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4例儿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儿童泌尿生殖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取患儿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接种于支原体肉汤培养基中,后转种于药敏孔条中,可检测出支原体型别及药敏情况。结果:检测出支原体感染患儿24例,男4例,女20例。在分型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3例,人型支原体(Mh)阳性2例,Un Mh阳性19例(79.2%)。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对试验药物均不太敏感。结论:支原体感染女性患儿明显高于男性,以Un Mh为主,且多为耐药株。  相似文献   

2.
陈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10-11,13
目的调查温岭地区育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64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育龄女性为观察组,1262例正常体检育龄女性为对照组,分析育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育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细菌性感染占34.32%,念珠菌感染占27.67%,支原体感染占8.01%,年龄、职业、人口流动、婚姻状况、人流史、文化程度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有关,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公职人员、已婚、人流史及文化程度偏低是育龄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泌尿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的普及、注重个人卫生、杜绝高危性行为对控制泌尿生殖道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泌尿生殖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疾病之一。尤其各类支原体、衣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在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各类病原体在泌尿生殖系感染病例中检出率日渐提高。为了解泌尿生殖道各类病原体感染发生率,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为争取治疗时间。我们对2003年1月~2004年1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730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滴虫、念珠菌等几种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9年 2月~ 2 0 0 4年 7月 ,我科收治衣原体和支原体所致儿童泌尿生殖道感染 2 0例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例儿童均为我科门诊患儿 ,男 3例 ,女 17例 ,年龄 3 .2~10 .6岁 ,平均 7.6岁 ,病程 1~ 2 0个月 ,平均 7个月。 2 0例患儿的父母均曾患有衣原体、支原  相似文献   

5.
张善辉  丁虹  马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10):1085-1085,1087
目的:进一步了解目前本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原因。方法:采用细菌培养、解脲脲原体培养、人型支原体培养、免疫层析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等,对756例男性泌尿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检出淋球菌318例(42.1%),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245例(32.4%),沙 眼衣原体158例(20.9%)。结论:目前国内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日趋复杂,治疗前应进行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泌尿生殖道淋球菌(NG)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占性传播疾病(STD)首位。作通过176例淋病患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培养和沙眼衣原体(CT)检测,发现混合感染112例,其中NG+UU75例,NG+CT20例,NG+UU+CT17例,说明泌尿生殖道NG合并UU、CT较高。为了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建议对淋病患同时进行UU与CT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中山市天洋电子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试剂盒,对480株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进行了3类12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880例标本中检出解脲脲原体(Uu)389株,人型支原体(Mh)25株,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Uu+Mh)混合感染66株。结论 解脲脲原体(Uu)感染是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很低,建议作为本地区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以及耐药状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泌尿生殖道病原性支原体药敏定量培养板,对3 360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及药敏实验,并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 36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标本中,共检出1 524例阳性,阳性率为45.36%(1524/3360),其中男性126例检出25例,阳性率为19.84%,女性3234例检出1 499例,阳性率为46.35%。药敏结果显示,UU+MH混合感染较单一UU感染者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高,除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不同支原体感染类型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临床应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可作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淋病奈氏菌(NG)、沙眼衣原体(CT)、支原体(Uu)的综合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疗效。方法采用试剂盒与培养的方法,对80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和12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测。结果 80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NG感染11例、CT感染25例及Uu感染21例,3项中有57例(71.25%)患者表现为阳性,14.65%的患者为两种阳性或两种以上阳性。女性患者中44例患者为Uu感染,30例患者为CT感染,18例患者为NG感染。结论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中感染淋病奈氏菌的同时伴有衣原体、支原体的混合感染率颇高,这样会加重病情造成久治不愈从而延长了病情。因此,这类患者要进行3项检测,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治疗,控制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雌三醇乳膏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复发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8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复发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144例,分为A、B两组,A组72例给予保妇康栓,B组72例给予雌三醇乳膏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所有患者阴道用药共计2周,用药前后检查尿常规、内分泌三项、阴道pH测定,评价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结果:两组用药后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显著改善,B组用药后患者均无症状;阴道pH值降低(P〈0.05)。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雌三醇乳膏联合保妇康栓能有效治疗绝经妇女复发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副作用较小,无内膜过度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殖器念珠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刘斌  王胜春  郭艳阳  郑颖  樊星 《医学争鸣》2001,22(24):2294-2295
目的:探讨生殖器念珠菌病(GC)合并多因素混合感染的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倍显微镜常规检查法、超高倍显微镜免疫荧光法、解脲支原体(UU)培养、沙眼衣原体(CT)金标法、淋球菌(NG)培养等方法对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检查,结合临床观察分析。结果:在2582例中,GC212例,占8.21%;而在212例伴GC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例中检出线索细胞(CC)48例,G^-双球菌(或NG)13例,G^ 球菌6例,G^+杆菌33例,G^-短杆菌48例,CT37例,UU44例,滴虫9例;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菌感染占84.30%。结论: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的混合感染日趋多见,多种检查方法对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才能较准确反映泌尿生殖道感染全貌。  相似文献   

