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二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14.22±8.46)n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4.10±14.82)ng/mL(P<0.05),其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无相关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度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加重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38例SLE患者(含25例LN)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浆VEGF检测,比较分析其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及血抗ds-DNA、C3、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Ccr)的相关关系;同时观察治疗后血浆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 SLE患者血浆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高于静止期(P<0.01),LN组高于非LN组(P<0.05),血浆VEGF水平与SLEDAI(r=0.534,P<0.001)、血清抗ds—DNA(r=0.478,P<0.01)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r=0.518,P<0.001)呈正相关,与血浆C3呈负相关(r=-0.398,P<0.05),而与Ccr无相关性(r=-0.124,P>0.05),经综合治疗后血浆VEGF显著下降(P<0.01)。结论 血浆VEGF水平可作为SLE活动度的敏感指标之一,且VEGF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LN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马玲  余静 《安徽医药》2021,25(9):1858-186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水平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诊治的74例SLE病人作为受试对象,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5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按照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将74例SLE病人分为非活动期组35例(SLEDAI<10分)和活动期组39例(SLEDAI≥10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E4、抗dsDNA抗体水平.分析SLE病人血清HE4水平与抗dsDNA抗体及病情活动性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HE4、抗dsDNA抗体水平区分非活动期及活动期SLE病人的价值.结果 SLE病人血清HE4、抗dsDNA抗体水平分别为(83.44±26.53)pmol/L、(1.53±0.49)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16±8.25)pmol/L、(0.42±0.13)μg/L(P<0.05).SLE病人抗dsDNA抗体阳性血清HE4水平显著高于抗dsDNA抗体阴性者(P<0.05).SLE活动期病人SLEDAI评分、血清HE4水平分别为(14.95±4.07)分、(95.76±29.55)pmol/L,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病人的(6.52±2.13)分、(60.34±18.12)pmol/L(P<0.05),且SLE病人血清HE4水平与抗dsDNA抗体水平、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SLE病人血清HE4水平与补体(C3、C4)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抗核抗体(ANA)滴度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HE4水平、抗dsDNA抗体水平均可区分非活动期及活动期SLE病人(P<0.05),且血清HE4水平效能优于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结论 SLE病人血清HE4、抗dsDNA抗体水平升高与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二者水平升高有利于区分活动期及非活动期SLE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初诊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71例初诊AS患者及7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测定其25-OHD浓度;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5-OHD浓度在AS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男性组和女性组、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春冬季组和夏秋季组、HLA-B27阳性组和阴性组、疾病活动组和疾病稳定组之间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25-OHD水平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相关性。结果AS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22±8)ng/m 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7±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21±7)ng/m L,明显低于中老年组患者的(27±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活动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21±6)ng/m L,明显低于病情稳定组的(39±5)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与BASDA(r=-0.73)及BASFI评分(r=-0.94)呈负相关,与年龄(r=0.14)、病程(r=-0.03)、BMI(r=0.17)、ESR(r=0.11)及CRP(r=-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初诊AS患者维生素D缺乏明显,年龄和AS病情活动度是影响维生素D的主要因素,血清25-OHD水平与AS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及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25-羟基维生素D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19例活动期CD患者和16例缓解期C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比较,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判断血清维生素D与疾病活动性评分严重程度评分(CDAI)之间的关系;比较6例活动期CD患者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后的维生素D水平和CDAI评分。结果活动期CD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患者[(23±5)ng/ml vs(31±5)ng/ml,P<0.001];所有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CDAI评分呈负相关(Spearman's r=-0.6,P<0.001);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维生素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39±10)ng/ml vs(24±6)ng/ml,P<0.01]。