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采用等温吸附平衡法,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硫酸钠腐蚀溶液对蒸养条件下不同静养时间水泥石中固化态氯离子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态氯离子在硫酸钠溶液腐蚀环境下易失去稳定性,重新转变成游离态;标准养护条件下水泥石固化氯离子能力以及水泥石中固化态氯离子耐硫酸盐腐蚀能力均高于蒸汽养护条件下;掺加粉煤灰会有效提高水泥石固化氯离子的能力,但对硫酸盐环境下水泥石中固化态氯离子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静养时间4h时,水泥石氯离子固化性能最优,静养时间6h时,水泥石中固化态氯离子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蒸养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采用蒸养后补充养护的方式提高混凝土28 d龄期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蒸养后再水中养护或室外湿织物覆盖12~48 h,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先增加后降低.蒸养后再标准养护时,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随标养时间增加而增加.蒸养后再薄膜覆盖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也随覆盖时间增加而增加.采用蒸养后补充养护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均优于蒸养后直接进入室外自然养护的混凝土.其中,薄膜覆盖是对蒸养混凝土较优的一种补充养护方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蒸养15 h后不同养护时间的水中养护、标准养护和自然状态喷淋养护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研究夏季后续养护制度对高强混凝土后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蒸养15 h,后续采用水养条件养护对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增长最为有利;水养条件下混凝土水化程度最高,水化产物结构也最为致密;混凝土水养3d后自然喷淋至28d强度与弹性模量均满足轨道板混凝土的放张要求,因此混凝土构件蒸养后水养3d再自然喷淋至28 d对生产最有利.  相似文献   

4.
张凯  王庆石  王起才  崔旭浩 《硅酸盐通报》2015,34(12):3551-3556
为了研究等强度下引气混凝土渗透性能与孔结构的关系,在-3 cc养护及标养下进行了不同引气剂掺量的混凝土孔结构及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测试了-3℃养护84 d与标养下28 d时混凝土的孔结构的分布规律及电通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标养28 d时混凝土的气泡平均孔径、气泡平均孔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均小于-3℃养护84d时混凝土的气泡平均孔径、气泡平均孔径、孔隙率及比表面积;-3℃养护下混凝土的电通量是标养下的3~4倍左右,混凝土的电通量随含气量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即抗氯离子渗透性提高,而在标养下随着含气量的增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先增强后减弱.  相似文献   

5.
蒸养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智海  刘宝举 《粉煤灰》2007,19(2):12-13,15
采用德国Aachen工业大学建筑材料研究所的氯离子电迁移快速试验方法(RCM)测定蒸养混凝土中氯离子非稳定态快速迁移的扩散系数,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蒸养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蒸养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低于相应标养混凝土,掺入粉煤灰后,可以显著改善蒸养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水胶比的减小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轻骨科掺量不同的混凝土当掺与不掺粉煤灰时不同龄期的抗氯离子扩散性能以及骨料附近水化产物中Ca(OH)2含量和水泥石孔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中轻骨料掺量的增加,掺加了粉煤灰的浆体28~90 d期间水化产物中Ca(OH)2含量的减少幅度大于未掺粉煤灰试样的,且水泥石孔隙率有所降低,孔径细化,掺入粉煤灰后轻骨科掺量越多的试样孔径细化越显著,可见轻骨料后期返出的水分起到了自养护作用,保证了粉煤灰的水化.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轻骨料,其返水特性与粉煤灰二次水化反应的协同作用使得混凝土后期抗渗性能显著提高,优于普通骨料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混凝土在蒸汽养护过程中力学性能的演变,通过测试蒸养混凝土24 h内的力学强度、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的变化,并基于Arrhenius方程推导的等效龄期方法和20℃条件下的实测水化热曲线,预测了蒸养过程中混凝土的水化放热曲线。分析了蒸养过程中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化放热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相同水化程度下蒸养(蒸汽养护)混凝土和标养(标准养护)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60℃蒸汽养护过程中,在静停和升温阶段(0–4 h),混凝土抗压强度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在恒温阶段(4–12 h),混凝土力学强度、动弹性模量及动剪切模量均迅速增长,阻尼比迅速降低,其中12 h的抗压强度达到28 d的60%以上,动弹性模量在第12 h时达到了28 d时的70%以上;恒温结束至24 h (12–24 h)阶段,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和动弹性模量增长缓慢。相同的水化程度条件下,蒸养混凝土抗压强度比标养混凝土低9 MPa左右。蒸养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和动剪切模量均低于相同水化程度的标养混凝土,但随着水化程度的不断增长,两种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和动剪切模量的差异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8.
肖佳  梁海阳  郭明磊  王大富 《硅酸盐通报》2016,35(12):4070-4075
研究了硫酸盐作用下大理石粉对水泥固化氯离子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大理石粉硬化浆体氯离子固化率,1d龄期之前快速增长,1~3d龄期增长变缓,3~7d龄期进一步减缓,7~28 d龄期时增加缓慢,1d、3d和7d龄期的分别达到28 d的50%、70%和95%.随着大理石粉掺量的增加,水泥浆体的氯离子固化率,6h、12 h、1d龄期增大,3d、7d、28 d龄期降低;随着硫酸盐浓度增加,其氯离子固化率降低.XRD分析表明大理石粉对水泥浆体28 d龄期的Freidel's盐生成量影响不大,硫酸盐抑制水泥-大理石粉浆体Freidel's盐生成.  相似文献   

