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药剂型改进,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突出中药特色,合理引进科学技术与现代化手段。为了加速中药剂型研制工作进程,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特提出以下设想: 一、明确中药剂型改进的指导思想:中药剂型研制工作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突出中药特色,遵循中医中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观念。如中药栽培采集,炮制加  相似文献   

2.
中药剂型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的,它较西药剂型的研制更为复杂,更有独特之处,因此加强如下几方面的探讨是有必要的。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进行剂型研究中药剂型是经过反复临床实践,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所以,它的研究必须与中医的脏腑、经络、气血、辨证施洽、方剂、药性等理论密切联系起来,这是研究中药剂型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进行剂型研制,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西医多用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以“活血化瘀”为主,配以清热解毒和行气止痛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因此,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研究中药剂型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创制出高效的剂型。那种盲目  相似文献   

3.
<正> 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中药剂型进行研究改进,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途径之一,也是中医治疗急症的重要措施,目前中药剂改工作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就目前中药剂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个人从事中药剂改工作的体会,谈一点看法。一、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搞好处方筛选:中医处方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药物君臣佐使等中药基本理论组方的,而绝不是药物的简单堆积。中药治病是离不开中医理论的,否则,即使研制成了一批有效药物,结果可能会形成废  相似文献   

4.
<正> 1 现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以来,对中医急症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以加强中医急症工作。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急诊科室和基地,绝大多数地市级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县区级中医院建立了急诊室,并在重庆中医药研究所建立了全国急症培训中心,10年来举办中医急症培训班13期、中药剂型改革班3期,培训人员达1892人次,为全国各地充实了急诊骨干。全国各科研协作组,经过10余年的研究,制定了一批急症诊疗常规,使中医急症工作开始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自1983年起由国家中医药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是按照中医临床治病的需要,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运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中药配伍、方剂组合、炮制技术、制剂工艺等理论来配制和生产的。中成药制剂是按中医辨证论治使用的。因此,中成药剂型改革工作离不开中医临床用药的实践,中医临床用药离不开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故中成药剂型改革工作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6.
“七五”期末至“八五”之初,是我国中医医疗机构从以数量型建设向以内涵质量型建设转变的过度时期。为了促进中医学术与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中医医疗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设想》的精神,自1991年开始,在全国择优、分批遴选出部分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有中医专科或制剂研制技术优势,居全国一流水平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疗机构,逐步建设成为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急症医疗中心、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以下简称“中心基地”)。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增生症9BPH)中医辨证论治、内服专方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药外用治疗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探求BPH的辨治规律、严格科研设计、统一诊疗标准、加强剂型改革、研制有效的安全的中药新药、开展动物实验研究等有是中医药治疗BPH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谭世斌  谭麟 《河南中医》2004,24(7):81-81
中药剂型和给药途径的改革,是在实现中医现代化,甚至是中医药在“适者生存”这条自然法则面前进退存亡的关键之一。所以研制中药剂型和改革给药途径,是当前振兴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继承发掘传统剂型丸、散、膏、丹、汤、锭、煎等外,还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工艺,将中药制成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剂型片、膜、胶囊、合剂、冲剂、栓剂、霜剂、针剂、大输液剂、气雾剂等,加上多途径给药,特别是静脉给药,弥补了传统剂型的部分不足,使疗效及给药速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增生症(BPH)中医辩证论治、内服专方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中药外用治疗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探求BPH的辨治规律、严格科研设计、统一诊疗标准、加强剂型改革、研制有效而安全的中药新药、开展动物实验研究等方面,仍是中医药治疗BPH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左言富撰文认为:今后方剂学的发展,必须以剂型改革为突破口,立足于临床需要,从“速嗷”,“高效”和“长效”方面进行设计,将疗效显著的一些基本药物和方剂,改革为新剂型。左氏提出:必须加强中药现代新剂型的研制,尤其是对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新剂型的研制、控释、定向新剂型,中医急症用新剂型;  相似文献   

11.
中药剂型改革已有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地探索,中医药界逐渐认识到在中药剂改过程中既要保持中药的本色,又要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注重和吸收复方现代研究成果,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核心,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开发新剂型,提高中药的质量。一、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作指导,突出中医药特点中药复方是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等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药性、七情和“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而设  相似文献   

12.
中药剂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林  张娜娜 《中医研究》2010,23(12):21-23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其剂型随临床需求和制剂技术提高而不断创新和发展。最初的汤剂到后来的丸剂、散剂、膏剂等,被称之为中药的传统剂型。化学药品自其出现以来,就因服用、携带方便,疗效确切,质量易控等优势占据了药品市场的主流,而传统中药则因剂型和制剂工艺的落后而逐渐丧失了大部分市场。此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药汤剂是我国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具吸收快、奏效迅速、副作用小等特点.目前虽然中药剂型发展迅速,由于汤剂最适应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原则,因而具有不可代替的生命力.但由于传统方法煎药费时费力,相当麻烦,而且患者携带、服用不便等,使得部分患者只好放弃服中药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救治刘海若的过程,对中医疗效、中医理论、中药剂型及中西医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中医药疗效确凿,但中药的剂型有必要进行改革。中医、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相互之间只可借鉴,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5.
<正> 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对中药传统剂型进行研究改进(以下简称“剂改”)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剂改”的路子是单纯立足于化学提纯,套用现代剂型,搞“中药西化”,还是坚持以中药传统剂型为主体,以现代科学为手段,搞“挖掘提高”?这对中医药事业来讲,不仅仅是个方法论,而且是个学术方向问题。弄  相似文献   

16.
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题目虽仅涉及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实际同汤剂改革紧密相关。汤剂是最具中医药特色的中药剂型,也是中医治病最重要的剂型,汤剂的现状和前途,同中医药事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同中医药走向世界,相关密切,在中医药领域既是个大问题,也是个敏感话题。汤剂的改革几百年来延续不断,问题不少,是是非非,众说纷纭。考虑到汤剂改革问题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实用意义,本刊拟就此问题组织专题笔谈,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来稿请注明“专题笔谈”。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瑰宝,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和中药密不可分,中药对中医来说,就象战士手中的武器一样重要。如果中药质量不高,等于战士没有精良的武器,很难克敌制胜。俗话说,“有药无医药无用,有医无药医不灵”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在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决定》时,一定要坚持一手抓中医,一手抓中药,促进中医药事业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救治刘海若一的过程,对中医疗效、中医理论、中药剂型及中西医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中医药疗效确凿,但中药的剂型有必要进行改革。中医、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相互之间只可借鉴,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中医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至1998年底止,全省有中医机构105所,其中中医院100所,中医药研究所1所,高、中等中医药院校4所。中医药人员18159人,其中中药人员7277人,主管中药师以上1051人。中医院有职工12766人,固定资产3.31亿元,其中医疗设备1.34亿元,诊疗人次588万,业务收入3.9亿元,人均3.1万元,基本形成了全省相对完整的中医医教研体系,为保障全省人民健康,为经济建设服务作出了应有贡献。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1997年全国中药产值279亿元,我省为12,6亿元。本文试从中医角度谈谈我省中药的开发与应用。1 中医现代化和中药剂型改革能够带动中药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研究概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实验研究概况 ,内容涉及 :影响血糖升降的中药、具有防治糖尿病开发前景的植物资源、降血糖的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研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机理研究以及中医治疗糖尿病辨证论治研究等。建议今后加强研制适合中医药实验的动物模型 ,加强辨证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研究 ,确立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 ;在机理研究方面 ,应加强对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特别是对受体后缺陷的研究 ;加强中医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