治疗后CDAI显著低于治疗前(242±73 vs 363±115,P<0.01)。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克罗恩病的疾病活动性负相关,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维生素D水平升高提示维生素D水平升高可以作为CD治疗效果的一项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抗核小体抗体(AnuA)单独及与抗核抗体(ANA)、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SLE)与成人SLE的诊断价值;探讨AnuA与JSLE和成人SLE的临床特点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比校分析。方法选取141例JSLE及165例成人SLE患者,56例非JSLE及46例成人非SLE的疾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uA;收集JSLE和成人SLE患者同期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SLEDAI评分,分析JSLE和成人SLE患者AnuA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JSLE与成人SLE发病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uA对JSLE的敏感度(74.47%)高于成人SLE组(59.3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SLE组AnuA与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敏感度分别为84.68%和83.47%,高于成人SLE组72.05%和65.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SLE、成人SLE组AnuA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239,P=0.032;r=0.125,P=0.014)。结论Aun A单独或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联合检测,对JSLE诊断的敏感度均较成人SLE高。AunA与2组疾病活动度相关,为JSLE、成人SLE的诊断及疾病活动度的评估提供了又一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s)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01例SLE患者(女性192例),记录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抗ENAs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SLE活动指数(SLEDAI)和英岛狼疮评定组评定表(BILAG)2种评估方法评价疾病活动度。结果抗SSA抗体与头痛(r=0.26,P=0.04)、视物模糊(r=0.31,P=0.02)、皮疹(r=0.39,P=0.01)、脱发(r=0.23,P=0.04)、口腔溃疡(r=0.37,P=0.04)和SLEDAI(r=0.27,P=0.03)呈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r=-0.29,P=0.003);抗SSA抗体与抗SSB抗体呈正相关(r=0.69,P<0.01),但与抗dsDNA、抗RNP和抗Sm抗体无相关性。抗SSB抗体与头痛(r=0.34,P=0.02)、视物模糊(r=0.27,P=0.04)、SLEDAI(r=0.36,P=0.02)和BILAG血管炎评分(r=0.23,P=0.03)呈正相关,与C3(r=-0.27,P=0.007)呈负相关;抗SSB抗体与抗RNP抗体或抗Sm抗体无相关性。抗Sm抗体与疾病病程(r=0.16,P=0.001)、肾炎(r=0.32,P=0.02)、尿蛋白定量(24 h)(r=0,23,P=0.004)、SLEDAI(r=0.37,P=0.004)和BILAG肾脏评分(r=0.31,P=0.01)呈正相关,并且与发病年龄(r=-0.31,P=0.02)、白细胞(r=-0.35,P=0.01)和C4(r=-0.23,P=0.04)呈负相关。抗RNP抗体与雷诺现象(r=0.32,P=0.04)、抗dsDNA抗体(r=0.46,P=0.007)和BILAG皮肤黏膜评分(r=0.33,P=0.01)呈正相关,与白细胞(r=-0.27,P=0.03)呈负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抗SSA抗体与头痛、视物模糊和C3仍相关,抗SSB抗体与C3和头痛仍相关。抗Sm抗体与疾病病程和总SLEDAI评分相关,而抗RNP抗体仅与BILAG黏膜皮肤评分相关。结论抗ENAs抗体与SLE的临床表现相关,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提示检测抗ENAs不仅可以反映SLE患者的临床表现,且其在疾病活动的评估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探索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二色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法,对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清TGFβ1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在SLE活动组[(715±414)pg/ml、(4.53±0.8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314±129)pg/ml、(8.78±2.87)%]和SLE稳定组[(1423±153)pg/ml、(10.89±1.41)%](均P〈0.05),而SLE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TGFβ1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量均与疾病活动度SLEDAI积分呈负相关(r=-0.68,P=0.002;r=-0.78,P=0.000),与其他临床指标如24h尿蛋白量、抗ds-DNA抗体等无相关性。TGFβ1表达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之间亦未见相关性(r=0.51,P=0.113)。此外,血清TGFβ1表达尚与血小板数量和血红蛋白量成正相关(r=0.71,P=0.001;r=0.44,P=0.042)。结论活动SLE患者血清TGFβ1和外周血CD4+CD25+细胞表达减少,提示两者可能参与SLE发病,并对判断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院区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高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组, 分析不同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 高血压1级25例、2级30例、3级45例,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充足5例(5%)、不足10例(10%), 缺乏85例(85%)。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分别为(12.18±2.52)μg/L、(12.45±2.39)μg/L、(10.33±1.26)μg/L, 甲状旁腺激素分别为(36.48±0.25)ng/L、(41.15±0.39)ng/L、(47.52±1.44)ng/L, 随着血压的升高,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先增后降趋势, 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则呈逐渐增加趋势, 但不同高血压分级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6、1.93, 均P > 0.05)。logisti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NM-CLIA)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自身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NM-CLI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108例SLE患者自身抗体,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自身抗体的一致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抗体NM-CLIA定量结果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NM-CLIA和LdA在检测抗nRNP抗体、抗核糖体蛋白P0抗体、抗Ro-52抗体、抗Ro-60抗体和抗SSB抗体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5),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结果一致性一般(0.40≤Kappa<0.75),抗核小体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40).