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淋巴水肿和继发性淋巴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主要是淋巴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又分为先天性淋巴水肿、遗传性肢体淋巴水肿、早发性肢体淋巴水肿和迟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等,继发性淋巴水肿多由其他疾病引起[1]。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是妇科盆腔肿瘤患者行根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副皮质区的形态结构、细胞成分的观察,探讨小鼠肠系膜淋巴结内是否存在淋巴迷路结构及其作用.方法 采用蛋白多糖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和研究30例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果 淋巴迷路主要存在肠系膜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内,以盲管状起始于淋巴小结下方和高内皮微静脉周围,互相呈迷路样连接后续于髓窦.淋巴迷路的壁由扁平或扁椭圆形的内皮细胞、基质和网状纤维构成,其构成完整、连续,偶见开放的通道.淋巴迷路内充满紧密排列的小淋巴细胞,偶尔可见浆细胞和网状纤维.在淋巴小结下方的淋巴迷路内,以CD3阴性细胞为主,在高内皮微静脉周围的淋巴迷路内,淋巴细胞以CD3阳性细胞为主,而在高内皮微静脉和淋巴小结之问的淋巴迷路内CD3阳性和阴性的数量几乎为1:1.结论 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内存在淋巴迷路.淋巴迷路起于淋巴小结和高内皮微静脉附近,互相呈迷路样连接后续于窦.推测淋巴迷路是淋巴小结产生的B细胞和由高内皮微静脉归巢的淋巴细胞迁移和输出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3.
内耳损伤包括气压伤、减压病、辐射病、外伤性淋巴瘘等。其中,外伤性淋巴瘘在临床中多见,它是由外界暴力引致外淋巴和中耳之间形成异常通道而导致外淋巴逸出称为外伤性外淋巴瘘,又以圆窗膜即环状韧带的破裂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丁桃  张琳  胡中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4):70-71,76
目的研究综合物理治疗慢性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完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超短波、低频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淋巴治疗仪和中频治疗仪治疗2~4周.结果淋巴治疗仪治疗慢性淋巴水肿效果明显(P〈0.05).结论淋巴治疗仪应用于慢性淋巴水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淋巴前通道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眼球、内耳、神经干、骨、软骨、胎盘、腺器官的小叶或腺泡、肺泡等处不存在淋巴管,那么,这些部位的淋巴引流是如何进行的?自七十年代,人们开始重视淋巴前通道在淋巴引流方面的作用。为此,本文对淋巴前通道的研究作一概述。一、概念:淋巴前通道是(?)(1968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将引流组织液入淋巴管的通道称为淋巴前通道(prelympha—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预防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08年4月24例行乳癌根治术患者,用蓝色染料上肢淋巴定位辅助腋窝淋巴清扫。收集术中淋巴引流情况、病理结果、术后上肢臂围等数据。结果24例中,施行改良根治术21例,保乳手术3例,均在腋区成功定位引流上肢淋巴液的淋巴管及淋巴结。最初16例切除的蓝染淋巴结病理均为阴性,术后均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后8例保留蓝染淋巴结的患者均未发生淋巴水肿。结论该方法可有效鉴别上肢来源的淋巴引流并加以保护,从而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腹膜淋巴孔是腹膜下毛细淋巴管在腹膜间皮细胞间的开口。通过淋巴孔、腹膜腔与淋巴管系直接相通,它具有主动吸收功能,是腹膜腔内物质转归的最主要部位。淋巴孔与肝硬化腹水的转归、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的失超滤、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等密切相关。淋巴孔还具有调控和免疫功能。NO对淋巴孔调控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它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途径,增加细胞内cGMP,降低Ca^2+水平,使淋巴孔产生强烈的舒张,淋巴孔开放数目增多、孔径增大,淋巴引流作用增强。而中药通过提高内源性NO水平,也能对腹膜淋巴孔进行调控,以促腹水转归。  相似文献   

