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 重视受检者X射射线辐射防护、减少X射射线危害。方法 通过不断完善X射射线放射防护硬件建设,采取不同方法,加强综合管理管理;并随机抽查2014-2015年到我科室(放射、CT)检查1780人次,进行问卷回答分析。结果 X射射线胸透、造影检查人次明显下降至4%、3.6%,胸片检查人次最高达到50.5%,CT检查人次较明显最高达到43.5%;调查受检者发现有88.7%人对机房外环境防护满意,90.4%的人满意一人室检查,受检者、陪检者要求使用防护用品仅6.1%。结论 减少受检者X射射线辐射危害,放射工作人员需认真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受检者X射射线辐射危害认识水平、自身防护意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东南片区放射诊疗现状,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开展放射诊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调查表格,对放射诊疗机构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2020年放射诊疗机构224家,其中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16家。开展放射治疗的医院3家,开展核医学2家、介入放射学7家。放射诊疗设备376台,DR机和CT机数量多(分别占58.8%、14.9%)。放射工作人员786人(男性占66.9%),以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为主(占85.8%)。常规X射线诊断977043人次(应用频度357.7人次/千人口),主要在一级及以下医院(占45.3%)。CT诊断391067人次(应用频度143.8人次/千人口),主要在二级医院(占66.0%)。介入治疗4860人次(应用频度1.78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781例(应用频度0.003例/千人口),主要在三级医院(分别占55.3%、69.8%)。结论 渝东南片区放射诊疗资源配置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及介入放射学的医院偏少,除黔江区外,其余5个区县(自治县)放射诊疗水平偏弱,需进一步提升放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状况和工作场所防护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方案和相关标准要求,对监测点医院的X射线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藏监测点医院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总合格率为59.69%(77/129),各地市合格率在16.67%~70.59%之间;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总合格率为95.35%(123/129),各地市合格率在55.56%以上。结论 西藏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合格率较低,需进一步加强放射卫生监管与监测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周口市放射诊疗机构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防护现状,做好受检者防护的监督管理工作。方法 结合日常放射卫生监督工作,对受检者防护制度制定情况、受检者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257家应用医用X射线诊断的放射诊疗机构中配备受检者防护用品159家,占61.9%,使用防护用品107家,占41.6%,配备率及使用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市级(80.0%、60.0%)、县级(68.4%、50.0%)、乡级(52.7%、31.8%)。部分机构未配备或配备不够,或已配备但使用率较低,防护情况不符合规范要求。结论 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受检者防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为加强放射防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方法 对抽取的上海市奉贤区20家医疗机构进行放射防护现状调查,并采用即时测量法对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进行X射线剂量率检测。结果 本次抽检的20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介入放射学诊疗和常规X射线影像诊断,各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监督抽检结果整体情况较好。共抽检35间机房计1318个检测点,其中合格点数1311个,合格率99.5%。结论 抽检的20家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情况较好,但部分X射线诊断机房的防护设施老化造成X射线剂量率超标,需对放射诊疗机房定期开展检测和屏蔽设施维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6家医疗机构的抽样调查,对南京市放射诊断的总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估算全市普通放射诊断和CT扫描的应用频度。方法 根据哨点监测工作方案,将本市医疗机构按医院级别分为三层,再随机抽取26家医疗机构。通过调查表,对机构基本情况、放射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及放射诊断检查频次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 26家医疗机构放射诊断检查频次为1 043 307人次,占门急诊总量的15.76%。一级、二级、三级医院放射诊断检查频次占门急诊量的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二级医院的比例最高(32.17%)。常规X射线诊断在所有级别医院的放射诊断检查中的构成比最高,占放射诊断检查的70.81%。CT扫描检查全部分布在二级和三级医院,占放射诊断总数的25.82%,摄影检查占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的比例最高,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中均超过97%。在一级医院中透视检查的构成比为27.72%,高于三级和二级医院。利用此次调查结果和卫生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估算南京市2017年普通放射诊断应用频度为954人次/千人口,CT扫描应用频度为246人次/千人口。结论 面对南京市放射诊断的发展现况,需更加重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医疗照射的防护,加大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力度,确保放射诊疗活动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滦南县放射诊疗应用水平,掌握滦南县医疗照射总体趋势,及时发现放射卫生问题,减少对个体和群体可能带来的辐射危害。