抗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Sm抗体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334、0.362、0.323、0.201,P<0.05).结论 NM-CLIA可用于检测SLE相关自身抗体,定量结果能够反映SLE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度和肾脏受累的关系。方法常规方法检测105例SLE组和60例对照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s)DNA抗体,并对SLE患者进行活动度评分和肾脏受累情况的评估。结果 SLE组血清中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TG水平高于非活动组,HDL水平低于非活动组(P<0.01或P<0.05),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和LDL水平与SLE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呈正相关,HDL与SLEDAI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3、0.27及-0.62);dsDNA(+)组TG水平高于dsDNA(-)组,HDL水平低于dsDNA(-)组(P<0.01或P<0.05),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受累组中TG水平高于非肾脏受累组,而HDL水平低于非肾脏受累组(P<0.01),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的血脂异常与疾病活动度和肾脏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12.
IL-2、IL-6表达与ds-DNA在SLE检测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2、IL-6的表达与ds-DNA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SLE患者血清中IL-2、IL-6和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IL-2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中IL-6水平较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在SLE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与ds-DNA呈正相关,对于SLE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interval dispersion,QTd)的变化与心脏损害及病程、疾病活动、抗心磷脂抗体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73例SLE患者和7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回顾性地分析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每份心电图12导联的QT间期计算QTd.结果 (1)SLE患者QTd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其中有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QTd较无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P<0.01),无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QTd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2)SLE患者晚期组QTd较早期组和初发组明显延长(P<0.01;P<0.01);(3)SLE重度活动组QTd较轻度活动组和稳定组明显延长(P<0.05;P<0.05);(4)SLE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组QTd较抗心磷脂抗体阴性组明显延长(P<0.05);(5)SLE患者QTd与病程、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分别:r=0.176,P<0.05;r=0.178,P<0.05;r=0.172,P<0.05;r=0.393,P<0.01;r=0.355,P<0.01).结论 SLE患者QTd明显延长并与多种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相关.QTd可能是SLE患者心脏损害的一个有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犀角地黄汤联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 SLE)的改善及对Th1/Th2失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123例急性活动期热毒炽盛证SLE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和试验组(n=62)。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2组疾病活动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补体C3水平和Th1/Th2值;比较2组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 disease activity score, SLEDAI)、中医证候评分、补体C3水平和Th1/Th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3个月试验组SLEDA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Th1/Th2值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补体C3水平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犀角地黄汤可改善急性活动期热毒炽盛证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提升临...  相似文献   

15.
贾林啸  陈春梅  赵文  燕纪林 《河北医药》2013,(14):2098-2100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C1q抗体浓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度及进展的相关性,及抗C1q抗体对于狼疮肾(LN)患者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66例狼疮肾患者(LN组)和86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非LN组)的血清进行检测分析。按照SLEDAI评分标准,将152例SLE患者,分为SLEDAI≥10组和SLEDAI<10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C1q抗体阳性率,并与SLE活动度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组血清中抗C1q抗体浓度显著高于非LN组(P<0.01),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DAI≥10组中,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抗C1q抗体浓度越高,SLEDAI评分也越高。与LN变化相关抗体有:抗C1q抗体、抗Sm抗体,与SLEDAI相关抗体有:抗C1q抗体。结论抗C1q抗体浓度可以作为SLE患者反映肾脏损伤的重要指标,并可以成为LN诊断和判断活动性大小的重要指标,与SLE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并且能较好的反映SLE患者疾病的活动性大小。  相似文献   

16.