8.
作者回国后把在美国做过的绵羊慢性股前淋巴瘘手术用于山羊获得成功。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股前淋巴结引流后胸部、腹部、盆腔、臀部和大腿的淋巴,输出管为股前淋巴管。插管于其中并引至体外收集淋巴。测定淋巴流量和淋巴/血浆蛋白比值可了解血管通透性状况。测定淋巴内生化物质含量可知组织有关的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9.
淋巴管形态学研究技术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毛细淋巴管、集合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四个部分.淋巴管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运输组织液、脂肪等)和临床意义(与肿瘤转移、感染、淋巴水肿等关系密切),因此进行淋巴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81例胃癌广泛切除淋巴标本的研究,总淋巴转移率为69%,总转移度为27.7%。其中胃窦癌65例,淋巴转移率50.8%,转移度22.8%;胃体癌45例,淋巴转移率75.5%,转移度22.6%;胃贲门癌33例,淋巴转移率75.7%,转移度23.4%;全胃癌38例,淋巴转移率86.8%,转移度42.6%.胃癌淋巴转移一般由近及远,随着癌肿的增大和向胃壁深度发展时,淋巴转移逐渐向远处扩大。根据胃癌淋巴转移与癌肿生长部位、大小和侵及胃壁深度的关系,制定胃癌淋巴清扫方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全胃切除,提高了胃癌根治切除术后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胸中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淋巴链转移的规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怀阳 《吉林医学》2009,30(21):2622-2623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的喉返神经淋巴链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影响因素以及其对淋巴结清扫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胸中段食管癌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102例的手术后喉返神经淋巴链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全组102例胸中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淋巴链淋巴结总转移率为29.4%,转移度为11.42%,颈部喉返神经淋巴链转移率为20.6%,中上纵隔喉返神经淋巴链转移率为17.6%;右侧喉返神经淋巴链转移率为22.5%,左喉返神经淋巴链转移率为13.7%;多区域喉返神经淋巴链转移比例53.3%;单独喉返神经淋巴链淋巴结转移比例36.7%。肿瘤的T分级、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与喉返神经淋巴链转移率具有相关性(P&lt;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淋巴链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转移率,广泛多区域转移的特点,右侧转移率高于左侧,颈部和胸部的转移率无差别;肿瘤侵润越深、分化越差、患者年龄越轻转移率越高;胸中段食管癌肿瘤侵润越深、分化越差、患者年龄越轻越要重视喉返神经淋巴链淋巴结清扫,且以右侧为主;但其无论何种情况均超10%的转移率,要求彻底地进行喉返神经淋巴链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2.
赵洪祥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37-38,129
目的:探讨肺癌胸内淋巴引流和淋巴转移特点,为临场化疗和手术切除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进行胸部X线和CT检查,对其胸内淋巴引流和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肺癌早期肺内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浸润和支气管血管束浸润、气管和支气管浸润、不同程度的胸膜浸润。结论:肺癌淋巴引流、淋巴转移对于病变的分析和定性将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淋巴系统增生可导致淋巴增生性疾病,淋巴增生性疾病可分为反应性(或免疫性)和恶性两大类。引发淋巴增生性疾病有多种病因,本文重点介绍了淋巴增生性疾病发生的病因以及细胞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在淋巴增生性疾病分类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Thome发现淋巴器官内有种特殊的血管-毛细血管后微静脉(PCV)以后,相继积累了淋巴结、扁桃体、小肠淋巴集结、淋巴孤结和胸腺等各种淋巴器官内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有关知识. 1 淋巴器官内PCV的形态结构特征 PCV是全身微循环系中的一部分,具有微血管的一般特征,但淋巴器官PCV的内皮细胞为单层立方或低柱状,这种内皮细胞被称为高内皮细胞.淋巴器官内的PCV则称为高内皮静脉(HEV). HEV的直径一般为8~40μm,因器官大小而异.用光镜对淋巴结HE常规染色切  相似文献   

15.
咽淋巴环亦称魏氏环(Waldeyer′sring),是指包括鼻口因、软腭、扁桃体及舌根的环状淋巴组织。1971年Anm Arbor讨论会巳确定咽淋巴环在恶性淋巴瘤的分期中是一个单独的淋巴部位。何杰金氏瘤很少侵犯咽淋巴环,而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则常侵犯此环。我院1963年10月到1980年6月收治并经放射治疗的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共86例,现将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烘疗对肢体淋巴回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99mTc-Dextran和SPECT对26例肢体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淋巴显像的研究,测量比较淋巴回流速度(LFS)、注射部位的半排时间(T1/2)及淋巴管图像的变化。结果 微波烘疗前,患肢的平均LFS明显低于对侧健肢,分别为7.82cm/min和10.41cm/min;2个疗程治疗后,患肢平均LFS增加到9.36cm/min。而T1/2烘疗前淋巴水肿肢体为154.21min,高于健肢的91.55min,烘疗后显著下降为115.38min。淋巴淤滞图像26例中22例治疗后得到改善,尤以感染性肢体淋巴水肿显著。结论肢体淋巴水肿存在明显的淋巴回流淤滞,微波烘疗能促进淋巴水肿肢体的淋巴回流。  相似文献   

17.
豚鼠内淋巴囊冰冻切片制片技术的改良张榕易自翔关键词内淋巴囊;组织切片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福州350005)内淋巴囊是内淋巴分泌、吸收的重要器官,而且在内耳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内淋巴积水时,要把包绕在内淋巴囊的坚硬骨质脱钙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豚鼠内淋巴囊表面的脉管及其粘膜下层结构对内耳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碳素墨水加0.1mol·L-1甲醛进行左心室灌注,将豚鼠的颞骨标本用冬青油透明并进行显微检查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内淋巴囊表面有非常丰富的血管网,而且与乙状窦有很密切的联系。内淋巴囊周围被毛细血管、微静脉、静脉和个别微动脉形成的一个细密的环状血管网所包绕。毛细血管周围有丰富的淋巴窦。毛细血管与淋巴窦构成一个完整、细密的网状结构。结论:内淋巴囊不仅是代谢非常活跃的器官,而且粘膜下丰富的淋巴窦与血管网可缓解压力变化对内淋巴造成的影响,借此来维持内淋巴的内环境稳定。提示梅尼埃病可能就是各种原因引起内淋巴囊血液循环障碍,使内淋巴囊的物质交换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内淋巴积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病理形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选取2013年8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后确诊。结果: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除一般慢性宫颈炎病理表现意外,还存在呈膨胀性生长的圆形、边界光滑的淋巴滤泡增生,显微镜下可见各种转化的淋巴细胞。结论:临床医生易将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诊断为一般宫颈炎,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是一种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特征,且呈膨胀性生长又不同于恶性淋巴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X线照射对小鼠月国窝淋巴结淋巴滤泡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三维重塑技术 ,观察小鼠全身X线照射后月国窝淋巴滤泡的变化。结果 小鼠全身X线照射后月国窝淋巴结重量迅速减小 ,淋巴细胞数量下降 ,淋巴滤泡被破坏。结论 X线照射可破坏淋巴滤泡 ,并经过一定时期可以重新聚集 ;再构筑的淋巴滤泡不是新产生的而是受损淋巴滤泡再生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