9.
在-3 ℃养护环境下,采用加速渗透法中的ASTM C1202直流电量法,就28 d时不同含气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气量越大越能够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中的初始电流,最大电流增量及氯离子迁移电量,与标养下抗氯离子渗透性规律不同;含气量越大越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标养下混凝土抗压强度规律相同.-3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而对混凝土的渗透性能影响更大,即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预制桥面板的最佳蒸养制度,研究了蒸养温度、蒸养时间及蒸养后补充养护方式对复掺粉煤灰和矿粉配制的C55混凝土的强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不同蒸养制度下胶凝材料浆体的物相组成和微结构。结果表明,蒸养温度的提高和蒸养时间的延长,对水泥的水化和浆体微结构形成有促进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脱模强度,但降低了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混凝土蒸养后的补充湿润养护为未水化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持续水化提供水化用水,有利于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进和抗渗性提高。预制桥面板在55 ℃温度下蒸养6 h,蒸养后补充覆盖洒水养护7 d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蒸养高铁相硅酸盐水泥(HFC)构件的抗侵蚀性能,推进HFC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毛细孔测试、氯离子固化测试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50 ℃蒸养条件下矿粉(SL)和粉煤灰(FA)对HFC水泥基材料毛细孔结构和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SL具有较高的火山灰反应活性,掺入SL可以提高蒸养HFC砂浆的早期力学性能,同时降低HFC砂浆的28 d毛细孔率。掺入FA显著降低了HFC砂浆的早期力学性能,且后期强度增长缓慢,但FA的“微集料”效应导致HFC砂浆的毛细孔率降低。氯离子固化结果表明,SL促进了水泥对氯离子的物理吸附,而FA促进了水泥对氯离子的化学固化,SL和FA均提高了复合胶凝材料的氯离子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氮气吸附和脱附试验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孔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钢纤维体积掺量和矿物掺合料体积掺量对UHPC在不同静水压力作用下氯离子传输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进行UHPC的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增大了UHPC基体孔隙体积,矿渣的掺入能够降低基体孔隙率,早期蒸养后再标准养护至28 d时,大量掺入粉煤灰会使总孔隙率增大;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大,同一深度下的氯离子浓度和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也增大,在2 MPa作用下更为显著;自由氯离子含量和总氯离子含量呈线性关系,钢纤维的掺入降低了氯离子结合能力,而矿渣和粉煤灰的掺入能有效提升氯离子结合率,氯离子结合率最高可达到46.29%;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试验发现钢纤维锈蚀仅发生在UHPC表面。  相似文献   

