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钢结构》2016,(1)
建筑钢结构的迅速发展,使得钢结构厚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钢板厚度及焊缝尺寸的增加,承受的荷载更加复杂,拘束作用更加突出。由于局部地区频繁出现低温,钢结构厚板发生Z向层状撕裂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因此对厚板的焊接性能进行研究,减少层状撕裂的发生尤为重要。从层状撕裂产生的机理入手,通过对层状撕裂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从焊接工艺、焊接坡口形式、焊接材料的方面重点分析预防层状撕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钢结构厚板层状撕裂及其防止措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层状撕裂是钢结构厚板中的一种脆性断裂形式,通常发生在十字形接头、T形接头和角接接头中。本文结合正在进行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修订工作,对钢结构厚板的层状撕裂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综述。从钢材材质、接头应力状态及焊接工艺等三方面分析了层状撕裂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从钢材选材、结构接头设计、加工及焊接工艺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防止钢结构厚板层状撕裂的技术措施。最后,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钢结构厚板层状撕裂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对厚板钢材的选材及防止钢结构厚板的层状撕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钢材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各向同性材料,沿轧制方向的性能较好,而在垂直轧制厚度方向的性能稍差。钢材越厚,钢材Z向性能、延性、冲击韧性和抗疲劳能力越差,当焊接产生收缩应力或承受作用钢材厚度方向的拉应力时,容易产生与钢材轧制表面平行的层状撕裂。关于钢材的Z向性能,国标、欧标和美标均有不同的论述和要求,通过有关标准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钢材的Z向性能和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机头架作为TBM主驱动核心关键部件,其焊接技术研究及运用的结果对其机械构件的质量控制和性能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机头架结构组成和焊接接头的形式,重点分析了机头架厚板焊接、层状撕裂控制、机头架焊接工序转换复杂等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其影响因素从机头架厚板焊接、层状撕裂控制、焊接工序设计方面的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类似TBM机头架焊接工艺的制定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层间撕裂并非是厚板独有的质量问题 ,结合工程实例 ,分析 2 5mm厚低合金钢板产生层间撕裂的原因。通过对钢材的超声波探伤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和Z向性能检测 ,指出层间撕裂主要与节点设计不当和钢材内非金属夹杂物偏析、分层有关 ,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产生裂纹的构件视严重情况提出了不同的修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与普通钢结构安装相比,高层钢结构的焊接具有以下2个显著的特点:1厚钢板被大量应用(国内最厚钢板已达100mm以上);2高空焊接环境给工艺过程控制带来困难。影响高层钢结构焊接质量的因素很多,归纳为以下方面。1 母材材质要求目前,国产高层钢结构所需的型钢品种单调,与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所列举的结构用钢材的品种相差很多。大量的厚壁钢柱等构件需在制造厂及施工现场进行焊制。厚壁钢材焊接的致命缺陷是发生沿母材板厚方向的层状撕裂,这与母材的z向性能往往有很大关系。一般认为,在钢材中含有硫磷等有害杂质,在轧制过程中易形成片状…  相似文献   

7.
厚板焊接柱极限承载力研究的关键是焊接残余应力的确定.本文应用热弹塑性应力分析理论,有限元法计算了厚板焊接箱形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由于三维残余应力的影响,厚板焊接箱形截面中纵向残余拉应力的峰值略高于钢材的屈服点,残余压应力分布区的大小及压应力峰值不仅与焊接输入热量有关,而且与截面积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受厚板截面本身的几何形状所影响,箱形截面有焊缝一侧壁板与另一侧壁板残余应力分布及大小有明显的不同.两个1/4箱形截面的焊接残余应力实测基本上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钢结构现场施工中,Q420GJC材质钢材由于碳当量高、冷裂纹敏感性强,同时传统的厚板焊接层状撕裂倾向大,导致焊接难度极大。为保证Q420GJC超厚钢板剪力墙焊接质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方法和手段进行焊接管控。通过分析将工程在超厚钢板剪力墙焊接方面的做法进行阐述,其中包含如何选择超厚钢板的焊接顺序、如何控制超厚钢板焊接时的温度、如何设置焊接操作平台等。对其他工程施工焊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2010,(8):97-97
2010年6月15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三期工程重大设备制造检查组共同主持召开的舞钢水电用大厚度Z向钢板技术评审会在舞钢举行。与会专家经过严格评审,一致认为:舞钢生产的厚300mm Z向钢板钢质纯净,组织致密,抗层状撕裂性能优良,满足焊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超低碳贝氏体高强度桥梁钢焊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超低碳贝氏体高强钢Q420qE和Q420qNH的焊接性试验结果。通过母材检验、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Z向拉伸层状撕裂敏感性试验和系列温度冲击试验等,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其综合力学性能和焊接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层水平位移和横向沉降空间效应,借助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耦合主要影响因素的地表纵向沉降空间分布公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基坑开挖环境影响分区,分析了既有建筑物处于不同分区时的受影响模式和影响度。  相似文献   