方法 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滦南县所有开展医用X线诊断、CT诊断、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的单位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结果 全县放射诊疗频率为554.94人次/千人口;普通X射线摄影检查频率最高为293.95人次/千人口,其次为CT,检查频率为195.43人次/千人口,透视检查频率为45.34人次/千人口;常规X射线摄影、CT扫描、牙科摄影在二级医院所占比例最高,X射线透视在体检机构所占比例高;X射线摄影中胸部正位最高,占常规X射线摄影的46.23%;年龄>40岁组占常规X射线摄影的55.47%;颅脑占全部CT扫描的56.17%,胸部占23.61%,腹部占15.11%,CT扫描年龄>40岁组占72.61%,儿童CT扫描以颅脑为主,占55.39%。结论 滦南县放射诊疗频次水平与放射诊疗设备资源现状高于全国区县水平,但应合理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为全县放射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X射线影像诊断成年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现状,为开展受检者医疗照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市分层随机抽取了18家三级医院、36家二级医院、56家一级医院,采取现场方便抽样方法对2933名受检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海市X射线影像诊断成年受检者放射防护用品使用率为52.7%,主要使用的防护用品类型为铅橡胶围裙(45.5%)和铅橡胶颈套(30.3%)。调查发现二级医院防护用品使用率(62.5%)高于三级医院(54.4%)和一级医院(35.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X-CT扫描检查和常规X射线摄影检查受检者防护用品使用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X射线影像诊断成年受检者放射防护用品使用率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强社区和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卫生防护知识的宣教力度,提高受检者在接受检查时的自我辐射防护意识,促进放射工作人员主动落实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9.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中受检者防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上海某区放射诊疗机构受检者放射防护情况的专项调查,以期发现目前放射诊疗中受检者防护的现状,寻找解决方案。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表和现场监督检查相结合方法,了解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概况和放射工作场所中受检者的防护情况,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74份调查表和现场检查的结果,68家医疗机构制定了受检者防护制度,占91.9%。受检者防护中使用防护设备的医疗机构有11家,配备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医疗机构71家,共占95.9%。结论 放射诊疗机构中的受检者防护职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2019年重庆市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频度,为有关单位开展放射诊疗监督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调查表法,调查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X射线诊断、介入治疗、核医学诊疗、放射治疗等放射诊疗频度。结果 放射诊疗机构1845家,放射诊疗设备3769台,医学放射工作人员8647人。X射线诊断1843.0501万人次(应用频度594.2人次/千人口),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1300.7987万人次(应用频度419.4人次/千人口)、CT诊断460.7244万人次(应用频度148.5人次/千人口)、其他X射线诊断81.527万人次(应用频度26.3人次/千人口)。介入治疗7.1436万人次(应用频度2.3人次/千人口),核医学诊断6.681万人次(应用频度2.15人次/千人口),核医学治疗4340人(应用频度0.14人/千人口),放射治疗1.6249万人(应用频度0.52人/千人口)。结论 重庆市放射诊疗资源配置与放射诊疗水平发展不平衡,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放射诊疗资源配置,提升放射诊疗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解某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为有关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方法 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收集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基本情况,并随机抽取部分机构设备进行检测。结果 某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配有放射诊疗设备754台,放射工作人员1754人,男女比例3∶1;日常放射诊疗工作以X射线诊断为主,设备数量、放射工作人员数和放射诊疗应用频次分别占总数的95%、78%、98.4%;全部机构均配置了防护用品,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项目符合率分别为97%和94.1%;随机抽取的17家放射诊疗机构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1.8%,放射防护检测合格率为98.4%;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放射防护培训、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检查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结论 该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总体良好,但设备种类、人员来源、放射防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门市医用诊断X射线单位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全国统一的医疗照射调查表对江门市医用诊断X射线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开展放射业务单位数逐年递增;200mAX射线机占33.2%,≤50mA占22.8%,两者共占56.0%,进口X射线机的合格率为93.1%,国产机为69.7%,高mAX射线机的合格率高于低mA机;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高学历人员的合格率高于低学历的人员,镇医院工作人员的合格率低于县、市级医院。结论我市开展放射业务单位数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镇医院工作人员掌握卫生防护知识的程度差于县、市级医院。应健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加强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持证上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北京地区医用口腔X射线机影像质量控制的基本状况,更好地推进和引导口腔X射线放射诊断中防护工作的开展。