12.
支原体特别是Uu和Mh,可导致泌尿生殖系感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多种疾病,也是女性盆腔炎的病原菌,支原体亦与男性不育及女性不孕有关,因而受到临床越来越普遍的关注。本文对40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了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86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研究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丹  沈有期  廖晓峰 《热带医学杂志》2005,5(5):682-683,608
目的 分析支原体对人体泌尿生殖道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方法 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人体泌尿生殖道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86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有1208例(占64.77%),人型支原体(Mh)感染有29例(占1.55%),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同时感染的有628例(占33.67%)。药敏试验显示,支原体对螺旋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耐药性高。结论 近年来,人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且女性的感染多于男性,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恩施地区泌尿生殖道患者各种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我们应用荧光定量PER的方法对来就诊的1220例泌尿生殖道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兹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03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因诊断。方法 2001年6月-2004年3月对我院妇产科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进行临床分析,病因探讨,治疗观察。结果和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因主要为不洁性行为,要根治的重要方法是配偶双方治疗。  相似文献   

16.
史殿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04-2004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9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NG、CT和UU检测,NG采用培养法、CT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和UU采用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单纯NG感染19例(占6.5%),单纯CT感染120例(占41.4%),单纯UU感染50例(占17.2%),NG和CT混合感染20例(占10.5%),NG和UU混合感染18例(占6.2%),NG、CT和UU混合感染10例(占3.4%),CT和UU混合感染53例(占18.3%)。结论:泌尿生殖道系统疾病混合感染率较高,提示临床应对泌尿生殖道系统疾病患者要作全面的病原体检查以早期发现隐匿性感染,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钟红雨  杨迎春 《华夏医学》2004,17(6):995-996
支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目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可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及非淋菌性尿道炎、各种妇科炎症和男性不育、前列腺炎、附睾炎等多种疾病。加上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严重,耐药株越来越多,因此,对支原体的感染及耐药性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为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临床耐药情况,笔者对506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并进行了药敏试验测定耐药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非淋病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病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衣原体和支原体(附367例分析)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劳少琼梁秀云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可引起非淋病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阴道炎和宫颈炎等病症;它与性传播疾病(STD)有关,用培养法分...  相似文献   

19.
<正>衣原体感染是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常见病因之一,近年我科对71例泌尿生殖道炎及36例非泌尿生殖遭炎的泌尿生殖道拭子进行衣原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标本采集于皮肤科及妇产科门诊有泌尿生殖系感染的男女患者分泌物,按衣原体检测常规操作,试剂采用军事医学院微生物检测中心生产的免疫荧光抗体试剂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2.结果 本组71例非淋球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组衣原体检出率为40%,与非泌尿生殖道炎组(16.7%)比较有显著差异(X~2=4.12,P<0.05),但与淋球菌性泌尿生  相似文献   

20.
支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感染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见致病菌,在人泌尿生殖道中常可见到,在孕妇泌尿生殖道有较高的检出率,并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流产、早产、羊膜炎或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低体重儿、新生儿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我们对628例妊娠合并支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