰白兔制成的模型研究ATP-MgCl2对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静脉输注ATP-MgCl2可显著降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减轻缺血和再灌注所导致的损伤,避免再灌注阶段线粒体的进一步损害。提示ATP-MgCl2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和增强缳细胞抗氧自由基能力的作用是它对细胞缺血缺氧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a和-γ(IFN-a和-γ)体外诱导三株人胃癌细胞系SGC_(7901)、MGC_(803)和MKN_(45),ABC-CELISA法测定诱导组和对照组细胞表面免疫抑制酸性蛋白Ⅱ型(IAP-2)的表达量。在基础培养条件下,三株细胞表达IAP-2均呈低水平。低浓度(<1000u/ml)IFN-a或-γ能增加这三株细胞IAP-2表达量;而高浓度(>1000u/ml)IFN-a或-γ反使其IAP-2表达量显著减少。这些结果提示:(1)IFN-a和-γ可能对胃癌细胞IAP-2表达呈双向调节作用;(2)癌细胞IMP-2表达水平检测作为临床应用IFNs治疗癌症患者的疗效判别指标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和方法:用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5mg/kg)诱导心肌缺血模型。观测心肌线粒体(Mit)中丙二醛(MDA)含量、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及牛磺酸(Tau)的影响。结果:缺血组大鼠心肌Mit中MDA升高8783%、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分别降低3756%和5020%(P<0.01)。Ca2+-Mg2+-ATP酶活性与MDA含量也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1)。Ca2+-ATP酶活性与MDA含量也呈显著负相关(r=-079,P<0.01)。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前30min腹腔注射Tau(200mg/kg)则Mit中MDA含量、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均未见显著异常改变。结论:Tau可能通过抑制MDA的生成实现其保护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AChR加CFA免疫大鼠后,Lewis大鼠出现典型的临床肌无力,而WistarFurth(W.F)大鼠不出现任何症状。为阐明W.F大鼠对AChR耐受的机制,检测了表达IFN-γ、IL-4和TGF-βmRNA的MNC和肌肉AChR。结果表明,W.F大鼠免疫后第5、7周PILN中AChR诱导的IFN-γmRNA表达细胞数比Lewis大鼠低,TGF-βmRNA表达细胞数比Lewis大鼠高,肌肉AChR含量比Lewis大鼠高。提示IFN-γ和TGF-β与EAMG的发生有关,TGF-β上调可抑制IFN-γmRNA表达,减少肌肉AChR丢失,进而预防和抑制EAMG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幼狗心脏为实验对象,应用冷冻蚀刻技术观察ATP-MgCl2对缺氧-复氧幼狗心肌细胞,尤其是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复氧对照组心肌细胞损伤较重,而ATP-MgCl2组心肌细胞损伤轻q提示,ATP-MgCl2对缺氧-复氧幼狗心肌细胞质膜、线粒体等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缺氧——复氧幼狗心肌细胞冷冻蚀刻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幼狗心脏为实验对象,应用冷冻蚀刻技术观察ATP-MgCl2对缺氧-复氧幼狗心肌细胞,尤其是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复氧对照组心肌细胞损伤较重,而ATP-MgCl2组心肌细胞损伤轻。提示,ATP-MgCl2对缺氧-复氧幼狗心肌细胞质膜、线粒体等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TPO N端结构域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产物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酵母系统中分泌表达人TPON-端结构域,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为与其它TPO分子进行TPO糖基化生物学意义的研究打基础。方法将编码人TPO成熟肽N端195个氨基酸的cDNA与酵母整合型载体pPICZαA重组,构建的重组质粒用DraⅠ消化成线性DNA,转染酵母细胞GS115,使TPO基因整合到酵母染色体上;用TPO抗体筛选获得遗传性分泌稳定表达的重组酵母细胞株;用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TPO产物及分子量;用对小鼠骨髓细胞形成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Megakaryocytecolonyformingunit,CFU-Meg)的方法测定活性。结果获得了TPON-端结构域在酵母系统中的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可被TPO抗血清识别,分子量约为22000;其产物对小鼠骨髓细胞形成CFU-Meg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结论在巴氏毕赤酵母系统中成功地分泌表达了有生物学活性的人TPON-端结构域  相似文献   

16.
刘飞  金伯泉 《免疫学杂志》2000,16(3):179-181,185
目的 为搞清GAM在gp1230介导的信号转导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IL-6 出现分化和增殖抑制的M1细胞系,分别用正向和反向插入GAM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EE-BOS与pSV2-neo质粒共转染,经G418选择培养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细胞,并用半工PCR方法产了GAM基因与这两种细胞基因组DNA的整合。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正向GMACDNA转染的M1细胞中GM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gp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和方法:用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5mg/kg)诱导心肌缺血模型。观测心肌线粒体(Mit)中丙二醛(MDA)含量、Ca^2+-Mg^2+-ATP酶和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及牛磺酸(Tau)的影响。结果:缺血组大鼠心肌Mit中MDA升高87.83%、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分别降低37.56%和50.20  相似文献   

18.
电阻抗法测定心排血量的非线性公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阻抗法测定心排血量的非线性公式况明星,彭录生(江西医学院,南昌)关键词:电阻抗,非线性,心搏出量NON-LINEARFORMULAFORDETERMINATINGCARDIACOUTPUTBYELECTRICALIMPEDANCEMETHOD¥Ku...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两种具有不同作用位点选择性的环磷酸腺苷(cAMP)类似物对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体外生长和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体外侵袭和集落形成实验,免疫细胞化学及电镜技术,研究了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系PG对无作用位点选择性(db-cAMP)及有作用位点选择性(8-Cl-cAMP)的不同反应。结果经db-cAMP处理7天后,PG细胞的生长被抑制48%,而8-Cl-cAMP处理7天后,PG细胞的生长抑制可达70%。db-cAMP对PG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而8-Cl-cAMP的作用是不可逆的。经两种cAMP类似物处理后PG细胞的体外侵袭及集落形成能力均降低,光镜下可见细胞突起伸长或增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嗜铬素表达增强。结论可以通过选择性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达到有效抑制恶性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吕桂芝  张志谦  林仲翔 《解剖学报》1999,30(4):334-336,I012
目的 探索间隙连接通讯功能、间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微丝、纽蛋白在巨噬细胞活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方法 ATP作用于由小鼠腹腔获取的巨噬细胞(M),用MTT法检测ATP对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用罗氏黄(Ly)荧光染料示踪术检测AT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TP作用下的M连接蛋白Cx43 的表达和粘着斑-纽蛋白表达的影响,用罗丹明-鬼笔环肽-F-actin 专一标记技术,观察ATP作用下的M微丝蛋白(F-actin)的变化。 结果 (1)ATP对M有明显的活化作用;(2)ATP上调M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3)ATP增强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4)ATP增强粘着斑主要粘着蛋白-纽蛋白的表达;(5)ATP改善M微丝束的组装。 结论 在ATP促进M的活化过程中,间隙连接通讯功能、连接蛋白、纽蛋白、微丝蛋白都参与了M活化过程中信号传导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