方法选定2013年已检的北京16个区县的302台医用口腔X射线机为研究对象,使用Barracuda诊断水平剂量仪,依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与防护标准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302台医用口腔X射线机状态检测的合格率为97.2%,高于验收检测的合格率(84.3%),医院放射科/口腔科中口腔X射线机的合格率为96.3%,口腔诊所X射线机的合格率为94.8%。结论北京市医用口腔X射线机的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有些口腔诊所等医疗单位X射线机的影像质量控制状况还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门市医用诊断X射线单位的基本状况。方法 采用奏国统一的医疗照射调查表对江门市医用诊断X射线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开展放射业务单位数逐年递增;200mAX射线机占33.2%,≤50mA占22.8%,两者共占56.0%,进口X射线机的合格率为93.1%,国产机为69.7%,庙mAX射线机的合格率高于低mA机;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高学历人员的合格率高于低学历的人员,镇医院工作人员的合格率低于县、市级医院。结论 我市开展放射业务单位数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镇医院工作人员掌握卫生防护知识的程度差于县、市级医院,应健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加强基层业务人员的培训,持证上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原某军区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状态,提高放射防护水平。方法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该军区各级医疗单位的X射线诊断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状态检测。结果 经质量控制状态检测,该军区X射线摄影设备合格率为84.7%,透视设备合格率为92.4%,总合格率为88.7%。未发现不同级别医疗单位间合格率的差异。结论 该军区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医疗单位,特别是低级别单位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放射防护现状。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现场放射防护监测并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调查。结果 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外辐射水平合格率平均水平为96.0%,市级医院、县级医院、民营医院和乡镇医院的机房外辐射防护水平合格率分别为97.8%、97.2%、94.2%及91.3%。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防护设施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工作指示灯不亮、警示标识缺失、通风装置损失、机房面积不合格、机房内布局不合理、受检者防护用品配置不全等。结论 德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情况基本良好,进一步分析表明市级医院以及县级医院明显地好于民营医院、乡镇医院的辐射防护水平,其中以乡镇医院存在的问题最多,因而本调查分析提示加强、提高及完善县级以下医疗单位的辐射防护水平,尤其是乡镇医院,将是这一领域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我市78台CT机影像质量控制检测抽查,了解该市CT机应用质量现状,根据存在问题探索其对策。方法 按照GB/T 17589-2011《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规定的性能检测指标对CT机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在抽查的78台CT机中,10项指标全合格的64台,合格率达到82.05%,有14台CT机存在不合格项。结论 抽查的CT机总体性能状况良好,但放射诊疗机构质量控制淡漠是造成CT质量控制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放射诊疗机构应做好CT机采购过程的技术把关和使用过程中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31家抽样医院的调查,了解X射线诊断照射的分布和应用情况,估算我省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频度,为做好医疗照射的放射防护工作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调查,普查诊疗设备数量、放射诊疗类型等信息,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医院31家,含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11家,一级医院15家,通过读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抄录等方式调查2016年度医疗机构门急诊量、住院人数、常规X射线诊断(含CR和DR)、数字胃肠机、CT诊断等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患者中的应用人次等信息,对结果进行分析,应用线性回归方法估算全省X射线诊断照射应用频度。结果 全省配备医用诊断X射线机6 210台,每万人拥有0.76台设备。调查的31家医院中,受检者男女性别比为1∶0.93,40岁以上人群的受照比例最高为52.35%。不同类型X射线检查在相同等级医院应用最多的是胸部摄影,占比19.19%,CT检查占比升高最显著。采用线性回归方程估算全省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总人次数2 899.87万;应用频度355.17人次/千人口。估计全省不同等级医院同种类型检查的受照人次,二级医院中X射线应用最多,占总应用的66.65%。结论 我省X射线设备数量、照射人次、频度均比"九五"期间显著增长,对于我省X射线诊断设备防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西藏日喀则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并记录,根据放射卫生相关标准规范对所选取医疗机构的放射诊断设备进行性能质量控制检测和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家医疗卫生机构共检测设备13台,放射工作场所13个,合格率均为84.62%;其中DR合格率80%,CT合格率100%,影像增强透视机合格率为75%,不合格主要指标为DR的曝光时间指示偏离和影像增强器入射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个人防护用品平均配置率1.3件/台。结论 调查的5家医疗机构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不足,工作人员防护意识缺乏;场所防护和设备性能检测均未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规定执行。建议进一步加强放射诊疗设备管理与检测等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