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采用水解酸化—A2/O—MBR工艺处理肉类加工废水,处理规模为2 00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最终出水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分别低于30、10、20、5、10 mg/L,同时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的一级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氧化沟工艺处理某豆制品厂2 000 m3/d的豆制品废水。工程实践表明,系统总的COD去除率达98.3%,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其中IC反应器出水COD350 mg/L,COD去除率91%,同时在进水氨氮浓度约为25 mg/L时,由于厌氧氨化作用,出水氨氮浓度达到50 mg/L以上,氨氮增加率达到120%。  相似文献   

3.
厌氧/好氧/生物脱氨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好氧/生物脱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煤化工废水,设计总处理量为360m3/h。4个多月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当进水平均COD为2 141 mg/L、总酚为391 mg/L、氨氮为92 mg/L时,处理后出水COD100 mg/L、总酚10 mg/L、氨氮15 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解酸化—A/O—MBR工艺处理生物医药综合废水,处理规模为36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最终出水COD、BOD5、SS、氨氮、总磷分别低于50、10、5、10、0.5 mg/L,粪大肠菌群数<3 MPN/L,同时满足《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7—2008)表2规定的浓度限值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要求,可直接回用。  相似文献   

5.
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常规工艺难以处理达标的特点。以广济药业制药废水处理系统为例,介绍了EGSB-倒置A/A/O氧化沟工艺的启动与调试情况。该组合工艺调试稳定后,EGSB出水COD稳定在1 400~1 800 mg/L,COD去除率80%,出水p H值维持在7.3左右,出水碱度为2 600~3 400 mg/L。单座EGSB沼气产量约8 400 m3/d,其中甲烷占53%~60%。倒置式A/A/O氧化沟出水COD稳定在220~290 mg/L,COD去除率83%。系统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处理费用为4.933元/m3。  相似文献   

6.
针对米粉废水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浓度都较高的水质特点,采用混凝预处理/ABR/SBR组合工艺处理米粉废水。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对COD、BOD5、SS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97.5%、82.6%和86.7%,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某煤化工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进水量为120 m3/h,进水氨氮为400 mg/L、COD为1 000 mg/L,该废水具有高氨氮、低碳氮比、悬浮物少等特点,水质成分较为单一;设计中采用匀质/A2O2/沉淀工艺进行处理,A2O2工艺设计水力停留时间长,保证硝化反硝化彻底。该污水处理装置已经建成运行近一年,出水氨氮稳定在15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缺氧/IFAS/缺氧好氧调节/好氧工艺处理高氨氮煤化工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当进水平均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1 566 mg/L和133 mg/L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6.7%和98.5%,出水氨氮稳定在2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标准,进入回用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微生物—A/O工艺处理化工综合废水,出水氨氮可降到15 mg/L以下,在线监测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4 mg/L,去除率高达99%;出水COD可降至100 mg/L以下,在线监测COD平均值为35 mg/L,去除率高达96%,上述两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九江市某化工企业产生的甲萘胺废水,采用铁碳微电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出水平均COD、NH_3-N、SS和色度分别为95.4 mg/L、11.5 mg/L、21.7 mg/L和26倍,去除率分别为94.8%、90.6%、91.4%和95.2%。该组合工艺针对甲萘胺废水处理效果良好,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树脂生产企业废水的特点,采用了混凝气浮/UASB/生物移动床组合处理工艺。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0 000~30 000 mg/L时,处理后出水COD500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95%以上,系统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厌氧/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处理橡胶废水,正常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出水COD、BOD5、悬浮物、氨氮和石油类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5.7、6.5、16.9、7.3和0.10 mg/L,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臭氧/UASB/接触氧化处理医药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药废水是一种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难降解废水。采用臭氧/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调试及运行结果均表明,系统对BOD5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0%和97.0%以上,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运行费用为3.21元/m3。  相似文献   

14.
餐厨垃圾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氨氮含量高,主要污染物表征值为COD、NH_3-N、SS等,经常规生物处理后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河北省某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采用预处理+MBR+臭氧高级氧化工艺处理餐厨垃圾废水,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COD350 mg/L。  相似文献   

15.
采用物化处理工艺(混凝沉淀+电化学氧化)/生化处理工艺(两级厌氧+好氧)/物化处理工艺(后混凝沉淀)处理难降解精细化工废水,考察了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中试结果表明:物化/生化/物化组合工艺能有效处理难降解化工废水,提高系统有机负荷,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当进水COD浓度提高到8 544 mg/L时,系统最终出水COD、SS、氨氮和总磷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4、16、1.71和4.73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79%、90.8%、97.37%和58.07%,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医药化工废水BOD5和COD浓度高,盐度高,难生物降解。采用微电解-Fenton-气浮-A/O工艺处理医药化工废水,处理量为300 m3/d,废水COD为8 000~11 000 mg/L,盐分为16 000~21 000 mg/L。运行实践表明,物化/生化协同处理医药化工废水效果显著,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4%,出水COD 500 mg/L,对盐分的去除率达到85. 6%,水质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纳管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沉淀预处理/人工快渗工艺深度处理酸洗磷化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磷酸盐为80~90 mg/L时,出水磷酸盐浓度<0.12 mg/L,去除率达到99.8%以上。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新扩改二级标准。该新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为酸洗磷化废水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隔油/气浮/两段生化法处理炼油厂含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隔油/气浮/两段生化(CASS+BAF)工艺处理炼油废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炼油废水的COD、氨氮、石油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1%、98.75%和99.2%,出水平均COD15mg/L、NH3-N为1.0mg/L左右,远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电解/芬顿/混凝沉淀/三效蒸发/EGSB/AO组合工艺处理丙硫菌唑农药废水,处理规模为150 m~3/d。该组合工艺对去除生物毒性、盐分,提高B/C比,降低有机物浓度效果明显。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当平均进水COD、TDS、TN和TP浓度分别为43 378、45 376、1 830和23.3 mg/L时,出水浓度分别降至367、2 523、37.0和0.6 mg/L,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并满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采用两级UASB+A/O工艺处理红薯湿淀粉废水的工程实例。该工艺具有很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波动性较大的工业废水处理尤为适合。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COD≤93 mg/L、NH_3-N≤7 mg/L,出水水质达到《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1—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