谢静  贾捷婷  吴琴  魏华 《江苏医药》2023,(2):189-192+197
目的 探讨短期强化免疫吸附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8例重型SLE患者进行短期强化免疫吸附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抗双链DNA(dsDNA)抗体、24-h尿蛋白、补体C3和C4水平以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并记录1年随访期间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与单次免疫吸附相比,短期强化免疫吸附能更有效地清除抗dsDNA抗体(P<0.01)。短期强化免疫吸附后1 d时C3和C4水平高于免疫吸附前,而24-h尿蛋白水平和SLEDAI评分低于免疫吸附前(P<0.01)。与免疫吸附前相比,短期强化免疫吸附后1年随访期间内C3和白蛋白水平增加,SLEDAI评分和24-h尿蛋白水平降低(P<0.05或P<0.01),而WBC、RBC、Plt以及Hb、SCr和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强化免疫吸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清除重型SLE患者抗dsDNA抗体,减轻蛋白尿,提高补体水平,快速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7.
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锋  齐文成  李巍 《天津医药》2005,33(7):414-415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LE和其他风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AnuA、抗ds-DNA抗体的含量,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狼疮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与AnuA的相关性。结果:AnuA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4%,较ds-DNA抗体的阳性率(66%)高(χ2=4.92,P<0.05)。AnuA含量与SLEDAI相关。SLE肾炎患者AnuA水平较SLE非肾炎患者高(χ2=26.37,P<0.05),AnuA阳性SLE患者肾炎发生率较AnuA阴性者升高。结论:AnuA在SLE中的阳性率高,可以用于监测SLE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收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为活动性SLE组(35例)和非活动性SLE组(45例),选取正常患者40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清Hcy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血清Hcy水平在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LE活动组和SLE非活动组水平高于对照组,SLE活动组高于SLE非活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SLEDAI评分高于SLE非活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cy和SLEDAI评分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r=0.564,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患者病情越严重Hcy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GM-CSF抗体(GM-CSF Ab)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尤其是导致血液学损害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0例SLE(SLE组,按白细胞计数又分为白细胞减少组20例,白细胞正常组20例)、1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病例对照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GM-CSF和GM-CSF Ab的水平;②按SLEDAI评分将SLE组分为活动期组16例,非活动期组24例,用ELISA测定两组血清GM-CSF和GM-CSF Ab的水平;③将SLE组治疗足10个月者12例用ELISA测定血清GM-CSF和GM-CSF Ab的水平进行治疗前后配对比较.④分析SLE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与临床指标(SLEDAI评分、血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①白细胞减少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高于白细胞正常组、病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白细胞正常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也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②活动期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高于非活动期组(P<0.05);③12例完成治疗的SLE患者治疗后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④SLE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SLE血白细胞计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与SLE,尤其与合并血液学损害的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有关,可能用来作为合并血液学损害的SLE患者的生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GM-CSF及其抗体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GM-CSF抗体(GM-CSF Ab)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尤其是导致血液学损害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0例SLE(SLE组,按白细胞计数又分为白细胞减少组20例,白细胞正常组20例)、1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病例对照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GM-CSF和GM-CSF Ab的水平;②按SLEDAI评分将SLE组分为活动期组16例,非活动期组24例,用ELISA测定两组血清GM-CSF和GM-CSF Ab的水平;③将SLE组治疗足10个月者12例用ELISA测定血清GM-CSF和GM-CSF Ab的水平进行治疗前后配对比较.④分析SLE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与临床指标(SLEDAI评分、血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①白细胞减少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高于白细胞正常组、病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白细胞正常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也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②活动期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高于非活动期组(P<0.05);③12例完成治疗的SLE患者治疗后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④SLE组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SLE血白细胞计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GM-CSF及GM-CSF Ab水平与SLE,尤其与合并血液学损害的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有关,可能用来作为合并血液学损害的SLE患者的生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