12.
敬天求真,敬人为善,敬业至美 UED:三磊设计将"敬天"、"敬人"、"敬业"作为公司的企业精神,这三种品德对三磊设计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在工作中切实体现三磊设计企业精神的价值? 张华:"敬天"、"敬人"、"敬业"的三字经,是三磊设计成立十几年来慢慢提炼固化下来的.在一个群体里,只有大家的价值观统一,才能趋向共同的目标,成就共同的梦想. 所谓"敬天",就是"敬天求真".建筑设计不仅是艺术,还是一门科学.在做设计时,本着科学的精神和做学问的态度,才能把事情研究透彻.三磊设计所有人聚在一起做事的目标是在各种诉求面前,把设计品质永远置于优先级,这是我们公司内部统一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混凝土硫酸盐侵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了外界环境中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破坏,从物理硫酸盐侵蚀和化学硫酸盐侵蚀两方面论述了混凝土外部硫酸盐侵蚀的类型及破坏特征,并对外部硫酸盐侵蚀过程中石膏的形成作为膨胀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魏兰 《现代装饰》2008,(1):18-21
《现代装饰》杂志举办这次活动最想要表达的是:“关注上海,关注设计”。设计师的声音是我们做好杂志的动力和源泉,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此次活动可总结为八个字:关注、交流、友谊、舞台。  相似文献   

15.
李晓丹  刘兴丽  赵靖 《城市规划》2011,35(Z1):165-168
以北京清华东路奥林匹克带状公园为例,通过测绘、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系统化研究等手段,进行了详实分析,重点探讨了其以一条线性步道贯穿多个主题空间的"多主题空间+线性空间"设计模式,对其各个空间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Ⅳ~Ⅵ梁部位岸坡"深部裂缝"发育、坡脚阻抗段岩体单薄等结构特点,分析岸坡潜在失稳的边界条件及变形破坏模式.基于多个水电工程边坡雾化失稳实例的启示,从雾化降水对岸坡岩体的作用机制入手,指出雾化对该段岸坡稳定性影响的关键是深部裂缝充水及坡体饱水.据此,按坡内不同水位对稳定性系数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泄洪雾化情况下,Ⅳ~Ⅵ梁边坡稳定性问题较为突出,不能满足工程边坡安全稳定要求,应加强相应的工程处理.  相似文献   

17.
柔性挡土结构弹性支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深基坑工程中计算柔性挡土结构的弹性支点法作了改进, 提出了考虑柔性挡土结构与土之间摩擦效应的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摩擦效应时柔性挡土结构的内力及变形都有较显著的减小。  相似文献   

18.
基于AHP的市场比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比较法是房地产估价中运用较多的方法之一,文章针对房地产状况修正,分析了AHP在该方法中的应用,实现了合理的确定房地产状况修正因素的权重,使得所确定的比准价格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岩质边坡降雨入渗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对岩质边坡降雨入渗的数学模型及模拟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非饱和-饱和渗流模型中的非线性方程组及其解法,给出了Picard迭代法求解该方程组的方法、步骤,并对边坡降雨入渗的规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岩质边坡降雨入渗过程中基质吸力的变化、暂态饱和区的形成、发展以及暂态水压力的分布、变化。用上述方法分析、模拟了某露天矿边坡降雨入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针对橡胶隔震垫作为一种被动控制装置,存在最优控制范围窄的局限性。将磁流变阻尼器与橡胶隔震垫相结合,组成智能基础隔震系统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中,数值模拟分析了在地震力作用下原结构,普通隔震结构,隔震层附加MR阻尼器在Passive—off状态,Passive—on状态和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智能状态下结构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在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智能状态下控制效果最优,能有效克服被动隔震最优控制频带窄的缺点,其相对一般被动隔震装置,能同时减小隔震层位移,上部结构层间位移和各层最大加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