13.
赵雅明  张振  王畔  张明飞 《硅酸盐通报》2022,41(9):3170-3175
传统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硅灰用量一般都比较高,导致其制作成本较高,而且自收缩比较大,对实际工程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用粉煤灰和矿粉部分或全部替代硅灰制备UHPC,并对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自收缩及孔结构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或矿粉替代硅灰可以改善UHPC拌合物的流动性,替代率越高,拌合物的流动度越大;当采用粉煤灰或矿粉替代50%(质量分数)硅灰时,在标准养护下,对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而在高温蒸养下,则会导致28 d抗压强度下降,当替代率达到100%(质量分数)时,无论是标准养护还是高温蒸养,都会显著降低28 d抗压强度;采用粉煤灰或矿粉替代硅灰能降低细孔的占比,增大孔径,减少自收缩,且粉煤灰对于自收缩的抑制效果优于矿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制备了不同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液含量的聚合物改性硅酸盐水泥浆体,对比了其在相同水灰比,不同养护制度(标准养护、蒸汽养护)条件的水化性能与孔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水化热分析、压汞分析、氮吸附测试,以及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评价了EVA乳液在不同养护状态下对水泥水化产物、水化特性、孔结构以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相比,蒸汽养护下EVA乳液没有改变水泥水化产物,在EVA乳液较高掺量下,降低了其延缓水泥水化的程度,降低了试样的孔隙率,并且增加了试样中小孔的含量,而蒸汽养护削弱了EVA乳液对水泥净浆强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苏小梅  李坚 《硅酸盐通报》2018,37(2):625-629
蒸养混凝土具有早期强度高、模具周转速度快和生产效率高等显著优势,成为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制备工艺.通过抗压强度、离子浸出试验、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锌、铬、铜对蒸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水化产物结构及其浸出特性,并探讨了粉煤灰对蒸养混凝土固化重金属离子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Zn、Cr和Cu离子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蒸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掺量为1.0%时,抗压强度分别降低了50.63%、13.23%和99.27%;Zn、Cr和Cu离子不能明显改变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但是会抑制氢氧化钙(CH)和钙矾石的生成和结晶.②当掺量低于1.0%时,蒸养混凝土对Zn和Cr离子具有很好地固化作用,浸出浓度均小于0.21 mg/L,但是Cu离子的浸出浓度高达0.92 mg/L以上.掺加20%粉煤灰的蒸养混凝土抗压强度会降低5~8 MPa,并不能提高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模拟海砂与拌合水将相同含量的氯离子引入砂浆,研究了氯离子掺入方式及偏高岭土对氯离子结合性能的影响。采用能谱仪(EDS)分析了砂浆中氯离子含量分布,使用X射线衍射(XRD)及微商热重法(DTG)分析了水化产物的变化,采用压汞法(MIP)分析了砂浆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海砂型氯离子存在从砂粒表面向胶凝材料扩散的过程,而拌合水引入氯离子在砂浆中分布较为均匀。龄期1 d时,砂浆对海砂型氯离子结合性能低于拌合水引入氯离子;龄期28 d时,两种内掺型氯离子结合性能趋于一致。偏高岭土加速早期水泥水化反应,会促进砂浆对拌合水引入氯离子的结合。随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Friedel’s盐及Ca(OH)2含量逐渐减少。20%与30%(质量分数)偏高岭土掺量下,拌合水引入氯离子对孔隙结构的细化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阳离子对硅酸盐水泥氯离子固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水溶法测定了净浆试样中自由氯离子的含量并计算出其氯离子固化率,对试样进行了XRD物相分析以及其水溶液的pH值测定。研究得出,随水化龄期的增长,水泥浆体的氯离子固化率增大,其6 h、12 h、1 d和3 d的氯离子固化率分别达到其28 d的50%、70%、80%和90%以上,F盐的生成及氯离子的固化主要发生在水化早期,水化后期氯离子固化主要来自C-S-H凝胶,其氯离子固化量较小。不同阳离子导致了水泥浆体中F盐生成量的差异,其影响硅酸盐水泥氯离子固化率由大到小排列为Ca2+>Mg2+>K+>Na+,其与对pH值的影响成负相关系,Ca2+和Mg2+降低了水泥浆体的pH值,有助于氯离子的固化;K+和Na+提高了水泥浆体的pH值而降低了氯离子固化。氯离子浓度一定时,Na+浓度的增加对水泥浆体中F盐的生成量及氯离子固化率影响不大;而Mg2+浓度的增加提高了水泥浆体中F盐的生成量及氯离子固化率。  相似文献   

18.
After application to woo) from organic solvent, isocyanate-terminated polyurethane pre-polymers are usually cured by exposure to the atmosphere for 4–8 days. The activity of the resin and the humidity of the atmosphere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rate of curing. Complete development of the shrink-resist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in 15 min or less by steam-pressing or by exposure to saturated steam at 100d?C. The suggested industrial procedures are to tumble in a dryer that has provision for open steam injection or to hang in a steam-box. Reduction of the curing time by application of an organometallic catalyst with the resin tends to cause difficulties in maintenance of the solvent machine and in garment pressing.  相似文献   

19.
Some precast concrete plants expose freshly made concrete elements to steam curing immediately after casting. This is detrimental to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 therefore, some delay prior to the steam curing process is beneficial. This paper contain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various delay intervals selected based on initial setting time of concrete. Four different delay periods and two different steam curing periods at 80 °C (5 and 10 h) were used with two concrete types, namely C25 and C40. Compressive strength tests were performed at 1, 3, 7, 28, and 90 days. Setting time of the concrete was found to be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o determine the length of the delay peri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